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主要特点与成因分析

更新时间:2020-07-11 来源:本科论文 点击:

【www.rjdtv.com--本科论文】

摘要

  1、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表现

  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表现在文化不同方面, 表现出来的是人们长期生活习惯所积累的文化差异, 一个民族的饮食的习惯长期的积累, 形成了一种亚文化。

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主要特点与成因分析

  1.1、饮食结构的不同

  从先秦开始国人膳食结构粮、豆、蔬、谷类等植物性食料基础主、副食界线分明主食五谷副食蔬菜外加少量肉食。南宋时期国饮食文化趋于成熟据调查国人吃菜蔬有600多种比西方多六倍, 实际上国人菜肴里素菜平常食品我国主食稻米和小麦, 另外小米、玉米、麦荞、土豆、红薯和各种苕类也占有一席之地, 除了米线之外各种面食、馒头、油条及各种粥类、饼类和变化万千的小吃类使得人们餐桌丰富多彩。

  西方人秉承着游牧民族、航海民族文化血统以渔猎、养殖为主, 采集、种植辅荤食, 很多吃、穿、用都取之于动物连西药都从动物身上取料炼制而成, 比较注意动物蛋白质和脂肪摄取, 饮食结构上也以动物类菜品居多, 主要牛肉、鸡肉、猪肉、羊肉和鱼等。因此肉食饮食比例值高, 近代种植业比重增加, 但肉食饮食比例仍要比国人高。

  1.2、烹制准则的不同

  中西烹饪中处处显示的“灵活”与“机械”也体现了其饮食文化的不同。西方人强调科学与营养, 在烹制过程中, 西方人会完全依照菜谱, 为了达到准确无误, 他们甚至会动用天平、液体量杯、刻度锅等, 因此西方人制作菜肴往往比较机械, 缺乏新意, 毫无特色可言。相反, 中国烹饪却崇尚灵活性。中国烹饪中, 不仅讲究各大菜系要有各自的风味与特色, 也还讲求各大菜系之间交叉融合, 也注重营养搭配, 达到阴阳平衡、脏腑协调、补精益气、养身健体, 早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出了“食不厌精, 脍不厌细”的饮食观。

  1.3、烹制方式的不同

  中国菜肴极其讲究方法, 在中国, 烹饪是一种艺术, 常见的方法有:溜、焖、烧、氽、蒸、炸、酥、烩、扒、炖、爆、炒、砂锅、拔丝等无所不有。做出的菜肴更是让人眼花缭乱。追求色、香、味、形、艺的有机统一。

  1.4、用餐方式

  这是中西饮食文化中最明显的差异表现, 也是中方文化中的社会心理、价值观、民族习俗方面的差异在饮食上的表现。通常中国人请客吃饭采取的是一种“共享”的方式, 大家共享一席, 共享桌上的菜肴, 往往一道菜刚上桌, 在主人的殷勤招呼下, 众人通力合作, 共同“消灭”盘中之物, 最后结账也是争相付钱。一切行为都强调突出的是一个“合”字。而受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 西方人请客吃饭的习惯是每人一份, 且主客双方各自点自己的饭菜, 不必考虑他人的口味和喜好, 用餐时也只吃自己的盘中餐, 付钱也往往采取AA制, 各人自付各人账。

  1.5、用餐礼仪

  就座:在进餐就坐时, 中国人一般喜欢用圆桌, 象征“合”, 而且主宾为上, 尊右卑左, 而且古代中国几乎不允许女性参加重要宴席;在西方则是以右为尊, 男女间隔而座, 夫妇也分开而座, 女宾客的席位比男宾客的席位稍高, 男士要替位于自己右边的女宾客拉开椅子, 以示对女士的尊重。

  餐桌气氛:在西方, 吃饭时特别是喝汤的时候, 不要发出响声。咀嚼时应该闭嘴;进餐时, 始终保持沉默是不礼貌的, 应该同身旁的人有所交谈。但是在咀嚼食物时不要讲话。即使有人同你讲话, 也应咽下口中食物后再回答。在中国, 餐桌上讲究热闹, 边用餐边说事, 相互劝酒、让菜, 边抽烟, 边喝酒。

  上菜顺序:中国人以冷盘-餐酒-主食-汤-水果为序, 西方是以菜汤-水果-餐酒-主食-甜点咖啡为序。

  穿着:中国人穿着比较随便, 穿T恤、夹克衫等可以, 只是有在盛大的场合才穿着比较讲究;穿着得体是欧美人基本常识, 在高档餐厅男士要穿整洁上衣, 女士要穿套装、带跟的鞋, 如果指定穿正式的服饰的话, 男士要打领带, 不可以穿休闲服装到餐厅用餐。

  2、中西饮食文化差异探究

  2.1、自然环境因素

  中国位于东亚, 两面临海, 季候风盛行。天时和地利保证了农作物的繁茂, 而中国人也因此发展出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导的饮食结构, 而肉类食物虽然多种多样, 但比起小麦、稻米等农作物的地位, 也只能屈居其次。

  西方温带气候海洋气候却最适合畜牧业发展, 四面环海的地域特点则适宜渔业的发展, 从而带来了高热量的鱼肉食品, 以肉类为主的饮食结构应用而生, 随之而来的还有丰富的高热量的甜点。

  2.2、饮食功史与菜系流派

  懂得用火是人类脱离动物走向文明的标志, 在石器时代的中国人就懂得用火烧烤食物, 经历原始的萌芽孕育, 夏商周时期的中国人已经出现了烹饪的意识与观念, 经历秦汉唐宋的繁荣发展之后, 在宋元明清已至臻成熟, 在炊具食器、食材原料、烹饪技法、理论着述上无不尖精独到, 更发展出以八大菜系为主, 各地方菜系为辅的多元化饮食文化体系。

  反观西方饮食发展, 由于历史地域冲突相对频繁, 经济文化分裂迁移, 因此长期存在各种不平衡的发展格局, 直到16世纪才出现以意大利菜为主导的西餐格局, 意大利菜也因此被称作“西餐之母”。法国菜在吸收了意大利菜的特色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壮大, 在17-19世纪成为了西餐的统治者, 因此被称作“西餐的国土’也毫不为过。后来的英国菜与美国菜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意大利菜和法国菜的影响。20世纪中期, 美国菜成为了能与意大利餐与法国菜抗衡的西餐引领者。

  2.3、宗教信仰因素

  道教的产生, 基于方士的巫术与道家思想的传播, 在此基础上, 产生出具有哲学意味的饮食指导方针。由于道家思想重素轻荤, 将荤食及具刺激性的食物视为禁欲和固本培元的大敌, 故其倡导优先食用水果等非粮食类植物。

  基督教现在对于荤素并没有过多的要求, 但是, 在基督教历史上, 是个纯素食的宗教。基督教的《艾赛尼和平福音》被认为是耶稣·基督的原始教义。书中包括有关戒食、素食及天使的许多内容。在这里, 耶稣对信徒讲:“我实在地告诉你们, 杀生的人就是杀了他自己。吃被杀动物的肉”。

  与佛教相比, 基督教对酒有禁忌, 但不是那么严格。《圣经》说基督教徒不可以荒淫醉酒, 不可以放纵自己, 让酒精麻醉心灵。在酒里面, 基督教对葡萄酒有着特殊的偏爱。基督教对于面酵和盐也有着自己的偏爱。基督教认为, 面酵是成长和治理的象征, 每当向耶稣献祭礼的时候, 必须使用发酵过的面饼或面包。而食用没有发酵过的面饼或面包, 则象征着上帝对人类的挽救。同时他们认为, 发酵做成的面包, 是生命支柱。大概这也正是西方人酷爱面包的原因了。

  2.4、政治因素

  政治因素同样影响着中国饮食文化的沿革。普罗大众的饮食结构在古时候曾一度受到庙堂之上执政掌权者的牵制, 发展停滞不前。在民间的传说中, 鲤鱼之所以未被列入“四大家鱼”, 正是因为“鲤”字与唐朝皇帝的“李”姓谐音, 而且鲤鱼被统治者所尊奉的道教神化, 从而使鲤鱼的养殖和烹饪遭到了空前的阻挠与破坏。虽然这只是传言, 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政治因素对饮食文化的巨大影响, 而唐朝流传下来的菜谱中, 也的确甚少出现鲤鱼的身影。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的饮食文化越来越多地对外开放, 也同时吸收了海外优秀的饮食特色。所谓“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在中国菜走出国门发扬光大的同时, 外国各种高低档菜式的引进也改变着中国传统的饮食格局。这种和谐共融的喜人景象, 正是由开放、改革的政治大环境所决定和保证的。

  3、中西饮食文化的特点

  中国的饮食有其独特的性质, 尤其表现在味蕾的享受和身体健康的保养两个方面并在调味中深化“和”的哲学。中国人对饮食的注重程度集中地反映在了“民以食为天”这句谚语上。这种观念很多学者称为“泛食主义”, 而正所谓“食以味为先”, 中国饮食文化对食物营养并无太过严苛的量化追求, 反倒是在物质层面偏重味觉享受, 同时在精神层面强调美学享受。

  而英、美等西方国家一种理性饮食观念跟注重“味”的中国饮食对比, 他们认为食物的色、香、味、形跟营养相比, 反而讲究更多的是营养, 比如说看重一天中摄取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的数量等等。他们认为即使是千篇一律的口味, 但是营养能保证, 也要每天吃。他们认为饮食是一种生存的必要手段和交际方式。

  综上所述, 中西饮食在观念、礼仪、内容等方面可存在的差异, 都可以从自然环境、经济、文化等当面找到根源。当然, 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具有相对性。全球化态势下的跨文化交际, 使多样性的饮食文化增加了互补性和兼容性。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不断交流, 中国的饮食文化在与世界各国文化的碰撞中也必将出现新的特色, 产生新的变化。它一方面将更有助于中华饮食文化在交流、碰撞中博采众长, 不断完善发展, 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另一方面必将促进中华饮食文化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杜学增.中英文化习俗比较[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3]顾嘉祖.跨文化交际——外国语言文学中的隐蔽文化[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本文来源:http://www.rjdtv.com/benkelunwen/4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