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舞弊的成因与治理方案探究

更新时间:2020-07-09 来源:毕业论文 点击:

【www.rjdtv.com--毕业论文】

摘要与关键词

  所谓的会计舞弊是指相关当事人或会计工作人员在处理会计事务时, 采用非法手段以谋取私人经济利益的一种非法行为。一直以来, 会计舞弊问题都是审计和会计行业共同关注的焦点。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推进, 会计舞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危害性变得更加明显。因此, 对会计舞弊的成因及治理对策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会计舞弊的成因与治理方案探究

  1、会计舞弊行为的变现形式

  常见的会计舞弊行为包括会计政策应用不当、故意采用失真的会计信息、记录虚假的内容或交易、包庇不法行为、变造或伪造凭证和记录、虚增利润、收入和固定资产等。会计舞弊行为的具体表现为: (1)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使用不当。通常, 在处理同一项会计事务或交易的时候会有多种方案, 然而, 目前我国会计相关的法律和准则尚未完善, 因此, 部分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 就利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变更和选择, 谋取利润, 蓄意对其经营业绩进行掩饰。 (2) 设置两套账簿。许多企业都设有两套账簿, 其中一套账簿是供外部使用, 该账簿所记录的企业利润情况和经营收入是虚假的, 目的是为了逃避纳税、申请贷款以及应付各类检查等;而另外一套账簿则是供企业内部使用, 用作记录企业真实的生产运营情况。 (3) 财务人员串通舞弊。财务人员串通舞弊也是常见的会计舞弊行为之一。比如, 出纳与会计核算人员串通将支出多入账或者将收入不入账以谋取私利, 或者虚列费用侵吞公款等。 (4) 虚构业务内容。会计工作人员为了侵吞公款, 虚构支出、差旅费、私开发票等。会计人员利用企业会计制度存在的漏洞将个人消费的发票随同业务支出一起报销或者故意添加员工名额, 从中谋取私利。

  2、会计舞弊产生的原因

  2.1、会计舞弊的内因

  首先,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是造成会计舞弊的原因之一。目前, 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和中小企业的经营者往往集公司的管理、监督和决策权利于一身, 这样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就形同虚设, 失去了真正的作用。许多公司或企业没有明确的岗位分工, 致使岗位间的牵制作用无法得到有效发挥, 从而为会计舞弊提供可乘之机。其次, 企业的经营建者和所有者的信息不对称, 利益关系不一致。现阶段, 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的所有权归股东所有, 而经营权归管理者所有, 然而, 股东与管理者所追求的利益存在冲突。其中, 公司股东必然是以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希望管理者能够努力工作而创造经济利益, 而管理者更多的是希望能够获得较好的在职享受和薪资水平。但是, 由于企业的竞争能力、风险水平、财务状况、资产情况等信息都在经营者手中, 这种信息上的不对称和利益关系的不一致也为会计舞弊提供了可能。

  2.2、会计舞弊的外因

  (1) 会计法规存在漏洞。近年来, 在我国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 会计业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 并且受到了进一步的重视与规范。囿于各种客观因素, 虽然我国会计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准则制度一直在不断地修订与完善, 但当前我国会计方面的有关法律法规还存在着一定的漏洞, 这就为会计舞弊提供了可乘之机。同时, 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准则制度在会计事务处理问题上只是指出了明确的大方向, 给出了一个大概的规范约束和框架, 因此, 在会计政策上为会计处理方法提供了多种选择, 这样企业虽然能够结合自身的实际状况采取行之有效的会计处理办法, 但这也同时为会计舞弊提供了可能。 (2) 监督水平较低。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是我国会计监督的两种方式。大多数企业内部控制体制不够完善, 内部监督作用无法得到充分地发挥, 因此, 现阶段外部监督是我国会计监督的主要手段。但是, 我国会计审计从业人员的水平较差, 整体监督水平也不高, 致使很多监督程序只是应付事, 走过场, 敷衍了事, 极大地削弱了监督工作的作用。由于监督部门对会计舞弊行为的姑息或视而不见, 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会计舞弊行为。

  3、会计舞弊问题的治理对策

  3.1、完善企业内部治理体系

  第一, 彻底划分开企业的经营权和所有权, 构建完善的企业内部监督机制, 对股东的权利进行约束。进一步完善监事会制度, 挑选综合素质较高的工作人员处理监事会的工作, 确保监事会作用的真正发挥。企业还可以尝试将职工代表大会与监事会进行结合, 使企业的所有员工都能够发挥会计监督作用。第二, 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以及企业的实际状况, 完善会计岗位责任制度, 明确会计各岗位的权利与责任, 对存在舞弊行为的会计人员直接予以辞退, 情节严重的还需要其赔偿企业损失, 甚至进行法律诉讼。第三, 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审计制度。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应该是独立的, 该部门的主要任务就是督察会计行为, 经营者不可随意干涉审计工作, 彻底遏制会计舞弊行为的发生。第四, 企业可以与第三方合作, 将自身的审计业务和会计业务交由第三方进行处理, 由第三方开展审计业务的话, 能够有效提高审计的客观性和科学合理性, 避免管理层对审计工作的干涉。

  3.2、完善相关准则制度和法律法规

  首先, 会计准则制度的规划和制定应该具有一定的远瞻性, 对于会计环境未来的变化和经济行为的发展趋势应该有一个合理、准确的分析和把握, 尽可能地保证会计准则能够为所有会计处理提供依据。其次, 虽然早就有法律明确规定了会计违法犯罪行为, 然而, 对会计舞弊的处罚缺乏依据。对于法律法规体系的构建, 第一要明确主要责任人, 制定明确的规定。不仅要对存在舞弊行为的会计人员进行处罚, 同时还要进一步明确注册会计师、监事、经理、董事等各方主体的责任;第二, 借鉴其他国家成功经验。在国外一些国家, 对会计舞弊者真正具有威慑力的是小股东提起的民事诉讼, 要求会计舞弊者不仅要赔偿股东的经济损失, 还要赔偿巨额的精神损失费。如此一来, 股东就会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积极主动地与舞弊行为进行斗争, 从而有利于会计监督。

  3.3、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

  首先, 企业在聘用会计人员的时候, 要选用熟悉国家财务会计制度和政策、清正廉洁、敢于坚持原则、业务能力强及思想品德好的人员。其次, 会计人员必须要树立不断学习的意识, 并在工作中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新自身的知识, 这样才能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企业单位也应该注重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 定期组织活动对会计人员进行培训或者邀请专业的、实践经验丰富的会计从业人员来进行讲座, 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能力。最后, 企业还要为会计人员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激励他们努力工作。比如可以通过构建合理的奖惩制度, 对优秀的会计人员进行奖励, 处罚工作懈怠、玩忽职守的工作人员, 从而提高会计人员的积极主动性。

  3.4、加强会计监督

  第一, 充分发挥审计部门的作用。首先, 加强对会计资料的审计, 将会计资料中伪造歪曲、欺骗隐瞒、弄虚作假等舞弊行为彻底揭露出来。其次, 审查企业的资金流, 审查企业是否存在资金体外循环、账外设账等违法行为。最后, 审查企业的资产状况, 对其是否存在侵占国有资产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揭露。第二, 进一步完善注册会计师制度。大多数会计师事务所都是独立经营的, 因此, 为了追求经济利益, 其往往将注册会计师的薪酬与个人的业绩联系在一起, 这不仅为注册会计师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更严重的是也促进了注册会计师与会计舞弊行为的发生。因此, 只有强化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 才能有效减少会计舞弊行为的产生。第三, 构建信用备案制度。一旦会计从业人员或企业发现存在会计舞弊行为, 不仅要对其予以经济上的处罚, 同时还要记录信用档案中, 使企业无法在市场竞争中立足, 使会计工作人员无法从业或者晋升。第四, 加强媒体舆论监督。充分发挥媒体舆论的作用, 宣扬诚信建设, 使诚信成为一种品行、责任和准则, 使整个社会遵守诚实守信这一基本准则。

  综上所述, 会计舞弊现象屡禁不止的原因在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经营者和所有者利益冲突, 企业外部会计法规存在漏洞、监督水平薄弱。在未来的发展中, 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治理体系和相关准则制度与法律法规、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加强会计监督, 才能有效的减少或杜绝会计舞弊行为的出现, 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维护经济市场的秩序。

  参考文献
  [1]顾玉荣.企业会计舞弊的形成原因及治理对策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 2016 (17)
  [2]杨锐, 吴宝宏.企业会计舞弊的成因和对策探析[J].港澳经济, 2014 (14)
  [3]冯丽娅.企业财务舞弊的成因与治理对策浅析[J].中国商论, 2015 (33)
  [4]闫璐, 张晓东.公司会计舞弊成因及对策研究[J].河南科技, 2014 (11)

本文来源:http://www.rjdtv.com/biyelunwen/4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