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国际商务专业课程设置改革探索

更新时间:2019-06-22 来源:国际私法论文 点击:

【www.rjdtv.com--国际私法论文】

摘要:近年来,高职国际商务专业教育引入了能力本位的理念,调整了课程部分内容,但仅限于局部,在整体的课程体系上还没有根本的变革。本文从当前高职国际商务专业课程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对高职国际商务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革的措施。
  关键词:高职国际商务;课程体系;措施

  国内的高职教育国际商务专业一直沿袭传统本、专科的课程体系,大量开设理论课程。实践证明,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条件下,这种以理论传授为主的教育教学模式不适应我们的教育对象,不适应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在国际商务专业教学计划中还沿用着学科本位的课程结构.即“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段模式”,甚至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也几乎没有向能力本位转换,习惯于“学科课程”的思考方式。
  高职国际商务专业教育主要培养职业技能型人才,绝大多数的学生将来并不从事国际商务的理论研究,而是国际商务活动中的服务及管理工作。因此,他们不仅要掌握“够用”的专业理论知识,还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素质。由于许多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缺少应有的商务管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也尚欠缺,“高等”层面教育体现的不尽完善。近年来,高职国际商务专业教育引入了能力本位的理念,学习借鉴了国内外一些成功的经验,调整了课程部分内容,增强了实践环节.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仅限于局部,在整体的课程体系上还没有根本的变革。
  高等职业教育是直接服务于经济发展的,但要有适度的超前,这就要求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既要有相对稳定性,又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处理好课程设置中的静态与动态的相互关系。综合基础课程可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相对稳定,保证高职国际商务专业的基本教学要求;专业核心课程与专业方向课程可随着对外贸易经济的发展或企业的要求进行调整,如新增“报关与国际货代”和“国际商务跟单与单证”两个专门化方向,对不需要的课程予以删除,补充相应的专业知识,从而使国际商务专业教学内容更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高职国际商务专业培养的是国际商务活动中的服务及管理人才,需要具备较强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融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为一体。因此,高职国际商务专业课程体系应贯彻多元整合的策略思想,打破原有课程、学科之间的界限,以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以培养目标为依据,对课程进行多元整合,精简课程内容,避免交叉重复,突出应用知识和综合技能.强化计算机和英语的应用能力,在整合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课程,如 《国际商务运营与技巧》、《国际商务实用英语》等课程。
  高职国际商务专业课程体系在结构上采用弹性化的模块形式,富有灵活性和开放性。一方面,通过专业化方向来满足学生对专业的个性发展;另一方面,通过产学研形式和选修课程模块选择,为学生提供各种职业素养的学习机会,为学生成为复合型人才奠定基础,也为部分学生实现“专升本”愿望创造条件。产学研道路可采用校内的国际商务实训室、校企合作的实习基地进行。选修课程可包括相关专业课程、心理学课程、第二外语、文学和艺术课程等。
  总之,高职国际商务专业课程体系要具有“宽专多能”和“终身学习”的特征,要满足学生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的需求,这种综合型“通才”的培养目标是当今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潮流。在“双证”教学课程体系建设中,首先参照职业资格鉴定对职业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结构要求,对专业的课程结构进行改造,构建通识教育课、专业平台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课、职业资格培训和综合实践六大教学模块,实行与职业资格鉴定相通的、模块式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核心课程是指以完成国际商务专业的共同工作任务为目标的,为此,在分析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如下课程:《国际贸易概论》、《国际商务英语》、《国际商法》、《商务谈判》、《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单证实务》、《国际商务英语口语》、《外贸函电》和《电子商务概论》。这些课程并不是传统概念或几门课程的组合,已赋予了新的内涵,以提升国际商务专业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综合职业能力是由基本素质能力、业务能力、协调能力、谈判能力、交际能力、口才能力、应变能力及处理法律纠纷能力合成的。合成过程是通过每一门课程内容教学得以完成的,但课程本身具有缺乏弹性的特征,即课程有自身的学科知识体系且存在时滞性,须将课程的“刚性”尽可能柔性化,增强课程的灵活性:
  课程的取舍或更新,都要依据职业技能、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来确定。专业方向课程是指在核心课程的基础上.针对外销员、报关员、报检员、货代员、单证员和跟单员所应完成该岗位的工作任务,并应符合相关行业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要求为目标的课程,也可以称之为考证课程。因此,在分析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的基础上参照了该岗位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大纲,设置了下表所列的专业方向或实训课程。
  高等职业院校的国际商务专业课程体系与中等职业学校也应有所差异,虽然培养的都是职业型人才,但层面不同。高职培养的是“一线服务+管理工作”的人员,而中职培养的是一线服务工作人员,如果说团队合作工作过程中的中职人才主要是完成其岗位及相应配合的工作,那么高职人才除了要完成岗位的工作之外,更重要的是现场组织管理工作,即所谓的“灰领人才”与“蓝领人才”。因此,高职国际商务专业课程体系不是针对某个具体的职业岗位,而是面向一个专门的行业,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不仅要考虑到学生初次就业的具体知识技能要求,而且也要关注其日后择业所需;不仅应使学生获得当前就业必备的知识技能,而且应获得继续学习与提高的能力。因此,设置了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平台课程。
  通识教育课程,如经济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邓小平理论、普通话与礼仪等。专业平台课程,如会计基础、管理学基础、电子商务概论、物流管理概论、西方经济学、市场营销学、商务谈判等。职业资格鉴定培训模块根据与专业对口的职业资格鉴定内容制定,在考试前进行集中强化培训。综合实践模块分为专业见习、综合模拟实训和毕业实习等。课程整合不是一个简单拼凑过程.而是要从基础和专业课程中寻求其在构、内容等方面的异同点,严格以职业能力或岗位能力为主线进行整合,遵循各课程间递进式关系,循序渐进地串联起来。
  在整合课程和教学内容方面,对相关职业资格鉴定的内涵进行解构,打破三段式的教学内容体系的分割,根据职业资格证书的“应知、应会”要求,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重组课程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与国家职业标准相衔接,将其所需的理论知识融入相应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技能要求融入实践教学课程或相应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在课程的设计上,贯彻应用性、针对性、实用性原则,在课程的教学要求上,注重训练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改革国际商务专业课程体系时,可直接借鉴证书考试内容,把职业证书的考证制度引入教学环节,专门安排了职业资格鉴定培训模块,并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发展方向的意愿,将学习内容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供学生选择。
  此外,根据理论知识必需够用为度原则、市场和企业的需求原则、应用性和实践性原则以及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原则,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力求体现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等特点,实现理论与实践、传统技术与高新技术、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的相互衔接、相互整合,以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例如,国际商务专业课开设课程《国际商务理论与实务》,这门课程可在原《国际贸易概论》、《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单证》等多门课程的基础上,通过知识的加工和整合而形成的一门新课程,其定位体现了高职教育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的课程综合结构。在课程建设中,直接借鉴国际商务跟单员、国际商务单证员证书考试内容中知识点设计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组织上,以国际贸易和实务操作作为基础知识,证书考试内容纳入相关章节;课程教学中精简理论渊源和推演,突出专业基础知识的结果、应用领域及案例。在课程实训环节,引入以进出口业务流程为核心的综合模拟实训平台加强实践教学。
  在课程考核标准与方式方面,借鉴和吸收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标准与方式,建立以职业技能考核为核心的职业型标准化考核方式,以及以毕业生跟踪调查和用人单位评价为主的“用户”评价机制,以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使考试的方法切合职业技术应用的实际。
  例如,在构建新的课程体系过程中,对国际贸易实务类课程的考核标准与方式进行了改革探索,以课程教学目标为根本依据,结合课程的性质和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对考核的内容、形式以及采用的手段进行科学设计,将理论考核和操作技能考核相结合,同时注意课程学习与国家职业资格考试前集中培训的合理衔接,如过程考核、作品考核、答辩考核等。
  目前,该专业正探索在其他教学模块中将课程考核嵌入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检测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行为和学习成果,共同促进学生达到学习目标。通过课程考核改革的试点,努力使教学目标与国家职业标准相符合,以保障“双证融通”课程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促进教学、教学管理、学生学习方式的全面变革,进一步推动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深化。
  参考文献:
  [1]杨黎明.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的若干理论问题探索闭[J].职教论坛,2004,(08).
  [2]胡蒸熬.浅谈高职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03).
  [3]王明达.关于建立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1,(25).

本文来源:http://www.rjdtv.com/falvlunwen/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