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茶学科技论文的英译策略

更新时间:2020-02-25 来源:经济法论文 点击:

【www.rjdtv.com--经济法论文】

在人们日益推崇茶叶经济的形势下,茶学专业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不同于其他的农业学科,它的属性是由茶叶的属性特质所决定的。它的研究内容更为宽泛和深刻,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包含有:茶树的栽培科学、茶叶育种、制茶工艺、茶叶的评审与检验、茶药学、茶生物化学等。茶学科技论文则是显示研究人员的英文翻译能力和茶学素养的重要标准,为了更好地呈现出茶学科技论文的专业性,需要采用专门的英译策略和手段,使茶学科技论文的译文具有可读性。
  
  1 茶学科技论文署名英译策略。
  
  在茶学科技论文中,关于署名的部分,需要非常注意的即是英译的策略表达方式。依照相关规定,在茶学科技论文出版时,作者的中文署名通常是采用汉语拼音的表达习惯,而不是依循西方“名前姓后”的表达方式。对于中文作者的复姓表达,也要遵循“姓”与“名”分开的翻译策略。
  
  如:上官玉林即可以英译为“Shangguan Yulin”.在翻译署名的时候,要避免前、后鼻音不分、加注声调等问题,还要克服地方口音的干扰。
  
  对于单位的名称署名,通常是采用“小单位在前面,大单位在后面”的表达方式和策略,以表示区别。
  
  2 茶学科技论文标题英译策略。
  
  2.1 茶学科技论文标题英译的原则。
  
  在对茶学科技论文标题进行英译的过程中,要遵循“信”、“达”、“雅”的翻译最高准则和宗旨,不仅要忠实于原文,还要使翻译出来的文字通顺连贯。在茶学科技论文标题英译的原则中,我们主要遵循以下思维方式,加以重点把握:
  
  2.1.1 注重“源语”与“译语”的对等性原则。
  
  在茶学科技论文标题的英译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标题的高度概括性特征,在充分认识标题的精华前提下,认真审题,仔细体会标题所内含的要旨,要全面了解不同文体结构的特点,正确选择翻译用语,并定位相应的标题翻译策略,实现“源语”与“译语”的语用功能对等。当然,要达到“源语”与“译语”的语用功能对等,并非是要逐字逐句、毫无差别地进行翻译,而是要领会和体悟标题背后的深层涵义,展示出“貌离而神合”的意境。例如:茶学科技论文标题中的“工厂化育苗”一词,英文中并没有相对应的单词结构,这就要把握标题的精髓和内涵,以语用功能基本对等为原则,将其翻译为“large-scale culture on a large scale”,以达到“貌离而神合”的效果。同时,还要理解不同语言之间的思维差异和历史文化背景的差异性,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标题的涵义,寻找到两者相契合的语言。
  
  2.1.2 把握标题的结构和中心词。
  
  在茶学科技论文之中,必然有其特定的标题文体结构和中心词。如:
  
  动宾式结构、并列式结构、设疑式结构等,这些标题的文体结构表现出中西方思维的差异和语言表达习惯的差异性,要全面深入地理解不同语言标题的历史、社会、经济、语言使用习惯的差异,实现标题的不同语言间转换。
  
  2.2 茶学科技论文标题英译的策略。
  
  2.2.1标题中心词的翻译策略。
  
  茶学科技论文的标题要突出论文的主旨要义,要具有客观性、准确性和简洁精练,这样才能体现出茶学科技论文的内在价值,展示出茶学科技论文的独特风貌,更好地吸引读者。例如:茶学科技论文标题《茶多糖降血糖、改善糖尿病症状作用的研究》,也可以进行恰当的翻译,并将翻译中的不一致之处,加以适当的调整,以达到传递文章主旨的作用.在茶学科技论文《恩施富硒藤茶安全性毒理学实验研究》的英译策略应用之中,要突出中心词的关键引领功能,使其能够传达论文的主旨。可以将其译为“:Study on the Toxicology of Se-Enriching Ampelopsis Grossed enta-ta from Enshi”.
  
  2.2.2 介词英译的翻译策略。
  
  在英语语法结构之中,介词是常用的特殊构成词,它在茶学科技论文的应用之中,可以表达出诸多的关系,如:介词 of 可以表达动宾关系、同位关系、隶属关系;介词 in、on 可以表达位置关系和范围限定关系;介词 by、to 可以表达一种方式或目的。可见,介词在英语中的应用极为宽泛,在把握汉译英的原则之下,可以导入介词进行翻译,从而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茶学科技论文的标题要旨.
  
  2.2.3 注意规避缩略词的翻译。
  
  在茶学科技论文之中,要尽可能地减少和避免使用缩略词,因为如果使用过多的缩略词,则会使阅读者难以理解,尤其是关于食品科学、生物学、化学等知识的茶学知识,要注意在翻译时有效地规避使用缩略词。
  
  如果要采用缩略词,必须在第一次出现缩略词的时候,采用标注解释的形式,全面阐释缩略词的全称,以免引发读者的混淆概念.
  
  2.2.4 直译的翻译策略。
  
  直译是采用西方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习惯,使汉语标题与英语标题的语义相对等,从而可以使读者理解文章的内容。这是一种常用的翻译手法,对于茶学科技论文这种专业性极强的文章来说,直译法是一种应用较为普遍的策略,但是,还要翻译的过程中,注意灵活变通,而不能死搬硬套。例如:茶学科技论文标题《植物抗病反应相关转录因子的研究进展》,就可以进行一定程序的改动,对于汉语标题中的定语部分“植物抗病反应”是翻译的难点部分,这就可以将翻译调整为:Advance of RelevantTranscriptional Factors in Plant Response to Resistant Disease.
  
  又如:茶学科技论文标题《池塘养殖石斑鱼鱼蛭病防治实验》的英文翻译,在直译的策略应用过程中,要注意言简意赅的表达,意义不能过于宽泛,否则会使翻译表达得不够准确。可以将其翻译为:Control of the Pisciclosis fromGarrupa in Pond Eulture.
  
  2.2.5省译的翻译策略。
  
  由于中英文标题的表达习惯和思维方式的不同,以及文体方面的差异性,因而可以采用省译的英译策略,即在英文翻译的时候,省略汉语标题中的特定词组。例如:茶学科技论文标题《天然橡胶产业提升探析---我国橡胶树栽培及胶园管理存在问题及建议》,在这个汉语标题之中,携带有提示性的内容,是主标题+副标题的格式,以使文章的意义表达得更为具体而清晰。鉴于这一考虑,可以在英文翻译的时候,省略主标题,仅将副标题译出。
  
  另外,对于茶学科技论文中所常用的“动宾结构式标题”,如:试论、略论、刍议等词语,可以将其翻译为英文中的介词短语结构,用“on”加以链接即可.标题中的谦卑词则无须译出。这是由于东方人讲究谦卑,并以此作为一种美德,而在西方人的语言表达和思维习惯中“,试”、“浅”“、兼”这样的字眼代表的是一种浅显的文章内容,不具有论文应有的价值.
  
  3 茶学科技论文正文英译策略。
  
  3.1 专业术语英译。
  
  在茶学科技论文之中,正文是内核和中心,在这个核心体系之中,作者要运用正确、统一而标准的专业术语,以显现出论文的学术性研究价值和意义,如果使用非专业的术语,则难免会使科技论文沦于随意化,丧失了其研究和利用价值。对于茶学科技论文相关专业术语的英译,首先需要了解茶叶相关的分类及其化学成分,要根据中西方思维习惯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英译策略,如:音译法和意译法。如:乌龙茶应当译为“Oolong tea”、龙井茶要译为“Long Ching”等.
  
  3.2 严谨的逻辑性。
  
  在茶学科技论文之中,正文的逻辑性还应当表达准确而严谨,要使其成为正文的脉络,清晰而缜密,这样才能与语言陈述方式共同表达论文的主要内容.否则就会使茶学科技论文陷于混乱.
  
  例如:茶学科技论文《超微绿茶粉酸奶的制造工艺研究》,作者就表达出严谨的逻辑和层次性,首先进行了超微绿茶粉的实验探究,描述出超微绿茶粉的理化性质和特征,然后,进一步深入探讨其制造工艺,使整篇文章清晰而富于条理性,又有具体的实验结果数据充实其内容,较好地表达出作者的理论观点.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中国传统茶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茶学研究领域也获得了如火如荼地发展和进步,涌现出诸多专业化的茶学科技论文,对于茶的研究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在茶学科技论文的英译过程中,我们发现其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需要从茶学科技论文的标题、正文、署名等方面的翻译入手,注重翻译策略的不同,更好地、更为规范地使用专业术语,表达出清晰、严谨、缜密的逻辑层次性,使阅读者能够直接明了地获取茶学科技论文中的信息,更好地推广和普及我国的传统茶文化内容。
  
  参考文献:
  
  [1] 史云燕。茶学科技论文英译原则及其策略研究[J].福建茶叶,2016(8):209-210.  
  [2] 彭学,彭欢。茶类词汇英译翻译策略及成因[J].福建茶叶,2016(10):253-254.  
  [3]梁莉莉,胡建辉。茶学科技论文英译原则与技巧[J].中国科技翻译,2011(4):13-16+20.  
  [4]张凯,胡映霞。从语言运用层面提高农业科技论文报道性摘要的英译[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5(5):138-143.  
  [5] 刘思佳。目的论视角下的企业宣传资料英译[D].湖南师范大学,2012.  
  [6] 谢碧霞。 科技论文标题与摘要的英译 [J]. 中国科技翻译,2000(2):11-13.  
  [7] 王敏。科技论文图表题名结构特征与英译原则---以土木工程论文为例[J].中国电力教育,2010(33):229-232.

本文来源:http://www.rjdtv.com/falvlunwen/3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