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建议

更新时间:2019-07-19 来源:国际私法论文 点击:

【www.rjdtv.com--国际私法论文】

摘 要:文章针对目前各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对《国际商法》课程重视程度严重不足的现状,对该课程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阐述,认为《国际商法》应成为经济和管理类专业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的必修课程,甚至是主干课程;同时依据作者对该课程的教学经验,针对《国际商法》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若干改进意见。
  
  关键词:国际商法 地位和作用 问题及其建议
  
  一、《国际商法》课程在经管类专业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
  
  1.设立《国际商法》课程的必要性。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以及对外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国的涉外经济与贸易活动更加活跃。在从事对外经济与贸易活动中,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国际商事方面的法律和法规。只有掌握和利用国际商事方面的各种法规,才能更好地从事对外经济贸易活动,才能在对外经济与贸易活动中减少盲目性,维护我国的正当权益。
  
  此外,经济全球化给世界各国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和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正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为了更好地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也需要培养更多掌握国际惯例的专业人才和复合型人才。
  
  2.《国际商法》课程在经管类专业教学中的地位。《国际商法》课程是论述国际惯例最基础的法学部分,应该列入经济和管理类专业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的必修课,甚至是主干课。同时也应该成为相关专业,如外语、计算机和通信等与国际贸易紧密相关的专业学生的选修课或考查课。
  
  3.《国际商法》课程在高等院校教学中的作用。《国际商法》课程在高等院校教学中的作用,体现在国际商法本身在我国国民经济和企业发展方面的促进作用。
  
  (1)国际商法可以促进国民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商务活动所涉及的商品、劳务、资本、人力、技术、信息资源等在国际间的移动,既包括一般商品和劳务在国际间的转移,也包括生产要素,如劳动力、土地、技术、资本、管理经验、信息、知识等在国际间的流动。商品在国际间的交换可以互通有无,调剂国内市场供求关系,节约社会劳动,扩大国内生产能力,增加国民生产总值,从而促进世界经济发展。而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流动有利于生产要素重新优化组合、合理配置,从而也促进了各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在商品和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中,必然会产生一些矛盾,阻碍其顺利进行。国际商法就是解决这些矛盾,从而保障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自由流动。因而国际商法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为其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
  
  (2) 国际商法可以促进企业加入国际竞争,从而有利于企业快速发展。作为市场经济最重要的主体──企业,只有加入国际竞争,充分利用好国内资源和国际资源、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才能有更强的生命力。企业从事国际商务活动,可以增加本企业产品的出口,增加外汇收入,进口生产所需要的机器设备和原材料、输出劳务、引进技术、抢占国际市场、提高本企业在日趋复杂的国际环境中生存和竞争的能力,从而使本企业获得长足发展。战后跨国公司的发展就是最明显的例证。
  
  但是,企业在走向国际市场、从事国际商务活动中必然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国际商法的重要职能就是解决企业遇到的这些新问题。长期的国际商务实践表明:国际商法在为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活动中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国际商法可以加速我国发展外向型经济和企业国际化的进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之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把经济立法包括涉外经济立法的工作放到了首要位置。这些都要求我国的企业必须尽快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面向国际国内市场的经济实体,全面提高综合竞争能力。
  
  在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企业只有立足国内市场,面向国际市场,走外向型经济和企业国际化经营之路,才能有更广阔的生存发展空间。而国际商法在加速我国企业走外向型经济和企业国际化经营之路方面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二、当前《国际商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建议
  
  《国际商法》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或相关专业学生的选修课,它是以非专业课程出现的,即以非法律专业课出现的。但在当前的高等院校的教学中,许多院校仍然采用专业课教学的方式,选用专业课教材。因此,这里有必要对专业课与非专业课之间的区别进行分析。
  
  首先,两者教学的出发点和目标不同,相应的教学重点也不同。比如对于法律专业的学生来讲,学习《国际商法》的出发点是为了将来从事有关国际商事活动方面的法律工作,因此,学习的重点应该是对《国际商法》的相关法律有一个系统、全面的掌握,对于《国际商法》中的法律规定应全面掌握,并能在实践中加以运用;而对于非专业学生,即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来讲,学习《国际商法》的出发点是把它作为一个基本工具,因此,学习的重点应该是了解国际商法的相关法律规定,应该熟悉相关的国际惯例及各国关于国际商事活动法律规定之间的差异,能在以后的涉外商事活动中加以运用。
  
  其次,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同。专业课学生大多有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而非专业课学生则往往缺乏相应的法律基础知识,因此,对他们的要求不能太高,应注重实用。
  
  再次,课时安排不同。《国际商法》作为法律专业学生的专业课一般都安排较多的课时;而对于经济管理类及相关专业的非专业课而言,一般课时较少。
  
  最后,教学内容安排不同。对法律专业的学生来讲,《国际商法》课程在教学内容上一般都要求全面、系统、深入,注重操作;而对于经管类及相关专业的学生而言,教学内容一般要求重点突出、难度适宜,注重基本知识的讲解。
  
  但在教学实践中,由于教授非专业课的老师一般都是专业课的老师,他们为了减少工作量,往往对非专业学生选用专业课教材,从而降低了非专业课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国际商法》非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重点突出。应从满足非专业学生的需要出发,突出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讲解,帮助学生建立相关意识和理念。例如在“票据法”的讲授过程中,应注重让学生了解票据及票据法的相关概念和如何在将来的国际结算中准确运用票据法。
  
  2.容量适度。根据非专业课课时安排,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配置,既要保证知识的系统性,又要避免面面俱到,不使教学内容繁杂。在《国际商法》非专业课教学中,应把国际货物买卖法作为核心内容来讲,辅之以讲授商事组织法、代理法以及国际货物运输法等相关法律。
  
  3.深入浅出。针对非专业课教学特点,尽《国 际 商 法》教 学 中 存 在 的 问 题 及 其 建 议量用通俗的文字和生动的案例讲解国际商法复杂繁琐的法律规定。
  
  4.与时俱进。在讲授《国际商法》课程时,应把国际商法理论与实践中的最新发展介绍给学生,使学生能把握有关国际商事法律规范的前沿,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此外,由于国际商法的相关法律规定比较多,而且各国关于同一国际商事活动的法律规定迥然有异,容易使非专业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因此,在教学中应特别注重案例的选择和运用,应选择那些生动、实用的案例。在案例的讲授过程中,应能做到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只有这样,才能激发起非专业课学生学习《国际商法》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张圣翠。国际商法[J].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2.
  
  余非、孙红湘。国际商法[J].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3.
  
  董新民。国际商务法律[J].中国审计出版社,20004.
  
  吴志忠。国际商法教程[J].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

本文来源:http://www.rjdtv.com/falvlunwen/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