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音乐院校实践教学系统的搭建

更新时间:2019-09-12 来源:音乐教学论文 点击:

【www.rjdtv.com--音乐教学论文】

摘要

  实践教学是音乐类专业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激发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目前,全国共有 300 多所高等院校开设音乐类专业。伴随着音乐类专业的快速发展,其在实践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也逐渐凸现出来,普遍存在着实践教学内涵与外延界定模糊、系统性不强、课程设置不合理、效果不佳、保障不到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不协调、实习实践基地建设流于形式,其中构建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之一。
  音乐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并不存在普适模式,各高校需要在紧密结合各自办学定位、学科优势、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等特质化要求的基础上,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线,以提高综合素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探索构建各具特色的音乐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作为国内九所独立设置的高等音乐院校之一,中国音乐学院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一、构建音乐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性

  音乐是以声音为表现手段的一种艺术形式。在所有的艺术类型中,音乐是最抽象的艺术。音乐艺术具有非语义性和非自然性的特征,它需要经过人的艺术性创造来完成其成果转换。音乐教育是人对音乐的旋律、和声、节奏、曲式结构等表达方式的特殊符号系统的认知过程,同时,也是人对声音的物化转换和对艺术美感的塑造与提升的“二度创作”的实践过程。音乐专业的特点决定了音乐教育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高等音乐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技能训练,还需要通过适当的艺术实践来不断地锻炼学生的艺术表演力和创作力,培养审美感知。音乐类专业实践教学具有的直观性、创造性与综合性特点,直接影响着音乐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因此,实践教学作为音乐类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音乐院校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音乐专业自身具有复杂的多目标、多元素特征,要求在构建音乐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过程中,必须对实践教学各环节错综复杂的关系进行系统化设计,梳理出简洁明确、科学合理的框架体系,使实践教学体系既具有前瞻性、系统性、可操作性的基础性特征,又能呈现技能性、人文性、社会性等多重特征,从而较好地反映音乐类专业所具有的艺术学科属性。

  二、音乐类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分析

  一般说来,实践教学从功能维度分为实训、实验、实习与毕业论文(设计);从内容和层次维度分为基础性实践教学、专业性实践和综合性实践;从实践主体维度分为个体式实践教学与团队实践教学;从空间范围维度分为校内实践教学与校外实践教学。但是,音乐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与理工科专业和其他人文社科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存在很大差别,不能简单套用其他学科的一些观念、概念和分类。音乐类专业大体包含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和音乐表演三个专业,其实践教学要根据不同音乐类专业的特点和要求,梳理和明确符合音乐教育规律的实践环节,力求将实践教学进行课程化的安排和管理,使实践成为一种有基本固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有相对固定的教师教学指导,有明确的教学手段和目的的教学过程。
  中国音乐学院设有民族声乐、中国乐器演奏、钢琴、管弦乐器演奏、美声、合唱指挥、乐队指挥、音乐学、音乐教育、艺术管理、作曲、作曲技术理论、音乐声学、乐器学、录音与扩声、电子音乐制作等十几个专业方向。虽然不同专业方向对实践教学的要求各不相同,但各个专业方向的实践教学大体可以概括为技术理论、技能实训、专业实践、社会实践、毕业环节五个基本环节。
  1.技法理论。技法理论环节是研究音乐构成规律及其创作法则的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基本乐理、和声、曲式分析、复调、配器等课程。这类课程本身具有较强的技法操作特征和本质上的实践属性,是对音响活动及其技术载体的探索、研究和实践,需要结合音乐作品进行技法规则的学习和操作,不断取得音乐艺术技能和理解能力的提高训练,以达到对艺术声音的再现和审美体验。
  2.技能实训。技能实训环节是掌握音乐艺术独特操作规程、技能技巧训练、特殊语言表达和艺术情感表达的实践环节,主要包括声乐演唱、器乐演奏、视唱练耳、合唱指挥、乐队排练(含管乐队合奏、管弦乐队合奏、民族乐队合奏等)、室内乐、打击乐等技能类课程。这类课程的实践意义主要在于通过“二度创作”使学习者具备相应的艺术处理能力和专业技能水平。
  3. 专业实践。一是音乐表演专业的艺术实践活动。
  是指课堂教学以外的表演实践活动,是音乐课堂教学的实践转换和价值显现,是音乐课教学质量与成果的体现,具有验证、总结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多重功能,是实践教学体系的主体内容。艺术实践活动包括由学院组织的各类演出活动;音乐作品演出(含作者,演奏、演唱者);报刊、电台、电视台等媒体演出与发表作品;参加各种专业领域内的比赛;各类活动的策划、组织、出品等。
  二是音乐理论专业的科研实践。如田野工作、调查及其报告、项目及行动研究、参加学术会议或发表论文等。三是实验环节。音乐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专业,如音乐声学、乐器学、录音与扩声专业方向有大量的需要满足人们认知渐进要求的验证性、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
  4.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模块包括军事训练与理论教育、社会调查、社会体验,以及学院组织的各类社会活动以及学生参加校内外的管理服务、演出服务,志愿活动、社区活动、义务劳动等活动。
  5.毕业环节。一是毕业论文(设计)。毕业论文(设计)是整个实践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音乐人才不仅需要专业的技能和艺术素养,还应当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毕业论文(设计)环节与音乐专业技能实训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要求表演专业的毕业生在开好毕业音乐会的同时,必须根据音乐会的曲目选取,音乐会设计等内容撰写毕业论文(设计),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二是毕业音乐会。音乐表演的毕业生必须完成个人毕业音乐会,必须达到该专业方向的对音乐会时间、曲目、作品风格等要求,并纳入学分管理。三是毕业实习。
  主要指音乐教育专业的教育实习等,为学生提供在实际岗位上实践的条件,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了解职业、体验职业,是将校内所学的理论和技能向职业岗位实际工作能力转化的重要环节。

  三、构建全程化、层次化、全方位的模块 + 平台 + 基地实践教学体系

  音乐类院校实践教学体系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和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狭义上的实践教学体系是指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即围绕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制定教学计划时,通过课程设置和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的配置而建立起来的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中国音乐学院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路以“专业特色、社会需求和国际视野”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根据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的要求,统筹兼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加强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形成目标明确、层次清楚、并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和创造性的,符合音乐艺术教育教学规律的,具有中国音乐院校特色的全程化、层次化、全方位的模块+平台+基地,实践教学体系。

  1.全程化、层次化、全方位

  全程化:要求学生除教育实习集中时间统一安排外,常规基础训练与专业实践必须贯穿于从入学至毕业的在校学习的全过程。学生的实践学分必须占培养方案规定总学分数的 15%—25%。
  层次化:根据音乐专业的特点,将实践教学划分为以掌握基本技能为主的常规基础训练、以展示阶段性教学成果的教学汇报和以全面展示学生水平的毕业音乐会等三个层次,体现出实践教学循序渐进的特点,有力地保证了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
  全方位:根据各专业方向的不同特点,对不同专业的基础训练、教学汇报、毕业设计、民间音乐采风、专业实践与社会实践等教学环节分别提出明确教学要求和评价标准,构建“全方位”的实践教学体系。

  2.五个模块+两个平台+三个基地

  “五个模块”即实践教学五个环节的课程模块。包含技术理论、技能实训、专业实践、毕业环节和社会实践等环节。五个环节的模块课程基本涵盖了课堂内外的所有实践环节。学院目前正在积极推动音乐史论等理论课程的课内实践改革,研讨制定此类课程的实践教学标准和要求。
  “两个平台”即实践教学硬件平台和实习实训平台。
  一是构建以民族音乐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室为核心的,包括琴房、排练厅、音乐厅、音乐声学实验室、电子音乐实验室、乐器学实验室、录音实验室、音乐演艺虚拟合成交互实验室等实验室在内的校内实践教学硬件平台。二是构建以乐团和音乐会为主要形式的实习实训平台。乐团有国乐系的华夏民族乐团、指挥系的青年爱乐合唱团、管弦系师生组成的中国青年爱乐乐团;音乐会有声歌系定期举办的周末音乐会、主题音乐会等、作曲系每学期举办的“地平线”学生毕业作品音乐会、每年举办的“新生代”作曲比赛和本科毕业交响作品音乐会等。同时,还有学院每年举办的各类音乐节及艺术节,如北京传统音乐节、北京国际钢琴音乐节、低音提琴音乐节等。
  “三个基地”即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实习基地和科研基地。坚持统筹兼顾、全面规划的原则,与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相匹配,大力推进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学院先后在北京、四川、甘肃、山西、山东、浙江、福建、海南、内蒙古、新疆、黑龙江、辽宁、云南等十多个省市建立实践基地,并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四、构建音乐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具体措施

  1.修订培养方案,做好实践教学的顶层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是高等院校开展人才培养工作的根本性指导文件。学院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教学顶层设计,构建与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修订,对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要求、成绩评定等提出明确规范。各系的人才培养方案必须根据本专业方向的特点对实践环节提出明确要求。
  各实践性教学环节须制定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专业实习、社会调查要有计划、有指导地进行,学生要提交实习报告与社会调查报告。毕业设计(论文)要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健全规章制度,为实践教学提供制度保障。为确保实践教学的顺利实施,学校出台了《中国音乐学院实践活动管理规定》《中国音乐学院实践教学基地管理办法》《中国音乐学院实验室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实践教学管理文件,更新实践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教学方法,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教学方法和灵活的考核方式,细化实践教学方案配套环节设计,不断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水平。自 2010 年开始,学院设立了独立时间段的“艺术实践学期”,集中进行艺术实践教学活动,发挥其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积累艺术实践经验方面的独特作用。
  同时,与天津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联合建立“艺术实践直通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3.严抓实践教学的质量评价体系。建立从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考核等一系列的质量评价指标,加强管理、明确要求,严格进行实践教学的成绩考核评定,规范每一个环节评分标准,注重综合评定成绩,避免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4.加强实践教学的教师队伍的建设。一是加强对实践教学环节的指导教师的教学技能培训,使他们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较高的教学水平、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同时,从社会研究机构和表演团体聘请兼职教师担任实训技能、乐队排练等实践课程的指导教师,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技能技巧。
  5.加强实践教学组织保障。为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学校专门设立了艺术实践处,统筹学校艺术实践工作。学院成立了以分管教学副院长为组长的实践教学领导小组加强对全院实践教学的领导与管理,各系成立以系主任为组长的实践教学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每个阶段和环节责任到人,目标明确。成立艺术实践专家委员会,针对艺术实践进行工作计划的制定和审查,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6.加大实践教学经费投入力度。为开展实践教学提供条件,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建设和完善专业实验室、实践教学中心和实训中心,优化资源配置,理顺管理体制,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共享度。通过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和探索,促进了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学校各专业的综合性、设计性实践教学,突出体现了多专业的相互合作,如声乐演唱音乐会、器乐演奏音乐会、创作作品音乐会以及综合音乐会均离不开演唱或演奏、伴奏、作曲、艺术策划等专业的相互配合,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协调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产生了积极影响,收到明显成效。同时,通过实习、演出和社会实践等活动提高了学生的认知社会和团队协作能力,使学生能更好地融入到社会中去。

参考文献

本文来源:http://www.rjdtv.com/jiaoyulunwen/1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