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幼儿教育问题、成因及解决策略

更新时间:2019-10-19 来源:幼儿教师论文 点击:

【www.rjdtv.com--幼儿教师论文】

 

  笔者通过座谈、查阅资料、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对当前农村幼儿教育问题进行了调研,并对存在的问题作了综合分析和深入思考。从总体上看,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的实施,各级政府将农村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议事日程,逐步完善政策措施,逐级制定规划,明确目标和任务;农村幼儿教育事业规模出现回升势头,高覆盖率的网点布局进一步形成,学前一年教育逐步普及;幼儿教育经费紧缺的矛盾有所缓解,办园条件逐步改善,发展后劲有所增强;农村幼儿教育培训得到重视,多种形式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广泛开展,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有一定的提高。

  尽管如此,在调研中我们也看到,按照国家和省关于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的要求来衡量,与农民群众对幼儿教育的需求相比,农村幼儿教育还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面临一些实际困难,需要引起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认真研究和解决,使农村幼儿教育与其他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为农村义务教育的巩固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为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一、存在的突出问题

  1、事业发展带有一定的随意性,从农村办园现状看,由于缺乏硬性措施制约和统筹规划,不少乡(镇)的幼儿教育存在布点分散、规模过小、质量较差、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事业发展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2、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各级财政都没有设立幼儿教育专项经费,财政对幼儿教育的投入特别是对乡(镇)幼儿教育的投入与实际需要差距较大。

  3、民办园发展不够,管理不够规范。

  4、教师队伍难以适应实际需要,农村幼儿园有四分之三的教师学历是职专、职高的幼教专业及大专以上毕业生(大部分为非幼教专业),专业幼师毕业比重很少,大部分乡(镇)中心园的幼儿教师是由中心校的小学教师担任的,没有受到系统的幼儿专业的学习和培训。另有四分之一的教师是初、高中毕业生通过短期培训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专业素质与实际需要有较大差距。

  5、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普遍存在。在调研中发现,长期以来形成的根深蒂固的小学化教学模式,加上来自于家长的压力和生源竞争的压力,重知识的学习、轻综合素质的培养的问题在农村幼儿园(班)普遍地存在,更多的情况下是对幼儿进行强制的知识灌输,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规律。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农村幼儿教育存在以上问题,与整个农村教育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有直接关系,但同时也与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与幼儿教育有直接关系。主要原因是:

  1、不同程度地存在忽视农村幼儿教育的倾向,幼儿教育发展中的政府行为不够突出。由于幼儿教育不是义务教育,所以在一些地方还有可办可不办的倾向。特别是在义务教育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忽视幼儿教育。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看,发展幼儿教育更要强调政府行为。

  2、缺乏稳定的经费来源渠道,相关标准和定额不明确。农村幼儿教育投入严重不足,根本问题是缺乏稳定的经费来源渠道,没有相关的标准和定额。幼儿教育长期没有纳入学制系统,尽管目前已经强调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毕竟不像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在经费方面有具体规定。幼儿园教育既没有稳定的经费来源渠道,在公用经费投入上也没有具体的定额标准。

  3、有关个体园发展的扶持政策和管理规范不完善,也不落实。从各地实际情况看,对个体园的发展还缺乏具体的、有力的扶持政策。由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高,能够按照设置标准办分离器的举办者十分有限,这就使个体园的发展十分艰难。

  4、师资队伍建设缺乏政策保障,教师培训提高面临实际困难。由于编制不确定,财政工资部分投入就不能保证。农村幼儿园园长和教师队伍中存在知识老化、观念陈旧的问题,难以适应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5、尚未形成有效的教研网络,教学指导工作相对薄弱。农村幼儿园(班)设置分散,难以形成一定规模的教师群体,而幼儿教育教学又有自身的规律和特点,迫切需要建立自上而下的科学有效的教研网络。从实际情况看,县(市)幼儿教育教研部门人员少,难以覆盖所有乡(镇),而且也缺乏必要的载体。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笔者针对存在的问题,根据国家和省有关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现提出以下对策:

  1、提高认识,切实把农村幼儿教育作为农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抓。要进一步提高各级政府特别是县、乡两级政府对加快发展农村幼儿教育重要性的认识,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幼儿教育的发展。要将农村幼儿教育纳入基础教育整体规划,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确保幼儿教育与其他各类教育协调发展;要将农村幼儿园(班)办学条件建设纳入小学办学条件建设的整体规划,统筹考虑,并在可能的情况下优先安排,给予必要的倾斜;要将农村幼儿园(班)布局调整纳入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计划,并充分尊重幼儿教育特点和规律,保证幼儿教育网点的合理性。

  2、加大财政对农村幼儿教育的投入,拓宽农村幼儿教育经费渠道。从农村幼儿教育的主体是国办园(班),短期内这种办园格局还难以从根本上改变的实际出发,要强调加大财政对农村幼儿教育的投入。在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安排必要的农村幼儿教育经费,以保证农村幼儿园(班)发展的实际需要。同时,在可能的情况下,国办幼儿园(班)也应积极探索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吸纳社会资金的路子,以不断提高办园水平。

  3、积极扶持个体园的发展,加强个体园的规范管理。根据幼儿教育的性质,从长远来说,要使个体有一个大的发展。因此,在农村要逐步拓宽办园渠道,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进行必要的扶持,使乡(镇)个体幼儿园(班)有一个较大的发展。要科学把握和正确处理好个体园发展和规范的关系,坚持在促进发展中加强规范,在加强规范管理过程实现新的发展,强调发展与提高并重。要规范个体幼儿园的管理,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完善办园审批制度,严格审批程序,实行个体园年检制度,加大对非法办园的整治力度,对不符合办园条件的幼儿园不予登记注册。开展民办幼儿教师资格认定工作,实行保育员持证上岗制度。

  4、完善政策措施,进一步提高农村幼儿教师专业水平。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要鼓励中师或中师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到农村幼儿园(班)工作,制定和完善农村幼儿园教师的工资待遇及社会保障制度,吸引和稳定农村幼儿师资队伍。要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师资体系,积极推进农村幼儿教育工程,加强农村幼儿园园长岗位培训、园长业务能力提高培训、新教师培训、上岗资格培训、骨干教师培训和幼儿教师全员培训。要特别加强民办幼儿园园长、教师的培训,通过培训园长、教师提高民办园的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5、构建科学高效的教研网络,强化对农村幼儿园(班)教育教学的指导。要进一步发挥县幼儿教研部门、示范园的作用,拓展辐射范围,改变指导方式,通过必要的载体,以县对乡、乡对村送教下乡为方向,研培结合,加强对乡(镇)幼儿园(班)教学的指导。县(市)幼儿教育教研部门要有计划地组织带有普及性的(如新的教改信息、新课程实施)讲座,鼓励和指导城、乡各级各类幼儿园之间的"手拉手"的支教和经验交流活动,形成互动、互帮、互学的格局,逐步缩小城乡差别,达到整体提高的目的。要充分发挥省、市示范幼儿园的辐射作用,有计划地组织教学观摩、讲座等活动,带动乡(镇)幼儿园(班)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关部门要定期举办幼儿教育理论及教育观念的培训讲座;要经常开展乡(镇)幼儿园(班)的各种评比活动及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技巧大赛等活动来,来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本文来源:http://www.rjdtv.com/jiaoyulunwen/1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