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专业一体化教学中如何营造真实的工作环境

更新时间:2020-01-22 来源:职业教育论文 点击:

【www.rjdtv.com--职业教育论文】

摘 要:一体化教学在现代职业教育中逐渐推广,真实工作环境的营造是一体化教学的重要保障。本文通过模具专业一体化教学实践,从一体化学习站、工作任务、材料等六个方面阐述营造真实工作环境的要点。      关键词:一体化; 真实环境; 模具专业。      传统的职业教育,重视专业知识和原理的传授,缺乏应用性从而忽略学生的自身发展,调动不了学习的积极性, 由于模具专业教学综合性较强,涉及到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较多,所以此弊端在模具专业中尤其突出。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和模具工业的快速发展,制造企业对模具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那些既能看懂图纸、熟练使用AutoCAD、Mastercam、UG、PRO/E 等绘图软件,又具有较高实际加工操作技能的模具复合型人才,特别是技师型人才是社会较缺乏而企业最需要的人才。而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然培养不出这样综合性的人才,模具专业的一体化教学改革逐渐推广。      模具专业一体化教学的核心是打破传统理论、实训分离的教学模式,使用项目驱动法进行模块化的教学。这些项目必须是从真实的模具生产中转化来的教学项目,学生通过这些项目的学习,掌握模具专业必须的知识点和技能点。例如,我们在进行塑料模具制造课程教学的时候,使用《塑料碗模具制造》作为教学项目,学生需要经历模具图纸识读、抄画、主要模具零件加工制造、模具装配、试模等一系列教学任务。为了实施一体化教学,完成这些教学任务,就必须具有既能满足理论教学,又能满足实习教学的一体化场所,它是一体化教学顺利实施的保障。否则,一体化教学职能是停留在理论上的空谈。通过一体化教学实践,营造真实的工作环境须具备以下硬件和软件,简单总结起来,就是通过六个“真实”来营造。      一、真实的一体化学习工作站。      这里说的真实,并不是单指有实物存在的意思,而是需要针对模具制造业特点,将真实的模具工厂复制成为一体化学习工作站。模具制造是一项多工种复合型的制造过程,在学习站的设计上必须考虑多工种集成。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能够包含普通加工设备、数控加工设备、电加工设备、钳加工设备、检测设备,成型设备可以单独放置。      为方便在“真实”工作现场进行一体化教学,还必须打造工作站的软环境,例如学习站、讨论区、资讯区的建设,参考规划设计图见下图。      二、真实的工作任务。      选择真实的模具制造任务作为学生的工作任务,而且模具产品最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有代表性的,学生在完成这个工作任务后,能够通过加工制造和生产获得成就感。在阶段性的任务设置上也必须考虑完成度和考核度,能够促进竞争的形成。      真实的工作任务选定后,还需要进行教学任务的转化,要对工作任务进行全面的分解,并重组,使之成为利于教学的教学任务。设计和编写的工作页,让学生能够在任务的引导下完成学习过程。这一点在一体化教学实施过程中,是很关键的一个环节。      三、真实的零件材料和标准件。      这是学校进行模具专业教学中最常见的瓶颈,也是现阶段争议比较大的地方。通过走访很多职业院校,同很多教师进行交流,现阶段进行模具生产实训时,考虑到很多因素(比如设备因素),大部分院校仍然使用普通碳素结构钢,也有院校使用铝材或其他替代材料进行模具制作。      但是针对真实的模具制造来说,合金工具钢的使用,是模具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通过教学实践可以看出,只有使用真实的模具钢材进行真实的加工过程训练,才能真正达到实践教学的效果。比如,学生在进行钻孔和攻牙钳工操作时,对于普通碳素结构钢和合金工具钢,加工参数和方法会出现很大的差别,只有学生在自己的加工中发现问题,才会深入思考,找到方法,完成加工任务,最后将经验互相传授。经办了这个过程,才能真正掌握模具制造知识,达到教学目的,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自然会提高。      现代模具制造中,标准件是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它是模具的基础,对缩短模具设计制造周期、降低模具生产成本、提高模具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技术经济意义。      国外工业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模具标准件的专业化生产和商品化供应,极大地促进了模具工业的发展。据国外资料介绍,广泛应用标准件可缩短设计制造周期达25-40%;右节约工时,减少原材料及能源的浪费;可显着提高模具制造精度和使用性能。通常采用专业化生产的标准件比自制标准件的配合精度和位置精度要提高一个数量级,并可保证零件的互换性,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实现专业化和规模化模具生产,带动模具标准件商品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可以说,没有模具标准件、专业化和商品化,就没有模具工业的现代化。      四、 真实的加工方法。      有了真实的模具项目、真实的模具材料,就必须对应真实的加工方法。但是在对很多学校的调研中,我们发现很多院校的模具专业在模具的制造实训过程中,并没有完全按照真实的加工手段进行,实践的目的只是停留在加工出一套模,弄清模具的结构就算完成任务,对加工的要求不高、对模具精度的控制也不是很高,本来应该电加工的零件由于各种条件的制约,使用铣削甚至是钳加工来替代,需要热处理的部分也直接忽略,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适应现代模具行业对技能人才的需要。因此,在真实的教学过程里,必须使用真实的加工方法,才能使学生学到现代模具制造工艺。      五、真实的工作计划。      真实的模具生产是一个“并行工程”、“多线程”.在教学中必须将这个理念传授给学生,用零件的质量、模具的完成度来考核学生,多线程的加工,不可避免地要求学生有计划性,有时间观念和质量意识。传统的教学计划编制,所有的学生都在一个统一的进度下进行工作,做得快的学生做完了没事干,做得慢的学生、不想做的学生拖到没有办法了,只有找别人帮忙或者索性不做。      而多线程的操作方式鼓励学生自己安排进度,自己找事做,鼓励学生力争又快又好。通过实践,结果表明,在这种操作模式下,学生的竞争性和紧迫感都增加了。但是多线程的教学必然增加教师教学难度,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就更高了,对教学组织实施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因此,引出最后一个“真实”,真实的“双师”教师。      六、真实的“双师”教师。      传统意义上的“双师”教师,是指既有专业理论知识教学能力, 又有技能训练教学能力的教师。但是,作为模具专业的“双师”教师,只是具备各种加工和检测设备的使用技能,还是不够的。真实的模具“双师”型教师,指的是教师一定要进入模具公司进行较长时间的生产实践培训,对整个模具的生产工艺和加工方法有深入的了解。这个生产实践培训还不能只停留在走马观花这个程度,必须要深入岗位进行工作积累。如果“双师”教师能够有三年或以上模具企业工作经验,这就更加能够达到“真实”的标准。只有这样,“真实”的“双师”教师才能安排好教学过程,才能应对模具制造复合工作条件下出现的各种问题。      通过教学实践,我们提出以上六个“真实”来打造模具一体化学习工作站,满足一体化教学需求,理论和实践中涉及到的很多知识点,可以很直观的传授给学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极高的兴趣,从“要我学”逐步转变成为“我要学”,真实工作环境的作用不可忽视。      参考文献:      [1]浅谈职业教育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2]技师学院模具专业模块式一体化教学研究。

本文来源:http://www.rjdtv.com/jiaoyulunwen/2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