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更新时间:2020-05-27 来源:职业教育论文 点击:

【www.rjdtv.com--职业教育论文】

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与进步的灵魂。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把创新教育融入学校的各项具体工作之中,对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以“爱”的教育保护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
  
  爱的教育是儿童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首先,应该建立一支“爱满校园”的教师队伍,要求每一位教师,将自己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情倾注于自己的服务对象--学生身上,将自己的一颗爱教之心、爱生之心擎在手上,高高举起,让学生时时看得见,处处摸得着。其次,用榜样的力量、爱的情感帮助学生塑造创造型人格,通过开展一系列学习模范人物、祖国在我心中主题班会等活动,使学生在具体活动中亲身感受到爱英雄、爱老师、爱同学、爱父母及爱学校、爱祖国的喜悦之情,在“爱”这一情感的驱动下,激发创新智慧的火花。
  
  二、尊重儿童主体,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普通心理学》告诉我们:儿童是活生生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具有主动获取知识、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恰恰是培养儿童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之一。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他们主动获取知识的精神活动。在此过程中,学生必须积极地使用并协调自己的感官,必须发动自己的大脑,做出主观的努力。可是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常常被看作是知识的容器和被塑造的材料,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教师往往通过题海战术、机械重复等方式进行教学,直接影响了儿童的创造能力和智力水平的发展。因此,这种教师顺应学生,学生依赖教师的教学模式必须改变,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势在必行。
  
  首先,每一位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其次,理解“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深刻内涵,时刻铭记教师的责任在于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不断探索新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时时有创新的火花闪现。再次,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帮助学生树立创新、创造的信心。儿童的独立思考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有价值的思考应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必要时加大表扬力度;对独立思考有偏差的学生要及时给予正确引导,切忌不闻不问,漠不关心,更不能讽刺挖苦,无情打击。教师的评判引导,应使每个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独立思考的价值,进而增强自信心,从小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促进其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形成。
  
  三、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解放学生的创造力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要求人首先必须有活力。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晚年提出的“六大解放”(解放眼睛、解放双手、解放头脑、解放嘴、解放空间、解放时间),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出发,仍有其现实意义。
  
  第一,解放学生的眼睛--让学生从学习的疲倦和迷茫中走出来,让他们有机会去看自然,看社会,看生活,还惺忪睡眼以清澈双眸。
  
  第二,解放学生的双手--教育工作者更应清楚认识到解放双手的重要性,在实践中深刻理解“心灵手巧”与“手巧心灵”的辩证关系,多为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的双手动起来,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第三,解放学生的头脑--砸破“头脑乃知识容器”的陈腐观念,让孩子们放下包袱,从单一的、封闭的“听课”中解放出来,开动脑筋,精心编织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网络。
  
  第四,解放学生的嘴--让孩子从“只听不问”中解放出来,给他们以说的自由、问的自由,养成有疑必问的好习惯。
  
  第五,解放孩子的时间和空间--这是学生创新与创造能力得以充分发挥的关键所在,与今天在中小学中大力提倡“减负”有其一致性。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在校的每一个空隙都被由上而下的灌输所占满,表面上学生整天忙忙碌碌,而实际上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很少,主观能动性受到极大抑制,这样的教育教学往往事倍功半。同时,传统的教育把学校当作是一只大鸟笼,充其量是一只放大的鸟笼,岂不知鸟的世界是森林,是海阔天空!因此,教师首先要明确,学生内在创造力的激发,必须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教师要自觉地把思维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不折不扣地把课间十分钟和午后的时间还给他们,把课内课外活动的时间还给他们,把双休日痛痛快快地还给他们,引导孩子们走出课堂,走出学校,接触自然,接触社会,给孩子们以广阔的天地,让孩子们“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创新教育是一个全新的教育观念,只有经过艰辛的教育教学实践才能付诸现实。因此,它需要数以万计的教育工作者以求真求实求创造的教育理念,细化创新教育的每一个环节,扎扎实实干工作,认认真真求创新,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而努力奋斗。

本文来源:http://www.rjdtv.com/jiaoyulunwen/4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