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高中美术设计教学

更新时间:2020-07-09 来源:美术教育论文 点击:

【www.rjdtv.com--美术教育论文】

高中美术教育论文二:
     题目:如何做好高中美术设计教学   
  摘要:高中美术课程中设计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是以材料为媒介培养学生的现代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 高中美术设计课程是美化生活及环境的课程。高中美术设计主要培养学生从事多样化的、创造性的设计活动,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高中美术设计教学的有效策略和方法有以下几点:从恰当地使用设计术语, 从功能和审美的角度评论作品;了解设计基础及基本技法, 建立初步的设计意识;灵活选用合适的材料和工具。
  
  关键词:高中美术; 创新意识; 动手能力; 教学方法;
  
  在我国, 设计学是随着改革开放迅速发展的新兴学科, 是关于设计这一创造性行为的理论研究。按照研究方向的不同可划分为视觉传达设计、产品工业造型设计、建筑环境艺术设计、服装、染织设计等。设计学作为融艺术与科学于一体的交叉学科, 在其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涵盖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相关内容。
  
  现代科学研究的发展促使许多学科相互渗透。设计艺术本身具有综合性和学术交叉性, 使设计学科在不断充实和完善的过程中造就了更加广泛的研究范围。与设计艺术紧密相关的学科主要有人机工程学、心理学、市场营销学、哲学、文学、广告学等。
  
  设计艺术既有实用性又有艺术性。要成长为一名专业设计师, 往往需要各个方面的综合素养和广泛的知识系统支撑。诚如郭沫若先生所说:“为学当如金字塔。”比喻一个有造诣的学者, 除了应该具有很强的专业技能以外, 与其专业知识相关的其他知识也应该有所涉猎, 这样才能取得更高的成就。
  
  一、高中美术设计课程的培养目标
  
  高中美术设计课程是为满足人的精神享受和审美需求, 并通过实践将其物化成生活用品或环境的一种具有创造性的艺术活动, 是设计思维和实际应用的结合。高中美术设计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才能以及动手实践的能力, 培养学生逐步养成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因此, 设计是美术学科培养创新和实践能力最好的途径之一。
  
  (一)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在高中设计教学中, 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是是否掌握设计技能, 能否提高设计能力的重要基础。学生能否发挥自身的积极主动性, 取决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的条件。一方面, 社会和学校应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及氛围, 给予学生充分发挥创造性的物质支持。另一方面, 教师应该不断学习学科前沿的设计理念, 提高自己的设计水平。具体说来, 一是教师应该不断充实自己的学识, 深化教学内容, 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设计基础知识;二是培养学生热爱设计的良好情感;三是设计教师应具备教学设计创新能力, 表达准确、逻辑性强, 教学方法富有个性和创新性。最重要的是, 设计教师应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因为教学的最终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二) 促进学生充分认识
  
  实际上, 有些地区的高中美术设计课开设效果不理想, 课程开设与高中生对设计课的认识不够有关系。主要表现为, 课堂上学生被动地接受, 很少发表自己的见解, 更不愿意主动提出问题等。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设计活动。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如创建教学情境、设置疑问, 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围绕问题展开思考、讨论、探究;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 让学生通过合作的学习方式, 围绕任务展开学习活动, 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师生互动交流, 主动探究, 为学生的学习创设和谐的氛围。
  
  二、高中美术设计课程的教学策略
  
  (一) 恰当地使用设计术语, 从功能和审美的角度评论作品
  
  高中美术设计评价的方法有很多。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时, 我国工艺美术的评价是以“适用、经济、美观”为参考标准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设计日新月异, 相应的设计评价体系也不断丰富, 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评价体系:功能体系、材料体系、结构体系、技术体系、价值体系、安全体系、审美体系、人-机体系等。在每个体系下, 又细分了许多指标, 如设计基础、视觉传达设计、工业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等。课程中的具体评价标准也不同。在印染、编织、刺绣、陶艺、装饰画等门类以及竹木、石、贝壳、金属、塑料和各种废旧物品等材质的工艺制作中, 工具的使用、技能的熟练、材料的运用、制作的成品等都有自己的评价标准。因此, 美术设计评价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设计的基本语言元素是点、线、面、色、构成形式。在东西方不同文化的影响下, 各个民族又产生了各自较为独特的设计语言。由于学生知识结构、生活经历、个性特征、思维方式等存在差异, 个人在设计作品时对作品创新的角度也不同。在与设计者沟通交流的过程中, 应先从作品的创意谈起, 再评价他人设计作品。这样会产生思想的碰撞, 从而产生更多的创意火花。
  
  (二) 了解设计基础及基本技法, 建立初步的设计意识
  
  设计基础非常重要。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 以能力为本位, 分别从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两个方面开展教学活动, 使学生在提高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达到动手实践能力的提升。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以全新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意识, 指导学生获取学习资源, 引导学生分析作品, 使学生从零点学起, 能够客观公正地评价学习过程, 最终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由于高中设计课程的特殊性, 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手段, 如计算机辅助设计、电影、电视、录像、范画、观摩等方式, 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美术设计的兴趣。
  
  学习设计的主要意义是培养设计意识。所谓“设计意识”, 是一种能够在日常生活中, 通过以实用功能和审美的眼光审视各种产品, 敏锐地发现问题, 从而进行富有创意的想象, 并能提出新的建议或方案的意识。
  
  同时, 还需要发展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 即兼顾功能和审美的思维能力。设计思维能力既不是像数学、物理那种逻辑推理的思维, 又不是绘画创作那种天马行空的形象思维, 而是既要逻辑地思考实用功能, 又要形象地思考审美特点的思维方式, 可称为“逻辑的形象思维”.这是一种综合的思维, 是应用型人才、工科人才的重要的思维方式。从产生这种思考到形成方案到画出效果图或做出模型之间需要一种构思并形成方案的设计能力, 这也需要“逻辑的形象思维”.
  
  (三) 灵活选用合适的材料和工具
  
  高中美术设计课是一门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都很强的课程, 它会用到不同的材料、工具和加工方法, 如电脑、纸、木材、锯、刀等。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应用中学习, 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和解决问题, 灵活地选用身边的材料来完成设计作品或工艺作品。
  
  教师还要鼓励学生以多种形式大胆地展示和交流, 通过评价的方式提升学生对作品的认识程度。设计课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对物品的设计能力。对学生的设计作品或工艺作品进行评价, 可以采用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师生评价、专家点评、学生辩论、小组打分等方法, 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评价。
  
  此外, 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 不仅可以使学生在生活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而且可以使学生按自己的想象和创意改变自己的生活, 使生活中的物品更方便、更实用、更美观, 从而提高生活的品位和质量。
  
  高中阶段的美术设计课程是艺术教育的内容之一, 以基础理论学习为主导。教师要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从一定程度上理解设计艺术的基本常识, 有意识地锻炼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在设计理论基础和设计实践方面的能力, 为学生进入高等艺术学府深入学习专业设计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姚星娥。以设计思维导向融入高中美术教学的初探式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 2017 (3) .
  [2]方春敏。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创新设计浅析[J].教育艺术, 2017 (4) .
  [3]方春敏。启动审美意识, 提升学生美术综合素质--高中美术课堂教学创新设计探微[J].教育艺术, 2017 (2) .

本文来源:http://www.rjdtv.com/jiaoyulunwen/4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