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的四类矛盾辨析

更新时间:2019-08-22 来源:职业教育论文 点击:

【www.rjdtv.com--职业教育论文】

  摘 要:当前高职教育存在着四类矛盾:办学的社会本位观与人本本位观之间的矛盾;培养方式的封闭性与培养环境的开放性之间的矛盾; 突出高职教育特色的专业根据职业细化倾向与职场才能自生力对知识的通识性要求之间的矛盾;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层次的低目标与人们对高等教育投资的高期望之间的矛盾。

  关键词:高职教育;封闭性与开放性;专业细化与通识;社会地位

  一、办学的社会本位观与人本本位观之间的矛盾
  
  高等职业教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高职教育迅速由传统的学院式教育向就业导向模式转变。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与其说是"能力本位"的教育观念,其实是一种以社会为中心的社会本位的实用主义教育观念。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 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等教育的责任包括为社会培养良好的熟练劳动力, 但现代高等教育的使命,最基本最简单的答案就是:人的发展,即人本本位。 纽曼说:如果一定要赋予大学教育一个切实的目的,我的主张是培养社会的好公民。 杜威坚决主张教育是培养合格的平民。 前哈佛大学校长巴布博士认为高校教育的目标是:提高交流能力;培养分析能力;加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价值判断的能力;提高社会交往和互动的能力;培养对个人和环境的理解能力; 改善个人对当今世界的了解能力;培养艺术和人文学科的知识。

  在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 普及化发展的情况下, 教育不应是一种纯粹的功利目的而进行的活动。 高等教育的艺术就是社会生活的艺术,其目的就是使人适应这个世界。 高等教育一方面既不应把着眼点局限于某些特定的职业上, 另一方面也不应是造就英雄,培养天才。 事实上,天才伟业无法在学校人为造就。 高等教育旨在提高社会的知识氛围,培养国民的情趣,为浮躁的公众提供真正的公理,为公众的理想提供确定的目标,扩大时代的思想库并注入冷静的思考, 促进政治权力的行使,提高人际交流的质量。 高等教育应让人管理地认知自己的观点和判断,并正确地发挥,雄辩地阐述,有力地强调;应教会人们看清事物的真实面目并直接抓住要害, 教会人们解开思想的缰结, 发现其中的诡辩之处, 舍弃其中的不相关之处。 高等教育只是现代人生的一种必须经历和过程, 是一条通向伟大而平凡目标的伟大而平凡的途径,以社会本位的实用主义观来指导高职教育,必然会影响高职教育实践、 特别影响到高职教育课程的实践与观念, 必然使市场观念越来越渗入高职教育实践领域。 这是一种教育危机还是一种高职教育的四类矛盾辨析教育变革机遇,我们需要更多地去关注与探讨。

  二、培养方式的封闭性与培养环境的开放性要求之间的矛盾
  
  课程是一种培养人的总体设计方案。广义上说是学校按照一定的教学目的所构建的各学科和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从狭义上说,是学校遵照某种教育目标去指导学生进行的学习活动,并按预定的教育目标编制教育内容。在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的过程中, 课程建设与课程改革是核心内容,不同的高职教育模式在最后必然体现为课程模式的区别。 从职业教育的实践来看,目前世界各国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很多, 其中以加拿大的 CBE 模式、德国的"双元制"模式、国际劳工组织的 MES 模式(模块式技能培训模式)澳大利亚的 TAFE 等模式较为典型。 例如 CBE 模式,以能力为基础,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确定能力目标,通过企业专家组成的课程开发委员 会 , 制 定 能 力 分 解 表 即DACUM 表,并确定学校应开设的专业,学校再以这些能力为目标,进行工作分析、任务分析、教学分析,然后进行教学设计与开发,组织教学的实施,最后考核是否达到这些能力要求。我国开展高职教育以来,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探索出了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 这种模式强调学校与企业互动,生产与学习结合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大多数职业教育人士认为, 这种以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实际劳动者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打破传统高等教育的封闭状态。

  但是,我们却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世界各国成功的职业教育经验都证明, 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开放性外部环境。 教育是国之根本,政府适度干预是必需的,欠发达国家的教育尤其如此。 高等院校是从事高等教育的地方, 从社会角度看具有相对封闭性, 国外这些职业教育模式成功的前提是政府的适度干预, 给职业教育创造了良好的开放性外部环境。 在德国, 企业是职业教育的主体之一,利用现成的生产设备对学生进行技能培训,职业学校无须建造庞大的教学车间或购置齐全的设备,大大减轻了政府的负担。 企业除了负担培训设施、器材等费用外,还必须支付学生在整个培训期间的津贴。 学生学习期间不仅无需交纳学费,而且还能获取一定的工作报酬。 据统计,培养一名职业学校的学生每年平均花费约 1.5 万欧元,是普通学校学生费用的三倍。 为鼓励企业兴办职业教育,德国推出各种税收政策优惠, 如企业用于教育的所有费用都计入成本。 有些小企业如提供职业培训,还可向政府申请一定数额的补贴。 德国政府为鼓励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 设立了有关的中央基金,每家企业根据收入按一定比例上缴基金,而此项基金最终返还给那些热心参与教育事业的企业(即便那些没有足够能力参与的企业,由于人才质量的整体提升也从中获益)。

  在我国,从用工成本、管理风险、企业效益来看,企业缺少参与职业教育的课程开发、在课程实施中派企业的专家承担教学任务、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训场地等等的动力,高职人才培养环境开放性要求的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基本上停留在形式上。 订单式培养不能真正落实,则对口培养也只是个愿望。 有学者提出高职教育要依托行业、依托市场来办学。仅凭市场力量未必能够充分满足社会公共需求,一个必然而自发产生的服务于公共福祉的"市场"是不存在的。 建立支持高职教育所要求的外部环境、确保市场成为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参与力量,需要政府精心组织的战略干预。

  三、突出高职教育特色的专业
  
  根据职业细化倾向与职场才能自生力对知识的通识性要求之间的矛盾一般认为,与普通教育不同,高等教育阶段便开始了性质不同的专业教育,设置了专业门类,大体上按专业组织教学,按专业方向培养人才。 影响专业设置的因素有三个:一是科学学科的划分。 学科是科学领域里的分支, 专业是高等教育培养学生的各个专门领域,学科的数量很多,而专业并不一定与之对应;二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三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 然而,职业性与专业性不是一回事情。社会和经济领域里的职业是大学专业设置的重要因素,但不可能是唯一因素,甚至,职业所需要的,不一定有相应的专业,眼下似乎不十分需要,无有关职业的,也可能有相应的专业。 为了突出办学特色,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方面出现了根据职业细化的倾向,以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经济贸易系里有六个专业:国际贸易实务、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农产品经纪与代理(后改为商务经纪与代理)、连锁经营管理、物流管理。 这些专业严格来说都是根据职业来对口设置的,要么重叠,要么交叉,专业覆盖的职业门类和学科门类很窄。

  以会计职业为例,有工业会计、事业会计、施工会计、金融会计、商业会计等等。 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会计,同一行业的不同的单位因财务状况不一样而对会计能力方面的要求不一样。 会计教师哪怕是双师型会计教师也不可能是各行各业会计知识都懂的全能的会计人员。 职业的多样性、多变性使得大学不太可能一应俱全地直接为社会的每一个职业设置一种专业,简单的对应设置,使得学生难以适应未来的多变性,今天学的专业所对应的那个职业一旦消失,将面临就业的困境。 人的知识具有内生力,在开放、自由、竞争的人才市场中,个人的职场才能在通识知识面的支撑下可以不通过专业教育等外力扶持而螺旋式扩展,即具有自生力。 古语"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命"从一个侧面说明这个道理。 高职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相对少点,但一样的需要知识的广度和宽度,使其在具有可变性和流动性的职业生涯中具有转换的能力和提高自己适应的普遍性,使其在未来面临转换时有更强的职业才能自生力。

  高职教育,不能不重视对口,不能不在对口的意义下适应,但要在对口、适应中超越,为未来对口、为未来适应、为未来超越。高职教育专业的设置应该考虑学生毕业后有着十分广阔的就业前景,比如, 近几年在一些国家发展起来的电子商务专业,德国高教界就认为,这实际上是在过去贸易经济专业基础上信息手段的应用,并不是一个新兴的专业领域。 因此,德国通过在经济专业下设电子商务方向的方法,使经济专业学生就业面更宽、适应性更强。 有学者主张高职教育专业设置"大平台、多方向",学生入学的前半段,针对岗位群设置综合性的大专业,后半段,再根据岗位需求及就业导向设置多个专业方向,形成"就业为导向,一个大进口,多个小出口". 这是一个可以多探讨的好方法。

  四、高职教育人才培养
  
  层次的低目标与人们对高等教育投资的高期望之间的矛盾学而优则仕,传统文化观念下的"读书做官"、"劳心者治人 ,劳力者治于人 "的思想在人们头脑中依然根深蒂固。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层次定位只是高等教育的一个专科层次, 在现行升学考试制度下,高职在高招中的录取批次及分数划段,主客观上都必然造成"低分学生进高职"的现状,且缺乏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沟通和衔接路径,进入高职院校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是"终结教育",无法满足学生继续学习的需要。 教育是一种投资,从经济的角度看高投资就期望高回报。高职教育的学费却并不比普通高等教育的收费少(民办本科和本科二级学院除外)。现实生活中,与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企业中高层管理者相比,企业生产、服务、管理一线的服务于技术型人员的收入偏低。 高额的教育投入,毕业后待遇报酬偏低,加之用工制度、劳工福利及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及人才市场的粗放性,使家长和学生对高职教育的认同度并不高。

  高质量的人才需要高质量的教育,高质量的教育需要高质量的生源。德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其成功之处就在于有一个完整的制度化、法律化保障的、从中级到高级的职业教育系统;有一个职业教育证书与普通学历证书同等地位、呈"H"型互通的"立交桥"式高校入学方式,使得职业教育可以吸引到高质量的生源。 在德国,几乎不存在"普高热"、"学历热". 德国学生初中毕业后,75%以上都直接进入企业和职业学校接受 "双元制"职业教育培训,只有 25%的学生接受普通教育。 如何加强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间、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间的衔接和沟通,构筑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完善的、和谐的高等教育教育体系,需要政府宏观地调控和教育家更多更深入的研究和实践。

  参考文献:
  [1]张楚廷。大学教学学 [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美]弗兰克·纽曼,莱拉·科特瑞亚,杰米·斯葛瑞着,李泌译。高等教育的未来:浮言、现实与市场风险[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3]阳征保,肖淑葵。影响高职教育 质 量 的 因 素与对策的再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6,(10)。

本文来源:http://www.rjdtv.com/jiaoyulunwen/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