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机农业发展现状与促进策略

更新时间:2020-07-22 来源:农学论文 点击:

【www.rjdtv.com--农学论文】

摘要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food safety problems occur frequently,so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can hardly meet people's consumption demand of food. Therefore, organic agriculture and green agriculture prospers 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planting techniques. But due to various reasons,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organic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Based on an analysis of the status quo and problems of organic agricultur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ountermeasures of organic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Keyword:organic agriculture; innovation; status quo and countermeasures;

  随着改革开放、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安全、健康食品的需求快速增长。然而,随着“三聚氰胺”、“苏丹红”、“含三氯乙酸复合肥损害水稻苗”等事件的爆发和传播,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消费者对绿色、健康安全食品的渴求越来越强烈。在这种宏观环境下,绿色有机农业趁势而起,有机、天然、卫生、健康的概念日益收到市场的追捧。分析绿色有机农业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分析其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促进绿色有机农业发展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中国有机农业发展现状与促进策略

  1、有机农业的概念

  有机农业,是指以生物学和生态学理论为指导,绝不使用化肥、农药等化学制品,按照动、植物和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自然规律,增加抗病虫害的能力、提高产量,形成促进环境、农业生产平衡、稳定的良性、循环发展。“有机”通常也称作“绿色、无公害”。严格地说,二者的概念是不完全一样的,前者的外延更广、内涵更深,并包涵了后者的全部内容。

  随着人类工业文明的高速发展,给农业的生产带来了新的方式,造就了现代化的农业。20世纪20年代以后,在一些先进发达国家,开始出现“有机农业”的概念并大力发展,迄今为止,有机农业在规模、品种、产量、数量、质量都有了跨越式的进步,保护了生态,遏制了环境的恶化,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因此,有机农业是当前乃至今后实现农业经济长期、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模式。

  2、有机农业的发展历史

  有机农业始于中国传统的以人畜粪便等废弃物来肥田的种植方式,但“有机农业”思想的提出,始于1911年美国农业部官员KING的《四千年农民》一书,之后欧洲的一些学者开始倡导有机农业。1945年美国学者RODALE创建了世界上最早的有机农场。

  为了提高劳动生产力、减轻农民的劳动、大幅提高粮食产量,20世纪40年代开始,全球盛行以施用化肥等化工产品为主要生产方式的“石油”农业,在提高产量的同时带来了一系列生态问题;70年代,人们意识到了环境保护受到的危害,一些发达国家开始重视有机农业,美、英、法等发起的国际有机联盟(IFOAM)的成立,成为有机农业新的发展时期的标志;90年代《WTO协议》中的“绿色壁垒”、IFOAM制定的“基本标准”、联合国制定的“有机农业规范”进一步推动了有机农业的发展。

  高水平的有机农业的生产、加工和销售,集中在美、德、澳、日等国。据有关资料统计,经认证的有机农业耕种面积,1995年美国为36.9万公顷,2001年德国为40多万公顷,2002年澳大利亚为1000多万公顷,产品涉及蔬菜、谷物、食用植物油、水果、坚果等数十个类别近千个品种。1997年日本的有机产品销售达到10亿美金,200年增加了1.5倍达25亿美金,并以每年30%至40%增加。

  与之同步,1970年代,我国政府开始了重视有机农业的研究、生产和推广。1980年以后,国家环保总局、农业部的相关机构加入IFOAM,2002年环保总局的“有机产品认证中心”成为我国第一个专业有机认证机构。农业部的统计显示,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有机茶叶的试生产,到2005年,经认证的有机农业种植面积达169万公顷,品种涉及蜂蜜、茶叶、麦、中药材、牛奶、豆、芝麻等数百个品种,年产量达45万吨。2014年我国有机种植面积达128万公顷,另有150万公顷野生采集面积,产量达866万吨,多数出口到欧、美等发达国家,预计2020年之前市场规模的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0%。

  3、我国绿色有机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3.1、生产基础雄厚但缺乏现代新技术

  我国自古以农业立国,以世界6%的土地养活22%的人口,勤劳的中国人民通过长期实践形成了“永续经农”的宝贵经验,为现代有机农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新技术出现和被推广,为现代有机农业发展和有机食品开发提供了技术保障。但现有的技术数量和层次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且难以满足有机农业发展需求。

  3.2、产品种类丰富但结构失衡

  我国目前开发和认证的有机产品的数量和产量很大,涉及豆、茶、蜂蜜、蔬果、食用菌及畜类。但在结构上,并不均衡,品种相对单一,以农副产品、初级原料居多;种植业、野生采集产品居多,缺少深加工多;水产、畜牧及其深加工、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少,种类严重失衡。

  3.3、发展速度快但地域差异悬殊

  近年来,我国农业的发展保持着较快速度,区域优势初步显现,部分地区已形成有机食品集中产区;产业整体水平有提升趋势,产品结构开始走向优化;日益多的资本开始向有机食品产业流入,初步形成了一批龙头企业、大型企业,特别是国企数量不断增加。但是,绝大多数生产基地分布在东部、东北各省区,中西部地区发展缓慢。

  3.4、市场前景美好但面临层层威胁

  根据有关组织做的调研报告,国内超市中经过认证的有机蔬菜价格虽然超过常规蔬菜价格的1.5-3倍,但仍供不应求,大学教授、高薪白领、孕产妇女、婴幼儿、老人成为主要的消费群。在国际市场上,中国的有机茶叶、杂粮、豆类大量出口欧美和日本。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有机食品市场占有份额不足1%,仍然是较低水平的初级阶段;集团消费在有机食品市场份额中占了极大比例,消费群体结构不平衡;国内有机农产品以出口为主,但由于缺少完善的诚信机制,屡现食品安全问题,加之相关法律滞后、标准不完善、监管不到位等,极大地阻碍了有机农业的在国际市场的进一步拓展。

  3.5、认证标准不完善

  存在着地域上的差别,即“各省市不同,国内外不同”;同时认证的有机食品种类单一,主要集中在粮食、蔬果等类型上。这与农业发展地域性的弱化、农产品多样化的趋势是冲突的。由于仍处于起步阶段,有机食品的认证标准仍不完善。

  3.6、标准的制定与执行之间的矛盾将长期存在

  虽然我国政府部门对于现行认证制度、奖补措施执行中的问题,采取“积极发现,勇于承认,不断改善”的态度,但由于市场本身不完善、监督体系不健全等原因,标准的制定与执行之间的矛盾仍将长期存在。尤其是在食品安全问题泛滥,有机农业、绿色农业、无公害农业等新兴农业快速发展的前景下,现有的标准执行力度是不够的。

  3.7、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土地集中度不高,政府在改善环境方面的政策力度不够

  现有的农业种植技术难以满足有机农业的发展,政府在鼓励种植技术创新、推广新技术上的角色有所欠缺。

  4、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的对策

  4.1、加强对有机农业的政策扶持力度

  (1)制定科学的有机农业长远发展规划,按年度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分层次逐步推进。把各项产业政策落在实处,建立多种投融资机制,引导和鼓励金融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的投入,加大财政扶持,以贷款贴息、项目奖补等多种灵活的经济手段,扶持和培育龙头企业,做大规模、增强市场竞争力。

  (2)加强科学研究,以生态学、产业化理论为指导,运用新型高新生物科学等技术,加强对有机农业的理论创新研究,开展技术攻关,实现技术创新,解决当前有机农业生产中急需的技术难题,提高研究的资金投入,培养大量优秀农业科研人员,为有机农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4.2、健全和完善有机农业的组织管理体系

  按照规划,在总体产业政策指导下,农业、环保、质检、商贸、科技、工商、海关、认监委等相关部门,从生产、认证、销售等环节加强协调和配合,建立良好的组织管理体系,形成联动的管理机制,强化管理职能,保障和促进有机农业和有机农产品的生产、营销、监管、认可、研发等正常有序进行。

  4.3、通过加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

  由于我们的有机农业产业还处在初级阶段,有的企业生产经营缺少规范,部分产品尚有隐患,少数认证机构一味求快导致有机认证不够严格和规范,既影响了消费者利益,也影响到整体形象,因此,加强监管、规范秩序、严格认证、确保质量更是发展中的重中之重。

  4.4、通过加大宣传教育,提高企业和民众的认知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以多种方式开展教育和培训,既可以通过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媒介,也可以在更高层次考虑建立国家级的信息交流平台,提高各级行政领导、企业管理者、公众对有机农业的认知。有机农业,不是简单的不施化肥等化学品的生产,也不是简单的回归古老的耕作方式,它对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和人类的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拥有着巨大的经济前景。

  4.5、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规模发展,提高效益

  规模小、产业化水平低直接导致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生产品种单一、经济效益不高,需要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以土地流转为契机,把土地集中起来,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组建大型有机农业生产集团,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才能推动有机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4.6、遵循销售渠道多样化原则,培育并扩大销售市场

  有机农业生产最终是要走向市场,应当遵循销售渠道多样化原则,拓展畅通的销售路径,以大型超市、连锁专卖店、专柜专区销售为主,农户直销为辅。同时,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创新营销手段,培育多种销售市场,建立产销联合组织直销、食品加工企业与基地订单直销、大型连锁超市或大卖场与生产基地订单销售、利用专业物流进行宅配等,扩大销售。

  参考文献
  [1]李显军.中国有机农业发展的背景、现状和展望[J].世界农业,2004.
  [2]史剑茹,陈笑.低碳经济下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0.
  [3]郭红东,郑伟强.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农村经济,2011.

本文来源:http://www.rjdtv.com/nongxuelunwen/4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