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民心理对事件舆情发展变化的影响

更新时间:2021-03-12 来源:社会心理学论文 点击:

【www.rjdtv.com--社会心理学论文】

摘要

  本文从两个角度对网络舆情中的网民心理及其影响进行了分析:一是作为网民的个人心理, 二是作为多数看法、观点相似的网民这一个群体的心理。得出的结论是:网民心理起着推动网络舆情产生与发展且增强舆情事件的社会反响的作用。其表现如下:第一, 加快舆情的发展速度, 缩短网络舆情的生命周期;第二, 推动网络舆情发展方向多元化。

网民心理对事件舆情发展变化的影响

  1、网民心理概述

  伴随着互联网的产生及高速发展, 人们逐渐从传统媒体时代转向新媒体时代, 网络的普及改变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方式, 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 人们知晓信息的范围不再局限于他们所在的区域, 而是通过互联网终端连接获得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信息, 同样,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亦是如此, 由此, “网民”这个新名词应运而生。

  网络舆情就是这一股力量的借助渠道之一。传统媒体结合互联网发展新媒体, 让新闻能够更广泛而快速地传播, 同时, 网络媒体的交互性让传受双方的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 受众不仅仅局限于接收新闻信息, 还可以对新闻做出自己的评论甚至可以作为传播者传播自己得知的新闻, 这一变化和发展让网络舆情喜忧参半。

  2、网民心理对事件舆情发展变化的影响

  2.1、促进网络舆情的生成

  网民所具有的好奇、探究心理归根结底促进了网络舆情生成。一般而言, 对社会上具有一定威胁性的事件或是网络上出现的一些情况进行由他人到自己的联想, 从而加大自己对这类事件的关注, 网络舆情事件也由此产生。对事故后果的危害程度我们大致可分为轻微危害、一般危害和严重危害三个类别。如果根据发生或不发生将危害归类为已发危害和存在危害, 发生危害的事件会引起公众同情和关注受害者。与此同时, 危害越严重, 舆论热度越高。虽然一些事件暂时缓解, 但在人们眼中这些事件中存在的危害可以成为未来的威胁。由于安全问题可能涉及和威胁到每个人, 因此, 这些有可能涉及安全问题的事件会引起公众高度重视。公众希望自己的高关注度可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并妥善处理此类事件, 从而获得长期防范机制, 同时减少类似的事件在自己身边发生的可能性。

  2.2、推动网络舆情的发展

  2.2.1、加快舆情发展速度, 缩短网络舆情的生命周期

  网民对于网络事件的好奇探究心理, 推动舆情快速发展, 同时, 网民对网络舆情事件真相与结果的呼吁, 加快了舆情真相公布, 人们的好奇心理和新鲜心理是维持在一定时间内的, 当网民得到自己想要知道的结果后, 便失去了对此事的兴趣, 网络舆情热度随之大幅度降低, 舆情事件随着网民对其关注度的降低最终走向终结。

  2.2.2、推动网络舆情发展方向多元化

  网民心理的多元化推动网络舆情发展方向的多元化。人的心理是极其复杂的心理系统, 至今也没有人能够彻底揭开人的心理现象谜团。网络舆情与网民的心理呈正相关, 网络舆情随着网民心理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由于网民心理的复杂化和多元化, 网民对于一个网络舆情事件的看法也不尽相同, 且在不断改变, 因此, 网民心理的变化很容易推动网络舆情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2.3、增强舆情事件的社会反响

  网民的心理有中介作用。受众心理的中介作用取决于受众心理的社会属性, 社会心理处于社会控制与社会行为的中间位置, 是跨这两大领域的中间领域, 网民心理同样如此。在网民心理的作用下, 一些不起眼的事件在网络上炒作后迅速升温, 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网络舆情的社会影响也随之显现出来。

  3、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得出:网络舆情中网民的心理分为个人心理和群体心理两类, 个人心理包括宣泄、怨恨心理和安全心理, 群体性心理包括从众心理、接受暗示心理和逆反心理。同样, 通过分析网络舆情中的网民心理, 本论文总结出网民心理对网络舆情发展变化具有以下几点影响:第一, 促进网络舆情的生成;第二, 推动网络舆情的发展;第三, 增强舆情事件的社会反响。

  同时, 本论文认为, 网民心理在网络舆情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是分析网络舆情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因此, 对网民心理的引导十分重要, 能否正确引导网络舆情中的网民心理, 不仅关系到整体网络舆情的走向, 还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由于个人水平及其他方面多种因素的限制, 本文对网络舆情中网民心理及其影响的讨论还比较粗浅, 但终归希望能够对网民心理的引导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文娟, 杨健.聊天工具对网络舆情的影响研究[J].中国公共安全, 2013 (1) .
  [2]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M].阎克文, 江红, 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3]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戴光年, 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2010.

本文来源:http://www.rjdtv.com/shehuilunwen/5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