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及转向

更新时间:2019-07-15 来源:社会心理学论文 点击:

【www.rjdtv.com--社会心理学论文】

    [摘要]教育社会心理学从20世纪70年代产生至今还缺乏严密的学科体系。学科体系的形成需要一个独特的研究对象、合理的逻辑起点。教育社会心理学的逻辑起点是“互动”的社会行为,研究对象不是在教育心理学中增加社会心理学的内容,也不是在教育心理学研究领域沿袭社会心理学的观点。教育社会心理学独特的研究对象应是教育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的有机结合,主要是研究在学校情境下,学生和教师在团体中进行互动的社会行为。
  [关键词]教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学校情境;互动;社会行为
 一 是教育心理学还是社会心理学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形成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准备。早期的教育心理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从各自的研究领域探索和研究社会因素影响人的问题时,互相碰撞、激发而催生这门学科的诞生。其中,对社会因素的关注是教育社会心理学学科产生、发展的生长点。教育心理学家对社会因素在学与教的教育活动中所起的作用,一开始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也就是说他们在研究学习与教学的问题中,对社会因素比较忽视,以后才逐步关注。
  1903年,随着桑代克(E. L. Thorndike)《教育心理学》的出版,标志教育心理学的诞生。1905年他又发表了有关效果律、练习律、准备律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然而,桑代克的联想主义学习概念却排除了社会心理学的内容,例如他报告说,没有发现证据能够支持社会心理学的模仿学说。这不能不说是联想学习论的不足之处。不仅如此,与桑代克同时代的贾德(C. H. Judd),以学校中的学生为被试进行了大量的心理学研究工作,但他对能够影响学业成败的社会和人格的因素几乎没有任何兴趣。显然,早期学习论无论是以动物进行的实验研究,还是以学生被试进行的学习研究,皆因忽视社会因素而致使学习理论存在严重缺陷。研究结论不仅无法解释课堂中学生的表现,也无法解释课堂外学生生活的社会环境。
  20世纪30年代后,一些教育心理学家的研究着作开始关注社会因素,对社会因素越来越感兴趣。1933年普莱西(S. I. Pressey)在其《心理学与新教育》教材中,首次列入“儿童与青少年的社会心理学”一章,讨论家庭环境、教师、课 第1期宋兴川,等:教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及转向堂的社会气氛、学校、社会风气等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影响。20世纪40年代,不少人批评教育心理学只研究个体心理,忽视个体行为的社会方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对儿童发展的纵向研究表明,儿童行为的各个方面都要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这项研究刺激了许多教育心理学家探究社会心理及人格变量对儿童行为的影响。
  20世纪50年代晚期,教育研究者使用社会人格变量进行的研究达到顶峰,随后有一段较长的下降时期。在20世纪70年代,这类研究又重新觉醒,如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R. Jacobson, 1968)关于罗森塔尔效应的研究,对关心不利环境中孩子成长的教育者来说,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罗森塔尔效应”不仅对教育研究的效度问题提出质疑,而且还指出教师的态度在无意识中和未加控制的条件下,对学生的自我态度和以后的成绩产生的重要影响。盖泽尔斯在其1969年第2版的《社会心理学手册》中增加的“教育社会心理学”一章,标志教育社会心理学的诞生。自此,教育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日益展开,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由于对研究对象的分歧,研究成果缺乏有机的整合,学科体系难以建立,从而制约了教育社会心理学学科的发展。基于教育社会心理学的产生过程,综合已有学者的研究,认为教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大致有4种观点:
  (一)强调教育心理学的观点认为教育心理学关注影响教育的社会心理因素,促使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兴起。教育社会心理学以教育中的问题来确定自己的研究范围。教育制度中那些涉及个体和群体的社会作用的社会心理问题,是教育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对象。目前教育心理学的研究领域集中在4个方面: (1)阅读理解与写作教学,主要关注使用各种教学技术、元认知手段来提高阅读理解。(2)归因研究,关注归因的模式、动机、情绪及教师的期望、学生的表现。
  (3)正式教育的发端问题,关注学生对学习环境的适应、团体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和学习的时间等。(4)有关教育研究的历史观点以及社会对教育的期望,这些期望对学习和教学行为的影响途径等。后3个部分涉及影响学生认知过程的因素,属教育的社会心理因素探讨。这将是教育心理学未来一段时间的热门话题之一。教育社会心理学着眼点放在教育制度中产生的特定的社会心理问题,而这种问题在其他的制度中不一定存在。
  巴—塔尔(1978)认为:“教育社会心理学是一门限于集中研究教育事件中的问题的学科,它要解决的问题乃是那些涉及到教育系统中个人和群体的社会功能的社会———心理问题。”因此,教育社会心理学的问题应定位在教育中,尽管这种分析问题的工具是社会心理学的概念和方法。教育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课题,也不一定和社会心理学的标准研究课题相一致。
  (二)强调互动的学习谭晓燕,韩向明(2003)认为教育社会心理学的逻辑起点是“互动的学习”。目前的教育社会心理学内容松散、面面俱到,就是缺乏一个明确的灵魂和核心。它们基本上都因袭社会心理学的框架,没有体现出教育社会心理学的特点,也就是没有抓住学科的精髓。互动的学习之所以是教育社会心理学的逻辑起点是基于两种原因:一是教育形态是以教育情境中人际互动为前提,主要体现出两种基本角色———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二是在整个学校情境中,无论老师的活动还是学生的活动,都是围绕“学习”问题展开的。
  苏联Я.Л科洛明斯基认为:“学习和教育的社会心理规律是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对象,换言之,教育社会心理学研究直接和间接教学交往过程中个人发展、活动和关系的规律性。”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师生多种交往之间的互动,即形成学生个体内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与学校的互动以及学生与家庭的互动等方面。这些互动的内容应该是教育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上述两种观点都强调在教学情境下,围绕着教学目标“学习”而展开。
  (三)强调应用社会心理学的观点我国学者张志学(1996)等人认为,教育社会心理学是应用社会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和研究方法来研究教育系统、教学过程中个体或群体在人际互动中产生的心理活动,并探索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学科。它同其他学科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由于它涉及教育过程中的心理规律而与教育心理学有一致性,但由于它研究的范围集中于学校机构、群体和人际关系影响下的教学心理学规律而与教育心理学相区别;由于它借用了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基本概念(如人际交往、态度、社会化、角色、领导、社会风气等)而与社会心理学相一致,但又以主要研究教育范围内的社会心理规律而与社会心理学相区别。
  时蓉华也认为,教育社会心理学是用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与原则来研究一定教育情境下学生心理活动发生、发展与变化的规律。教育社会心理学是介于教育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之间的边缘学科,是社会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林格伦(1956)的《课堂教育心理学》认为:“师生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并且教和学发生在一种社会背景之中,因此把教育社会心理学看成是广义的应用社会心理学也许更加恰当。”
  (四)强调团体互动的观点认为教育是一个有组织的人际互动的历程,如一个学生在教室里有怎样的行为表现,取决于学校的组织形态、学校气氛、教师公约、学生目标与教师目标之间的相似程度,以及学生认为他们的同学、父母、朋友对其行为的反应等因素而定。教育效果是透过师生或学生之间的互动历程而产生的。学校是一种正式的社会团体,依靠教师、学校环境、教学媒体等条件,对学生施教影响,使其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班尼和约翰逊(Bany&L. V. Johnson)认为:“教育社会心理学集中讨论个体与学校的社会心理背景之间的关系”,它的一个基本假设是:“青少年的社会行为,不管是直接趋向通过教育想达到的目标,还是趋向社会所否定的目标,都能够在人际关系和学校的社会组织的需求这两者的来龙去脉中得到更好的理解。”
  作为教育团体,学校团体具有团体目标、不同的学生和行政人员、成员扮演不同的角色以及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教育社会心理学应该关注团体成员之间的互动,应该研究教师的角色及冲突、学生的角色、自我意识与学业成就、成就动机、领导、师生相互期待的功能、教师中的竞争与冲突、教师的权威、教室内的团体规范以及学校中的教育气氛。后2种观点强调社会心理学的观点和方法,尤其社会心理学的团体观。这4种观点都着力强调教育社会心理学的特点和不同,但是他们不是从学科独特矛盾上入手,不能有机地整合教育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视角,提出有说服力的、逻辑明确的研究对象。
  二 教育社会心理学独特的研究对象从哲学的角度上讲,任何一门科学都有它特定的研究对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学科研究的对象一般是这个学科所关注的某个领域的特殊矛盾及其运动规律。教育社会心理学关注的是学校学生学和教师教的问题,不过它不同于教育心理学,更强调采用社会心理学的观点选取研究主题。这一点已为国内从事教育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专业人士认可。但是究竟如何表述,在侧重点上出现不同分野,具体到内容上,各持己见,其结果相去甚远。
  上面所阐述的4种观点,就表现出在教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上存在的不同观点。对它们之间的分歧,要以宽容的态度,在争论中谋求相容、澄清和一致。研究对象一定要关注独特的问题,解决独特的矛盾。这是学科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和基础,也是这门学科具有发展潜力的所在。正如费尔德曼认为:教育社会心理学既不单单是社会心理学,也不仅仅是教育,相反,教育社会心理学乃是两个领域的结合,它有自己广泛的理论、研究和资料,这些都是教育者和心理学家所感兴趣的。
  笔者认为教育社会心理学首先落脚点是心理学,与教育社会学不同,它更关注在学校情境下个体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变化。同时,它应该从社会心理学视角寻找切入点进行研究。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相互作用背景中人的社会行为及其心理根据的科学。显然,互动是社会心理学的精髓。据此,教育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这样表述:教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是在学校情境下,学生和教师在团体中进行互动的社会行为。
  这个定义可以从下面几方面进行理解:
  (一)在学校情境下,产生的师生社会行为心理学研究的微观性决定了是从学校中的个体行为及心理的角度进行研究。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为“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所以,教育社会心理学的落脚点应该是学校教育的范畴。这种限定有两种好处。第一,宋兴川,等:教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及转向反映教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因为教育中包括师生的双边活动,不仅有学生的学,同时又有教师的教。教育社会心理学的目的是更好地促进学生有效的学,以及教师有效的指导学生的学。第二,强调学校情境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便于区分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社会心理学不是简单的社会心理学知识在学校教育环境的因袭,而是通过对学校、班级团体中师生互动的社会行为的研究,促进学生学习和教师有效的教育。
  强调在学校情境下,更能体现教育社会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的密切关系。台湾着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张春兴在其编写的《张氏心理学词典》把教育心理学明确定义为“采取了其他心理学的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在教育情境中,以教师与学生间交感互动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其目的除解决教学上的实际问题之外,旨在建立系统的教学理论。”据此,社会化、社会风气等这些概念和内容融入教育社会心理学则显得宽泛,不能真正体现出教育社会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的区分。
  (二)关注于学校团体中师生互动对于师生互动研究,教育社会心理学不同于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心理学主要侧重于学校团体中产生的师生互动。这是教育社会心理学运用社会心理学观点的具体表现,学校文化、班级气氛、班级公约以及舆论对教育过程中的师生互动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学校中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对学生心理的影响是不同的。共同的活动和目标一致是群体形成的基本条件,也是形成班级舆论的机制。巧妙利用群体中的社会助长、社会惰化作用,以及团体中的合作与竞争的激励因素,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
  显然,团体是教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一个重要视角。勒温在1936年曾把力称为引起变化的原因,认为团体具有方向、强度和支点的性质。就生活空间而言,力代表变化的方向和倾向。勒温还把场论应用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团体与场密切相关,认为团体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单位,其中每个成员的心理活动均处在团体其他成员的心理场之中。因此,教育社会心理学只有从团体中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才能有机整合社会心理学的精髓,并力求突出了教育社会心理学的独特性。
  (三)强调教育过程中师生间的社会行为教育社会心理学指向于师生间的社会行为研究,如教师和学生的相互期待效应,学生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师生间的人际沟通,学生成就动机的激发以及学生的自我概念形成等。这是教育社会心理学微观研究的视角,它聚焦于团体中的个体,即团体背景下的个体社会行为,重点考察师生、生生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团体规范、班级气氛对他们的影响。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强调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核心是人际互动作用与社会影响。格根(K. J. Ger-gen, 1981)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系统研究人的相互作用及其心理基础的科学。梅厄斯(D. Myers,2002)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们相互理解、相互影响和相互关系的科学[8]。教育社会心理学关注了师生间的社会行为,也就与教育心理学有了明确的区分。不仅凸现了教育社会心理学的独特研究对象,而且揭示了与教育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不同的价值所在。
  教育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价值是独特的,它既不是教育心理学的延伸也不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理念和方法的简单应用。上述的4种观点都显示出教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特点之倚重,但是没有从教育社会心理学学科的特殊性上考察研究对象。因而,从研究对象的取向和研究观念侧重上来界定学科的研究对象,显得生硬和牵强。虽抓住了重点但又失之偏颇,缺乏系统性、整体性,让人觉得意犹未尽之感。笔者尝试独辟蹊径,从学科的独特矛盾入手,有机整合四种观点的精髓,提出关于教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新表述,与同行商榷,以推动教育社会心理学学科体系的建立和发展。
  三 教育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研究内容就是研究对象的具体化。从研究对象来界定研究内容,也就是通常的研究范围,有助于教育社会心理学学科体系的逻辑严密性。教育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研究在学校情境下,学生和教师在团体中进行互动的社会行为。据此,其研究内容应表述为:在学校教育情境下,为了促进学生学习和教师有效教学,师生互动的社会行为、群体过程、人际过程及其相应的心理根据。
  关于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水平划分,盖泽尔斯(1969)认为应从两种水平去分析教育,因为学校存在机构和人两种维度;巴—塔尔(1978)认为教育社会心理学应在四个水平上分析问题,即个体、群体、学校、社会。我国的学者认为教育社会心理学要揭示教育系统和教学过程中的心理规律,应当从3个层面来看待学校。第一,个人是学校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个体之间在性格特征、行为态度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第二,学校由许多群体构成,包括领导群体、教师群体、学生群体、职工群体等,此外还包括许多非正式群体,这些群体会形成自己的“亚文化”来影响教育过程。第三,作为一种社会系统的学校是一种机构,有自己特殊的组织、制度和规范。在第一种水平上,教育社会心理学应重点研究影响个体学习的各种社会心理因素,如个体的自我意识、成就动机、个体对学校的态度、个体的信念、价值观等。在第二种水平应研究教育情境,尤其是课堂情境中群体间的合作、竞争、冲突,以及群体作用力问题,揭示教师的领导作风、班级中的交往模式、课堂凝聚力、班级的社会风气,以及它们对个人学习和发展的作用。在第三种水平上,应研究学校组织结构中的社会心理问题,研究社会文化、社会风气、社会价值观念与学校间的关系等内容。
  具体针对学校教学实际,笔者认为,教育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应包括下列研究角度及主题:
  (一)从个体现象的社会行为角度在学校教育情境下,涉及师生互动的社会行为,主要表现为:自我概念、成就动机、社会态度、价值与信仰。自我概念主要涉及中小学自我概念发展的特点、自我概念与学业成就、自我概念形成的途径、自我概念与自我教育;成就动机包括成就动机的理论、成就动机与学业成绩、成就动机的形成;社会态度主要涉及态度的理论、态度的形成和改变、中学生品德的发展;价值与信仰包括价值与信仰的理论、中学生价值信仰的特点、价值与信仰的教育。
  (二)从人际互动的社会行为角度在社会团体环境中,涉及师生间人际互动的社会行为,主要表现为:人际关系、友谊、教师角色、教师的期待效应。人际关系涉及人际关系的功能、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持、学校中的人际关系、中学生友谊的发展、中学生人际关系的指导。教师的角色包括教师角色的表现、教师角色冲突与解决;学生的角色分析、心理上的失败与成功;教师的权威、奖惩的运用、教师权威与学业成就。师生的相互期待,包括相互期待的功能、相互期待的效果,教师的期待效应。
  (三)从个体与团体互动的社会影响角度教育社会心理学的一大特点是团体过程,在学校教育情境下主要表现为:团体规范、班级凝聚力、班级气氛、群体间的合作与竞争。学校群体规范包括群体规范的意义与功能、群体规范的建立、规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课堂凝聚力、课堂凝聚力的促进,班级气氛、班级良好气氛的标准、班级气氛的形成,学校群体合作与竞争的作用、竞争中冲突的解决、促进合作的方法。总之,学校教育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应以研究对象为出发点,在学校教育情境下,关注师生在团体中的社会行为。其目的为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教学社会心理学的特殊性,使之在研究内容上有别于教育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互动是教育社会心理学的精髓,社会行为是这门学科的出发点,团体对个体的社会影响则是它的重要特色。
  四 结束语学科的产生和发展需要一个明确的研究对象,反映出学科独特的研究价值和生命力。对学科性质和研究对象的争论和澄清,有助于促进学科的科学发展。研究对象的确定,不仅推进学科研究内容的广泛和深入,而且促进学科相关研究范式的形成,整合研究成果,催生学科体系的建立。经过缜密的分析,笔者认为教育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研究在学校情境下,学生和教师在团体中进行互动的社会行为。
  教育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是在学校教育情境下,为了促进学生学习和教师有效教学,师生互动的社会行为、群体过程、人际过程及其相应的心理根据。研究内容涉及3个视角,具体包括:从个体现象的社会视角、从人际互动的社会行为视角、从个体与团体互动的社会影响视角。主要包括自我概念、成就动机、社会态度;人际关系、友谊、教师期待效应;团体规范、班级气氛、群体间的合作与竞争等。这种观点是基于现有:教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及转向理学有关学者的研究成果,结合教育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从教育社会心理学的独特性出发提出的。
  [参考文献]
  [1]石俊杰.教育社会心理学———理论探讨与专题研究[M].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 2003: 13.
  [2]曹中平.幼儿教育心理[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8-9.
  [3]谭晓燕,韩向明.浅析教育社会心理学的逻辑起点[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3 (3): 63-64.
  [4]张志学.谈教育社会心理学[ J].教育研究, 1991(4): 29-32.
  [5]时蓉华.教育社会心理学[M].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 1993: 1-6.
  [6]林格伦.课堂教育心理学[M].章志光,等,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1983: 5.
  [7]李绪武.教育社会心理学[M].台北:台湾国立编译馆, 1982: 19-24.
  [8]谭晓燕.浅论教育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J].山西高等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10): 47.
  [9]金盛华.社会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
  [10]皮连生.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15.
  [11]张春兴.张氏心理学词[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2: 215.

本文来源:http://www.rjdtv.com/shehuilunwen/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