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销假冒注册商标商品违法行为认定探析

更新时间:2020-06-19 来源:硕士论文 点击:

【www.rjdtv.com--硕士论文】

  本篇刑法硕士论文快速导航

  【题目】网销假冒注册商标商品违法行为认定探析
  【第一章】假冒注册商标产品网络销售犯罪的概述
  【第二章】网上售卖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犯罪认定的困境
  【第三章】假冒注册商标产品网销违法认定困难的原因分析
  【第四章】网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犯罪认定的解决路径
  【结语/参考文献】互联网销售假冒注册商标产品的认定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化,市场对资源配置起的基础性作用愈发明显。市场化经济的情势下,知识产权作为具有巨大经济价值的无形资产的地位日渐突出,因而对其加大保护力度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尤其在市场主体发现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带来的可观利润时,对于市场需求量大或者能够实现可观利益的领域,普遍存在严重的商标侵权现象。科技与经济的结合,物联网技术的突破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和运营方式,催生了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继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行为也不断转移到网络平台,成为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犯罪的重灾区。网络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犯罪在虚拟空间中展现出的新特征和新问题给司法认定工作带来困扰,急需通过对困境的认识和困境所在原因的分析,在立法层面和司法实践层面予以完善,并提升社会和市场主体的权利保护意识和畅通救济机制。

网销假冒注册商标商品违法行为认定探析

  关键词:电子商务;假冒注册商标;网络售假;犯罪认定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and the deepening of administrative reform in China, the market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obvious in the basic role of resource allocation. Under the situation of market-oriented economy, intellectual property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rominent as an intangible asset with great economic value, so the need for greater protection is also increasing. Especially in the market main body found selling counterfeit registered trademark goods brought substantial profits, the market demand for large or can achieve considerable interest areas, universal existence serious phenomenon of trademark infringement.With the combin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economy, the breakthrough of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has provided an important platform and operation mode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which has given rise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mmerce.In turn, the sale of fake registered trademarks of commodities also transferred to the online platform,becoming a serious disaster area for the sale of counterfeit registered trademarks.Network sales of counterfeit registered trademark crime in virtual space brought the new features and new problems brought to judicial cognizance work,need through the understanding and the predicament in which part of the reason analysis of the difficulties, in the aspect of legislation and judicial practice to be perfect, and promote the social and market main body consciousness of rights protection and smooth relief mechanism.

  Keywords: Electronic Commerce;Counterfeiting Registered Trademark;selling counterfeited ;Cognizance of crime.

目 录

  前 言
  第 1 章 网络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犯罪的概述
      1.1 网络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犯罪的概念厘清
          1.1.1 假冒注册商标罪与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
          1.1.2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与网络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犯罪
      1.2 网络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犯罪的特点
          1.2.1 网络销售主体多元,定性难
          1.2.2 网络销售渠道多样,覆盖面广
          1.2.3 网络销售方式隐蔽,监管难度大
          1.2.4 网络销售市场针对性强,领域范围宽
  第 2 章 网络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犯罪认定的困境
      2.1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的构成要件
      2.2 网络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犯罪认定困境的具体表现
          2.2.1 犯罪主体定性难
          2.2.2 犯罪行为认定
          2.2.3 犯罪数额确定难
          2.2.4 犯罪形态划分不明
          2.2.5 网络销售的证据认定难
          2.2.6 商标水印等网络新生事物的认定依据缺失
  第 3 章 网络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犯罪认定困境的原因分析
      3.1 网络商品交易的迅速发展与立法的相对滞后、不完善之间的矛盾
      3.2 行政执法与刑事立案侦查之间的嫌隙
      3.3 立法的相对滞后、不完善与司法机关的自由裁量权之间的张力
      3.4 社会与市场主体的行为规制和救济制度的缺失
          3.4.1 社会公众
          3.4.2 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
  第 4 章 网络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犯罪认定困境的解决路径
      4.1 立法层面
          4.1.1 扩展相关概念的内涵
          4.1.2 无实际被假冒对象的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行为的定性
          4.1.3 销售隐性反向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的行为的定性
          4.1.4 注册商标合法使用人鉴定结论的定性
      4.2 司法实践层面
          4.2.1 犯罪主体的认定
          4.2.2 犯罪主观罪过的判定
          4.2.3 犯罪数额的计算方式
          4.2.4 犯罪既遂与未遂形态并存的处理方式
          4.2.5 其他相关制度的完善
      4.3 制度层面
  第 5 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前 言

  在改革开放的几十年间,我国关于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犯罪的有关立法经历了从无到有再到细化的过程。1997 年《刑法》首次将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纳入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体系,规定了该罪入罪的主客观条件和刑罚标准,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仅依靠《刑法》第 214 条难以囊括或认定当下所有的犯罪情形,因而,在司法实践中,有关部门出台了多项文件,细化相关规定。

  如 2004 年颁布的《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知产解释》)的第 2 条和第 9 条分别明确了“数额较大”和“数额巨大”的认定标准以及主观上“明知”的认定情形;第 15 条则对单位实施该犯罪行为的定罪量刑,按照三倍于个人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确定;第 16 条则把对明知他人实施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还提供资金、资质、场所和其他便利于犯罪的条件和帮助的,作为该犯罪的共犯认定。随后 2011 年出台的《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尚未销售或者部分销售情形的定罪量刑问题以及共犯等问题予以明确。但是,相关文件的出台仅仅是围绕实体经济下的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犯罪的法律规制,对于新生的网络平台的销售行为仍然缺乏相应的规定,以至对相关行为的认定存在困境。根据 2016 年电子商务报告显示,我国 2016 年电子商务交易总额达26.1 万亿,网上零售交易总额达 5.16 万亿,已稳居世界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地位。从 2014 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增长率达到 57.62%,是至今为止的最高峰。同时,售假行为泛滥,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难计其数,给社会经济秩序和商标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带来巨大损害。其原因之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物理空间转换和虚拟经济的销售方式,给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带来巨大的空间和多元的销售渠道。从中国裁判文书网全文搜索“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刑事案件”发现,2013 年与 2014 年的案件总数从 413 件到 2284 件,案件数增长了453.0 %。2014至今我国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的结案数分别为2284件、2192 件、1948 件、1103 件,其中以网络销售犯罪方式的案件分别为 40 件、52 件、31 件和 18 件,说明犯罪猖獗情形下,入罪依然困难。本文从网络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犯罪的特点出发,分析网络销售与一般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犯罪的区别;以实践中的案例为切入点,从主客观层面分析网络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犯罪的认定困境,并对产生困境的原因予以分析,进而探究困境的解决路径,以期对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犯罪的立法和司法实践提出有效建议。

本文来源:http://www.rjdtv.com/shuoshilunwen/4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