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长春市街头篮球运动发展现状调研

更新时间:2020-01-10 来源:体育论文 点击:

【www.rjdtv.com--体育论文】

摘 要: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现场观摩法等研究方法,对长春市区街头篮球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长春市区街头篮球参与者男性占多数,女性比例少;参与者主要是 25 岁以下青少年,大部分都是以锻炼身体、陪朋友、彰显个性为目的。长春市街头篮球存在公共篮球场少、学校企业单位篮球场利用率低、不能满足所有街头篮球爱好者需求、街头篮球活动缺少指导和组织等问题。
  
  关键词:长春市;街头篮球;现状;影响因素;对策。
  
  街头篮球起源于美国,是传统篮球和美国街头文化结合的产物,除有正规篮球的健身性、竞技性和集体性之外,兼具深远的文化价值、潜在的商业价值以及特殊的教育功能,参与者可以锻炼身体、愉悦身心、释放压力、培养创新精神。街头篮球对丰富我国群众体育活动内容、开拓和打造篮球市场具有重要价值。长春市作为吉林省的省会,是东北地区的体育文化中心,体育氛围浓厚,涌现了一大批青少年街头篮球爱好者。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文以长春市街头篮球发展状况为研究对象,搜集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整理,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制订街头篮球参与者调查问卷,在长春市区所覆盖 7 个城区中的 5 个城区(南关区、朝阳区、宽城区、二道区、绿园区),每个城区选择 5~6 个活动点,每个活动点抽取 15~20 名街头篮球活动参与者进行问卷调查,每个城区发放问卷 100 份,共发放问卷 500 份,回收413 份,回收率 82.6%,有效问卷 385 份,有效率 77%.最后采用 Excel 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长春市街头篮球参与者。
  
  2.1.1 长春市街头篮球参与者性别分布调查显示,长春市街头篮球参与者多数是男性,达 96.9%,街头篮球参与者性别分布严重失衡。长春城区女子街头篮球的群众基础相对薄弱,由于社会因素造成,包括我国目前总体育人口中男女比例不平衡、传统文化的制约以及性别特征、社会、学校、家庭等影响。
  
  2.1.2 长春市街头篮球参与者年龄的分布 由表 1 可知,25 岁以后从事街头篮球活动的人群,随着年龄的增长,呈递减的趋势。这说明很多人在走出学校后,不再参与街头篮球活动,由于社会、工作、家庭等各方面的压力,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进行运动,年轻时的激情和动机也不复存在。由于我国自古以来的保守心态,觉得到了一定年龄,街头篮球这种花哨、张扬的运动不符合自己的年龄和身份。
  
  2.1.3 长春市城区街头篮球活动参与者职业和受教育程度 调查显示,参加街头篮球活动的人群中,学生所占比例最大,占到总样本的 34.3%,是街头篮球的主力军。学生年龄阶段集中在 25 岁以下,印证了表 1 的统计。教师是参与率第二高的职业,占 23.1%.教师的工作地点在学校,每天与学生相处,被学生的活力感染,学校硬件设施较好,有良好篮球场地以及较多的空闲时间。篮球参与者中文化程度为大学本科的参与者所占比例最多,达到了 29.1%;其次是高中文化的参与者,占25.5%.由于篮球运动在高中和大学开展的最为普遍,校园篮球气氛最为浓厚,经过高中或大学教育的人,热爱这项运动,毕业后依旧保持着运动习惯;小学、初中学历的人,由于受教育程度偏低,毕业后更多将精力投入在谋生方面,参与篮球运动就少了很多。高学历者如硕士、博士,本身基数较小,且多数在做学术研究,很少有时间能够去篮球场运动。
  
  2.1.4 长春市街头篮球参与者活动时间通过调查可知,长春市街头篮球参与者每周锻炼的情况较好,长春市街头篮球参与者符合体育人口要求的达到 65% 以上。
  
  街头篮球参与者每周活动次数见表 2.每次活动时间达到半小时以上占 27.8%,活动时间 1h 以上的达 43.6%,活动时间 2h以上的占 26.5%.可见,街头篮球对于增加长春市体育人口的数量、提高群众身体素质有着重要意义。
  
  2.1.5 长春市街头篮球参与者动机 街头篮球运动具有健身、娱乐、休闲、教育、社会交往等功能,每个人参与街头篮球的动机都是不一样的长春市街头篮球参与者中,调查显示,大部分都是以锻炼身体、陪朋友、彰显个性为目的,充分体现了街头篮球在长春市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影响。(表 3)2.2 长春市篮球场地器材现状。
  
  调查显示,免费公共篮球场地多集中在大学校园,其他场所的免费公共篮球场非常少,且设施破旧、年久失修,很多篮球爱好者在破旧的场地上打球,容易引起伤病。部分企业单位有设施不错的篮球场,但由于单位管理方面的原因,非单位员工不得入内,单位体育设施不对外开放,使用率低。另有部分收费室内外场地,收费偏高,开放时间短,影响了长春市街头篮球爱好者参与。提高企业单位、盈利性篮球场的使用率,同时加强学校及其他公共篮球场的场地设施建设已成为长春市城区街头篮球活动的重要环节。
  
  2.3 长春市城区街头篮球活动及比赛现状。
  
  调查显示,长春市街头篮球参与者中,几乎没有人组织和参与专门的街头篮球队伍。仅有 3.4% 的街头篮球爱好者受过专门的街头篮球训练,参加过街头篮球比赛的人群为 21.8%,这个比例非常得低,说明长春市参与街头篮球活动的人数虽多,但大都处在自发的状态,不利于街头篮球参与人数的稳定和增长。
  
  2.4 影响长春市街头篮球开展的因素。
  
  2.4.1 场地器材条件因素 调查显示,篮球爱好者最常去的场地是体育馆外场和社区篮球场,但体育馆外场和社区篮球场场地较少,体育馆场地不足严重影响了部分篮球爱好者的积极性,阻碍了长春市街头篮球的发展。虽然政府早在 2010 年就要求学校体育设施必须对外开放,可调查结果发现,大部分学校禁止非本校师生进入,节假日更是大门紧闭,还有的学校原本可以免费打球,现在却要收费。
  
  2.4.2 群众的内在心理意识因素 自从2009 年 10 月 1 日《全民健身条例》实施以来,体育的氛围逐渐浓厚,越来越多的群众投入到篮球运动的热潮中。而参与意识与健身需要是个体自我满足的表现,个人对街头篮球运动的热爱和喜好也由主观意识决定。调查显示,只有群众在主观意识上希望打街头篮球,街头篮球才能从根本上得到发展。
  
  2.4.3 政府及企业的重视和资金因素长春市政府的支持和企业的赞助是长春市街头篮球长远发展的风向标和经济基础。
  
  随着我国体育制度改革,长春市政府体育管理部门也颁发了一些宣传和推动街头篮球运动发展的有利政策法规,并鼓励企业对街头篮球的发展进行赞助和宣传等。然而,目前政府对社会体育的认识不到位、投资不足,导致社会公共体育设施缺少、社会体育指导员短缺、社会体育组织混乱、社会体育活动较少,影响了人们参与社会体育活动的热情。
  
  2.4.4 新闻媒体的宣传因素 新闻媒体包括纸质媒体(报刊)和电子媒体(广播、电视)2 种。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作为“新电子媒体”的网络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媒体类型。长春市的新闻媒体应加大对街头篮球的报道和宣传工作,设立精彩可读性强的街头篮球栏目可促进收视率和网站点击率增加,产生经济效益;通过媒体的宣传,群众可进一步了解街头篮球的起源、文化、作用、发展及在长春市的比赛等,激发群众对街头篮球的兴趣。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3.1.1 长春市区街头篮球参与者男性占大多数,参与者主要是 25 岁以下青少年,各级各类学生充当了长春市街头篮球的主体。25 岁以后从事街头篮球活动的人群,随着年龄的增长,呈递减的趋势。
  
  3.1.2 长春市街头篮球参与者每周锻炼的情况比较好,每周锻炼 3 次,每次锻炼1~2h 的占到最多。
  
  3.1.3 长春市街头篮球参与者中,大部分都是以锻炼身体、陪朋友、彰显个性为目的,充分体现了街头篮球在长春市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影响。
  
  3.1.4 长春市街头篮球存在如下问题:
  
  公共篮球场少,学校企业单位篮球场利用率低,不能满足所有街头篮球爱好者需求。
  
  街头篮球活动缺少指导和组织性,大多是自发性质,整体水平较低。政府重视程度低,资金投入少,缺乏新闻媒体的宣传。
  
  3.2 建 议。
  
  3.2.1 加大经费投入,提高政府和领导。
  
  重视程度 将社区篮球场地建设列入干部政绩考察之中,把考察结果作为其升迁、调动、任职的重要依据等,这样才能督促有关部门领导重视长春市街头篮球场地建设。同时政府应与学校、企业单位洽谈,开放学校和企业单位的篮球场,使长春市每一块篮球场地都得到充分的利用。
  
  3.2.2 加大宣传力度,举办大型赛事。
  
  利用新闻媒体,增加街头篮球运动相关的信息报道;通过综合运用音乐、服饰、球星及其他相关产品,来加大街头篮球的宣传,提升街头篮球运动的社会效应和品牌效应,积极地开展各种街头篮球的比赛,引进赞助商,利用多姿多彩的街头篮球赛事吸引广大市民的关注。
  
  3.2.3 加强街头篮球活动的组织和管理。
  
  设立街头篮球爱好者协会、举办篮球俱乐部,各社区街头篮球爱好者也应自发成立社区街头篮球组织,建立网络论坛形成覆盖面积广,容纳量大的群众篮球组织网络,定点、定期开展街头篮球活动,大量吸收新成员,动员更多群众加入街头篮球。
  
  参考文献:
  
  [1] 高玉琴 . 我国街头篮球兴起的社会学分析 [J]. 北华大学学报,2008,8(4):10-14.  
  [2] 吴建春。论街头篮球的特征与价值[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3)。  
  [3] 马福奎 . 北京市城区街头篮球活动社会价值的研究兼论北京市城区街头篮球活动现状 [D]. 北京:首都体育学院大学,2010.  
  [4] 马志军,石红 . 我过街头篮球运动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J]. 内蒙古体育科技,2007,20(1):68-69.  
  [5] 柴建设,孙自敏 . 论我国街头篮球文化的发展及发展方向 [J].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7,22(2):46-48.  
  [6] 季波 . 街头篮球活动的特征与价值分析[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28(6):150-151.

本文来源:http://www.rjdtv.com/tiyulunwen/2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