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西体育舞蹈历史演绎谈我国体育舞蹈的发

更新时间:2019-06-17 来源:舞蹈论文 点击:

【www.rjdtv.com--舞蹈论文】

    摘要:体育舞蹈是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经过了漫长的演绎和发展过程。从“社交”发展为“竞技”,将单一的舞种发展为摩登舞(Modern Dancing)、拉丁舞(Latin American Dancing )和集体舞(Formation Dancing )三大类。由于其不断地更新、发展,展现了强烈的时代气息,受到世界各国热衷者的欢迎、喜爱和追求。本文从体育舞蹈的内涵、演进及在我国各阶段的发展进行阐述,就体育舞蹈进入奥运提出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体育舞蹈;历史演绎;综述
        1 体育舞蹈的内涵“体育舞蹈”是从原始的“交谊舞”这一母体中脱胎出来的新型体育运动项目。体育舞蹈是体育与美育互相渗透、互相交融的结晶,它与艺术体操、冰上舞蹈、花样游泳一样,是体育、文艺、音乐、舞蹈、服饰、人体动态艺术等领域融为一体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体育舞蹈作为研究体育运动普遍规律和舞蹈特殊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科学,它涵盖了解剖学、生理学、运动医学、营养学、心理学、服饰、美学等多种学科知识,具有传播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作用,有着感悟人生、教化育人、陶冶身心、超越极限、发挥创意、观赏演技、促进交往、体现人生价值的特殊功能。
  体育舞蹈可用霍斯特·迈斯柏格的话来概括:“体育舞蹈不像体育运动那般激烈,也不像舞蹈那般柔和,它兼有文化娱乐的内涵和体育竞赛的形式,在西方被认为是永恒的真正艺术。”[1]它将以往的“交际舞”不断更新,并赋予时代气息和竞争性质,使其不仅成为人们建立友谊、陶冶情操、锻炼身体、提高技艺的良好形式,而且具有独特的艺术表演价值,并以其独有的魅力得到人们的青睐。给舞蹈者与观赏者以美的享受,令人身心欢愉、悦目怡神,进而提高人们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2 体育舞蹈的演绎过程2·1 西方体育舞蹈的形成和发展“体育舞蹈”原名为“社交舞”,(“Ballroom Dancing”),又称“国际标准交谊舞”,简称“国标”,如今又称“体育舞蹈”。体育舞蹈经交谊舞几百年的漫游在继承与扬弃的整合运动中,逐渐发展演变而成的。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时期土风舞,经历了圈舞、对舞、行列舞、集体舞等演变过程后成为流传广泛据相关资料介绍,世界上许多国家在50多年前就把国际流行的“交谊舞”视为“体育舞蹈”。
  在人类原始时期,由于人的原始本能冲动,舞蹈成为人类生理和心理的需要,情感的自然宣泄,内在的动感外化,几乎男女老少,人人手舞足蹈,纯粹由兴而起,成为增强群体意识,统一社会感应力的一种文化现象。有生命的地方,就有生命形式的跃动,就有原始舞。原始的“社交舞”是由部落同一性别的成员跳,并且在舞蹈中没有身体接触;而现代意义上的“社交舞”,则是地道的“双人舞”,如“低舞”和“孔雀舞”,这种舞男女成队,排成行进的队列,用连续滑步完成一些矜持端庄的舞蹈动作。最早的现代“社交舞”华尔兹产生于12世纪,是奥地利维也纳北部阿尔卑斯地区,德国南部巴伐利亚区内一带农民的民族舞,来源于打谷场上的踢场动作。13世纪开始,原来流行在乡间、中小城镇的圆圈舞和连舞进入了宫廷。[3]14世纪末,德国、奥地利古老的兰特勒是华尔兹的直接前身,这种舞蹈主要格调是滑步和中速转圈,是典型的旋转型舞蹈,以男女舞伴“近距离搂抱”的舞蹈方式猛烈抨击了传统的“社交舞”概念。15世纪时,意大利和法国的双人对舞袄尔塔(Voltare)是3/4拍的舞蹈,跳时两人搂抱在一起边跳边旋转,还出现了将女伴抛在空中转一圈的新动作。在16世纪的英国,被称为“乡村舞”的队列舞十分盛行;而在17世纪的法国,“小步舞”受到广泛欢迎。18世纪中叶,法国产生了一种由面对舞伴跳“方步”的民间舞,这种后来被称为“四方舞”的民间舞,成为当时欧洲最重要的舞蹈活动之一。严格意义上的“交谊舞”是指舞厅舞。而“舞厅舞”的革命性变化是19世纪初“华尔兹”的侵入。
  2·2 体育舞蹈的整合、规范过程随着时代的发展,“交谊舞”不断地从民间艺术中吸取营养,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创造加工,逐渐形成了现代各种形式的“交谊舞”,或者叫“社交舞”(Social Dancing)。为了使“社交舞”在舞步、舞姿、跳法等方面有一个统一的规范,1924年,由英国发起成立了“英国皇家舞蹈教师协会”。这个组织集中了各方面的舞蹈专家,在广泛研究传统“宫廷舞”、“交谊舞”及拉美国家的各式“土风舞”的基础上,对当时欧美流行的舞姿、舞步、方向等进行规范、整理和美化加工,制定了有关舞蹈理论、技巧、音乐、服装等竞技的统一标准,于1925年正式颁布了华尔兹、探戈、狐步、快步舞的步伐,并将4种舞总称“摩登舞(ModernDancing)”。20世纪50年代后又确定了7种合乎标准的舞蹈,即探戈、华尔兹、维也纳华尔兹、狐步舞、斗牛舞、伦巴、布鲁斯,并把规范后的舞蹈命名为“国际标准交谊舞”,并公布于世,为世界各国所遵循。1950年由英国ICBD(世界舞蹈组织)主办了首届世界性的大赛“BLACKPOOL DANCE FESTIVAL”(当时称此为“黑池舞蹈节”),英国的黑池成了“国际标准舞”的圣地。以后每年的5月底在英国的“黑池”举办一届世界性的大赛。
  随着此种舞蹈在世界的不断推广,自身也得到了发展,摩登舞中又增加了维也纳华尔兹。1960年,非洲和拉美一些国家的民间舞经过了规范加工后又增加了拉丁舞的比赛,将它纳入国际体育舞蹈范畴。1964年,国际标准舞又增加新的表演和比赛项目———团体舞(也称队列舞),使国际标准舞十个舞种的风格特点得到更为鲜明的体现。至此,交际舞已发展为现代舞、拉丁舞、团体舞3种。
  正因为如此,1992年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世界各国体育舞蹈艺术家们以其精彩的表演吸引了人们的目光,也引起了体育界的广泛重视,“体育舞蹈”作为一项新型运动,全面地进入到各种体育竞技活动中已经成为必然。国际体育舞蹈联合会1935年成立于布拉格,现有79个会员协会,注册地为瑞士洛桑,于1997年获得国际奥委会的正式承认。1997年,体育舞蹈成为芬兰拉赫蒂世界运动会比赛项目,1998年,体育舞蹈成为第13届亚运会表演项目,2000年,体育舞蹈在悉尼奥运会闭幕式上进行表演,2001年,体育舞蹈为日本秋田世界运动会比赛项目,2005年,体育舞蹈为曼谷第1届亚洲室内运动会正式项目,2007年,体育舞蹈为澳门第2届亚洲室内运动会正式项目,目前,国际体育舞蹈联合会正在积极争取将体育舞蹈项目列入2008年北京奥运会。
  3 我国体育舞蹈的发展历程“体育舞蹈”对我们中华民族来讲,是一种“舶来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的发展变化。
  3·1 我国古代的“体育舞蹈”据相关资料显示,在我国汉代,歌舞自娱,是普遍的风气。当时,日常生活或宴饮中,即兴起舞,或宾客相邀起舞的习俗盛行。这都是自娱性舞蹈,通常都是先歌后舞。据史籍记载,席间即兴起舞,有纯粹自娱的,也有借舞而行他意的。这种“以舞相属”的风气盛于魏晋。到了唐代发展为比较完整的“打令习俗舞蹈”,也就是“属舞”的延续,在宴筵中行酒令时的自娱兼交谊性舞蹈,招邀、摇手呼唤,送酒。《宋书·乐志》载:“魏晋以来,尤重以舞相属……近世以来此风绝矣。”《宋书》的作者沈约在南朝宋、齐、梁3代均任过官职,《宋书》写成于梁代。可见,至迟萧梁时代,“以舞相属”的风气就不时兴了。宋以后,中国古代汉民族的这种“体育舞蹈”进入了戏曲、宗教和武术的发展轨道。我国少数民族也有“交谊舞”,如宋朝瑶族的“踏摇舞”、清朝布依族的“同耍”、布朗族的“圆圈舞”等等。
  3·2 近代体育舞蹈传入我国3·2·1 清朝末期西方舞蹈的渗入19世纪末期,西方舞蹈开始通过各种渠道向中国社会渗透。1883年清末黄协埙在《松南梦影录》一书里写道“西人的交际舞传入上海,殆始于其时。”清朝光绪年间,随着留洋海外的学生和出使各国的清廷官员的人数不断增多,他们在海外目睹了许多19世纪盛行于欧美的交际舞、芭蕾舞、外国的民间舞,以及穿插在马戏表演中的各种舞蹈场面等新奇舞蹈形式,惊叹不止,便用笔录下,带回国内。各种出版物也逐渐增多,作者们在这些书中记录了在异域的所见所闻,当时有—套名叫《星绍笔记》丛书,里面就有不少这类关于洋舞的记载。由此可见,西方舞蹈的渗透已初现端倪。裕容龄是我国率先走出国门的学习西方舞蹈的先驱。1894年晚清一品官裕庚的女儿裕容龄(1882—1973),随父出使日本,并学习日本舞蹈。数年后,她随父移往法国,进巴黎音乐舞蹈学院学习西方舞蹈,在对西方舞蹈的吸收上,裕容龄是我国学习西方芭蕾舞和现代舞的最早传人。清朝末期,慈禧太后虽然也恩准裕容大跳西洋舞,为圣上消遣取乐,但她对交际舞始终持反对的态度,早就面谕:“有伤大雅,很不体面,成何体统!”
  3·2·2 我国“交谊舞”的引进和发展上世纪20年代“交谊舞”率先进入上海市,旅华外侨和留洋人员,成为传播西方舞蹈的主力军。1926年在上海开设了由中国人创办的第一所舞蹈教学机构———交际舞学社,后改名为南国高等交际舞学社,专门教西洋交际舞。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上海的跳舞学校发展为40多家,教师有近百人。
  30年代“交谊舞”又在天津、沈阳、广州等大城市广泛流行。
  1932年上海国际舞学社由虞五隐(和钦)任社长,开设了比较正规普通科和速成科课程。所用课本是英国人维克多·席尔维斯特所着的《现代社交舞术》。
  30年代末期至40年代初,在延安的防空洞内也曾举办过舞会。丁玲文集中描述说,那里地方幽深,装潢也较考究,同于上海的三流舞厅。我国老一辈的领袖人物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叶剑英等都曾参与过当时的舞会,交谊舞跳得都很出色。周恩来是在法留学时学的,他当时的舞技超群,姿势优雅跳起来真有点盛大舞会的味道。当时,全国各地奔赴革命圣地的知识青年不少对此活动有兴趣。
  延安交际舞最初是由外宾传授,从上层领导开始,并作为向封建势力的挑战,而逐渐时兴起来的。延安十年的闲暇时间里,1937~1942年前后6年的周末和节假日晚会上,革命队伍里时兴交际舞。陕北黄土地上,宝塔山上,延水河边,穿军装,着草鞋,明亮的汽油灯映照着一对对闻乐起舞的翩跹身影,这是严肃紧张的工作、学习、生产、战斗生活之余,别一番生动活泼的革命生活画面。40年代,党中央机关在河北的一个村子里(西柏坡)举办了中央机关第一个舞会。在西柏坡的日子里,是五大书记指挥三大战役最繁忙地时期,但工作之余,偶有时间,就在毛主席院子前边的打谷场上开场舞会,放一些电影,调剂一下紧张的工作气氛。1942年夏秋之际,整风运动全面开展以后,这种革命队伍里的交际舞渐次稀落。
  3·3 现代中国体育舞蹈的发展历程3·3·1 “交谊舞”的重新复出3·3·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到70年代初1949年,“交谊舞”的开展就更为广泛了。节日盛行开内部舞会,工会、共青团、妇联组织各种类型的舞会,国家领导人与人民群众同乐,一起跳“交谊舞”。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初期,我国受前苏联的东欧国家的影响,各大城市“交谊舞”活动普遍开展;60年代中至70年代,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原因,“交谊舞”被斥为资产阶级的娱乐形式予以批判,此时“交谊舞”成了禁舞,被封锁了起来。
  3·3·1·2 改革开放以来20世纪8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恢复了文革期间销声匿迹的“交谊舞”。此刻我国开启国门,与世界各国进行了友好交往,随着美国杨柏翰大学舞蹈团和联邦德国的不伦瑞克“体育舞蹈”俱乐部的体育舞蹈队来华表演,不仅使我国的体育舞蹈爱好者大饱眼福,而且使我们对体育舞蹈有了感性的认识,并致使我国“体育舞蹈”蓬勃开展,蔚然成风。1984年以来,我国先后邀请了英国、丹麦、瑞士、美国、日本等国家的体育舞蹈专家前来我国进行表演与教学。为了将我国的体育舞蹈正规化,1986年中国对外友好协会邀请日本国际体育舞蹈大师成濑时博先生访华,传授规范的体育舞蹈技术。此后,中国的体育舞蹈开始向正规化迈进。1987年举办了首届全国“国际交谊舞比赛”,1989年“中国舞蹈家协会”正式成立了“中国国际标准舞总会”,先后与日、美、英等国家进行交流活动,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体育舞蹈精英不断来华表演和授课;各高校也相继开设了体育舞蹈的课程。
  3·3·2 我国“体育舞蹈联合会”成立1991年5月“中国体育舞蹈联合会”成立,中国体育舞蹈培训中心,在全国广泛开展培训工作,并依照国际比赛规则,制定了我国第一个《体育舞蹈竞赛规则草案》,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成立了“体育舞蹈协会”。1991年5月3日“中国体育舞蹈运动协会”成立,5月27日中国体育舞蹈运动协会加入世界舞蹈总会ICBD:系世界舞蹈及体育舞蹈理事会(WDDSC)的准会员;国际体育舞蹈联合会(IDSF)的正式会员。同年举行了全国首届“体育舞蹈锦标赛”;随后每年都举办全国“体育舞蹈锦标赛”;1993年12月,我国举办了“中国上海、北京世界杯体育舞蹈锦标赛”,这是我国首次举办获得世界体育舞蹈职业总会认可的世界性公开赛。1995年5月,我国首次派代表团赴英国参加第70届国际体育舞蹈锦标赛,坚持引进世界顶尖水准的英国体育舞蹈,通过不断的学习、消化和吸收,提升了竞技水平。
  1997年国际奥委会正式承认“国际体育舞蹈联合会”,标志着体育舞蹈从此进入奥林匹克的大家庭。世界最权威的世界舞蹈及体育舞蹈理事会已经批准我国成为这个组织的准会员国,中国体育舞蹈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和关注,并有可能在2008年的第28届北京奥运会上,为祖国夺得奖牌。
  3·3·3 我国“体育舞蹈”挑战世界中国体育舞蹈运动协会自2000年8月改组以来,加强管理,制定措施,新举措为我国的体育舞蹈带来新气象。协会下发了《全国体育舞蹈裁判员管理办法》、《全国体育舞蹈教练员(教师)管理办法》、《全国体育舞蹈业余考级制度》,即将下发《全国体育舞蹈运动员等级制度》和《全国体育舞蹈运动员注册及转会管理规定》。每年的全国锦标赛、城市锦标赛、青少年锦标赛等一系列重大赛事已形成传统,参与人数逐年上升。据中国体育舞蹈联合会调查及国家体育总局的权威统计,目前我国从事体育舞蹈锻炼的人群已经遍及全国各大中城市、小城镇,队伍越来越壮大,已经有3000万爱好者,经常参加各级体育舞蹈比赛的人数也在5万人左右。国务院发布实施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将体育舞蹈列为推广项目之一。2000年以后,中国体育舞蹈开始与世界接轨,我国选手频频出现在世界大赛上,在高手云集的赛场中,选手们不甘示弱,急起直追,舞技突飞猛进,在世界舞台上也充分展示了中国选手的风采。2001年夏在日本国际体育舞蹈锦标大赛上,北京体育舞蹈艺术学校的选手一举囊括了摩登、拉丁舞的两个项目10种舞蹈的前3名。
  特别是协会于2002年与文化部的业余竞技舞蹈协会成功实现联合,组成了现成的中国体育舞蹈联合会,并加入国际体育舞蹈联合会。国际交流渠道日益通畅,国际交流活动不断增加。在2003年12月,中国体育舞蹈协会建立我国首支国家体育舞蹈明星队。他们的任务是巡回表演,促进各地体育舞蹈的均衡发展;在重大国际赛事中代表我国参赛,以体现我们的最高水。2004年我国职业新星拉丁组栾江和张茹在黑池大赛中不负众望,夺冠而归,实现了零的突破。这是中国“体育舞蹈”历史上第一个黑池冠军,缔造了中国人在“黑池”的辉煌历史。2004年世界青年标准舞锦标赛中。中国队、罗马尼亚队、英国队、意大利队各获一枚金牌。在少年拉丁舞的决赛中,来自中国山西的石磊/魏梦丽击败了一对韩国选手,夺得金牌。
  2004年中国绵阳国际职业体育舞蹈公开赛19日在此间结束。在6个大项较量中,中国选手夺得3枚金牌、4枚银牌、1枚·27·第1期从中西体育舞蹈历史演绎谈我国体育舞蹈的发展铜牌。这是中国选手参加世界体育舞蹈大赛取得成绩最好的一次。世界舞蹈及体育舞蹈理事会副主席波波夫评价说,中国选手在近两年的世界赛事中,进步速度非常快,中国选手在这次比赛中能有这么多选手获得好名次,也在情理之中。一个国家有3000多万名体育舞蹈爱好者,在世界上是不多见的,中国在未来一定会成为世界体育舞蹈的大国。”中国体育舞蹈在参与人数与技艺提高方面,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世界看好了中国,中国开始向世界体育舞蹈进军,勇敢地挑战世界体育舞蹈。
  4·目前我国体育舞蹈存在的问题4·1 体育舞蹈还未能在全国范围内普及,我国选手的舞蹈技艺普遍落后于欧美选手。在比赛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流动性差,力度和速度的对比性不强,内在感觉和外在表现脱节,上身线条与下身底盘不协调,很明显是缺乏技艺和功力的一种现象。
  4·2 我国选手进入体育舞蹈行列的时间较短,在编舞、音乐、表现力等方面和国标舞强国还有许多差距,编舞能力还需一定的时间方才可掌握,当前突出不足之处是我们的舞者音乐能力较弱,诸多舞者和教师不太注意对音乐的理解和学习,对于动作的掌握比较专一,对音乐的的掌握有些轻视;运动员文化素质偏低,缺乏对体育舞蹈内涵的理解,赛场上体现不出良好的意境,这对选手提高舞蹈技艺是不利的。
  4·3 缺乏完整的体育舞蹈运动员和裁判员等级评定制度;体育舞蹈项目没有完善、细致的评分规则与评分方法。评判规则与评判方法的不科学、不规范。名次的裁定缺乏透明度,裁判方法和道德准则欠公平、公正。
  4·4 全国没有统一的体育舞蹈教学大纲,体育舞蹈教师水平良莠不齐,培训速度滞后、知识结构不完善。各地方缺乏有教学经验和有训练素养的体育舞蹈教师。
  4·5 体育舞蹈目前仍然没有自己的选材体系,科研水平滞后。
  4·6 目前社会营业性舞厅的环境氛围,如灯光、音响、不文明的行为现象,严重制约和影响了我国体育舞蹈活动的健康发展。
  5 建议5·1 充分发挥体育舞蹈协会作用,推进体育舞蹈向实体化、职业化和社会化方向发展;对参赛选手进行系统的规范性的、科学化的训练,解决基本方法问题,练就娴熟的内功,掌握各类舞蹈技巧。创造竞赛机会,让选手迈出国门,适应国际大赛。
  5·2 努力提高体育舞蹈教练员的素质,培养队员在竞赛场上用自己的心、形、神来表达和展现。避免盲目的对舞蹈外型的模仿,加强对各种舞蹈音乐的深层理解,达到能用不同的舞步、音乐节奏和旋律表达不同舞蹈文化的效果,在套路动作的编排及舞蹈服饰的选用上形成自己的特色。在比赛中才能尽兴发挥,表现得更富有魅力,取得更好的成绩。
  5·3 培养我国高水平的体育舞蹈裁判队伍,系统化、规范化、严格体育舞蹈裁判员的管理。制定并严格执行体育舞蹈裁判员的等级评定制度。加强体育舞蹈裁判员执法的公正性、准确性,克服在体育舞蹈比赛中主观性过强的评判。进一步改革完善有利于提高我国体育舞蹈水平的竞赛办法,建立具有透明度、公平有效的评分方法、规则与裁判法。争取机会派出我国裁判参与国际大赛的评判工作,尽快使裁判工作与国际大赛接轨。
  5·4 充分发挥高校体育师资的作用,培养高素质的体育舞蹈传播者。高等学校的体育师资具有较丰厚的体育基础理论和体育教学训练经验,较强的科研能力。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是我国目前培养高水平选手的最重要、最有效途径。
  5·5 加强此项目的科研工作,借鉴西方体育舞蹈的训练经验,为体育舞蹈走向成功开辟创新之路,缩短我国选手与世界舞林高手之间的距离。
  5·6 加强对地方营业性舞厅练习环境的管理和整顿,净化社会舞厅,端正舞风,为体育舞蹈在社会中健康普及开展,创建文明规范的舞蹈文化市场。
  6 小结体育舞蹈有着的悠久历史,丰厚的文化底蕴。“观其舞而知其德”,一个国家的体育舞蹈技艺普及与发展水淮,可从侧面折射出—个民族文化素养、群文关系优化与提高的状况。它关系民族的今天与明天。我们只有深刻地研究,挖掘她的内含,才能真正认识体育舞蹈的精髓所在,促进《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才能在习舞、演练的过程中,准确地表现每一个舞种的特点,在舞技方面,舞步的创新、身体动作的运用及舞蹈风格的诠释,充分展示外来艺术舞蹈的感人风貌,弘扬体育舞蹈所体现的深层次的“人文理念”、培养互相配合协作的精神;才能把最佳的风采展示在世界的舞台。
  参考文献:
  [1] 罗庆逵等·略论新兴的体育舞蹈[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1989,(4).
  [2] [3]顾也文·交谊舞趣谈[N]·学林出版社,2003.
  [4] [5]王宁宁等·中国舞蹈史[N]·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
  [6] 王介南·外文化交流史[N]·书海出版社,2004.
  [7] 丁玲文集第4卷,1984.6:389.
  [8] 朱鸿召·延安交际舞时行始末[J].上海文学,2001,(1).
  [9] 宋文利等·再论新兴的体育舞蹈[J]·体育学刊,2002,(4).

本文来源:http://www.rjdtv.com/yishulunwen/184.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