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动计划》:传统音乐的传承与保护

更新时间:2019-12-24 来源:音乐论文 点击:

【www.rjdtv.com--音乐论文】

摘要

  刘德海先生曾谈到 :“几十年前,我们还可以充充裕裕、慢条斯理地向民间艺人学习,如今已落到‘抢救活人’甚至无人可‘抢救’的尴尬境地。作为艺术工作者,我着急这些失落的文化遗产无人整理,眼看着它们在消亡,心里实在难受。作为音乐学院的老师,现在值得传授的东西越来越少了。然而,抢救与丰富乐种,也并非《‘一’行动计划》的主要目的,我们的目的是为文化‘寻根’。以寻求母语的心境走向田野,传统民间为艺术生存之命根。”{1}“1 行动计划”是刘德海先生从 2002 年起正式启动的传统音乐保护活动,笔者以“1”行动计划为切入点,探讨关于传统音乐保护的几点思考。

  一、“1”行动计划

  (一)刘氏辩证哲学观

  文化商品化——“新民乐”的诞生使得传统音乐“流行化”骤然兴起,娱乐时代的来临使得这一形式受到追捧。音乐界用民族器乐这一载体大肆加入流行化音乐元素混淆人们对于中国传统音乐的概念,而传统音乐受到高普及性和高传播性的流行文化强烈冲击。现在乐器的声音越来越躁,无调性,无旋律,无灵魂的声音比比皆是,琵琶乃至传统音乐该如何处之?

  “纸上谈兵”——国家级制作的《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业已完成,我们专业的演奏团队与音乐院校中有多少可以演奏其中乐曲?可以说少之又少,传统音乐研究领域大都停留在纯理论性层面,重理论轻实用。当时经过摸底排查显示,我国现有民间音乐 16 万首,它们现在依然在冰冷的“抽屉”中等待我们挖掘。作为民族音乐的传承人,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又要如何去做?而中国音乐学院作为立足于传承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高等音乐院校,在挖掘、保护、传承中国传统音乐上,中国音乐学院责无旁贷。

  信仰危机——刘先生曾说我们琵琶最大危机是把人弹丢了,当务之急“寻人”。这并非是个体现象,信仰危机可以说是世界性的问题,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物质世界里,找寻精神家园,是我们当代人都不可回避的问题。那中国民族音乐人,你们的信仰在哪里?你们的精神家园又何在呢?面对种种问题,刘先生提出重新学习民间音乐,亲自策划并践行了《“1”行动计划》。《“1”行动计划》中“走到田野走到民间”表面上是一种停滞,是一种“退”,或是“不变”的表现,实质却是以退为进,在“不变”的基因中探索“变”,在传统中寻求创新,这是建立在刘氏所独有的思辨哲学观。

  (二)“1”行动计划根本任务

  2001 年,以刘德海先生为发起代表,将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作为《“1”计划行动》的实施主体,并成立了相关研究的工作室。从 2002 年起正式启动《“1”行动计划》,将潮州音乐作为第一站,旨在挖掘、传承中国民间音乐,计划每年整理、学习、掌握一个民间乐种,十年十个乐种,希望借此营造一个民间音乐的“基因”乐库。

  2003 年中国音乐学院定为《乐府泉州南音年》,时任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主任的刘德海先生带着寻根的冲动和学习母语的欲求迈出了“1 行动计划”的第二步——泉州南音。刘先生提出,走向民间走向田野,坚持每年学习一个民间乐种,把民间音乐请进课堂,让民间音乐走上舞台,思考一切都落到音乐教育,是乐府采风形成可持续发展,最终建立一个集表演、作曲、理论、教学为一体的“民族民间音乐库”。{2} 刘德海先生在其文章《唤醒一块沉睡多年的处女地——“乐府民间音乐制作法”备忘录》中提出 :“通过《“1”行动计划》催生《乐府民间音乐制作法》{3} 的问世。《制作法》的根本任务是——第一、在民间音乐中提炼“绿色素”——艺术原创性审美资源的再开发。第二、健全、完善有利于保护发展民间音乐的教学体制。第三、集表演、创作、研究、教学于一体的整体性《行动》,推动以培养全面型人才为目标的教学改革。第四、建立集文献、录音、录像、乐谱、教材、出版于一体的《民间音乐乐库》。

  而田野采风是《制作法》的一个重要环节。刘先生指出 :“以往音乐采风方式大凡规为三类 :一是‘学者采风’,重历史和‘学’的研究,热心搞大而全的‘集成’,为后代编录文献,采风‘述而不作’。二是‘乐手采风’,因舞台表演而所为,功利性强,采风‘作而不述’。三是‘乐府采风’,因教学而所为,采风‘述作兼之’”。{4}何为“述”?何为“作”?刘老师在另一篇文章《唤醒一块沉睡多年的处女地——“乐府民间音乐制作法”

  备忘录》中有所回答,从历史角度,实地田野采风,记录和探索音乐的形态、乐谱和流变等等问题,“熏陶民风,感悟人文,谓之“述”,笔者认为这里的“述”更贴近我们现在音乐学院中音乐学类、音乐教育类等偏于理论的学科 ;而善于用“优选之法”从民族民间音乐之中“取其精华”,“居一走二看三”,将民族民间音乐的音响予以适当地个人与时代处理,谓之‘作’,这里更贴近于音乐学院作曲类、音乐表演类等实践性学科。{5} 这里要笔者强调的是演奏者的二度创作对作品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这往往是人们容易忽视的地方。并在文章中提出“采风三个阶段”:(如下图)

图

  (三)“1”行动计划主旨思想

  刘先生在《“1”行动计划》备忘录中谈到“新视角”、“新思路”和“新观念”,使之成为《“1”行动计划》的主旨思想 :新视角 :第一,以一个“地球村”村民的视角看待中国地方民间音乐,不以“过路客”心态对其只是“猎奇”而已。每一个地方的乐种都是弥足珍贵的财富,带着“寻根”意识进行地方民间乐种采风,采风者与被采风者之间的距离就缩短了,不分主客,不分彼此 ;而被采访者与采风者结合得以结合才可持续发展。第二,强调采风人员由教学领导者和教师直接参与是使采风成果落到实处的关键。使采风之成果可持续,教育一定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刘先生要求器乐系每位教师能掌握几个乐种,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一套地方民间乐种教学体系,保证乐种在乐府采风得以可持续性发展,避免人来“花开”、人走“花落”的现象发生,做到“述作兼之”,落在教学的乐府采风。

  新观念 :中国地方民间音乐求人之和、求声之和、求天地人之和。“和”是中国地方民间音乐的核心,何为“和”?这里我们并不单单指声音之和谐。刘先生认为民间音乐价值的根本所在即“人文精神”,而“和”既是民间音乐“人文精神”的内在构成,也是民间音乐的本质审美观念。“其‘和’的技术含量——阳阴虚实音律之神妙、节拍节奏音色之变化、音乐语言之细微等等难度之大绝不亚于西方音乐。”{6}

  而地方民间音乐是我们真正的“绿色音乐”,也是我们精神上同样需要的“绿色食品”。我们要向民间音乐学习什么?学习他们音乐中的纯粹、自然与质朴,他们音乐中很少出现无病呻吟之病态,矫柔造作之俗态,莫明冲动之狂态,光怪陆离之怪态,却同样可以撼动你我之心灵 ;而更重要的是学习一种心态,以远离尘嚣不闻功利之心境弹奏音乐,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我们寻根的目的也是希望从精神上去召回农耕社会的和谐之美。

  新思路 :“任何一个地方民间乐种当以本地‘本土’为基地,吸引更多‘外江’人参与。‘本土’与‘外江’两者不分主客互补互动,共同促进乐种发扬光大。”{7} 刘先生认为任何一个乐种的提高和发展必须具备“风格性”、“艺术性”和“技术性”三个要素,国家专业院团、专业艺术院校具备“艺术性”“技术性”的优势,一旦掌握“风格性”音乐语言,从专业的角度去开掘地方性知识全面的继承和展示的样态,便使得地方音乐具有更多的可能性,从而形成新的民间音乐。

  刘先生在 2013 年的文章《以寻求母语的心境走向田野——我对民间音乐的重新认识》中指出民间也要向专业团体、专业院校学习,呼吁我们应当把对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个全民文化建设的机遇。

  (四)“1”行动计划中的“金三角”(战略)

  刘德海先生 2004 年在文章中《唤醒一块沉睡多年的处女地——“乐府民间音乐制作法”备忘录》中提出几个“战略”,由于与刘氏“金三角”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笔者这里将此看做刘先生“金三角”理论在《“1”计划行动》的延伸,故称《“1”计划行动》中的金三角。

乐府民间音乐主要任务将音乐“ 音乐会”化
乐府民间音乐主要任务将音乐“ 音乐会”化

  从民间音乐活动空间出发(见图①),刘先生认为我们如古琴、琵琶等室内民间器乐,大多在城市俱乐部、文人雅室演奏,属于室内 ;而民族管乐唢呐等大多在广场。而我们现在演奏者大多可以掌握在单一的音乐厅演奏,演出活动的空间缩小,其实对音乐本身来讲就带来极大的限制。所以刘先生提出乐府民间音乐主要任务将音乐“ 音乐会”化,所以随着风格与活动的移位移场,我们因地适宜地“雅俗”转换——“粗粮细作,细粮粗做”(即图①中第二个“金三角”)。

  这里刘先生在 2013 年的文章《以寻求母语的心境走向田野——我对民间音乐的重新认识》又做了新的认识 :首先,虽然大部分音乐厅以票房为主,把观众作为上帝,我们常需要迎合听众的耳朵,这一点是个误导,其实老百姓也需要我们去引导。其次,一般经过“音乐会化”的音乐作品更加精致与完整,但往往丢失了田野与室内的“自娱自乐”,此时我们音乐需要的是返朴归真的处理,可以简单说转“俗”(即回到田野、民间音乐之心态)。最后,城市俱乐部、文人雅士聚集之地往往是我们忽视的演奏空间,是刘先生理论中的“文人圈”,在这里人们往往可以自娱自乐,寻找音乐中的“人文情怀”。而即兴正是在室内与广场的活动空间中走到田野走到广场的自由互动,我们现在的学生缺乏这样的培养,脱离谱子之后,什么都抓不到,缺乏那种自由的、乡土的味道,所以创立“室内”俱乐部的演出空间氛围,回到田野,走到民间,跨入“文人圈”与“民间圈”,互补互动互进。

掌握风格是前提,牢牢把握音乐语言
掌握风格是前提,牢牢把握音乐语言

  图②在上文“新思路”中已详细叙述,就不再一一赘述。

图③

  由民间音乐的个体风格发展为群体风格 , 即民间音乐“交响化”, 实质是群体人文精神的发扬。

  当今高等音乐学院民族乐器演奏专业所谓主科,只取其狭义的“独奏”,而考试形式主要也以独奏为主。随着时代发展观念更新,越显露其弊病。乐府采风之核心重在人文精神的教育,强调并通过群体性的培养为前提发展学生个性。另一方面“教育的得失往往是群体性甚至带遗传性的得失。”我们现在个性化话语活跃,群体性公共话语冷静,两者的失衡造成了我们目前民族器乐发展过程中风格杂乱、技术无法、教材无序、训练无度等现象发生等现象发生。而《“1”行动计划》这一审美活动新举措将全面提升传统音乐的价值取向和艺术品格。风格总流程从“无特点”(“交响化”) 到“有特色”,即群体人文精神的发扬到群体与个性两者兼备的发扬。

  居一,步形皆不移 ;走二,移步不移形 ;走三,步与形皆移。换言之 ;立足一,看着第三步,走第二步,这是稳妥的战略方案。{10}刘先生在 2002 年的文章《“1 行动计划”备忘录》与 2004 年的文章《唤醒一块沉睡多年的处女地——“乐府民间音乐制作法”备忘录》中都提及这一理论。

  在前者中,刘先生提出的是“看三走二居一”,而在后者中,提出的如图④)“居一走二走三”。可以看出,两篇文章最大的不同是对于“三”的问题上,前者用了“看三”,后者用了“走三”。而“看”有着两层意思,先“看”后“走”。“看”即对音乐作出前瞻性的较正确判断。将两篇文章相结合 ,这一理论便出现完整的理论 :即立足于“一”的基础上,即不改变民间本土音乐风格、原貌,向前走一步,予以适当的艺术加工,美化古人,也美化今人,既“厚”古也“厚”今。

  而可以前瞻性地判断或适当地选用进行较大的加工,增添新的技术,搭配新的创意等等,然后这一步要谨慎走之。在三个过程中辅以审美活动中的“三个说”,把握传承与发展的关系。

  二、关于传统音乐保护的几点思考

  (一)在《“1”行动计划》之后,不单单是音乐学院的学生在演奏上可以掌握地方民间音乐的神韵,使得当地音乐也被学院所推崇与研究,而刘先生的理论在双方角度上回答“如何传承与保护”,这是难能可贵的。从中,笔者认为传统音乐是双方共同完成的,借用刘先生“外江”与“本土”的概念,是靠二者一起完成。而在过程中,我们往往忽视本土的主动性,使得采风流于表面,或只是“一次性”采风。我们应该深深植根于民间、田野的土壤,而不是“形式上”的走一圈。

  刘先生在“1”计划行动之后,依然没有放弃关注当地的音乐文化,有机会还是会去当地再次深入采风,这是值得我们学习与深思。

  (二)“1 行动计划”是刘先生以不同的身份总结了田野采风的方法等问题而形成独有的系统化的理论。刘德海先生自身的艺术经历,使他可以站在演奏者、作曲家、教育家、理论者多角度地分析传统音乐的保护,这是非常难得的。而他两次乐府采风之行都亲自带队走向田野,走向民间,写下了多部文章与音乐作品,为民族音乐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其《“1”行动计划》相关理论、观念、方法等对诸多音乐等相关学科有借鉴意义。来自于笔者的一些思考,近年来,学院采风与院团采风等活动相对来说,并不少见。然而采风之后,大多沦为刘先生所说人来“花开”,人走“花落”的局面。

  在其采风汇报音乐会上,大部分是演奏几部创作或采风而来的乐曲草草收场,其影响不过数日,其并未见采风之“用”。另一方面,学科的精细化是一把双刃剑,虽使得我们可以“精益求精”,却使得我们难以成为“通材”型人才。如何在学校教育中,解决此难题,可以说“1行动计划”给予我们一个方向。“1 行动计划”大致工作流程包括采集、整理、编配、论文、音乐会、研讨会、教材选编等几个环节,在这几个环节中,我们可以看到音乐学院的大多学科都可以参与进来。我提倡音乐学院可以予以我们更多空间,在民间采风的项目中,我们可以自愿结成小组,小组要包含音乐表演、作曲、音乐学、艺术管理、音乐科技、音乐教育等几个学科的学生共同前往采风。如有可能甚至可以建立跨学院、跨学科的学生群体前往,使得每个人可以相互学习,共同成长,在探讨中前行,在实践中分享,为培养综合型人才创造环境。采风中我们强调采风人员由教学领导者和教师直接参与是使采风成果落到实处,并继续做采风的后续工作,一切都要落到音乐教育的思考上,才能使得乐种可持续发展。

  (三)在刘先生谈到传承与发展的关系,他的思考非常值得我们关注。他提出“看三走二居一”和“熵”值之说,从哲学辩证法的角度论述了传统音乐保护中“进与退”及“变与不变”的关系,阐述了围绕国乐一直争论的“古今”“中西”“雅俗”三组关系,试在解决传统音乐“不发展等死,发展找死”的问题。刘先生站在哲学与文化等角度思辨了传统音乐的难以回答的多个问题,他不落窠臼,并呼吁对传统音乐的保护进行全民式的行动。

  笔者认为,所有的传承都不是一味的“复古”,都会留有时代的痕迹,继续发展,这是我们都不能阻挡的。而中国是文化古国,在其“传统”的大河中,有多少音乐是纯粹的“中国”音乐呢?我们又何必苦苦担心国乐会“向西方乞灵”?在复排青春版《牡丹亭》的背后,我们感受到了昆曲这块“活化石”的危机,也感受到了“雅”音乐的困境。种种看来,今天所面对的并不是死局,“田野”“民间”成为我们真正重新认识音乐的沃土。

  刘先生从多方面详尽阐述了地方民间乐种传承与保护,笔者非常赞同刘先生对于传统音乐保护所做及所思的种种,故写此文,望可将刘先生《“1”行动计划》相关的理论做一个梳理。然刘先生时时更新自己的理论,加上篇幅有限,笔者结合自己的观点略谈一二,望引起大家对传统音乐传承和保护的深思。

  参考文献 :
  [1] 刘德海 .“乐府采风”开悟篇——2002 年春节潮汕之行 [J]. 中国音乐 .2002.2
  [2] 刘德海 . 唤醒一块沉睡多年的处女地——“乐府民间音乐制作法”备忘录 [J]. 中国音乐(季刊 ).2004年第 1 期 .
  [3] 刘德海 .《乐府潮乐》泡制 13 招 [J]. 中国音乐 .2004.4.
  [4] 刘德海 .“1”行动计划备忘录 [A].《2004 年中国泉州南音》纪念册 .2004.
  [5] 刘德海 . 换个语境“说”弹轮 [J]. 人民音乐,2005(2).
  [6] 刘德海 . 琵琶贵在见体 [J]. 天籁(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1(4).
  [7] 李佳 . 论刘德海琵琶艺术的哲学思想 [D]. 北京:中国音乐学院,2013.
  [8] 刘德海,孙悦 . 以寻求母语的心境走向田野——我对民间音乐的重新认识 [N]. 中国艺术报,2013-3-1(006).
  [9] 刘 德 海 . 艺 术 与 哲 学 漫 谈 [J]. 中 国 音 乐 季刊 .2014(4).
  [10] 刘德海 . 琵琶直面现代性 [J]. 中央音乐学报 .2016 年第 1 期 .

本文来源:http://www.rjdtv.com/yishulunwen/2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