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雕花板的学位论文研究现状分析

更新时间:2020-03-21 来源:室内设计论文 点击:

【www.rjdtv.com--室内设计论文】

源远流长的木雕艺术是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历数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崇尚生命繁衍的木雕鱼,商周时期阴刻纹饰的雕花木椁板,汉墓出土的将雕绘结合的施彩木俑,隋唐至两宋的庙宇殿堂装饰和佛教造像木雕,明代优雅质朴且寓意丰富的建筑木雕,清代题材广泛、工艺精美、寓意吉祥、流派众多的民俗木雕,以及现当代丰富多元的木雕技艺和形式,足见木雕艺术是中华民族历史、社会、生活、技艺、美学发展的缩影。      木雕花板(Wooden Carved Ornamental Panel)是中国传统木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建筑、家具、器物中嵌合的板式木雕装饰构件,包括门窗绦环板、裙板、家具嵌板、屏板等。它承载了中国民间文化和工艺的精华,是明清至民国时期最富有画面性、思想性、故事性、情感性的木雕形式。今天所说的“木雕花板”,主要指处于历史发展高峰的明清木雕花板。同时,木雕花板是教化、祈福、辟邪等语义功能的视觉传播载体,其中祈福纳吉、神话传说、戏文典故、花鸟瑞兽、民俗景观、博古雅趣的画面,展现出地缘性的人文思想、图案美学和木雕技艺,堪称记录中国传统民俗生活的百科图书。木雕花板也是解读明清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木雕艺术、活化创新传统工艺的重要研究对象。近年来,其价值得到普遍重视,在收藏、装饰、研究领域持续升温。      21世纪以来,国内关于木雕的图书专着、报刊评论、互联网信息以及相关培训、论坛、展览活动呈现高速增长态势。这些文献和活动从艺术、文化的角度出发,对木雕的背景、面貌、特色、工艺、美学、题材做了不同程度的介绍和分析,奠定了中国木雕的研究基础和理论框架,对进一步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相对于木雕的研究而言,国内针对木雕花板这一特定对象的专项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现有文献的质与量较为薄弱。      最近几年,传统木雕研究出现在了学位论文领域,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标志着中国传统木雕艺术的保护、研究、继承、活化、创新工作得到高等院校与研究机构的关注,并延伸到教学探索、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的具体层面。在木雕花板领域,目前东北林业大学的研究较为活跃,先后发表多篇相关论文,从不同角度对木雕花板的研究作出了积极贡献。      学位论文通常基于深入系统的研究,体现学术的前沿性和独创性。关于木雕花板的专项研究尚属于新课题,学位论文研究数量不多,截至2015年底,仅5篇硕士学位论文被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所收录,内容主要是总结木雕花板的装饰特征,木雕花板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以及特定地区木雕花板流派的介绍与比较。这5篇学位论文的简要介绍如下:第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王蕾的硕士论文“陕西民居裙板木雕纹样研究”(2008)对陕西民居裙板木雕纹样特点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总结出陕西民居隔扇门木雕纹样的质朴、深厚、拙雅的艺术特征,为发掘陕西民间艺术、保护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证据和理论支持。第二,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陈晨的硕士论文“木雕花板在室内环境中的应用研究”(2010)探寻木雕花板在室内环境中的应用方法和影响因素,重点分析了三大问题:木雕花板艺术的概况及其特点,木雕花板在传统室内环境中的应用,木雕花板在现代室内环境中如何应用。文中还通过对若干具有创新性的实例进行分析,论证出木雕花板在现代室内环境中具有装饰环境、分隔空间和创造视觉中心等作用。第三,东北林业大学王晓的硕士论文“传统木雕花板艺术研究及其在现代家居设计中的应用”(2011)以实地考察和史料研究相结合,从历史、工艺、材料、纹样以及背后儒家、佛家、道家文化等方面人手,系统研究了传统木雕花板艺术,并结合当代家居设计案例对传统木雕花板在题材和材料创新上进行了深入研究。第四,东北林业大学石晶的硕士论文“明清木雕花板人物纹基本形态和雕刻形式研究”(2014)采用个案研究法和归纳法,分析了神话、历史、世俗领域人物纹和各种雕刻技法的形态样式,总结出人物纹的基本形态规律和雕刻特点。第五,中国美术学院肖洁妮的硕士论文“东阳与潮州两地近现代木雕花板对比研究”(2015)以明清时期至1949年东阳与潮州遗存的木雕花板为研究对象,深入两地进行田野调查,运用观察调研、文献参考等研究方法,分别从两地的历史背景与文化、艺术创作与表现、工艺技巧与内容、鉴定收藏与保护等方面进行横向与纵向的比较研究,旨在探究东阳与潮州木雕花板艺术的异同,进而追溯历史,究其差异的根源。      这些学位论文充分体现了研究者对木雕花板所进行的思考与探索,以及取得的发现和成果。但总体而言,学位论文在数量和研究深度上尚有待进一步提升和深化,尤其在木雕花板的文化、语义、工艺、形式、保护、创新等方面,仍有广阔的研究空间。      综上所述,在木雕花板领域,尚有一系列具体的命题和方向值得研究:      第一,在特定的时间、空间维度和民俗背景下,对各地木雕花板的特征进行横向比较研究,总结完成具有参照价值的木雕花板流派类型数据库。第二,利用当代科技手段,将木雕花板的视觉元素数字化,保存其美学形态,建立便于木雕花板复制和创新的模型数据库。第三,深入研究木雕花板题材内容,尤其是对反映大众心理情感和生活愿景的吉祥语义进行客观解读和辩证转译。第四,对不同时期各地木雕花板的工艺特色、装饰风格、民俗功用、媒介应用的历史沿革进行纵向梳理研究,总结木雕花板的发展历程和演变趋势。第五,研究不同地区的木雕花板的风格特色及相互影响。第六,研究木雕花板与其他民间工艺形式的异同与互动关系。第七,研究整理木雕花板的传统工艺技术,在理论和实践上探索、实验和创新当代木雕花板表现手法。第八,研究木雕花板的当代境遇和创新传承契机。第九,研究木雕花板在当代和未来民俗生活中的功用。第十,研究木雕花板的活化设计思路和方法,并开展相关创新实践。      整理和研究木雕花板的目的,不仅在于揭示历史和民俗的原貌,更重要的是实现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创新。研究者必须以发展的眼光回顾传统、展望未来,认识到木雕花板的活化意义和价值。活化不是在今天的物品上复制过去的符号,也不是试图推广传统技艺,而是在充分洞悉当代社会所需的基础上,通过对木雕花板传统形式与语义的深入解读,从中提炼出具有文化标识性的概念与元素加以创造性应用,使之具备当代精神和物质的诉求力,有效对接于现实生活所需,从而实现对木雕花板的创造性保护与传承。在活化实践中,也有两个问题值得探索:第一,传统吉祥语义及其形式对接当代需求的方法。第二,当代设计思维与科学技术对木雕花板的影响。此外,活化必须遵循当代市场规律,促进衍生品和市场形成供需互动,以达到木雕花板对当代生活“持续适用”.

本文来源:http://www.rjdtv.com/yishulunwen/3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