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传播方式与艺术形态的流变

更新时间:2019-07-02 来源:戏曲论文 点击:

【www.rjdtv.com--戏曲论文】

摘 要:作为集音乐、舞蹈、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的表演艺术,中国戏曲生存、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努力将自身的艺术魅力予以最大限度地传播,使受众认同其艺术特质。在绵延千年的发展历史中,中国戏曲的传播方式不断变化,这种变化也引起戏曲艺术本身的嬗变,丰富着其艺术内涵。在当代大众传播的背景下,戏曲艺术通过形式多样的传播手段得以存留和延续,并在适应不同传播手段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完善戏曲艺术形态。研究中国戏曲传播方式的流变,对当前振兴戏曲艺术、传播戏曲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戏曲传播方式 戏曲艺术形态
    一、中国戏曲的历史传播与形态流变在绵延千年的发展历史中,中国戏曲的艺术形态和传播方式不断变化,通过二者相互要求和影响,最终成中国戏曲集音乐、舞蹈、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的表演形态,获得了广大受众的认同。早期戏曲传播阶段或者说在戏曲的大众传播之前,即从周秦到明清,在相当长的封建历史时期,中国戏曲的传播基本限于演出传播和剧本传播两种主要方式,这两种传播方式直接影响了戏曲艺术形态本身的发展和完善。
  (一)演出传播演出传播是指戏曲通过一定的演剧场所进行表演,戏曲艺术本身得以直接接触观众的一种传播方式。
  这里的演剧场所包括了露天、戏台、厅堂、勾栏、戏园等一切剧场和非剧场的形式。戏曲的演出传播主要可以概括为露天演出、剧场演出和厅堂演出三种:
  1·露天演出中国戏曲早期民间演出大多采取“撂地”的方式,在广场、集市、庙会等地划地开演,这种表演方式在当时被称为“打野呵”,而表演者则叫做“路歧人”,即游走四方的流浪艺人。这些艺术表演者也同时兼有创作的功能,是戏曲艺术发生、发展的民间力量。后来为了便于观赏,民间艺人开始搭设高出地面但仍属露天的台子,即“露台”。由于露天表演的流动性,表演者一般选择各自能够纯熟演绎的“拿手好戏”来争取观众,口口相传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同时,为了吸引更多观众,这个阶段的戏曲艺术更多的呈现出原始的民间特点:声腔高亢、锣鼓激昂、动作夸张、造型明艳。应该说,露台演出的流动性为戏曲艺术的传播起到了很好的民间普及作用。
  2·剧场演出随着观众对戏曲观赏性要求的提高,戏曲演出出现了固定的地点。从宋元的勾栏瓦舍到明清的戏园戏楼,戏曲艺术进入了剧场传播时代。这种专为艺术表演而建的剧场与露天搭台相比无疑更加专业和正规。剧场演出的观众主体是市民阶层,这要求进入剧场的表演者演技更好,专业水平更高。同时,在剧场中除了上演戏曲,还提供说唱、乐舞、杂技、傀儡戏等多种艺术门类供观众选择。在剧场演出的艺术竞争中,戏曲艺术得以吸收民间艺术的百家之长为己用,促进了艺术水平的提高。剧场演出也使戏曲艺术改变了露天流动演出时吵闹夸张的艺术形态,更重视戏曲的戏剧性和表演性,文武兼备、雅俗共赏。剧场演出为戏曲艺术的传播起到导向性作用,是中国戏曲演出主要的传播途径。
  3·厅堂演出露天演出和剧场演出的主要观众是社会的普通民众,虽然偶尔也会出现达官贵人的身影,但社会上层阶级接受戏曲的方式主要是厅堂演出。这中国戏曲传播方式与艺术形态的流变里的厅堂演出泛指士大夫阶级、文人雅士或当地富户在府邸的厅堂或庭院内设立表演区域欣赏戏曲的方式,不限于露天或室内。《红楼梦》中的家班和清代“堂会戏”都反应了厅堂戏曲在贵族中的流行。由于士大夫阶层较高的审美要求,厅堂戏曲的文学性更强、带有很强的“文人倾向”:表演细腻,唱腔委婉、扮相美观、舞台精美。至此,中国戏曲上达宫廷、下及平民,得到传播,而其自身艺术形态也随传播方式的变化而改变。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三种演出传播方式不是交替出现的取代关系,即使是在近代中国戏曲艺术的创作、表演、运作日趋成熟后,戏班的流动演出和戏园的夜夜高歌与大宅堂会也是同时满足不同观众的需要,最大范围的传播戏曲艺术。
  (二)剧本传播随着知识分子参与了戏曲的故事编排、唱词撰写、曲调协调等创作工作,并以文字形式加以记录流传,戏曲艺术的文化内涵不断提高,也促成戏曲依靠演出传播之外的另一种传播方式的出现,即剧本传播。现存最古老的完整剧本是南宋戏文《张协状元》。戏曲的剧本正如大厦的建设图纸一样,是戏曲艺术的根基。
  首先,剧本写作的过程是艺术创作的过程,是戏曲艺术最能反应艺术家创意的核心部分,而舞台表演则是剧本创意的表现过程;其次,剧本是戏曲艺术的文字载体,剧本的创作受戏曲艺术形态、表演技巧和方法的制约,因而准确地记载和反映戏曲的艺术规范,使得戏曲艺术更具有确定性;第三,通过剧本的文字记载,戏曲艺术弥补了舞台表演即时性的遗憾,得以获得更广阔的空间传播和更绵长的时间传播。另外,有些优秀的戏曲剧本有很强的文学性和阅读价值,如元杂剧、《西厢记》、《牡丹亭》等都成为体现我国传统文化的经典。剧本的出现在以文字提供戏曲演出依据之外,更“意味着叙事、抒情、议论等技巧的提高,意味着思想、情感内涵的深化”。因此,无论从文学研究的角度还是从戏曲艺术特征与源流演变研究的角度,剧本和传播保存都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剧本传播的同时,戏曲曲谱作为戏曲演出必要的基础和范本也继而得以流传下来。纵观漫长的封建时期,中国戏曲主要以演出、剧本和曲谱的方式传播,不断改变、完善自身艺术形态,形成雅俗共赏的艺术特征。这个时期戏曲艺术的传播内容主要是本位传播,包括戏曲的舞台表演,剧本的阅读和唱腔的流传等,是对戏曲艺术最为直接的传播,是传播戏曲艺术的第一个层次。
        二、中国戏曲的大众传播与形态流变戏曲依靠演出和剧本的流传要受到时间空间、文化水平、接受能力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戏曲艺术的大规模传播。二十世纪大众媒介出现,戏曲艺术敏锐地与多种新的传播手段结合,打破了传播界限,大大扩充了受众范围,并在适应新的传播方式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自身的艺术形态并扩展其外延。
  (一)戏曲的报纸、杂志传播工业化的印刷技术带来了报纸、杂志的发展,同时也给戏曲艺术的传播提供了新的方式和内容。
  报纸、杂志的发行量大、发行面广泛,价格低廉,信息传播迅速且可以长期保存,阅读率高,文字、图片的表现力强。这使得戏曲艺术舞台表演以外的延伸部分如演员介绍、专业技巧、新闻故事等得以传播,传播内容得以全方位,多层次地扩充。综合性报纸上一般刊登有关戏曲的评论、广告、介绍、剧照等消息,或开辟专栏登载戏曲知识介绍和演员事迹、师从等文章。同时,杂志的出现给戏曲艺术的学术讨论提供了长期的载体。仅二十世纪涉及戏曲学术研究的严肃杂志就包括《戏剧丛刊》、《戏杂志》、《戏剧旬刊》、《戏剧月刊》、《剧世界》、《半月戏剧》、《十日戏剧》、《北平半月戏剧》、《燕华戏剧半月刊》等多种出版物,当今的学术期刊更是种类繁多。这些期刊内容严肃,学术氛围浓厚,促进了知识界参与戏曲的改良完善和理论研究,提高了戏曲的艺术水平。另外,针对某一剧种进行宣传的刊物大量出现,越剧在这方面的表现最为突出。如1939年创刊的《越讴》是最早的越剧专门刊物;此后又先后出现了《越剧专刊》、《越剧月刊》、《越剧画报》、《越剧日报》、《上海越剧报》及《越剧世界》等一批越剧刊物,内容涉及剧本、剧评、剧照、越剧名人、越剧新闻及动态、大事记等,为越剧成为中国深受喜爱的一大剧种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报纸杂志与戏曲的结合,有利于戏曲知识的普及、戏曲消息的发布和演员知名度的提高,加强了戏曲与普通民众和知识分子的联系,吸引了更多观众,也是戏曲资料保存的有效方法。
  (二)戏曲的广播传播广播媒体传递信息快速及时,而戏曲艺术本身的可听性因素使戏曲与广播的结合成为可能。广播打破了传播的时空间限制,接受方便,适合不同文化层次的广大受众,因此一经出现便风靡于世。早期的戏曲广播主要采取播放演出录音或唱段唱腔的方式,再现舞台艺术的直接成果。现在,随着科技水平和人们审美要求的不断提高,戏曲广播广泛采集积累广播音响资源,及时传递与戏曲文化艺术实践相关的资讯,满足受众对舞台上下,行内行外戏曲信息的需求,将技术和艺术融合,从听觉角度对戏曲进行创作再造。在满足人们听戏、了解戏曲信息的要求的同时,戏曲广播还开发了不同形式的新内容,如邀请戏迷听众互动参与,展示自己的戏曲才华。戏曲的广播传播贴近了戏曲艺术与受众之间的联系。虽然广播媒介的性质决定了它在传播戏曲艺术过程中对舞台表演视觉部分的缺失,但它也使戏曲艺术摆脱了视觉的束缚,引导人们更注重戏曲唱腔的艺术体验。
  (三)戏曲的电影、电视传播戏曲走上银幕以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的谭鑫培主演的京剧无声片《定军山》为标志。此后又出现了由谭富英、雪艳琴主演的京剧声戏曲片《四郎探母》及袁雪芬、范瑞娟主演的越剧彩色戏曲片《梁山伯与祝英台》等。1958年9月,北京电视台正式开播(1978年5月1日改称中央电视台),戏曲艺术又与“小银屏”结合,开创新的传播方式。电影、电视戏曲的出现,弥补了报纸、杂志、广播对戏曲舞台表演传播的不足,不仅可记录舞台演出的情况,还对戏曲艺术形式进行改革,特别是开发一系列适应电视手段的表现形式。电视媒体可以运用影视的记录功能,将舞台戏曲原汁原味地搬上屏幕,比如中央电视台的《空中剧院》栏目等,是戏曲舞台表现忠实地直播或录播。电视媒体还可以利用戏曲唱腔,采用实景拍摄的方法把戏曲和影视剧结合起来,形成了戏曲电视剧这种特有的艺术品种,比如黄梅戏电视片《家》、《春》、《秋》。有学者将以上两种传播方式称为“原生态的电视戏曲”和“新生态的电视戏曲”④。另外,有关戏曲的电视栏目也传播了戏曲常识,观众甚至可以从电视的学戏栏目中学习戏曲表演。这些节目已经完全不同于传统的舞台演出,无疑是对传统戏曲艺术形态外延的扩充与发展。戏曲的电视传播,既有忠于舞台戏曲的直播、录播形态,也有运用视听语言手段参与创作、制作出舞台戏曲不可能表现的新型节目形态,一改戏曲演出传播单一的舞台表演形态,呈现出多元化全方位的发展趋势,使戏曲文化得到了进一步普及和弘扬。
  (四)戏曲的互联网传播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互联网时代,戏曲艺术又一次与先进的传播方式联系,利用互联网传播平台,通过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来传播戏曲艺术及其相关内容。作为新兴的第四媒介,互联网有着传统媒介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和整合性。网络世界信息容量空间巨大并且存储便利;多媒体兼容,拥有戏曲演出传播、剧本传播和大众传播方式所具备的各种表现手段,综合传播戏曲的舞台表演、剧本文字、声音唱腔等,且传播速度迅速快捷。
  互联网通过建立戏曲网站、戏曲博客、戏曲论坛和聊天室全面展示、交流、传播戏曲艺术,由于它具备超越其它媒介的自由交互功能,受众可以在网上自由发表自己对戏曲的感受和评论。戏曲传播提高了受众参与程度,更贴近观众。同时,互联网信息传播的范围更加广泛,一旦信息发出,世界上所有人登陆网络都可以接收得到,这为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的中国戏曲提供了走出中国、进行世界性传播的可能。互联网正利用其自由互动、四通八达的信息传播功能,与戏曲其它传播方式形成有益的互补关系,共同推动戏曲艺术的当代全球传播。
  正如戏曲的剧场传播提供给戏曲艺术认识其它艺术形式,并吸收百家之长为己用的机会一样,戏曲的大众传播同样给予戏曲艺术与其它艺术互相借鉴,相互融合的可能。比如戏曲与电影电视剧结合,产生出《三笑》等利用多种戏曲元素和唱腔的脍炙人口的艺术作品;相声中也有偏重以戏曲为内容的戏曲相声段子,深受相声听众和戏曲爱好者的欢迎;在当代,曲作者把戏曲音乐和流行音乐的元素综合在一起,产生了《说唱脸谱》、《北京一夜》等戏曲歌曲,风靡全国;更有利用三维动画手段加以戏曲人物改变的戏曲动漫作品,在成为动漫界的新产品的同时推广传播了戏曲艺术。在这种种融合的过程中,戏曲艺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自身原有的艺术形态。戏曲的报纸、杂志、广播、电影、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播方式不再局限于对戏曲艺术的本位传播上,而是同时兼顾了戏曲的舞台表现,剧本阅读和唱腔流传,又在此基础上传播了戏曲演出、戏曲知识、戏曲演员、戏曲逸事等各类讯息,即戏曲艺术的延伸传播,并在传播过程中发展戏曲的艺术形态,提高戏曲的艺术内涵、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不论是戏曲艺术的本位传播还是延伸传播,不论是对戏曲原有艺术特点的完善还是对其艺术形态的外延扩展,戏曲的大众传播方式与戏曲演出传播、戏曲剧本传播同时存在,共同推动戏曲艺术的传播进程,发展戏曲独特的艺术形态。

本文来源:http://www.rjdtv.com/yishulunwen/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