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电视媒介创新高校舞蹈教学研究

更新时间:2019-08-08 来源:舞蹈论文 点击:

【www.rjdtv.com--舞蹈论文】

  【内容提要】在数字化和网络时代,电视媒介与舞蹈艺术的深度融合,给高校传统舞蹈教学带来深刻影响。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高校舞蹈教育的新特征、新要求,充分发挥电视媒介在舞蹈教学中的作用,构建起全新的高校舞蹈教学模式,是实现舞蹈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和必然趋势。
  【关键词】舞蹈教学; 创新教学; 电视媒介; 高校
   一、高校舞蹈教育的新特点与舞蹈电视媒介关联分析目前,我国高校的舞蹈教育还是以“口传身授”的传统教学方式为主,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建立,不利于学生个性品质、自主精神的培养。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理念在舞蹈教育中的渗入,以及社会对全面素质人才的强烈要求,给传统舞蹈教育理念及模式带来了深刻的影响。而电视媒介多77维度、形象化地展示舞蹈艺术,以其视觉媒体传播和多感官刺激的手法,开创着现代舞蹈教学的创新之路。
  ( 一) 舞蹈教育更趋向审美性舞蹈是心、灵与形的完美统一,它更需要灵魂,需要文化内涵和舞者对它的理解及表达。舞蹈教学已经从传统的动作模仿上升到了一个艺术审美的阶段,其基础在于让学生掌握高难度的技巧动作,但更重要的是要表现舞蹈演员的思想感情,塑造人物的性格和精神面貌。东汉文学家傅毅在他的《舞赋》中明确地提出了“与诗迁化,明诗表旨”的舞蹈观,主张舞蹈的姿、容、形、态随着思想感情的变化而变化,诗的“意境”是舞蹈的主旨。因此,舞蹈艺术的审美教学过程,也就是以舞蹈的审美体验为主线而展开的审美能力的训练培养过程。
  电视媒介与舞蹈的联姻,使“舞蹈影像”更趋完善,让同时存在于时间和空间的舞蹈以影像的形式保留和展现出来。电视媒介不仅能展现具独特艺术魅力的舞蹈意象,而且能还原出舞蹈的造型美、流动美、诗意美、情感美,进行高层次的舞蹈教育,让学生达到形神兼备的程度,应该借助电视媒介,让学生大量学习与舞蹈相关的文化知识,赏析舞蹈精品,让学生在强烈的视觉冲击中努力去寻找舞蹈的内在感觉,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加深对舞蹈主题、舞蹈内涵、舞蹈精髓的领悟与感知。
  ( 二) 舞蹈教育更趋向自主性目前,“90 后”大学生已经成为高校校园的主体,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多元性非常突出,追求自由、追赶潮流的愿望非常强烈。激发学生主体意识是创新舞蹈教学的关键。运用电视媒介开展高校舞蹈教学,通过一系列开放自主的舞蹈欣赏、舞蹈体验、舞蹈表现、舞蹈创作等活动的实践,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性和独立精神,进一步发挥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思维,从而实现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此外,当代学生的生活方式较以前不同,活动的时间、空间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据笔者对 50 名学生的调查,在课余时间里,上网、自学、逛图书馆、其他社交活动的占比分别为50%、20%、10%、20%。电视媒介借助网络这一载体,能有效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将舞蹈电视媒介渗入学生业余生活,将舞蹈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时间,实现舞蹈教学课间课后的多时空覆盖。
  ( 三) 舞蹈教育更趋向实践性舞蹈学生同其他大学生一样,毕业同样面临着就业的现实问题。笔者调查显示,近五年,杭州师范大学舞蹈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主要流向四个行业:中小学舞蹈教师、专职舞蹈演员、舞蹈相关的行业、转行从事其他行业。对近五年 100 名毕业生进行了调查,高校舞蹈教学与行业实践的适应性之间需要提高的方面,其中实际教学能力占 33%、舞台表演经验占 32%、舞蹈创新能力占 25%、适应社会能力占 10%。对应这四个方面,主要原因是学与教角色转换中存在的鸿沟、课堂环境与舞台环境之间存在的鸿沟、模仿与创造之间存在的鸿沟、学校与社会之间存在的鸿沟,造成这些鸿沟的主要原因是高校舞蹈教学的实践性问题。
  ( 四) 舞蹈教育更趋向开放性封闭式的舞蹈教学模式主要是重视舞蹈的技巧,忽视学生创新能力的体验与实践。舞蹈开放式教学模式是以建构主义学说、人本主义理论等为理论基础建构的。“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条件下,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论强调,学习是发挥人的潜能、实现人的价值的过程,要求学生愉快地创造性地学习。开放式舞蹈教学模式的核心在于自主与创新,让学生在舞蹈学习的同时发挥自身的潜能。运用电视媒介创新舞蹈教学,主要着眼点不在于单纯地传授知识和技能,而在于培养舞者感知舞蹈、创造舞蹈的能力。
  电视媒介的运用,为开展开放式舞蹈教学提供了基础条件。运用电视媒介开展舞蹈赏析教学,让学生大量欣赏舞蹈作品,将舞蹈作品中的形象、情节和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不断激发他们的思维使其充分联想,挖掘学生的二度创作潜能,最终做到不断积累、不断想象、不断创新。
  二、运用电视媒介创新高校舞蹈教学的模式舞蹈电视媒介主要有舞蹈电视栏目、舞蹈电视教学片和电视舞蹈精品。舞蹈电视媒介教学是充分运用电视媒介直观性、交互性和共享性等特点,创设形象逼真、色彩鲜艳、动静结合的教学情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情感,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的一种舞蹈教学方式。它不同于传统的“口传身授”教学法,优点在于: 一是利用仿真技术,以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把舞蹈的风格韵律、情感等内涵的东西,完整地“示范”给学生,弥补了课堂上点动式“示范”教学的缺限,学生能身临其境地受到艺术的感染,提升自己的发散性思维、个性和创造思维能力; 二是改变舞蹈教学中“一言堂”的格局,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是可以把教师很难示范清楚的技术环节,通过采用慢动作、停镜、重放影像等教学手段结合讲解、示范表演出来,为学生模仿动作和对照练习,更快更全地建立起动作表象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但运用这种教学模式,要避免忽视体验教学而导致的技术课教学时间的严重丢失,避免忽视课堂中师生之间的互动。
  ( 一) 再现对比教学模式这种方法是利用摄像技术,在学生表演舞蹈组合、舞蹈节目时,用摄像机拍摄下来,再利用电视媒介放映出来,反馈给学生共同观看。这种方法,也是基于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学习的反馈环节是促进学习的有效手段。通过对视频中学生的表情、舞姿、动作、节拍、造型等进行分析,形成互动、对比,让学生以“旁观者”的角度来观察舞蹈动作,自我对比或与他人及教师对比,可以自己发现优缺点、自我纠正和改进。这种教学方式充分利用电视重复再现的功能优势,为学生提供了模仿动作和自我纠正的有利条件,主要方式是对比与反思相结合。“对比”教学是很重要的教学手段,有很多种方法: 如新旧动作对比、相似动作对比、动作异同对比、正确错误动作对比等,通过操作“快进”、“慢放”、“定格”、“重放”、“扩大”,将学生的舞蹈某一过程或某一动作进行观摩,再经过教师进一步讲解、纠正,深入反思,从而弄清动作过程,加深舞蹈理解。
  ( 二) 鉴赏分析教学模式这是一种对学生学习舞蹈基本知识,提高素养及艺术鉴赏力进行有效指导的教学法。可以通过开设舞蹈赏析课的方式,也可在每次教学课堂前,加入相关赏析课,注重培养学生对舞蹈作品“看、听、动、想、说”的能力,开阔学生视野,加强专业修养。教学程序为: 舞蹈背景知识( 或不同舞种) 欣赏→分析异同→精讲释疑→自主体验。这种教学方法,可以采取几种途径进行: 一种是“异舞求同”和“同舞求异”的方法,实现思维由发散到集合又到发散的过程,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良好发展。“异舞求同”就是围绕各民族独有的动律、体态这个中心,找出共同点。“同舞求异”就是调动思维,让思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方向去拓宽,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另外一种方式,就是舞蹈艺术修养的培养。开展相关背景知识的欣赏,在学生欣赏时,教师引导学生去分析舞蹈作品的主题、结构、动作的运作、表现手法等,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表现力和舞蹈的创编力。比如,在学习民族民间舞时,先了解各民族的生活习惯、地域文化、宗教信仰等,从而理解各民族舞蹈的风格特征。
  ( 三) 互动演绎( 观审) 教学模式其特点是充分尊重学生,换位思考,双向互动。核心是要做到学生分组轮流练习、集体观审。教学程式如下: 作品欣赏→分组练习→互比评判→评价总结。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课堂分为四个教学版块: 第一版块,播放事先准备的舞蹈组合电视片,老师进行教授讲解,分析要点,提出要求; 第二版块,把班级分成五组,其中一组为评判组。四组分头讨论练习,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维,合作练习。第三版块,四组学生分别表演舞蹈组合,由评判组打分,并进行点评。第四版块,老师进行点评,分析各个组的优点和不足。这种教学方法,把互动式教学与启发式教学结合起来,突出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的教学特征,让学生能从舞蹈中得到乐趣,提高学习舞蹈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此过程中,学生从被动的学生角色转变为自主的表演者角色,能更直接的学习兼具舞蹈艺术情、意、境的表演,这是实现课堂教学向舞台实践转化的一种好的形式。
  ( 四)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研究的方法( 或探究的方式) 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活动,它体现了现代育人模式注重学生能力培养、主体性发挥及个性发展的特点。这是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主动建构。教学步骤如下: 电视舞蹈作品欣赏→探究分析→自主体验→表演评价升华提升。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课堂分为五个教学版块: 第一块,组织学生观摩精品舞蹈作品电视片。第二块,作品欣赏后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从节目的题材、结构、表现方法、舞蹈音乐乃至灯光布景、服装道具等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拓宽学生视野。第三块,学生自已体验,给学生以自由创作独立实践的空间、时间和机会,进行动作编排和组合。
  第四块,由学生表演,可以基于电视片内容进行重新编排,同时,每个学生表演完毕,由教师进行简要点评。第五块,学生根据教师点评意见,重新表演,并用摄像机进行拍录。这种教学方法的特点: 一是探究性,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舞蹈实践,以及对舞蹈信息资料的分析整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主体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是审美活动的“主角”。三是创新性,培养学生多角度、多因素、多方位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 五) 网络自学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生活网络化的特点,充分利用学生的业余时间,自主性强、不受时间空间限制,以“学生个体学习为主,以师生互动为辅”。一方面,学生可以点播舞蹈资料共享库,或者通过网络获得个人关注的舞蹈基础理论、舞蹈教学视频、舞蹈作品欣赏、舞蹈作品学习、舞蹈评论、舞蹈音乐等的相关资料,在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更拓展了舞蹈艺术视野。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即时通讯软件( 如 QQ) 等,布置学习任务,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时间、课程,交流学习心得。
  三、运用电视媒介创新舞蹈教学的前沿动向随着现代信息和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电视媒介正在与其他媒介深度融合,高校舞蹈艺术表演和教学正突破时空限制,颠覆传统理念,呈现出教学空间由“面授”到“远程”,教学主体由“单向”到“双向”,感受体验由“二维”到“多维”,教学方式由“课堂”到“实践”的趋势,走向一条艺术语汇更丰富、情感氛围更浓烈、视觉美感更具冲击力的变革之路。
  目前有以下几个方面尤其值得关注:
  ( 一) 远程教学主要通过网络、电视媒介实现舞蹈教育目的。通过电视显示屏幕,以宽带网络技术作为传送手段,提供优良的教学资源和优质的教学服务,这种教学方式与舞蹈学习者的视觉学习模式也是相吻合的。目前,随着摄像与网络实时传输技术的结合运用,已经摆脱了网络带宽的限制,不仅可以实现以过去时状态进行网上传播、交流与互动,也可以建立互联网中的实时交互环境,实现有效的同步视频传输,而且可以实现舞蹈培训的远程排练、舞蹈的远程创作和舞蹈的远程展示。远程教学也是一种开放性的教学,具有突破时间限制、师生互动、资源共享的优点,实现以学习者为主体的学习和协作式学习。目前来看,主要有两种方式: 同步式和异步式。同步式就是教师网上教学与学生网络学习同步; 异步式教学,就是老师先将教学内容进行摄像,发到网络空间或共享库,供学生随时学习。
  ( 二) 虚拟体验在传统意义上,舞蹈只能面对面进行教学,舞台实践受时间、机会等限制。随着现代技术的快速发展,创造虚拟舞台已经成为可能,这也为解决舞蹈教学中重课堂而轻实践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虚拟是一种对非真实世界的模拟,但它却能给人一种如同真实的体验。比如,目前已有人将数字化技术运用到舞蹈编导中,使舞蹈编导的构思,包括队形变化及舞蹈动作等都可以通过数字虚拟直接呈现在屏幕中。同时,从技术发展来看,可以尝试建立一个虚拟的舞台环境,不仅仅只是背景,而是让舞蹈学习者宛如置身一个真实的舞台。尽管这种技术目前还没有普及,但它在未来是否会引发一场舞蹈编导和舞蹈教学方面的革命,值得期待。虚拟现实( Virtual Reality,简称 VR) 是近年来的高新技术。它是利用计算机产生一个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提供使用者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让使用者如同身临其境一般,可以及时、没有限制地观察三维空间的事物。
  ( 三) 新型交互在人与电视媒介的交流互动上,出现了三种新的方式: 一是 3D 展示。舞蹈是以人体动作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是一种立体呈现。从目前舞蹈电视媒介来看,大都是局限于二维呈现,视觉冲击力不够,存在着视觉盲区,难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舞蹈感觉。3D( three-dimensional) ,或称为三维仿真技术,将人类真实视觉和虚拟画面最大限度地结合在一起,革新了人与环境交互的方式。在高校舞80蹈教学中,运用 3D 技术,可以使画面变得立体逼真,图像不再局限于屏幕的平面上,仿佛能够走出屏幕。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在三维环境里旋转观看舞蹈,从上下、左右、前后 360°的任何角度观看影像的不同侧面,舞蹈的形式美将被这些立体的图形和图像进一步加强,开创出一个异乎寻常的审美心理空间。二是视觉跟踪。这种交互方式能够使计算机上的画面随着观看者眼球的转动而发生变化。如果这种技术应用于高校舞蹈教学,可以增加观看的即时反应性和趣味性。三是动态交互。可以根据人和影子的变化决定电视画面内容的变化。在高校舞蹈教学中应用这种技术,可以随着舞者的动作变换背景的画面,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增加舞蹈教学的实践性。结语“舞蹈教学永远伴着实践,手不舞、足不蹈,不算舞蹈,光说不做不能是舞蹈课。可以说舞蹈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要肯定口传身授法是舞蹈的基本教学方法,它是符合舞蹈的教学规律的。”
  运用电视媒介创新舞蹈教学,并不是要放弃口传身授的教学模式,而是要形成“口传身授为主、电视媒介手段为辅”的教学格局。电视媒介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充分运用,就是要在口传身授与电视媒介手段的相互交插、相互融合中,使学生实现多元化的视觉感知、多途径的舞蹈实践。同时,把电视媒介多维化的信息传递功能作用于舞蹈教学,使学生的思维活动较易突破抽象思维的难点与局限,进入抽象概念并展开共同参与学习过程的多维思维,促进学生的舞蹈创新。
  【参考文献】
  [1] 杨荔. 论舞蹈教学中审美价值的培养[J]. 科教导刊,2011( 5) : 81.[2] 陈东. 开 放 教 育[M]. 上 海: 上 海 教 育 出 版 社,2001: 5.[3] 薛静. 对中国传统舞蹈教学的创新的研究[J]. 科技咨询,2011( 11) : 198.[4] 王凡. 高校舞蹈教学创新探索[J]. 新西部,2010( 6) : 214.[5] 徐爱华. 在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J]. 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2( 5) : 102.[6] 蒙妍.“体验———探究”教学模式在高师舞蹈开放式教学 中 的 应 用 研 究[J]. 梧 州 学 院 学 报,2010( 2) : 92.[7] 孙晓梅. 舞蹈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M]. 上海: 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30 -31.[8] 潘志涛. 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法[M].

本文来源:http://www.rjdtv.com/yishulunwen/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