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贻白:戏剧通史的多卷次写作与戏剧史学的立体化叙述

更新时间:2019-06-09 来源:室内设计论文 点击:

【www.rjdtv.com--室内设计论文】

自20世纪初迄今,周贻白仍算是写作戏剧史卷次最多的曲学家,尽管近二十多年来也涌现出许多名称、角度各不相同的戏剧史着作,但就个人写作戏剧史的数量言,还没有一位曲学家能出周贻白之右。在曲学界,除了 《中国剧场史》,周贻白一生撰写的以戏剧史命名的着作就多达六种: 《中国戏剧史略》、《中国戏剧小史》、《中国戏剧史》、《中国戏剧史讲座》、《中国戏剧史长编》、《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 《中国剧场史》虽然以剧场为书名,但内容并不囿于剧场,还简明扼要地叙述了剧团和演出的演变历史,因而,此着也可以视为一种结构、写法跟其他六种不同的戏剧史着作,这样,他确确实实地撰写了七部戏剧史着作。从这七部戏剧史着作来看, 《中国戏剧史略》、 《中国剧场史》、《中国戏剧小史》、 《中国戏剧史讲座》的篇幅、规模都比较小,除 《中国剧场史》没有从时代来写,其他三部都以时代先后为线索,对戏剧的发生发展到繁荣衰落的过程做了相对完整的清晰叙述,提纲挈领,眉目粲然。 《中国戏剧史略》分为戏剧的发端、中国戏剧的初型、汉代的乐舞与百戏、六朝时代对于戏剧的表见、隋唐间戏剧的各方面、宋官本杂剧及大曲、南戏的出生及其进展、诸宫调与元杂剧、元杂剧的结构及其他、南戏的复兴与 《琵琶记》、从海盐腔到昆山腔、沈璟与汤显祖、明清戏剧的趋势、花部和雅部的分野、花部诸腔的兴替、皮黄剧的来源及其现况十六节;《中国戏剧小史》
  分为中国戏剧的形成、唐宋间的戏剧、南戏与北剧、明代戏剧概况、昆曲与乱弹、皮黄剧的勃兴、文明戏与话剧、中国戏剧前途的展望八章。这两部着作都是作者撰写戏剧史的最初尝试,侧重对每个朝代戏剧重大事件、代表人物、主要作品的介绍和描述,纵向连接和贯穿是它们的突出特征。这种写中也得到很好的体现,它虽然是戏剧史演讲的连缀,却最适合对重大事件、代表人物、主要作品的评介,由于时间有限制,所以内容必须有剪裁,共分为汉唐时代的歌舞优戏、唐代传奇文与北宋杂剧、南宋时代的杂剧和戏文、元代杂剧、元末南戏与明初传奇、明代杂了三皇五帝和夏商时代的巫觋、西周春秋战国时代的俳优、秦汉角抵百戏、魏晋南北朝散乐、隋唐歌舞戏弄、宋金杂剧院本。周贻白从大量文献典籍中钩稽出许多史料,对这些戏剧形态进行了复原和描述,认为它们尽管体式、风貌各不相同,但在整体上却具有比较相似的特征,即都以表演为主,舞台是它们的中心,没有作家编剧,没有作品剧本,是临时当场此在的时空呈现,如雪泥鸿爪,去无痕迹,并侧重感官的怡悦和享受,显得简单粗糙,但确确实实构建、延续着中国戏剧史,为后来中国戏剧的崛起、兴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周贻白把这一漫长时期称作中国戏剧的形成期。周贻白指出宋代南戏的出现才标志着中国真正有了健全的戏剧样式,还特别强调南戏出现在元杂剧之前,纠正了长期以来所谓元杂剧早于南戏出现的认知错误。元明清三代虽然是中国戏剧的兴盛期,但戏剧样式规范整齐多了,不像以往那样纷乱繁复,只有南戏、杂剧、传奇,而这三种又是涉足中国戏剧者反复阐释、解读的对象。周贻白对于这三种戏剧样式则没有面面俱到,而是从侧重论述表演的角度作了总体的观照和概括,元明清三代全部戏剧实体尽管没有彰显出来,但基本线索、脉络却比较明确清晰,从而照顾了中国戏剧史撰写的均衡原则。周贻白对清代中叶后出现的昆弋两腔的争胜以及昆曲衰落、花部勃兴用力颇大,尤其对以京剧为代表的地方戏也下了很大工夫,使处于作者当前状态的以京剧为代表的地方戏名正言顺地进入了戏剧史家的撰写范围,这不仅是周贻白对戏剧史的一大贡献,而且也体现了他尊重一切戏剧形态的审慎态度。
  周贻白的戏剧史着述还带有综合性的全局眼光,也就是把构成戏剧的各种因素都考虑在内,对戏剧的方方面面都做了尽可能周详的解读和叙述,“全”是周贻白戏剧史着述的一个显着特征。大凡与戏剧有关的诸如作家作品、演员角色、服装道具、声腔身段、舞台剧团、教坊戏校,他都能把它们的来龙去脉较为具体、全面地呈现出来,反映了他具有一种不同于一般曲学家的戏剧观。一般曲学家都是从作家作品和文献典籍出发,书面、理论材料的梳理和解读占有很大比重,经验、实践材料的拥有几近于零,甚至对戏剧表演一窍不通或者干脆拒绝看戏,如此写出来的戏剧史绝对不会是全面的戏剧史,即使重视舞台表演者如任中敏、钱南扬,虽然也照顾到了舞台表演的诸多因素,但他们所说的这些因素还是从文献典籍中发掘出来的,而不是来源于亲自参演的实践、经验,总有墙外看花的隔膜感和疏离感。周贻白则出身演员,具有从事舞台表演的经历,这就使得他的戏剧史着述跟一般曲学家的着述有本质的不同。一般曲学家能解读的他能解读,而一般曲学家不能解读的他也能解读。像他的 《中国戏剧史》的结构就很独特,卷一就是 “古今优伶剧曲史”,从优伶的角度对中国戏剧史作了观照和叙述,这种写法之于20世纪的中国戏剧史还很稀见。
  20世纪的其他中国戏剧史即使对中国古代优伶有所兼顾,但对近代以来的优伶 (演员)则根本未能涉及,周贻白则不仅叙述了古代优伶,也对近现代以来的优伶尽可能地给予一席之地。此着卷二所谓 “各地各类剧曲史”则对秦腔、昆曲、高弋、汉剧、粤剧、川剧、越剧、山西梆子、河南梆子、皮黄剧、话剧的历史作了钩稽,每节所述就是一部小型地方戏史。因为周贻白自己曾是演员,所以他对这些地方戏叙述的着眼点也在舞台表演,尤其对当红演员的拿手好戏如何精彩表演也都有简洁记述。他的 《中国戏剧史长编》、《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则是在叙述每个时期的戏剧形态时,尽可能地把创作、表演结合起来,如 《中国戏剧史长编》第四章 “元代杂剧”,在叙述了 “杂剧的体例”、“作品的思想性及其文词结构”后,还叙述了它的 “排场及其演出”;第六章 “明代戏剧的演进”,在叙述了 “《浣纱记》与昆山腔”、“沈璟与汤显祖”、“杂剧的南曲化”后,还叙述了 “明代戏剧的扮演”,这样一来,对元明两代戏剧的观照和认识就显得比较全面。这种思路之于 《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更获得了认同和肯定,对元明戏剧除了叙述它们的创作,还叙述了它们的演出,尤其像明代,特别谈到了声腔和批评,对明代曲学的审视也成为他的戏剧史着述的一个方面。从这个角度看,周贻白的戏剧史着述并不是只对戏剧的创作和演出,也包括了对戏剧的批评,戏剧批评史、理论史也是他的戏剧史着述的重要内容。还有戏场剧团、教坊戏校之类也都是他的戏剧史所要叙述的对象,像 《中国戏剧史》卷五所谓 “创设国家戏院”、“创立国际戏剧陈列馆”、 “国立戏剧学校之创立”、“北平戏曲学校史略”,都是别的戏剧史很少甚至完全不予涉猎的内容,周贻白则做了力所能及的论述,从而使他的戏剧史具有一种立体的多层次的复杂建构,扩大了中国戏剧史着述的视野,也为后来戏剧通史的撰写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的范式。
  周贻白除了比较全面地阐释戏剧各种要素,还特别注重考察、探寻戏曲声腔源流的历史和路径。戏曲声腔是戏曲演唱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现存最早的宋南戏的演唱就有声腔,继宋南戏而起的元杂剧也有声腔,但宋南戏和元杂剧的声腔大约在明中叶以后就失传了。有资料可考的戏曲声腔始自明代传奇,而明代关于戏曲声腔都侧重于对它们的发源地区、风格特征的记载,很少触及它们的依赖和联系,以至清代出现以皮黄剧为代表的花部,戏曲声腔之间的内在关系诸如沿革、变异、融合、分化之类,都没有人给予深入钩稽与仔细归纳,再加之戏曲声腔是一种属于此在的短暂、易逝的艺术,存活于演员的喉舌唇吻,没有录音设备很难捕捉、复制和存贮,这样,关于戏曲声腔发展演变的研究就十分罕见,而这种研究除非内行又不能做到表述的妥帖和允当。周贻白是最早对戏曲声腔源流进行详细论证的曲学家,也是20世纪以来能够把戏曲声腔的来龙去脉清晰地表述出来的唯一的曲学家。他之后的张庚、郭汉城主编 《中国戏曲通史》与廖奔、刘彦君撰写 《中国戏曲发展史》对戏曲声腔的认识、阐释,我们以为就是接受了周贻白的影响。周贻白戏曲声腔史着述可以说是他对中国戏剧史研究的最大贡献,因为他的建构,戏曲声腔史不再断裂、零散、空缺,而变得连续、系统、充实起来。他的 《中国戏剧史略》就有 “从海盐腔到昆山腔”、 “花部诸腔的兴替”、 “皮黄剧的来源及其现况”; 《中国戏剧小史》就有 “昆曲与乱弹”、“皮黄剧的勃兴”;而 《中国戏剧史》专门用一卷 “各地各类剧曲史”叙述秦腔、昆曲、高弋、汉剧、粤剧、川剧、越剧、山西梆子、河南梆子、皮黄剧; 《中国戏剧史长编》叙述明代戏剧就有“传奇的格律与声腔”、“《浣纱记》与昆山腔”,叙述清代戏剧就有 “昆弋两腔的争胜”、“昆曲衰落的前后”、“京腔与秦腔”、 “各地方戏剧的发展”;最后一部戏剧史 《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也有 “明代的戏曲声腔———昆山腔与梁辰鱼”、“弋阳腔及其剧作”、“弋阳腔与昆山腔的争胜”、“花雅两部的分野”、 “四大徽班与皮黄”、 “京剧与各地方剧种”、“辛亥革命前后的各地方戏曲”;即使讲演的记录稿 《中国戏剧史讲座》仍有 “明代杂剧传奇与所唱声腔”、“京剧及各地方剧种”,这些章节都以戏曲声腔作为重点,而近现代以来的地方戏声腔尤其是他侧重分析的对象。周贻白认为,中国戏曲声腔可以分为弋阳腔、昆山腔和梆子腔三大源流,弋阳腔之前的声调线索是邪许声———民谣———董逃歌———竹枝歌———踏谣娘———曼绰,之后的声调线索是四平腔和青阳腔,弋阳腔又衍生出京腔、湖南高腔 (楚剧、湖南花鼓)、粤剧、闽剧、四川高腔、绍兴高调 (的笃班),四平腔和青阳腔即后来的安徽高拨子;昆山腔由海盐腔发展而来,后来渐渐地分化为北昆和南昆,北昆又分化为秦腔、皮黄和徽班,南昆又分化为汉剧、湘剧、川剧、滇剧、桂剧、粤剧,除北昆、南昆外,还有沪剧 (宁波滩黄)、苏州滩黄 (杭州滩黄)、常锡文戏 (扬州文戏);梆子腔由弋阳腔发展而来,后来演变为襄阳调、汉剧西皮,汉剧西皮又分化为湘剧北路 (桂剧、粤剧、赣剧),其中同州梆子是最早的源头,由它又滋生出河南、山西、西安、四川、云南、山东、河北诸梆子,山东梆子即肘鼓子,河北梆子即蹦蹦、老梆子、喝喝腔、秧歌剧,西安梆子衍生出的陇东调又孕育出徽调二黄、京剧二黄,徽调二黄又影响了扬州戏、江淮戏和绍兴戏。三大声腔的始祖都是宋元南戏。通过周贻白的钩稽和梳理,元明清以来的戏曲声腔源流的沿革、演变、分化就变得非常清晰了。这种追根究底、穷源溯流的发掘、阐释前贤时宿都未曾做过。可以说,周贻白是20世纪对戏曲声腔进行着力整理和深入研究并取得显着成就的唯一学者。

本文来源:http://www.rjdtv.com/yishulunwen/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