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孙颖中国汉唐古典舞基训教程

更新时间:2019-08-22 来源:舞蹈论文 点击:

【www.rjdtv.com--舞蹈论文】

   一、编创基训教材的经历孙颖教授思考课堂训练教材一事始于 1987 年前后,《铜雀伎》的排练使他进一步感受到课堂训练与舞台作品表演的密切关系。其后的《炎黄祭》和《开元舞典》的创作排练中,学生们因不理解这些弯曲和厚重的流动形象美在哪里,而出现原本熟练的技术技巧无用武之地的尴尬。孙老师在他的文章里感慨万分: “技巧要训练,但也更为重视舞蹈语言的流动连接能力和文化心态和文化气质,也就是审美感情的培养。”
  于是,创建一套舞台与课堂统一的基训教材的决心开始在他的心里涌动。作为艺术家的孙颖十分清醒地认识到“理论是第一步,舞台体现是第二步,不能起步就编创训练教材。”他用了二十余年的时间明确了“什么是中国的古典精神、到哪里去找出古典精神”的理论之后,就继续着自己的创作实践之路。在《铜雀伎》问世前后,反映历史故事的电视剧兴起,给了孙颖一个特殊的创作实践的机会。《三国演义》、《司马迁》、《炎黄始祖》等电视剧的导演追求贴近史实的艺术理念,以及学生们甘愿为“孙导”做演员的真诚,为孙颖教授的创作实践搭建了一个特殊的平台,他戏称那是“打杂”。近十年颠沛流离的艺术实践成为 1997 年在舞院正式推出的历史序列舞蹈晚会《炎黄祭》的铺垫。1999 年孙颖在为重庆市歌舞团创作了《龙族风韵》之后,就地开始正式投入编创训练教材的第三步。2000 年他受聘于重庆大学任舞蹈系系主任,从此,重庆大学舞蹈系按孙颖教授所设计的专业课程授课至今。接着,为 2001 年在北京舞蹈学院招收大学本科生而组织力量开始正式编创大学本科教材,至 2002 年内部定稿印刷了《中国古典舞基训教材大纲》。
  二、基训形态的审美特征孙颖教授在《我的创作观》一文中说“形象的含义不仅是外观形态,也包括甚至更为重要的是时代气息。”“因为形象的意义,是在于体现创作者所发现、所认定的审美价值。”他创作的舞蹈形态多姿多彩,其中,有两个方面既有关联又是不同的学术内容。一方面是剧目创作的中国古代历史的断代形108态,我们看到舞剧《铜雀伎》中的汉代舞风与女子群舞《挽扇仕女》的晚清神韵大相径庭。脍炙人口的《踏歌》、《谢公屐》、《楚腰》、《小破阵乐》、《小胡旋》成为舞蹈创作捕捉古代舞蹈形象的典范,这些舞蹈作品的艺术个性与断代形态特征总是清晰生动地展现在舞台上。另一方面,就是我们在这第一步里要谈及的舞蹈基训教材的训练形态。孙教授曾经这样为课堂的训练形态定位,他说汉唐古典舞的基训形态是“历史的综合形态,是以汉、唐和清代戏曲为支柱,广纳我们所能挖掘到的历史资源,解读汉唐文物中的形象资料作为形式规范的主核。舞蹈造型、流动气韵和两个时代优秀的文化精神为审美的文化底蕴,再充实其它时代的资讯,贯注如魏晋风度等足以影响或作用于形体形态的古典风范。”因此,以汉代和唐代的断代舞姿来评说汉唐古典舞基训形态就不够准确了。
  三、基训形态的语言性“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任何符号都包含形式和意义两方面。”汉语如此,舞蹈语言亦然。从孙颖教授编创的课堂组合中看到,动作规范的舞姿形态和韵律独特的神采,具备了“形式和意义的两个方面”条件,已经构成鲜明的“汉唐古典舞”舞蹈语言符号。而且,从“单词”到“短句”再到“组合”即“舞段”的层次,表明了语言系统的语法结构。汉唐古典舞基训中的“单词”是这个语言系统的最小单位,也是汉唐古典舞基训程序的第一单元。在汉唐古典舞的舞蹈语言系统中“短句”就是由“单词”组成。“短句”是课堂程序中担负着强化“单词”、“塑形”和训练初步运用“单词”的功能,是训练中承上启下的重要单元。由“短句”发展变化或生成具有特定训练目的的“组合”即“舞段”。“舞段”是训练形态舞蹈语言系统的最高形式,也是课堂教学程序的高级阶段。综合的表现力是在不同情境、情绪和不同个性的组合即“舞段”的训练中得到的。
  《中国汉唐古典舞基训教程》一书中,第二章的第二节舞姿系列中涉及的就是“单词”内容。其中,主要以下肢形态即腿部的不同形态分类,共包含十三个系列。这十三个系列中记录了近 70 个舞姿形态,每个舞姿形态都是舞蹈语言系统中的一个“单词”。要谈及训练形态的舞蹈语言系统中的“单词”,就必须首先明确舞蹈“单词”的定义,即以肢体特定的运动方式而形成的规范的舞姿形态即为“单词”,其中包括脚形、脚位、上下肢位置、肩胸腰胯的形态及头颈眼神的规范。汉唐古典舞的“单词”特别强调肢体运动的过程与气韵神态。正如孙颖教授在《十论中国古典舞———关于汉唐古典舞的艺术思想及其实践》一文中指出的: “技巧要训练,但也更为重视舞蹈语言的流动连接能力和文化心态、文化气质,也就是审美感情的培养。”
  所以说,汉唐古典舞的舞蹈“单词”含有形式与意义两个成分。就其舞姿形式而言,我们以运动物理学的角度看舞姿形态,与地球上的一切生物的存在形式一样分动态与静态两类。作为舞蹈艺术的“动态舞姿”与“静态舞姿”与自然科学的物理运动形式有相关之处,又有完全不同的文化内涵。因此,我们把汉唐古典舞基训教材中舞姿形态系列中的“单词”分为“动态舞姿”系列、“静态舞姿”系列 和“流动连接”系列,在“流动连接”系列中包含“上肢连接”方式、“下肢连接”方式、“步伐流动”和“技术技巧”连接、“空中塑形”连接。无论是多变的“舞姿形态”还是特色鲜明的“流动连接”方式,各种“单词”都有不同的艺术表现功能。这类似现代汉语中的实词和虚词或是名词、动词、形容词等。总之,汉唐古典舞训练形态的舞蹈语言中“单词”是形神兼备的整体观念。
  四、万变不离其宗的舞姿系列在“单词”训练中有舞姿“塑形”这一教学步骤,它是规范“静态舞姿”的手段,不是语法单位。“塑形”好比文学语言中的“认字”,在汉语教学中把认字、练字,一笔一划规规矩矩地写字,作为学好汉语的基础。学习舞蹈也要先把舞姿的表象做到形似,心理学称作“动力定型”。孙教授一再强调“不搞单独的手位组合、脚位组合,不搞单摆浮搁。”所以,在汉唐古典舞的基训中首先强调的是整体舞姿形态的“形神兼备”。手形手位、脚形脚位的规范放在“单词”中称为“塑形”,这一“塑形”规范就是为演化出更多的舞姿形态而不离其宗打基础。例如“垂手式”的脚位为中丁字位,“担山式”的脚位是中八字位、大丁字位或中平行位。脚位、手位只是形式,不含任何意义,而整体形态的“单词”就不同了,它既存在规范的肢体形式,同时又含有内在的文化层面的意义。如“担山式”这一“静态舞姿”的创作,是受《韩熙载夜宴图》中王屋山舞姿形态的启示,形态为前侧小点脚位,提肘、翘腕、并掌置于胯旁( 女为胯部侧后位) ,沉气松胯、下颚略收。其中蕴含着稳重典雅的心态。“垂手式”综合了敦煌彩塑中的菩萨形态和古代画卷资料的仕女形象,编创的训练常用“静态舞姿”,“垂手式”脚为中丁字位,一腿承重称实腿、另一腿微弯称虚腿、松胯,垂肩使双臂分别置于腹前、体后。“垂手式”这一形式规范,蕴含中国古代文人雅士风范。与“担山式”和“垂手式”一样,各种基本形态通过脚型、脚位的改变或脊柱的弯曲、旋拧变化,可以演化出更多舞姿形态,而不会脱离它所承载的主题神韵。
  又如“动态舞姿”中最具代表性的 “斜塔”和“半月”形态,不是并步静止状态躯干直立或侧弯之后,再前倾失重而造成的动态,而是遵循“不动形不成,形成还在动”的法则,在失重状态下肢体有节奏的运动套路。例如: 一腿伸出脚前点,另一腿弯曲承重,躯干后仰成斜线,同侧手臂上举配合成一条直线,这个舞姿并不是“动态”而是“静态”; 如果,在这种状态下承重腿快速离地,使伸出腿的点脚做支撑点时,由于无法承担肢体形态的稳定,就在这一煞那间给视觉留下的失重倾斜状态的舞姿才是“动态舞姿”,它所展示的动势之玄妙、之震撼才是汉唐古典舞所追求的训练形态之美。无论刚才承重弯曲的腿是紧靠另一腿成“靠腿式”、还是成“吸腿式”或是成“拉退式”和“并腿式”,这一瞬间的动势都是“动态舞姿”的单词,称“上步斜塔”。同样,撤腿“并步斜塔”、变面“靠腿斜塔”、转身“拉退斜塔”等等,皆是在一个基本“动态”的基础上生化出无穷无尽的系列舞姿。总之,只要是“斜塔”必然是在肢体舞动中脊柱与一臂和一腿配合成一条直线,整个动作过程保持失重状态与地面成锐角( 不得大于 45°) 。在《中国汉唐古典舞基训教程》一书中,对“斜塔式”舞姿的方向变化列举了俯、仰、拧三种式样,同样可通过变化下肢形态、上肢形态生成多种式样,也可以做“空中斜塔”的多种舞姿变化。无论是“斜塔”、“半月”还是“盘根”、“拉退”,多数“动态舞姿”需要“二次发力”才能完成,例如“膝盖花”、“蝎子勾”、“空中托月”等。这就需要舞者具备较完美的支配自己身体的能力,这也是汉唐古典舞基训“舞姿形态”的训练价值所在。“训练体系是保证其舞台表演的需要,从民族审美的角度说,其舞台形象是完美的,那么保证体现这种完美的训练程序和方法就是科学的。”
  就“斜塔”舞姿形态而言,它完美地体现了中国古典的“刚柔相济”之气势,“动静相宜”之意蕴。在训练过程中学生们掌握的不仅仅是多变的“斜塔”舞姿的规范,同时,感悟的是舞动时的心境: 舒展、奔放、自信、潇洒的中华民族的精气神。你说这“斜塔”动势,是属于汉代的? 还是唐代的? 是属于安徽民间舞花鼓灯? 还是归属武术大悲拳? 其实“似是而非”,“同祖同宗”,“不同类”,我们讲究的是训练价值和文化内涵的双重意义。
  五、漫话基训形态的“单词”名称汉唐古典舞基训教材的“单词”名称大有来头,首先是受传统民间舞、武术套路和传统戏曲的启发。花鼓灯的“凤凰三点头”、“风摆柳”,鼓子秧歌的“杨家庙”、“狗熊哆嗦毛”; 拳术中的“苏秦背剑”、“白鹤亮翅”; 戏曲传统中的“射雁”、“卧鱼”、“斜探海”。此外,“扬翅博天”、“斜倚泰山”、“指天问地”、“长虹贯日”惊天动地的气魄; “垂柳”、“吐信”、“托月”、“拈花”、“盘根”的悠然、舒展、幽雅的自然生息,无不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形象生动、意趣盎然。这些形象的语言文字与生动的动作姿态浑然一体,这是我们民族艺术的特点。“丹凤回头”、“青龙入水”让学生练到的是肢体形态和协调能力,收获的是传统审美文化知识; “苏秦背剑”要求学生大弓箭步,上身深俯、腆胸、开肩、拧颈、仰头,那种正义凌然、威武不屈的精神状态就会油然而生。这就是文化教学,这才能形神兼备。结语从研究中国汉唐古典舞的训练形态入手,重温孙颖教授的创作之路,从而进一步领悟孙颖教授的艺术主张,使汉唐古典舞稳步前进,是撰写本文的初衷。如果这一探索能为中国汉唐古典舞的发展打开一扇窗,将成为本人晚年的一桩幸事。
  【参考文献】
  [1] 孙颖. 中国古典舞评说集[M]. 北京: 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2] 朱德熙. 语法讲义[M]. 北京: 商务印书馆,2011: 12.[3] 孙颖. 中国汉唐古典舞基训教程[M]. 上海: 上海音乐出版社,2010: 31.

本文来源:http://www.rjdtv.com/yishulunwen/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