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性动脉化疗对局部晚期动脉宫颈癌的疗效分析

更新时间:2019-10-28 来源:妇产科论文 点击:

【www.rjdtv.com--妇产科论文】

摘要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影响女性生活质量及生命[1]。目前放疗和手术治疗是主要的宫颈癌治疗方法,虽然放疗以及手术治疗技术不断改进,但是中晚期宫颈癌患者 5 年生存率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2,3]。近年来,术前介入性化疗方法逐步得到重视,可以有效控制微小转移及提高手术切除率,成为一种新的有效辅助化疗方法[4]。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在本院住院的 97 例局部晚期动脉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比较传统放化疗及介入性动脉化疗两种方式治疗局部晚期动脉宫颈癌的临床效果差异,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 2011 年 1 月至 2013 年在我院住院的局部晚期(I-Ia~IIIb 期) 宫颈癌患者 97 例,年龄(30~59) 岁,平均年龄(36.62±7.12)岁,依据治疗方法分为常规组(行传统放化疗)55例和介入组(行介入性动脉化疗)42 例,所有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及流液,均按 2009 年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标准进行诊断。两组患者临床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临床一般资料比较
表 1 两组患者治疗前临床一般资料比较

  1.2、治疗方法

  常规组行传统放化疗:使用盆腔体外放疗,腔内近距离放疗以及顺铂增敏化疗方法,按 180~200cGy/ 次进行盆腔体外放疗,每周 5 次,达到 2500~3000cGy 时便进行盆腔内近距离放疗,500~700cGy/ 次,每周 1 次,达到 3000~4000cGy,放疗的同时给予浓度为 40 mg/m2顺铂,每周 1 次。介入组行介入性动脉化疗:使用 seldinger's 技术进行单侧股动脉穿刺,在腹主动脉分叉上 2 cm 处放置 5.0F 猪尾型导管,按速度 10 mL/s 注射 30mL 优维显,136.1 kpa 压力下延迟 1 秒进行 DSA 摄影显示肿瘤部位和肿瘤供血动脉,依据 DSA 影像学表现选择 RH、4.0~5.0FRS 或 Cobra 导管,超选择插入髂内动脉前干或子宫动脉。依据动脉化疗用药原则选择:奈达铂 80~100 mg/m2或卡铂300 mg/m2或顺铂 60~90 mg/m2,用生理盐水稀释,液体总量为150~100 mL。对所有患者进行化疗灌注后(时间 20 min,液体总量的 2/3)将含有抗癌药物(液体总量的 2/3)的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子宫动脉或双髂内动脉。

  1.3、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后常规组及介入组临床特征表现及并发症,测量肿瘤直径大小,对临床分期变化进行分析,并按照 WHO 评价标准进行疗效评价:完全缓解(CR)指肿瘤完全消失并维持 4周以上;部分缓解(PR)指肿瘤缩小 50%以上并 维持 4 周以上;稳定(SD)指肿瘤缩小或增大不超过 25%,且无新病灶出现 ;进展 (PD)指肿瘤增大超过 25%,出现新病灶。同时采用生活质量指数量表(QL-Index)[5]对所有患者日常生活、活动、健康、支持及总体情况进行评价,每项分值 0 分、1 分和 2 分,每项加起来总分值越高表示健康状况越正常。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采用 Excel 建立数据库,由录入员双人双录入且进行数据校对,用 SPSS 17. 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检验水准 α=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特征比较

  治疗后介入组肿瘤直径明显小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介入组根治性手术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临床降期比例无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 2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特征比较
表 2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特征比较

  2.2、两组患者治疗后近期疗效比较

  常规组与介入组患者治疗后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 3 两组患者治疗后近期疗效比较(n,%)
表 3 两组患者治疗后近期疗效比较(n,%)

  2.3、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指数比较

  治疗后介入组患者日常生活、健康、总体情况以及总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表 4 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指数比较
表 4 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指数比较

  2.4、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情况

  治疗后介入组患者 3 例发生膀胱损伤,2 例发生直肠损伤,1 例发生输尿管损伤,而常规组所有患者均发生继发型闭经,10 例发生放射性直肠炎,6 例发生放射性膀胱炎,6 例继发肠道感染,3 例发生局部放射性皮肤及软组织损伤。

  3、讨论

  宫颈癌在世界各地都存在,是人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不但在女性生殖器官癌瘤中占首位,而且是女性各种恶性肿瘤中最多见的癌瘤[6]。很多患者因自我保健意识不强以及经济水平低下等多种原因造成宫颈癌诊断不及时,而发展成中晚期患者[7],此时传统的放化疗治疗以及手术治疗效果常常不理想,因为患者大部分都具有宫旁以及区域淋巴结转移,同时病灶较大,对放疗敏感性不高,从而造成手术困难或无法手术[8-10]。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以及各种辅助治疗的提出,使宫颈癌由之前以手术和放疗为主化疗为辅的术后治疗手段发展到术前治疗[11,12],尤其术前介入脉化疗得到较大重视,目前介入性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手术、放疗治疗方法已成为治疗各期宫颈癌患者的有效方法[13,14]。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 97 例局部晚期动脉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欲比较传统放化疗及介入性动脉化疗两种方式治疗局部晚期动脉宫颈癌的临床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常规组与介入组患者治疗后的近期疗效以及临床降期比例均较高,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介入组患者治疗后肿瘤直径明显小于常规组,而根治性手术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介入性动脉化疗是通过导管直接在肿瘤供血动脉内注入化疗药物,使以较少药物剂量令癌组织首先获得最高的冲击浓度,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减少,药物利用度大幅度提高[15],同时没有破坏病灶的各级血管、淋巴管[16],另外病灶周围组织、微血管和区域淋巴道中也具有较高的药物浓度,从而达到高效杀伤作用,有助于缩小原发病灶,降低临床期别[17,18]。介入性动脉化疗还有助于手术切除,控制淋巴管、血管内的转移,减少术中及术后的远处转移,降低手术并发症,还让不能进行手术者获得手术机会,并且提高肿瘤细胞对放射的敏感性[19,20]。本研究结果显示传统放化疗组发生并发症的患者较多,易使患者发生继发型闭经、放射性直肠炎、放射性膀胱炎、局部放射性皮肤及软组织损伤以及继发肠道感染,而介入组发生并发症的患者较少。同时治疗后介入组患者日常生活、健康、总体情况以及总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常规组生活质量指数较低可能与患者放化疗治疗后出现多种并发症有一定关系。

  综上所述,传统放化疗与介入性动脉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动脉宫颈癌患者均具有较好的近期效,但介入性动脉化疗能更有效降低肿瘤大小,具有较高的根治性手术率以及生活质量,同时并发症相对较少。

本文来源:http://www.rjdtv.com/yixuelunwen/1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