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降低血站血液报废率

更新时间:2019-12-05 来源:医院管理论文 点击:

【www.rjdtv.com--医院管理论文】

摘要


  0 引言
  
  我们国家无偿献血事业已经得到大部分人的认可,献血者人群不断增加,每年除了因正常的检验因素报废血液外 ,还存在着非血液检测因素而导致的血液报废 , 如何降低血液报废率 , 减少血液资源浪费成为了血站面临的主要任务。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我站 2011-2015 年对无偿献血者初检血液合格后所采血液 37063 份,均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和2012 年新国标《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18467-2011)[1].
  
  1.2 方法
  
  对 37063 份献血者的每份血液进行鉴定,通过各种检测项目的初复检并进行物理外观检查,对血液报废原因进行分类、统计。
  
  1.2.1 检测项目
  
  包括对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抗体(抗 -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 -HIV)、梅毒抗体(抗 -TP)等 5 项检测指标。各项指标均经过 2 次检测,初检试验和复检试验所用试剂盒均按照说明书操作,均在有效期内使用。凡一次阳性和反复 2 次检测结果均在灰区者按不合格处理。
  
  1.2.2 物理外观检查项目
  
  包括过期、溶血、乳糜血等,因气泡、凝块、非标量血报废量很小,列为其他统计。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3.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应用卡方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验室检查结果报废情况
  
  2011-2015 年度,全市参加无偿献血者共 37063 人,其中 2011 年 -2015 年分别为 8251 人、7929 人、7656 人、6758人、6469人,各年度血液报废率分别为9.93%、7.38%、6.95%、4.07%、2.80%.实验室检查总报废率逐年降低,每年降幅有统计学差异(χ2=5.106,P 值 =0.021)。实验室检查项目中,ALT 为实验室项目报废主要因素,其次为梅毒、HBsAg、抗 -HCV.梅毒、抗 HCV 两项目报废率逐年增高,增幅有统计学意义(P 值 =0.021,P<0.05),详见表 1:
  
  2.2 物理性检查项目报废情况
  
  乳糜血、过期是血液报废的主要原因,但总报废率逐年降低,2015 年总报废率显著低于 2011-2014 年(P<0.05)( 表1)。
  
  3 讨论
  

  输血是临床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也可能导致传染性疾病,因而要预防输血传染性疾病[2];随着无偿献血的广泛宣传,人们对献血的认识也越来越深,街头采血和外出采血成为常规采血模式。尽量采用试纸快速筛查,如 HBsAg金标试纸条筛检无偿献血者,以减少常规感染类因素对血液质量的影响。同时应提高采血人员的规范操作,保证检测时间,以提高采血质量。其次随着人口的流动,梅毒感染呈上升趋势,应引起采血人员的重视,采血者应加强此方面的宣传,既要保护献血者隐私又要让他们主动不参加献血,以提高血液质量。我站近年来血液总体报废率逐年下降,说明我们在工作中的每个环节上处理得当,进一步提升了用血效率。临床储血点如果存放、管理不当也可能造成血液报废。
  
  综上所述,为减少血液报废率,建议加强对无偿献血者献血前的宣传教育,加强献血者对什么是合格血液的认识。
  
  做好采血计划,在体检征询、初筛、采血、成分制备、贮存、运输和发放等环节严格控制 , 规范操作。采血前应仔细检查血袋的完整性,成分血制备过程中按操作程序放置血袋,减少破损率,进一步降低血液报废率。
  
  参考文献
  
  [1] 卢晓卉 , 齐玉萍 , 王海潮 , 等 . 无偿献血者血液报废原因及对策 [J]. 实用医学杂志 ,2008,24(12):2167-2168.
  
  [2] 孙晓敏 . 无偿献血血液报废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J]. 中国医药科学 ,2011,01(21):180.

本文来源:http://www.rjdtv.com/yixuelunwen/2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