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感染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免疫力的影响分析

更新时间:2020-05-19 来源:护理论文 点击:

【www.rjdtv.com--护理论文】

  HIV即艾滋病(AIDS)病毒, 可以造成人类免疫系统缺陷, 进而引起一系列机会性感染的发生, 最终导致全身多系统发生衰竭[1].该病主要是通过血液、性、母婴途径进行传播, 在人际交往与社会关系上容易受到歧视, 在工作生活中也会遭遇诸多的困难, 产生焦虑、抑郁等许多心理问题[2].这些负面情绪反过来可以影响CD4细胞的数量与病毒载量, 对感染者的病情产生不利影响, 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3-9].本文探讨分析针对HIV感染者抑郁情绪实施护理干预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5~12月门诊确诊的388例
  
  HIV感染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感染者均确诊符合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学组制定的《艾滋病诊疗指南(第三版)》[10].年龄18~65岁。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194例。
  
  1. 2 调查工具 一般资料调查表由研究者自行设计, 主要包括社会人口学资料(年龄、性别、学历、家庭收入、婚否等)和疾病资料(感染途径、确诊时间、CD4细胞结果等)。
  
  1. 3 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以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对照组感染者接受常规健康指导与生活护理指导。观察组感染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包括:①成立由主治医师、主管护师与护师共同组成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小组, 所有成员均能熟练的掌握艾滋病领域的相关知识, 共同制定多层次、多形式的护理干预方案, 各司其责的负责护理干预措施实施。②与感染者进行良好沟通, 耐心倾听感染者相关的心理困扰问题, 了解其相关的习惯、爱好等, 全面评估其抑郁情况与程度, 尽量明确导致其抑郁的相关因素。③根据掌握的相关信息, 结合感染者的兴趣爱好与生活习惯, 制定选择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④首先对感染者及家属或者朋友进行HIV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 使其消除对于HIV的相关错误认知, 降低疾病的恐惧感, 树立与病情斗争的信心。⑤结合感染者的兴趣爱好, 采取精神转移的方法, 使其将注意力转移至通俗性的相声、小品等电视节目或者象棋、桥牌等娱乐性游戏, 达到缓解抑郁情绪、保持轻松愉悦状态的效果。⑥培养感染者的艺术情操, 如通过学习聆听音乐、欣赏绘画、练习书法等, 调节感化感染者的性情, 重新振奋生活信心。⑦适当的开展一些体育锻炼, 如散步、骑自行车、打太极拳等运动, 活动30~60 min/d, 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⑧每月组织1次感染者开展互帮互助的集体活动, 提供一个良好交流平台, 通过在温馨舒适的环境, 相互交流对抗疾病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提高感染者的幸福感。
  
  1. 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感染者干预前、干预3个月、6个月的HAMD评分、CD4+ 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由Hamilton于1960年编制, 是临床上评定抑郁状态时应用最为普遍的量表。本研究使用17项版本对患者进行测量, 用于评定心理状况。HAMD评分中第8、9项及第11项依据对患者的观察进行评定;其余各项则根据患者主观感受评分;其中第1项需两者兼顾, 第16项根据体重记录。由研究人员负责指导完成问卷调查。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HAMD评分比较 干预前, 两组患者HAMD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6个月后, 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CD4+ 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比较 干预前, 两组患者CD4+ 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6个月后, 观察组患者CD4+ 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艾滋病是一种长期慢性疾病, 具有不可治愈与传播方式的特殊性, 使得HIV感染者在承受疾病的持续折磨与药物副作用的痛苦外, 还需要面临社会、家庭和朋友不同程度的偏见、歧视, 这些都会给感染者造成严重的身心困扰, 大多会因此产生抑郁情绪。长时间的抑郁情绪可使人体产生相应的应激反应, 一系列的应激综合征会给机体的免疫系统造成不良影响, 可进一步加重病情进展。CD4+ 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是临床上评价机体免疫状态和HIV感染者用药指导的重要依据, 也是预防机会性感染的重要指标, 计数水平越低表示机体的免疫功能损伤越严重, 机会性感染的发生风险也越大, 预后也会越差。
  
  本研究结果显示, 干预前, 两组患者HAMD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6个月后, 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作者认为, 针对HIV感染者抑郁情绪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显着改善心理状态, 降低和消除抑郁情绪。同时, 干预前, 两组患者CD4+ 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6个月后, 观察组患者CD4+ 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还可以有效提高HIV感染者的CD4+ T淋巴细胞水平, 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 充分体现了“生物-心理-社会”现代医学模式的临床优势, 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值得推广。
  
  总之, 针对HIV感染者抑郁情绪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显着改善心理状态与免疫功能, 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邱阳阳, 罗丹, 程睿, 等. HIV感染者/AIDS患者情绪问题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 39(8):835-841.
  [2]王丽丽, 谢士芳. HIV/AIDS患者社会支持和感知歧视对抑郁影响的路径分析.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7, 33(21):1646-1649.
  [3]邱阳阳, 罗丹, 陈曦, 等.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生命质量相关因素的通径分析.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4, 28(10):729-734.
  [4]郑志女. 心理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分析. 中国实用医药, 2017, 12(11):160-161.
  [5]徐艳, 范春红. 心理护理干预对HIV/AIDS免疫系统的影响探讨.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 11(14):3364.
  [6]林奕, 李劲, 徐岩, 等. 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效应研究. 热带医学杂志, 2007, 7(5):480-482.
  [7]孔庆新. 心理护理对HIV感染者抑郁状况的影响. 当代护士(旬刊), 2010(9):73-74.
  [8]孟宫菊. 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抑郁现状及护理策略.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7, 30(7):1079-1080.
  [9]陈晓, 陈小英, 卓艺玲. 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抑郁状况分析与护理对策.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 25(19):28-30.
  [10]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学组. 艾滋病诊疗指南(第三版).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15, 33(10):577-593.

本文来源:http://www.rjdtv.com/yixuelunwen/4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