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俭德的个体品德、家庭美德及政治伦理研究

更新时间:2019-11-06 来源:伦理学论文 点击:

【www.rjdtv.com--伦理学论文】

摘要

  俭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发轫于传统文化的源头。我国最早的历史文献之一《尚书》中已有明确记载:“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大禹谟》);“慎乃俭德,惟怀永图”(《尚书·太甲上》);“恭俭惟德,无裁尔伪”(《尚书·周官》)。后来虽经朝代更替及文化兴衰,间或出现崇俭、尚奢的对立及论辩,但崇俭抑奢始终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并形成了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作为传统社会修身、齐家、治国之德,俭德具有个体品德、家庭美德、政治伦理三个维度,在个体品德培育、家庭生活、社会交往、国家治理、经济发展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价值,其思想内涵对当代社会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及价值观具有积极意义。

  一、俭德的基本内涵及意义

  自《尚书》始,俭德便得到了各个时期思想家的重视,即使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时代,俭也受到了众多思想家的推崇。老子视俭为宝:“吾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六十七章)墨家主张“节用”,“节俭则昌,淫佚则亡”(《墨子·辞过》)。力主攻战的法家,对于俭的价值也予以充分肯定,认为:“人惰而侈则贫,力而俭则富。”(《管子·形势解》)韩非子继承了老子尚俭的主张,重新诠释了“俭,故能广”的思想。儒家把俭视为美德,孔子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德目内含俭:

  “温、良、恭、俭、让。”(《论语·述而》)在儒家经典《论语》《孟子》《荀子》中,“俭”分别出现了6次、7次和9次。此外,还有类似表达的“节”“节用”等,以及对俭的对立面奢、侈、淫等的反向论述,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崇俭抑奢的主流价值观。

  俭德内涵丰富,与仁、义、恭、谦、敬、礼、信、孝等德目内在相连,是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道德范畴,是个体内在修养的外化。概括各家思想及学说,在伦理学意义上,俭德最基本的内涵有:节约、节俭;克己、节制;恭敬、谦逊。

  第一,节约。从《尚书·大禹谟》中“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可看出,俭的原始本意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勤俭、节约、节省、惜财物、不浪费。“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子·天论》)、“审度量,节衣服,俭财用,禁侈泰,为国之急也”(《管子·八观》)、“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资治通鉴》卷2)、“节俭朴素,人之美德;奢侈华丽,人之大恶”(薛瑄:《读书录》卷七)、“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柏庐:《夫子治家格言》),诸如此类的名言警句,都表达了人类节俭的道德要求。此含义和我们通常所说的“节俭”同义,与奢侈、浪费是对立的,这也是今天人们对“俭”最基本的理解。

  第二,节制。人们用约和俭互作解释。如,《尔雅》把俭解释为“瞿瞿”“休休”(《尔雅·释训》),意为约束、节制;《广雅》言:“约,俭也。”(《广雅·释言》)《说文解字》曰:“俭,约也。”从字形构成看,俭从人,佥声。佥是两边、两面之意,加人字旁意为:人前、人后约束好自己的行为举止,使自己的思想与行为不放纵、不张扬、谦逊、节制、有度。段玉裁注:“约者,缠束也;俭者,不敢放侈之意。”(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论语》载:“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论语·述而》)此处南宋朱熹注:“温,和厚也。良,易直也。恭,庄敬也。俭,节制也。让,谦让也。”(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朱熹将俭解释为节制之意,即俭约,不放纵。再如:《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载:“晋公子广而俭,文而有礼。”“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文中俭皆为克己、节制之意。可见,俭德包涵了理性精神,突出了人的道德主体地位:一方面,意味着个体具有良好的道德认知,对社会普遍认同的道德规范在情感上是认同的,在进行道德选择时,价值观是积极、正确的;另一方面,在认同的基础上,达到道德自律,能将道德规范外化为自身的行为自觉,即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内外兼修。这是俭德最大的精神价值所在。

  第三,恭敬、谦逊。俭还是道德主体的内在修养和为人处事的态度。古人常将“恭”和“俭”合用,表达恭敬、谦逊之意。“事亲孝,与士信,临财廉,取予义,分别有让,恭俭下人。”(司马迁:《报任少卿书》)“王身端行治,温仁恭俭,笃敬爱下,明知深察。”(《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这里,“俭”便是以礼待人的态度。

  作为治人、治家、治世之德,俭德在内涵上具体表现为个体品德、家庭美德、政治伦理三个维度,是个体品德培养的基础、家庭美德的基本原则、政治伦理的重要范畴,在促进个体品德完善、维系家庭发展以及政治稳定中皆具有重大价值与意义。

  二、俭德是个体品德培养的基础

  从古至今,俭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优秀美德,也是古代社会中理想人格的德性之一---君子品德。《晏子春秋·内篇问下》记载,叔向问晏子:

  “啬吝爱之于行何如?”晏子对曰:“啬者,君子之道;吝爱者,小人之行也。”晏子此处的啬即为节俭。“少费谓之啬”(《韩非子·解老》)中啬即为节俭、节省之意。啬是会意字,意为将谷物收入粮仓。

  古时耕作艰辛,收成不易,啬包含了爱惜劳动果实之意。老子云:“治人事天,莫若啬”(《老子》五十九章),此处,啬即为爱惜、保养之意。[1](P289)作为君子之德,俭德具有三方面的精神价值。

  首先,个体在自己富裕时,仍能保持勤俭节约的本色,不过度消费,不奢侈浪费。其次,节俭不是自私自利式的自爱,“俭以寡营可以立身,俭以善施可以济人”(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家范典》)。俭德者不吝其财,遇厄窘之人能慷慨援济,是谓爱人也。

  再次,俭德要求个体具有顽强的毅力和志气,自己困顿时能艰苦奋斗、励精图治,遇到逆境时能安贫乐道、遵纪守法,不以违背道德、法律的手段获取利益。反之,“凡夫之为奸邪、盗窃、靡法、妄行者,生于不足,不足生于无度。无度,则小者偷盗,大者侈靡,各不知节”(王素肃:《孔子家语·五刑解》)。

  就个体德性而言,“‘俭’强调的是主体内在的道德修养,能够根据一定社会的道德规范或具体情况对自己的欲望和行为加以约束和限制,不放纵自己的行为。也就是说,外在方面有礼貌,内在方面有修养”[2].孔子认为,俭和“仁”最接近,“恭近礼,俭近仁,信近情”,“是故君子恭俭以求役于仁”,即“君子恭敬简朴以求服务于仁”.[3](P808-810)在众多道德德目中,俭最接近仁。欲达仁之境界,须行俭之修养。而“仁”是极高的道德境界,由此可见,俭在个体品德中分量之重。

  古人不仅强调俭是重要的个体品德,还认为它是其他德性培养的基础。“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诫子书》)、“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司马光:《训俭示康》)都是在告诫我们俭在个体品德培养中具有极高的价值。根本原因在于,俭内含“克己”之意,对“欲”具有节制作用:“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司马光:《训俭示康》)反之,“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司马光:《训俭示康》)俭德要求个体在物质生活、言谈举止、为人处世各个方面约束自我,如果舍节制而趋奢靡,任由欲望发展,会使人丧失道德本性,走向邪恶,不但危及自身,也会危害社会。唯节制欲望,不为欲望所役使,达到道德自律,才是一个真正具备道德人格之人,才能经得起各种诱惑的考验,保持自身的节操。所以,俭为善德,侈为恶行。“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俭德是培养谦逊、有礼、勤劳、友善、仁爱等诸多美德、提高个人修养的德性基础。

  三、俭德是家庭美德的基本原则

  传统社会家国一体、家国同构。家庭是小农经济社会的基本单元,治理好家庭便是安邦治国的基础,以孝悌、勤俭为核心的家庭伦理规范,是家庭治理的主要道德力量,其中,勤俭持家更是治家之本。

  从古代家训可以看出,俭德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家庭成员的基本行为规范。诸葛亮的《诫子书》、颜之推的《颜氏家训》、陈崇的《陈氏家范》、司马光的《训俭示康》、朱柏庐的《朱子家训》、曾国藩的《致子纪鸿书》等家书、家训中,都包含了以俭立德、以俭治家的思想。作为家庭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伦理规范,俭是家庭美德的重要原则,是家风的严格标准。它的功效主要体现在家庭成员处理内外部人际关系及齐家守业两个方面。

  1.俭德有助于家庭和谐、邻里和睦

  古代社会结构相对简单,人员流动较少,基本固定在本乡、本土,交往对象以家族成员为主,以乡党为辅,是一个熟人的社会,社会成员的关系相对稳定。在这样的社会治理模式中,道德的作用更胜于法律。俭德在个体行为上表现为谦逊有礼,不放纵,具备这样的德性有助于调节家庭成员与邻里乡亲之间的关系,使之和睦。首先,生活节俭和“孝”关系密切。“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4](P10)小农经济社会,以家庭为单位的农耕业是基本的经济产业,物质产品基本靠生产性劳动所得,年老体衰之人劳动能力有限,对子女的赡养依赖性很大。由于家庭生产能力低下、财富积累缓慢,非节俭而不能行“孝”便成为必然法则。其次,节俭为尊敬、侍奉父母提供了修养己身的保证。孝敬父母以敬为高,《论语》载,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曾子曰:“亨孰羶芗,尝而荐之,非孝也,养也。”(《礼记·祭义》)孟子也言:“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万章上》)做到尊亲比能养更困难,“养可能也,敬为难”(《礼记·祭义》)。孔子也言:“色难。”(《论语·为政》)始终保持恭敬、谦逊的言辞举止,和悦地对待父母不是易事,需要子女提高修养,虔敬礼让,克制自己的情绪。与持“俭”者相反,惯“奢”者在行为举止上往往不逊不羁、忤逆父母、失礼离德,破坏“父慈子孝”的亲情关系。孔子主张宁俭勿奢,“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宁固”(《论语·述而》)。他之所以亲俭恶奢,正是因为俭内含恭敬、谦逊之意,两相比较,俭更合乎礼:

  “礼,与其奢也,宁俭。”(《论语·八佾》)如此,俭德有助于处理好自身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培养家庭中孝悌、恭敬之德,维系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和睦关系。同理,就家庭之外的人际交往而言,俭德亦便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而“奢”由于不约束自我,骄傲奢纵,言辞举止放荡无礼,破坏人际交往,难免给自身带来祸害。管子言:“故适身行义,俭约恭敬,其唯无福,祸亦不来矣。

  骄傲侈泰,离度绝理,其唯无祸,福亦不至矣。”(《管子·禁藏》)更可贵的是,俭德所包含的俭而不吝的仁爱精神,既可促进自身道德人格的完善,又可营造互助友爱的社会氛围。

  2.俭德对持家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

  在古代,人们利用自然的能力低下,节俭对于家庭的兴衰存亡意义重大。“守家惟勤与俭,由为庶人、为士、为大夫卿佐。道则不同,本诸勤俭,一也。”(霍韬:《霍渭涯家训·汇训上第十三》)勤俭持家的家风,能养成家庭成员热爱劳动、爱惜劳动成果、艰苦奋斗、踏实务本的品德,从而推动家庭经济向前发展。“食不可不务也,地不可不力也,用不可不节也。”(《墨子·七患》)节俭才能使劳动创造的财富充分发挥其作用,还可防备不测之天灾,“仓无备粟,不可以待凶饥”(《墨子·七患》),一旦遇到凶年,平日积累的财富能抵御自然灾害,维持生计,甚至保命。所以,“节用储蓄,以备凶灾”(《后汉书·肃宗孝章帝纪》)成为人们生存、保家的基本信条。《周易》讲,“君子以俭德避难,不可荣以禄”(《周易·否》),荀子言,“身贵而愈恭,家富而愈俭”(《荀子·儒效》),这些都在强调修行俭德、节制言行的现实意义:蓄贝积粟,有节有制,量入为出,远避祸害,子嗣荣宁。贪于饮食,惰于作务,则易于失财败家。

  陆游言:“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陆游:《放翁家训》)所以惰勤奢俭关乎家族命运,“家之兴,由子侄多贤;家之败,由子侄多不肖。子侄贤不肖,莫大于勤惰奢俭”(霍韬:《霍渭涯家训·子侄第十一》)。生活奢靡,过分追求享乐,失去道德和法律的约束,终会将自己推向恶的深渊。“凡人生而无业,及有业而喜于安逸,不肯尽力者,家富则习为下流,家贫则必为乞丐。凡人生而饮酒无算,食肉无度,好淫滥,习博弈者,家富则致于破荡,家贫则必为盗窃。”[5]

  四、俭德是政治伦理的重要范畴

  俭德与国家治理之间的内在关联,较早地被圣君贤相所认识。据《尚书·太甲上》记载,伊尹告诫太甲,为政须懂得:“慎乃俭德,惟怀永图。”

  《尚书·周官》亦记载,周成王告诫臣下要恪守恭敬、节俭之德:“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惟克果断,乃罔后艰。位不期骄,禄不期侈,恭俭惟德,无载尔伪。”谨慎地对待俭德,是维持统治长久不衰的德性保障,这里的“俭”具有明显的政治伦理色彩。

  陈来曾指出:“早期文献中肯定的德及具体德目,大都体现于政治领域,或者说,早期的‘德’大都与政治道德有关。”[6](P296)纵观上古传说和古代历史,为政者恪守俭德,以俭德行事,则带来国运昌盛,如,尧舜盛世、成康之治、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等等;反之,放纵自我,好大喜功,奢侈骄淫,则难逃“桀以奢亡,纣以淫败”(刘向:《说苑·反质》)的厄运。

  “俭”是古代为政者必备的道德品质和政治素养,是政治伦理的重要范畴,是治国安邦的良策。

  它要求为政者克勤克俭,节约财用,不挥霍浪费,不贪婪享乐;爱惜民力,尊重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亲民、惠民。治理国家,须以身作则,所谓“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为政者率先节制自己的嗜好和欲望,谨身节用,既可约束、教育百官,廉洁自律,又能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培养淳朴忠厚的民风,防止奢侈拜金的风气。反之,奢侈之风上行下效,“主奢一则下奢一,主奢五则下奢五,主奢十则下奢十”(魏源:《默觚下·治篇十四》),既浪费大量的社会财富,又会带坏全国风气。“天子好利则诸侯贪,诸侯贪则大夫鄙,大夫鄙则庶人盗。上之变下,犹风之靡草也。”(刘向:《说苑·贵德》)为政奢靡,作奸犯科之人增多,社会秩序必乱:“国侈则用费,用费则民贫。民贫则奸智生,奸智生则邪巧作。”(《管子·八观》)所以,奢靡享乐是为政的大害,“俭”的道德素养是善政的必备德性。以俭德为治国原则,具有鲜明的民本色彩。

  孔子把“节用”和“爱人”联系在一起:“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治理国家要懂得爱惜民力,知稼穑之艰辛,明徭役之频多,悉税赋之繁苛。役使百姓要有时节,不过度盘剥,不横征暴敛。“是故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孟子·滕文公章句上》)有制即有所节制,收正常的赋税,保留老百姓生活所需,保证家庭生产、生活不受影响。“王者之(法),等赋,政事,财万物,所以养万民也。”(《荀子·王制》)养民既是为民着想,而非剥夺于民,可谓“其养民也惠”(《论语 · 公冶长》),“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雍也》)。为政崇尚俭德,廉洁爱民,就要“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让老百姓安居乐业,从而缓解社会矛盾,避免大规模的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聚敛则有“召寇、肥敌、亡国、危身”(《荀子·王制》)等恶果。

  国家的稳定和繁荣离不开经济的发展,为政以俭,易于在全社会形成勤劳节俭、艰苦奋斗的风气,推动社会生产向前发展,创造社会财富,这是国家走向富裕的必经之路。荀子曰:“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藏其余。”(《荀子·富国》)同时,节俭,适度消费,能避免社会资源的浪费,以积累社会财富,从而增强国家实力,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能力。“故虽上世之圣王,岂能使五谷常收而旱水不至哉!然而无冻饿之民者,何也?其力时急而自养俭也。”(《墨子·七患》)根本而言,俭德是封建社会德治政治的内在需要,尽管不可能从根本上杜绝统治阶层的骄奢淫逸,维护社会秩序的永久稳定,甚至在一定历史时期还屡屡出现当政者贪暴恣肆、奢侈成风、政权腐败、导致社会矛盾激化而亡国的现象。但总体来说,推行俭德在一定程度上约束和限制了为政者的行为,使其在一定限度内有所收敛,节约财用,体恤百姓,从而相对减轻了人民的负担,缓解了社会矛盾。

  五、传统俭德的当代价值及意义

  俭德产生于生产落后的自然经济基础之上,其时以农耕业为主,生产力水平低下且发展缓慢,劳动产品匮乏,人们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大,基本靠自己生产全部生活资料,商品交换规模小。在这样的经济条件下,勤俭节约必然是社会所必需的伦理规范。今天,社会经济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传统俭德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已被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所取代,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物质丰盛的时代,与此相应,“消费”被赋予了极大的经济价值,被认为是社会再生产的动力,能够带来经济的繁荣。

  正是基于经济基础的这种变革,与传统的节俭观不同,一些人反对节俭,鼓吹奢侈消费。如曼德维尔认为:“在私人家庭里,节约是增加财产的最可靠方式。因此,有些人便以为一个国家无论是贫是富,只要绝大多数国民厉行节约,便能使全民的财富增加……我认为这个见解是错误的。”[7](P140)凯恩斯在其《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写道:“施勒特反对限制奢侈的规章并宣称,他希望看到甚至更多的炫耀性的服装和类似的事物……卡里争辩道,如果每人都花费更多的钱,那么,所有人都会得到较大的收入,从而可以使生活更加富裕。”[8](P372)凯恩斯反对节俭是美德的价值观,认为节俭会导致消费不足,从而阻碍经济发展。

  他言:“财富的增长远不取决于富人的节欲,像一般所假设的那样;它的增长反而会受到富人节欲的阻碍。”[8](P390)针对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凯恩斯提出了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使消费量随着投资扩大而增加、通过增强消费倾向使消费量达到更高水平的经济主张。[8](P338-339)凯恩斯的主张只是应对经济危机的权宜之计。忽略或者否定节俭的经济价值和道德价值,一味通过促进消费来发展经济,不是经济发展的长久之计。殊不知,不加节制地鼓励消费也会阻碍经济发展,2006年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就印证了这一点。包含在修己、持家、自制、爱人、治国中的传统俭德,具有恒定价值,适用于任何时代。当今,过度的消费和浪费,已给我们带来诸多的社会问题和环境危机,这就更需要我们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挖掘传统俭德的丰富内涵以古为今用。

  第一,传统俭德对于遏制物欲追求、塑造良好社会风尚具有重要作用。“现代社会由于工业化和经济成长,提高了人类的生活水平,也增进了人类的欲求。物质性的欲望,必须求之于外,因此,求之越多,自我损之亦必多。”[9](P131)欲望的追求是没有止境的,过度物质性的追求弱化了现代人精神追求的活力,特别是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一些价值观的流行,把对消费欲望的追求当作人生的目标,把拥有更多的物品作为评判人生价值的尺度,降低了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导致人们欲壑难填、人类精神追求的失落。发扬传统俭德的精神,对转变现代人的消费价值观、提升人的精神价值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第二,传统俭德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及营造良好社会风尚。在物质文明不断进步的同时,崇俭的传统被一些人所抛弃,崇奢之风盛行,讲排场、比阔气现象严重。从凡勃伦所批判的炫耀性消费开始,超出正常、合理需要的非理性消费越来越被人们追捧,攀比性消费、奢侈消费流行,不仅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也促使浪费成为一种社会风气。传统俭德内含的适度消费、物尽其用的消费观,对于引导大众爱惜、节约社会财富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第三,传统俭德有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

  当代社会毫无节制的掠夺式开发,致使大量的自然资源被破坏甚至消耗殆尽,造成严重的生态危机和环境问题,这已威胁到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巨大隐患。“可持续社会是一个可以世代相传的社会,是一个有非常长远的眼光、非常有弹性、非常聪明而不会去破坏支撑它的物质或社会系统的社会。”[10](P238)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需要我们站在全球的高度,把局部利益和人类整体的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倡导节约、节俭,提高资源的利用价值。

  第四,传统俭德有助于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物欲膨胀的时代,对利益的狂热造成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紧张,带来了诸多不稳定因素。如,社会贫富分化加剧,富裕阶层奢侈消费、炫耀消费,而一部分人尚未摆脱贫困,这势必造成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紧张与对抗;在物欲刺激下,为了利益无视道义,制假贩假、偷盗、抢劫、贪污、受贿等犯罪行为,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传统俭德所包含的艰苦奋斗、勤劳致富的内涵以及富而不骄、殷而不吝、“俭以善施可以济人”的乐善好施精神,为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极富价值的精神资源。总之,“奢侈之费,甚于天灾”(《晋书·傅玄传》)。

  勤俭节约是人类共同的美德,在物质文明发达的今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意义更大,作用也更迫切。我国人口众多,地区发展不平衡,人均资源短缺,发掘和弘扬传统俭德的精神,营造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塑造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更是我们应该深入探究的现实课题。

  参考文献:

  [1] 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 姚郁卉。俭德的传统诠释与时代内涵[J].伦理学研究,2012(4)。

  [3] 王文锦。礼记译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1.

  [4] 黄得时。孝经今注今译[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2.

  [5] 袁采。袁氏世范[M].北京:中华书局,1985.

  [6] 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M].北京:三联书店,1996.

  [7] 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恶德,公众的利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8] 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9] 韦政通。中国文化与现代生活伦理思想的突破[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0]梅多斯,兰德斯。增长的极限[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本文来源:http://www.rjdtv.com/zhexuelunwen/1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