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潜在内涵

更新时间:2020-03-03 来源:自然辩证法论文 点击:

【www.rjdtv.com--自然辩证法论文】

  1841年,马克思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以下简称《博士论文》)。在《博士论文》写作过程中,马克思深受黑格尔“自我意识哲学”的影响,但他并不是毫无批判地接受,而是采取辩证扬弃的态度,试图通过《博士论文》来推崇伊壁鸠鲁,否定德谟克利特,为伊壁鸠鲁正名,借以表述自己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新思考。他将这些关系整合起来统一思考,站在前人没有到达的高度去看待这个世界,展现了唯物主义这个科学的世界观的初步萌芽。
  
  一、《博士论文》选择研究对象的内涵
  
  马克思之所以选择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作为研究对象,原因有三个:
  
  一是因为马克思认为,希腊哲学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到达一个顶峰,之后再也没有像亚里士多德那样可以站在整个哲学体系顶端的人物。希腊哲学在亚里士多德以后的发展,像伊壁鸠鲁派、斯多葛派和怀疑派,虽然各有其特点,但是以整个希腊哲学这样一个高度为基点,还是很不相称的。但正是这种不相称,才是发展希腊哲学的完成。马克思前期虽然是“青年黑格尔派”的代表,但此时马克思在面临他所看到的理论和现实的矛盾时,睿智地选择了后者,他并不赞同黑格尔追求哲学需要一个完整的体系,“而是主张通过哲学的实践使世界哲学化和哲学世界化。”①
  
  二是马克思要强调伊壁鸠鲁派、斯多葛派和怀疑派哲学的重要性,因为他们体现的都是“自我意识哲学”,他说道:“只是现在,伊壁鸠鲁派、斯多葛派和怀疑派体系为人理解的时代才算到来了。他们是自我意识哲学家。”马克思指出,自我意识是亚里士多德和黑格尔以后的哲学发展的历史共同性。它们都企图寻找自由,只是形式不同。他还指出希腊自我意识哲学有其独特的形式,并且他的产生具有历史必然性。马克思实际是想借希腊晚期哲学“自我意识”的哲学体系来表达青年黑格尔派的一部分哲学意向,同时表达马克思自己对“黑格尔派”的批判继承以及对固有的单一的唯心主义自然观的突破。
  
  三是马克思在自认为“这个例子不是一个便当的出发点”的基础上,更想要找到一些突破。他想阐述自由和自我意识,阐述哲学和世界的关系以及自我意识在改造世界中的作用,马克思在那样的背景下,敏感地捕捉到了“自由”对当时的德国人才是最重要的,也正是在那样一个背景下,任何突破都显得极为困难。马克思提到它们的差别在细枝末节处,别人都没有看到,都在否定伊壁鸠鲁,而马克思却发现了要在细枝末节处才能找到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和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一方面肯定伊壁鸠鲁为他正名,另一方面,伊壁鸠鲁是一个唯物论者,他支持伊壁鸠鲁也就算是支持了唯物主义。他通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比较来批判黑格尔的所谓“必然”的哲学逻辑,因为按照黑尔格的哲学体系来讲,在研究任何一个哲学的细枝末节或者是分枝时,都要把所学习的对象放在他所设定的那个位置,在黑格尔那里,“自由”是以“必然性”为前提的,是一种绝对观念的哲学,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唯心主义哲学。但当时的马克思已经开始对唯心主义有所质疑,唯物主义已经在马克思那里悄悄萌芽。
  
  二、对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的关系判断的内涵
  
  论文中马克思提到前人对二者之间关系的判断,揭露和反驳了从古代到近代的哲学家和着作家们对伊壁鸠鲁哲学的偏见和非难。这些哲学家和着作家们认为,伊壁鸠鲁在物理学面前就是一个门外汉,认为他对德谟克利特的修改是在毁坏德谟克利特,甚至还有人认为伊壁鸠鲁抄袭德谟克利特,但是都抄不到精华。而马克思却不这样认为,他反思希腊哲学,大家在批判伊壁鸠鲁时,包括对希腊晚期哲学的批判中,那种认为一种思想或者哲学从它的产生开始,就必然会经历繁荣,最后走向衰落的固有思维在特定的情况下是错位的,会掩盖它的本来面目。他认为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不是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的翻版,而是他的创造性发展。并且在“细枝末节”处有明显的突破和改进。这种“细枝末节”在马克思看来才是区分两种哲学的根本所在。不应该将伊壁鸠鲁推进黑格尔所设定的那个哲学的系统中去。
  
  与其说马克思比较的是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不如说马克思比较的是古希腊哲学中传统的唯心主义与同样起源于古希腊哲学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不希望伊壁鸠鲁这样为数不多的拥有“唯物主义”思想的哲学家被古希腊哲学“唯心主义”大流同化。他对二者进行比较,就已经从根本上将伊壁鸠鲁的哲学与传统希腊哲学区别开来。在马克思看来,要想批判或者突破黑格尔,就一定要明确指出伊壁鸠鲁所不同于以往“唯心主义”哲学家的地方,一定要让推崇那些哲学家思想的人们明白为什么他们对伊壁鸠鲁所持有的偏见是错误的。
  
  三、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的内涵
  
  《博士论文》第一部分包括真理与感性世界的关系、知识与实践的关系、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以及人与现实的关系。第二部分包括原子运动、原子的质、原子与现象、时间和天体现象等五个方面的论述。可惜的是“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一般原则差别”和“结论”都没有保存下来。
  
  (一)关于人的知识的真理性问题
  
  德谟克利特重视实证的知识,把客观知识作为追求的对象。他认为世界是永恒的。感性世界不是从原子世界推导出来的,要把握这个世界,就必须掌握知识。他的一生都致力于探求知识。但也正是在追求知识的道路上,使德谟克利特陷入了怀疑之中。他追求知识并没有从真理本身出发,而是不断从已经得到的知识出发企图寻求真理,实证知识本身就是通过经验获得的,它是经验的产物。但是德谟克利特又认为他所追求的真理是超越靠经验而来的实证知识,这导致德谟克利特在寻求真理的路途中不断陷入怀疑与失望。这也就是为什么马克思认为德谟克利特是“怀疑论”者,是不确定的和内在矛盾的。
  
  反过来,当德谟克利特认为感性世界是主观假象时,伊壁鸠鲁则认为“一切感官都是真实东西的报道者”.伊壁鸠鲁认为感性世界是一种客观现象,作为一个独断论者,他并不推崇客观的实证知识,而只关注个人的感受,将个体感受当做唯一真实的东西,突出了个人的主体性和至上性。在这里,马克思有着同样的思考,要想实现真正的“自由”,首先要让人拥有主体性。同样伊壁鸠鲁也轻视经验,体现了自我满足的宁静和从内在原则吸取自己的知识的独立性。但是在这方面马克思并不是完全赞同,这个在后面会有叙述。
  
  (二)真理与感性世界的关系
  
  在真理与感性世界关系的问题上,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有很大的差别。
  
  德谟克利特对感性知觉始终保持怀疑态度,认为感性世界的变化只是主观的幻象,感性是没有意义的,导致他关于人类知识的真理性和可靠性的判断出现矛盾。但是灵魂本身虚无,德谟克利特又认为它是现象,是真实的,他一方面认为“感性现象不是原子本身所固有的,它不是客观的现象,而是主观的假象”②,另一方面他又认为“感性现象是唯一真实的客体……这个真实的东西是变化着的,不稳定的,它是现象”③。显然,他的观点是自相矛盾的,包括他在规定原子和感性世界的相互关系的方式时也是如此。当矛盾出现时,德谟克利特选择自认为可以解决矛盾的方法去对待他,当出现另一个不同的矛盾时,他又选择与之前相违背的方式去对待。马克思指出:“德谟克利特并没有能摆脱二律背反。”
  
  反之,伊壁鸠鲁认为只有感性世界才是真实的,认为原子的存在方式通过感性世界表达出来,原子的感性真实性、感性原则就是原子的固有原则。但是伊壁鸠鲁在追求真理的途中并没有陷入和德谟克利特一样的矛盾。他也在追求超越,但是他认为本质世界和现象世界并没有矛盾,一切经验或者感性的东西,都体现在现实生活中。感性世界并不是主观的假象,而是一种客观的现象。真理也需要一定的感性认识来反映,从体验中才能感知真理的存在。此时的马克思,认为原子的这种“感性”的形式“实际就是代表现实的人”,马克思当时在这个基础上来思考历史和人,无疑是对黑格尔以及青年黑格尔派的一种突破。
  
  (三)必然性和偶然性的问题
  
  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间最为重要的区别在于“思想间存在的关系”以及“两者的相互关系的反思形式”两个方面,这也是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在偶然性和必然性问题上的根本分歧。德谟克利特把必然性看作现实性的反思形式,而伊壁鸠鲁则把偶然性视为现实性的反思形式。德谟克利特强调必然性,更像是相信一种宿命论,他把一切都归结为必然性和因果联系,他只承认必然性的真实存在。他认为一定要找到事物背后的必然性,是这种“必然性”限制了自由。而伊壁鸠鲁认为应该承认的是偶然性。他认为“在必然性中生活,是不幸的事,但在必然性中生活,并不是一个必然性。通向自由的道路到处都敞开着,这种道路很多,它们是便捷易行的”④。并且他认为这种偶然性有时候也是我们任意决定的,是一种不稳定的偶然。在他看来宁愿相信上帝也不会去做命运的奴隶。正是在这个基础上,马克思认为伊壁鸠鲁的“解释方法的目的在于求得自我意识的心灵的宁静,而不在于对自然的认识本身”⑤。我们往往要挣脱命运的束缚,摆脱所谓的命运的“必然性”,去追求“自由”的命运。
  
  (四)原子运动的形式问题
  
  在原子运动学说方面,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都承认原子的直线式下落和互相排斥,也就是原子有“直线式”下落的运动方式和因为原子相互之间的排斥而引起的运动。他们的不同在于,伊壁鸠鲁认为还有一种原子“偏斜”的运动,正是这种偏离“直线”的运动才引起原子之间的碰撞,形成了各种事物。这种“偏斜”是万物形成的根源。这个“偏斜”在马克思看来是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区别于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的本质所在。在他们都承认的两种原子运动形式中,原子是处于一种被动的,也就是必然的形式。“只有在原子的互相碰撞时决定论的和强制的时候,才开始有自由这个对立面”,而正是这种“偏斜”赋予原子“自由”,是原子“自发的”一种运动,而自我运动才是事物产生的根据。也就是“自由”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和被追求的,只有当强制和不自由存在的时候,人们才开始追求“自由”,追求“自我意识”.伊壁鸠鲁的原子“偏斜”学说就是一种充满了偶然性的运动形式,不像“直线下垂”运动一样遵循一种必然性的道路。这种“偏斜”恰恰是原子运动的实质,恰恰也是追求“自由”的实质,是人摆脱“必然性”的束缚,创造一种主观能动性,使人成为自己的主人。在这个意义上,更是一种对旧唯心主义的超越,是马克思唯物主义的初体现。
  
  四、现代科技发展意义上的唯物主义观的坚持与发展
  
  马克思之所以支持伊壁鸠鲁,正是因为伊壁鸠鲁认为原子是“自由”和“自我意识”的化身,并且伊壁鸠鲁确立了人的“主体性”和“自由”精神的解放。在后面的论述中马克思谈原子的“质”与“量”、谈时间、谈天象,实质都是为了论证“自由”和“自我意识”,是为了表达自己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关系的思考,是让人摆脱自然的奴役和压迫、摆脱自己对自己的束缚和压迫、“成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的思想雏形。对于当时的马克思而言,并不存在我们现在所区分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的差别,只能说是一种倾向。因此,马克思想说明的就是作为人而言, 什么才是最重要的,那就是把握“自我意识”,是“自我意识”造就了充满“偶然性”的人生和自己的个性。同时我们要追求“自由”,这种“自由”就是不服从“必然性”,用自己的视角去观察这个世界。对于我们而言就是不向所谓的“命运”低头,要主动地去创造一种“偶然性”,当然这种“偶然性”是包含在“必然性”之中的,我们还要摆脱外在的束缚,用科学的世界观即唯物主义,去认识和改造这个世界。
  
  但在科技发展迅速的今天,我们是否真的摆脱了众多束缚和压迫,成为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自己的“主人”?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类创造了战胜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武器,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人们挣脱了空间的“束缚”,发明了各类交通工具和通讯设备,但同时也“制造”了各种交通事故和网络犯罪等不被我们所控制的“必然性”反过来伤害自己;我们在改造大自然,享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便利和财富的同时,“创造”了类似塑料、毒品、废气等大自然本来不存在的东西来威胁自身的生存;人们以牺牲自己的生存环境和威胁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去追求突破“束缚”的现象比比皆是。人们把科学技术作为一种信仰,使得人类的精神世界不断服从于科技的规范要求,渐渐地失去“主体性”,极大程度地依赖科学技术,再次陷入科学技术的“束缚”之中。总的来说,科技发展到今天所造成的一切都是自然与历史的命运使然,具有“客观必然性”.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进步是“必然”的;科学技术为人们带来便利是“必然”的,在发展中需要不断创新发明是“必然”的。但是我们不能顺应科技发展所带来的危害人类发展的“必然性”.
  
  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潜在内涵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或许没有得到体现,但放置于当代中国,马克思的博士论文正是有机马克思主义的前瞻性预示。正是马克思所强调的那种“偶然性”的存在,才使人们真正在哲学层面对当代科技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生态问题进行反思,并试图探索出得以解决的方法论及途径。这需要我们在追求经济增长和物质财富的同时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人类健康永续发展,实现科技发展和人的“自由”的有机结合。

  注释: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18.
  ②马克思.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8.
  ③马克思.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11.
  ④马克思.博士論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20.
  ⑤马克思.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23.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主义哲学史[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3]马克思.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4]贺淑珍,黄秋生.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伊壁鸠鲁哲学[J].南华大学学报,1983(4):69-73.
  [5]吴猛.“自我意识”的意义论内蕴: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哲学视野[J].复旦大学学报,2010(2).
  [6]李春生.对世界与哲学的相互作用的最初考察--马克思《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研读札记[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35(4).
  [7]余娜.试论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及其创新[D].华中科技大学,2006.
  [8]徐嵩.马克思对自由概念的本体论证明--马克思博士论文研究一得[J].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04.

本文来源:http://www.rjdtv.com/zhexuelunwen/3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