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学中英汉词汇的文化对比

更新时间:2020-01-02 来源:语言学论文 点击:

【www.rjdtv.com--语言学论文】

摘要

  任意一种语言和文化之间都具有紧密的关系,其也对文化与翻译的关系起到直接作用。要实现最为有效的翻译,就必须比对双方语言文化和背景,了解其存在的文化差异。英语是我国教学中的主要学科,对其文化差异的剖析是很有必要的。

  英汉语言文化在翻译中的重要性

  1.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人类的语言不仅具有多样化的特点,还能对社会政治和经济起到真实的反映,要对文化知识加以掌握,就必须要通过语言交流来完成。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是相互的,文化的载体就是语言,而各个文化之间的语言也是各有区别的。通常情况下,文化不仅对一些社会习俗有所包含,还对语言表达的视角有所涉及 ;语言也包括了词语的多方面信息,第一是文化内涵,第二是篇章结构,第三是逻辑思维,第四是翻译等。两种语言之间的交流和转换即为翻译,翻译是建立在传统历史文化基础之上的,而翻译的行为需要从双方的文化角度去进行理解和调整。如果在翻译过程中,没有重视文化意识,不仅不能将原文的内涵准确地翻译出来,还可能对原文的本意加以扭曲。所以,要实现准确翻译英语语言,就必须去学习语言背后的文化知识背景,以极大提高语言的应用能力。同时,英语语言文化的差异要通过实际的了解、对比和分析去掌握,以避免由于文化差异而影响翻译的效果,影响英汉语言的有效交流。

  2. 国际交流的发展需求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交流越加频发,交流深度也在逐渐加强。任意一种语言都会因国家习俗、文化差异和地理历史等因素而产生影响,其使用的习惯和特征也是该民族的主要思维方式。所以,要对英语有深入掌握,就必须了解英语系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和习俗习惯等,避免在英汉翻译过程中出现沟通障碍。比如“龙”在我们国家的形象是权威和神圣的,是正面和褒义的象征,在我国历史文化中有深远的意义。但是在英语翻译中,龙即为“deagon”,它的形象却是反面的,代表的是一种凶狠、邪恶的动物。所以,有必要了解双方的语言文化差异,以有效实现英汉语言的有效翻译。

  英汉语言的文化差异

  1. 心理文化对比

  我国历史文化悠久,属于人文文化,道德是人文文化中最主要的核心,而西方文化属于科学文化,两者之间自然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总的来说,人文文化重视综合、轻视分析,重意会、轻言传,崇尚群体意识,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等 ;西方的科学文化则重物质、轻人伦,强调人权及人对自然的征服和索取。

  2. 思维模式差异

  儒释道对中国传统文化有重要的影响,所以国人思维传统是比较注重悟性,而人的个体意识是英语国家最为重视的部分,所以对个体思维格外崇尚。这两种差异在语言上也充分体现出来,比如汉语词语一般比较含蓄,而英语词义表现得非常具体 ;汉语对要表达的含义只是点到为止,而英语却将意思表达得十分准确。同时,篇章的整体结构是汉语最为强调的重点,但是英语却强调篇章结构的严谨性,这都是英汉语文化所存在的明显差异。

  英汉词汇的文化对比

  1. 词汇意义方面

  可以发现,英语灵活性更为突出一些,并且具有十分广泛的词语含义,上下文所呈现的内容对词义有很大的依赖性。相比之下,汉语词义的范围相对较窄,且十分凝滞和严谨,整个篇幅不会因为一个词的意义而产生特别重要的影响。英语词义的灵活性主要是不同含义的表达,比如英语单词“cadre”在汉语的翻译中会对其定义为“干部”的意思,主要指公职人员和国家机关的公职人员,并能代表具有一定管理和领导工作的人员。但在英语中,这些人员的翻译都十分准确,分别为“行政官员”(adminstrator)、“高级职员和官员”(official)“、军官和高级官员”(office)“、机关工作人员”(functionary)、“干部和骨干”(caadre)、“公务员”(pub-lic/cicil servant)等。同时,“cadre”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常见的词语,但在英语中却极少使用。

  由于英语和汉语之间语言文化的差异,导致“词汇空缺”常常出现在翻译过程中。比如我国民国期间女性最常穿的旗袍以及过去较为普遍的中山装。旗袍如果按照汉语方言可以视为上衫,音译则为 Cheongsam。而中山装目前的译法则有两种,第一是 Chinese tunicsuit、Mao’s jacket ;第二是Mao’s suit。但是如果要在翻译中让外国人更加理解其含义,则可以使用 Mao’s suit,因为中山服是当年毛主席最爱穿的衣服。

  在英汉语言翻译过程中,因为英语词语的文化背景导致汉语翻译出现词汇空缺也是很常见的情况。两个民族之间的交际活动是一种跨文化的翻译,要实现译文和原文之间意义的绝对对等是很困难的。翻译的作用只能是在最大还原原文意义的基础上,对其他意义加以照顾,这才是翻译的主要任务,也是两个民族交流文化的主要途径。

  2. 语言文化色彩方面

  人们在进行社会活动时,都需要语言实现交际需求,所以社会文化和语言的意义也是紧密关联的。要理解语言的意义就必须要根据语境来实现,语境主要分为两种,第一是非语言语境,第二是语言语境。非语言语境的含义是指“三类文化中除语言文化外的其他文化”,语言语境是指段落和篇章中的一词一句。每个民族和国家的生活习惯、方式和所喜恶的东西也是不同的,其和生活环境多有关系。比如在英语系的西方文化中,对智慧加以描述,可以采用猫头鹰来表达。

  而在汉语文化中,猫头鹰只是一种普通的鸟类,丝毫不能和智慧扯上关系。这种语言文化的色彩差异,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导致 :

  首先是生存环境的不同。人们在生活和劳动中会自然形成一种习惯语言。英国以航海业着名,属于岛国。而中华民族历代生活繁衍都在大陆上,土地是最赖以生存的基础。这种生活环境的不同,最终呈现出语言表达上的差异。比如汉语中要形容一个人花钱大手大脚、不懂节制,可以用“挥霍无度“”挥金如土”形容。而英语中对该意思的翻译却是“spendmoney like water”,其中涉及到了“water”,这与英国世代与水有亲密接触有关。

  其次是习俗差异。英汉习俗的差异通过很多方面都能表现出来,比如双方在对动物的态度上就有很大差异。在汉语中,狗是一种能看家的低等动物,有很多和狗相关的贬义词,如“狼心狗肺”“狐朋狗友”等,几乎都是一种负面的表达。

  只是随着我国人民素质水平的逐渐提升,人们对动物的看法也大有改观,普遍对其都十分善待,但这种传统的汉语文化却是根深蒂固的。而在英语系国家中,狗是人最亲密的朋友,所有关于狗的词义几乎都是褒义的,并将其用于对人行为的比喻,比如“You are a lunky dog”。这都是双方习俗差异所导致的语言差异。

  总而言之,要有效翻译英汉语言,就必须掌握基础语言和技能,同时重视对双方语言文化差异的了解。只有了解和掌握英汉语言之间的特点和差异,才能将其运用到翻译中,实现两种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保证翻译水准。要学好英语,就应当重视英语系国家的文化习俗和生活习惯等,并全面了解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要实现英汉语言文化的有效翻译,除了对其语言的掌握以外,将语言和文化有效融合才是最为直接的意义。
 

本文来源:http://www.rjdtv.com/yuyanxuelunwen/2575.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