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演变历程

更新时间:2020-06-01 来源:中国经济论文 点击:

【www.rjdtv.com--中国经济论文】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传承与超越
  
  1.1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也被称为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主要分为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两大类。是指各产业部门之间或者部门内部之间的结构关系。具体来说,主要是研究农业、工业、服务业等部门之间以及部门内部之间的关系。
  
  中国人民第十三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报告提出,要把农业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上,重视基础设施的构建,要实现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经济发展处于起步阶段,虽然一五计划的成果显着,但是根据我国当时的发展状况可以看出,基础设施还不是很完善,农业处于主导地位,第三产业发展欠佳,信息化程度不高。
  
  中国人民第十五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报告提出,要优化产业结构,重视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重视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也要发展基础产业和第三产业。这个时候,我国的技术有了极大的发展,服务业比重不断上升。
  
  十八大报告中,我党强调我国经济虽然取得了良好的成就,但也存在着结构性问题,我们要重视问题的存在,着力解决发展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使传统产业更新升级,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更上一层楼。改革开放到了今天,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使我们把目光更多的放在战略新兴产业上面,我们还是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这是我们一直坚持做的,但同时也要改造一些传统产业,更多地发展服务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使其朝着更加适应我国国情的方向发展,传承一些合理的方针政策,鄙弃不合理因素,并且增添了新的内容,我们不再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而是在思考如何使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
  
  1.2 城镇化
  
  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城市对于劳动力需求加大,农村劳动力也得到了一定的解放,出现了一些剩余劳动力,把这些劳动力有效利用起来,既解决了城市发展过程中劳动力短缺的情况,又能增加农村劳动力收入。因此,中国人民第十五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强调要把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要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既要发展乡镇企业,又要更好的提高农村服务,小城镇的发展要结合实际,合理有序地进行规划。
  
  中国人民第十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从以上的政策的变化可以看出,经过多年的努力,城镇化进程有了很好的发展,“四化”有机结合,互相促进,发展方式更加多维,发展形式更加科学。
  
  1.3 国民收入分配
  
  中国人民第十四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强调在分配问题上要兼顾效率与公平。中国人民第十五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在发展问题上,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鼓励先富的这部分人带动其他人的发展。但是政府也要发挥一定的调节作用,决不允许收入的严重两极分化。
  
  中国人民第十七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则把公平问题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强调无论是什么形式的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从我国收入分配的原则来看,改革开放初期,我们更加注重效率,这就导致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对社会财富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悬殊等问题。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化,认识到公平对于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性,发展固然重要,但是发展的成果分配问题更加重要。我们在不断做大社会财富这块蛋糕的同时,也要注意到如何分割这块蛋糕的问题。效率和公平二者并不是割裂的两个方面,强调无论是什么分配,都要注重效率与公平,这是认识上的一大飞跃,化解了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矛盾。
  
  1.4 市场与宏观调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坚持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初期,我们对社会主义认识还不够深刻,十二大确立了我国的计划经济策略。我国经济的发展,要有计划的进行。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流通都在计划内,市场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十二大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这时我国市场的作用没有很好地发挥,生产和分配主要是在计划下进行,供求关系不能很好地调节价格,厂商也不能根据价格调整生产规模。这时市场调节只是一种辅助手段。
  
  邓小平同志就社会主义问题作了解答,提出着名的“猫论”,这时我们意识到以往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缺陷并进行反思,并且形成了新的认识。十四大首次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机制,重视市场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尊重市场规律的作用,提出了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到了十八届三中全会时期,我党更加强调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从原来的基础性作用转变为决定性作用,与此同时,也要发挥好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
  
  一个国家的发展与繁荣,一定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既要肯定市场规律的作用,也离不开政府的保驾护航。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不断增强,由辅助作用到基础性作用再到决定性作用,充分发挥了市场规律的作用,在市场的作用下,供求关系能够更好地反映和调节价格,厂商可以自发调节其生产规模,增强了经济发展活力,同时,为了防止市场失灵、市场混乱现象的发生,政府也要进行监管与干预。只有政府和市场共同发挥作用,才能保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2、何为包容性增长
  
  “包容性增长”最早由亚洲开发银行提出,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并写入了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包容”原意为“宽容、容纳”,这里被用于经济学,指的是经济公平合理的增长。众所周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但是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不可否认地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收入分配不均、生态环境的恶化等。类似于这种以牺牲环境所带来的经济增长并不是“包容性增长”.我们不能一味地追求经济增长,而忽略出现的一些问题。在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也要注意到公平问题,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普通民众,让发展机遇更公平地给予人民,避免两极分化、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发生,在发展经济过程中,注意到社会的和谐、经济的可持续、生态的统一。
  
  3、经济增长战略的变化所折射的发展理念的改变
  
  由经济发展战略的变化可以看出我们发展理念的变化,我们从原来的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到更加注重发展的公平、和谐、健康、可持续,我们的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城镇化取得很好的成果,国民收入分配更加公平,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有效发挥作用,更加注重创新与创业,这与我们改革开放多年的探索息息相关,我党不断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结合国际国内实际,不断进行改革,使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这些都体现了我国在从“单一”地追求效益的理念朝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发展。
  
  4、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取得巨大成果,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在发展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有待完善,还存在贫富差距、生态环境破坏、区域发展不平衡等现象,我们要不断发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继承以往发展过程中正确的方针政策,超越以往战略中不合理因素,真正地实现“包容性”成长,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更好地在国际舞台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 程萍.推动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深度融合[J].农村工作通讯,2013(09).
  [2] 王玉安.新型城镇化:“四化”同步的枢纽--学习十八大报告笔谈[J].现代商业,2013(11).

本文来源:http://www.rjdtv.com/jingjixuelunwen/4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