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预算绩效管理的困境与对策

更新时间:2020-05-30 来源:财政学论文 点击:

【www.rjdtv.com--财政学论文】

  摘 要:一般来说, 要想顺利的进行深化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 最为重要的一项举措就是中期财政规划, 采取合理的方法对中期财政规划进行实施可以实质性的推动了支出预算的绩效管理。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 在面对新的形势以及要求的时候, 高校在进行预算绩效管理的同时, 必须正确认识到以下几方面的现实问题, 即:思想认识、技术保障等等, 从而在这个基础上提出有关中期财政规划下的高校预算绩效管理的相关应对措施。应对措施制定完毕以后, 我们还要从评价范围、评价方法这几方面提出对应的实施方案。
  
  关键词:高校; 方案; 评价; 思想认识; 改革; 制度;
  
  一、高校预算绩效管理面临的新形势
  
  通过对《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这个条例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 该条例中明确指出, 各级预算单位以及全部的财政资金都属于绩效管理涵盖的范围, 而对于评价结果来说, 也将作为调整支出结构等的重要依据。在对绩效管理进行规定的时候, 新修订的预算法不论是从法律层面还是从各个环节上, 都对其进行了有关的规定, 现阶段, 预算绩效管理已经顺利的成为财政资金管理中的有效制度和法律要求。
  
  除此之外, 对于预算管理或者是控制方式的改进, 最为重要的一项举措就是中期财政规划, 它可以很好的对预算管理等进行改革部署。在进行中期规划的时候, 项目库的管理是最关键的一点, 在进行项目库管理的时候, 所有入库的项目都必须设定相应的绩效目标, 同时还要进行相应的评审, 这样一来, 项目财政预算安排的唯一渠道就成为了项目库。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绩效目标管理评审已经被实质性的嵌入了有关项目预算的申报流程中, 而在预算管理中, 绩效管理也已经成为了一项不可缺少的环节。所以在这个情况下, 高校的预算管理就要面临着全新的要求, 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的话, 这也为高校完善绩效管理机制提供了更好的机会。
  
  二、高校预算绩效管理的现实困境
  
  (一) 对预算绩效管理认识不足
  
  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说, 我国拥有的控制性预算管理思想仍是过于传统, 而且这是经过长时间慢慢积累形成的, 要想在短时间对其进行改变, 那就成为了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此外, 注重效率这样的绩效管理理念并没有完完全全的深入人心。另外, 高校在进行预算绩效管理的时候, 对其的理解也是非常的缺乏。其次, 高校在进行办学目标的时候, 往往都是以多元性作为主要的办学目标, 这就使得高校的产出绩效没有办法得到很好的衡量, 这就使得有关人员认为预算绩效管理是不可行的。除了上述的内容以外, 部分管理人员对于绩效管理的实质内容并不是特别的了解, 所以他们就会把绩效管理和财务检查放在同等的位置。而且现阶段的高校中, 预算决策机制仍然存在一定的行政化倾向, 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绩效管理的实施。
  
  (二) 绩效管理基础工作薄弱
  
  通常情况下, 预算绩效管理当中的核心内容就是绩效目标, 绩效目标不仅贯穿于整个预算绩效管理的过程中, 同时起到的作用也是十分关键的。但是就目前高校的情况来看, 绝大多数的高校在进行预算管理的时候并不重视绩效目标, 甚至有些高校直接将其作为一种战略为导向的投入安排, 这样一来, 部门在对预算资金进行衡量的时候, 就会缺乏有关的衡量标准, 衡量出来的结果也不是很明确。
  
  一般来说, 要想顺利的进行绩效评价, 最为基础的一点就是绩效指标、绩效标准等, 特别是对于评价的实质性开展而言, 绩效指标对其有着格外重要的意义, 而且在将来的绩效改进中, 绩效指标发挥出的影响也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对目前高校涉及到的绩效评价指标进行适当的分析我们得出, 现阶段, 社会机构对高校综合实力的评价指标就是其拥有的主要绩效评价指标, 此外, 主管部门对高校财务管理能力设置的评价指标也是其拥有的绩效评价指标。但是这些指标有一部分是比较宏观的, 有些只能用于外部的评价, 有的则只能应用于特定的领域, 而且部分高校并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自身绩效管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已有的绩效考评工作也只是简单的套用, 这样的绩效考评工作并不具备准确性、代表性。其次, 对于各种支出类型的绩效标准体系, 高校也没有进行完善的建立, 这就致使评价结果缺乏了相应的可比性, 从而使其难以应用。当然, 绩效信息的缺失也是现阶段高校绩效评价中存在的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 如果不及时解决这样的问题, 那么高校中的绩效评价以及管理就很难进行量化, 这也是高校绩效管理基础薄弱的主要原因。
  
  三、中期财政规划下高校预算绩效管理措施
  
  (一) 强化绩效意识
  
  为了有效的避免一些问题的出现, 作为高校的主管部门, 其必须在绩效管理中纳入更多的资金, 并且采取制度的形式来开展高校自身的绩效评价工作, 除了以上几点内容以外, 高校主管部门还要在方式、方法上采取正确的引导, 引导同时还需要开展相关的绩效管理综合评价, 将高校预算绩效管理的推进程度当成考核当中的主要内容, 这样一来, 不论是认识还是行动上, 高校的绩效管理工作都可以得到很好的推进。
  
  此外, 高校要想成功的提升预算管理的水平, 那么久必须对预算绩效管理引起足够的重视, 并且对一些资金收支的矛盾进行合理的解决, 以此合理的来对资金进行使用。
  
  (二) 破除技术障碍
  
  首先, 在进行中期规划的过程中, 由于中期规划的预算体制是具有一定的统筹能力的, 所以我们必须要使其与发展规划等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对于预算支出的管理目标, 我们也必须明确的对其进行要求, 这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促进预算执行的效果。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在进行预算绩效管理的时候, 最为基础的一点就是中期规划。为了顺利的做好相关的预算绩效管理水平, 我们最先要做到的一点就是中期规划, 这就需要我们从各个环节进行, 以此来提高规划水平。举个例子来说, 高校要对自身内外部的发展环境进行适当的分析, 之后通过相应的分析来制定出准确的目标, 同时将事业发展的相关规划落实到具体的项目中去。
  
  其次, 在进行绩效管理的时候, 其基础以及起点就是绩效目标, 在设定绩效目标的时候, 我们应该将其设置在学校中期的发展规划基础上, 按照学校自身的战略目标来进行有关的规划, 必要时, 我们还可以将战略目标进行详细的分解, 使其成为年度目标, 在分解的时候, 我们要尽可能的细化。此外, 高校还应该设置起合理的绩效目标审核程序, 这样一来, 有关部门提出的绩效目标, 高校就可以顺利的进行审核完善, 除此之外, 高校还可以对资金需求进行合理的测算, 这样不仅可以保障绩效目标的合理性, 同时还能让绩效目标具备一定的可考核性。最后, 要想对事业发展目标进行细化, 那么我们就必须对绩效目标进行保障。
  
  最后, 高校担负的责任是十分重大的, 它不仅担负着人才培养的重任, 同时还肩负着科学研究的使命, 但是其产出的效果是很难进行量化或者是衡量的。我们来拿科学研究举例子说, 一般来说, 科学实验是具有很多不确定因素的, 得出的结果往往也会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如果再这种情况下单纯的以论文等成果作为评价指标, 那么就很容易造成科研人员的短期行为影响到后续工作的开展。所以, 高校应该对各种事业发展的特点进行结合, 并且对实践应用中的各种个性指标进行收集、整理, 在收集整理的基础上还要根据评价指标来建立起符合自身的绩效指标体系, 之后根据需求来不断更新完善。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 就我国目前的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现状来看的话, 其绩效评价的结果仍然缺乏一定的科学性以及公正性, 所以我们必须不断对其进行提高。因此, 现阶段的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主要的作用就是对问题进行发现和反映, 等到预算执行中将绩效进行了提升, 制度以及方法得到了成熟, 我们再将绩效结果作为一种重要的参考因素, 并且使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出相应的调解和优化作用。
  
  参考文献:

  [1]邝艳华。德国中期财政规划改革经验及启示:综合协同型预算模式[J].公共行政评论, 2016, 09 (06) :127-143+199-200.
  [2]张玉周。中期财政规划编制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财政研究, 2015, (06) :111-114.

本文来源:http://www.rjdtv.com/jingjixuelunwen/4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