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商文化及精神对现代工商管理的影响

更新时间:2019-07-26 来源:工商管理论文 点击:

【www.rjdtv.com--工商管理论文】

   摘 要: 晋商在明清发展到鼎盛时期,曾是在我国具有重要影响的商邦。他们在长期经营活动中形成的晋商文化以及节俭勤奋、明礼诚信、精于管理、勇于开拓的商业精神是其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成为我国“儒商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典范,是我国商业文化史上宝贵的精神财富。弘扬晋商文化及精神,挖掘其内涵,坚持古为今用,将对新晋商的崛起和现代工商企业管理改革与创新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 晋商文化;晋商精神;企业文化;工商管理;改革创新
   1 晋商文化的主要内容和精神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文化为主导,并吸收了佛教和道家的思想,代代相传,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历史影响。在儒家思想文化影响下从事商业活动的人,可称作儒商,而晋商则是儒商现象的典型形态。晋商继承和发扬晋地经商的光荣传统,并以儒家文化和道德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方式、经营之道和价值取向,以“仁、义、礼、智、信”为根基并吸取民间商业精神,在其鼎盛时期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经商理念和价值观。其思想文化体系具有民族性、历史性、社会性和实践性,具有明显的地域文化特征。晋商文化在其鼎盛时代已经相当完善,把传统文化的精髓“仁、义、礼、智、信”渗透到整个晋商的精神世界,成为他们的灵魂,指导和维系晋商几百年的经营活动,而长盛不衰。因此,有学者认为:“山西商人以其特有的开拓进取和敢于冒险的精神,在明清时代演出了一场长达数百年的大型商业话剧。其舞台之广大,演员之众多,在世界历史上是罕见的。”山西省委书记张宝顺同志在2006年10月召开的第九次党代会的报告中明确提出,“不断赋予节俭勤奋、明礼诚信、精于管理、勇于开拓的“晋商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进一步凝聚和激励全省人民。”由此可见,弘扬晋商文化及其精神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概括起来说,晋商文化及其精神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1 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山西地处黄土高原,自然条件差。而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期熏陶及客观地理环境的影响,造就了晋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他们也正是依靠艰苦创业精神积累的雄厚商业资本为金融票号业的发展奠定了充足的物质基础。如明人沈思孝在《晋录》中载:“晋中俗俭朴古,有唐虞之风。百金之家,夏无布帽;千金之家,冬无长衣;万金之家,食无兼味,故其居奇能饶。”晋商负货内外蒙古,跋涉数千里,于冷手冻足之季,行边野不毛之地,夏日酷暑,头顶烈日,足履灼沙,数日不见水源,如煎如灸;冬日朔风呼啸,天地晦冥,寒风凛冽,刺骨难熬;春秋狂风骤起,飞沙走石。
  1.2 集群发展的抱团意识晋商在集群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利缘、地缘、神缘、亲缘、业缘为纽带的抱团意识。第一,通过朋合营利、合伙经营形成较为紧密的利缘性商帮。第二,以地缘、血缘、甚至神缘(都信奉、敬仰关羽)等为纽带形成地缘性商帮。为了巩固已经获得的市场和实现对某些行业的垄断,还在主要城市建立了团结同乡的会馆。第三,各商号、商人间常有儿女亲家、师徒等亲缘关系,这无疑是商号间稳定合作的一种战略性考虑,如祁县乔家出于经济、政治的需要,同祁县渠家(渠源祯)、古县阎家(阎维藩)、太谷曹家等都缔结姻缘关系,以扩展自己的社会势力。第四,以联号制的形式(类似于连锁经营)形成业缘性群体组织,由一个大商号统管部分小商号,从而在经营中发挥企业群体作用。
  1.3 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晋商在创业过程中,勇于开拓,不怕风险,有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他们曾经摆脱地域和传统观念的束缚,弃农经商,背井离乡,走出故里,闯关东,下江南,越戈壁,甚至到国外发展。他们在有一定资本积累的基础上,大胆发展金融汇兑的票号业务,使民族资本和民族商业惠及的范围扩展到全国各地。
  他们曾经是企业管理创新的先驱,而且在当时达到相当先进和完备的程度。一是新创股份制,采取“银股”和“身股”两种入股形式。清人徐珂称之为“出资者为银股,出力者为身股”,两种股在年终都可参加分红,极大调动了员工积极性。二是实行两权分离制,“财东自将资金全权委诸经理,系负无限责任,静候经理年终报告。平素经营方针,一切措施,毫不过问。”“经理既受财东信赖与委托,得以经理全号事务,其权限尽乎独裁,而非独裁,实即集权制也。这种勇于开拓追求卓越的晋商精神是其在创业史上改革创新的巨大精神力量。
  1.4 善于经营管理的策略晋商在经营管理上采取竞合相间的兼容策略,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他们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眼光敏锐,审时度势;积极主动,适机而上;协调关系,增强友谊;既能与人宽容共处,和平共事,又能让利经营,薄利取信。他们以高超的智慧和谋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取得巨额利润。他们“以德治企,以德治人”,恪守“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善于经营管理,创建良好的经营秩序,优质服务,追求品牌效应,在商场上树立良好的内外形象,形成持续不断的竞争能力,并取得显着的成效。如晋商乔家和曹家,他们初创时期基础相当薄弱,后来之所以发展壮大,驰骋中外商场,得益于他们高超的经营策略和精于管理的本领。
  1.5 义利诚信的道德理念晋商挟信义而经商,不畏艰难,辗转千里,输万货以为人,赢百利而利己,逐渐形成义利并重、义利统一的商业价值观。商业经营活动中的“义”,在担负社会责任感的同时,包含了三层含义:先进的经营机制、优良的企业素质、灵活的经营方针。“诚信无欺”、“先义后利”、“义然后取”、“见利思义”(《论语·子张·宪问》)成为晋商从事商业活动的道德准则。晋商虽以赢利为目的,但凡事以道德信义为本,坚持质量第一,维护自己的信誉,不弄虚作假,降低了晋商的交易成本。“平则人易亲,信则公道着,到处树根基,无往而不利”。如祁县富商乔致庸把经商之道排列为一是守信,二是讲义,三才是取利。
  1.6 内外兼修的经商风格对内,晋商大族都重视家规家风,如祁县乔氏明确制定了家规:一不准纳妾;二不准虐仆;三不准嫖娼;四不准吸毒;五不准赌博;六不准酗酒。晋商家族也很重学,但他们具有以学保商,商学结合,“学而优则商”的特点。如榆次常氏尊师重教,为子弟提供优越的学习条件,其目的是为经商活动培养优秀的企业家和管理人才。对外,晋商在人员设置上是因事设人,一般从业人员在10人左右,提高了办事效率,对经理坚持“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原则,经理有足够的空间发挥自己的潜力,再有人身顶股政策的激励,经理则将商号经营的好坏视为己任;对学徒注重道德品质的训练,将“重信用、除虚伪”列入第一条,如果违反规定将开除出号,永不续用。
  2 晋商文化在现代工商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今天,山西的工商企业面临着日益加剧的全球化竞争的严峻考验。我们需要把晋商的决策、管理、监督、控制等管理文化同当代经济学、管理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结合起来,重新阐析晋商管理文化,以提高现代管理水平。这将促使现代山西企业文化固有的智慧得以历久弥新,为管理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和智慧。
  2.1 晋商文化及精神为新晋商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思想文化基础进入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有关部门为了改变山西封闭落后现象,开始研究晋商走向全国及世界各地的历史足迹,以彰显晋商开拓创新的精神境界。
  全省工商界人士更加关注“新晋商”的发展,并于2005年8月组建“新晋商联合会”,发表了《新晋商宣言》。在其宣言中明确表示新晋商要遵循“诚信、勤奋、进取、敬业”的理念,传承晋商“节俭勤奋、明理诚信、精于管理,勇于开拓”之商业精神,实现晋商的复兴和超越。新晋商提出要用传统文化凝聚人心,用社会主义企业文化重塑新的形象,要以地域文化为纽带,组团发展,创造“新晋商”的品牌;要重诚信,讲道德,建设完善的信用体系;要重视商业信息,推动文化与经济的互动,促进新晋商文化与经济效益的全面提高。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峰是山西霍州人,他们把海航发展成为中国第四大航空公司,位列中国500强企业前200位之内。陈峰认为,海航的企业文化带有浓厚的晋商特点:所有干部必须看纪录片《晋商》,所有财务工作者都要背会四句话,即“以德养身,以诚养心,以义制利,固本求新。”他真正做到了把晋商文化及其精神与现代资本运营相结合,把企业文化的创新看作是重要的资源,持续不断发展的原动力。
  2.2 晋商文化对现代企业文化的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企业文化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企业文化主要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员工所普遍认同并自觉遵循的一系列理念和行为方式及视觉的总和,通常表现为企业的理念、愿景、精神、价值观、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等。企业文化一般由企业领导者倡导,以企业全体员工的集体意识为基础,达到全企业的共识,是员工行为和企业价值观的统一,其最终评判标准是企业的业绩和生命力。余英时先生在其着作中将晋商文化概括为如下九个方面的特征:在抱负上要创立属于本身的商业王国,“树基业于家”;在价值上,肯定工商的重要性,如王阳明所说,“四民异业而道同,商业何负于农”;在行为上,仁义为本,“借令服商贾而仁义存焉”;在自律上重视“德”与名;在管理上,建立共荣的伙计制度;在操作上,发展商业算术;在买卖上,薄利多销;在制度上,借用官府组织形式;在经营上强调自由竞争。由此可见,几百年积淀下来的晋商文化及其精神是相当丰富、全面且完整的,将会为现代工商企业管理改革与创新提供值得挖掘和借鉴的精神财富。
  2.3 新晋商应充分利用晋商文化及其精神所形成的传统和优势,形成有利于新晋商崛起和全面发展的新格局在我国工商企业发展的历史上,曾经有过和晋商同时崛起的几大商邦,他们都有其十分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商业精神,而且在现代都得到较好的继承和发挥,带动了现代工商企业的发展。例如,以浙江商人为代表的历史上的宁波帮、龙游邦都是在晋商和徽商两大商邦之后崛起的实力最强的地缘性商人群体。而且发展到今天,“浙商”横空出世,遍布国内外,是新时代实力雄厚的中国第一商邦。而晋商虽然在明清时代有过辉煌,但在现代却相对衰败与落后,晋商文化及精神对现代工商管理的影响(徐继开等)即使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初期,晋地工商企业的发展也相对缓慢,滞后于全国工商企业发展的趋势和潮流,与东南沿海相比差距更大,至今仍然存在某些方面相对落后的局面。这些都需要我们在晋地从事工商业的领导、经商的企业家和工商业者们去认真思考,深刻反省的,只有积极去探索、弘扬和继承晋商的光荣传统和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精神,重塑当代晋商的形象,重振昔日的辉煌,新晋商崛起和做大做强的雄伟目标才能实现。
  3 坚持与时俱进,弘扬晋商文化及其精神,全面推进现代工商企业管理的改革与创新现代企业如何面对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新趋势,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优化和强化其核心内容,使自己的文化优势能够有效地转化为管理优势、效益优势和竞争优势,这将是企业文化建设和管理创新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3.1 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现代企业管理创新的根本指导思想,是促进企业持续不断发展,形成创新企业文化和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基因。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要建立生态文化,将生态文化融入企业文化后不仅可扩大企业文化的外延,而且有利于树立良好形象,从更大范围实现对企业文化的社会认同。要抓住机遇,对资源开发和利用进行创新,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优势,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积极将资源密集型产业转化为知识密集型产业。在关注经济指标的同时,也要关注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和谐发展。
  现代企业管理创新要坚持以人为本和与时俱进的指导思想,以市场为导向,加大人力、技术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配置。要以顾客为中心,保证产品质量,努力服务于社会;要平等善待员工,关注员工个性张扬和能量的充分释放,重视人才的再培训和全面发展,平衡相关者利益;要坚持文化育人,以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爱护人为创立企业文化的核心;在经营管理上,要充分发挥企业员工参与管理,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关爱职工,安全生产第一;要统筹协调人力资本。各类人员都要通过公平竞争上岗,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实现优胜劣汰;要打造企业的团队精神,增强凝聚力和整体竞争力,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员工的待遇,推行契约式管理,为员工的全面发展提供最好的发展机会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
  3.2 倡导和培育企业家精神,打造区域品牌文化企业家是建设现代企业文化的设计者和领导者。他们的作用是积极倡导、推动企业文化的发展,以非常敏锐的观察力体察组织成员的心理及需求,通过“以人为本”的管理,形成“上下同欲”的文化氛围。企业家必须坚持不懈地通过日常行为来强化他所倡导的文化内涵,倾注满腔热情,增强管理的感情色彩;努力提高企业家的素质,增强管理的非权利影响;凸显与张扬个性,进行科学的理念识别(MI)、行为识别(BI)、视觉识别(VI)设计和恰当的形象塑造和传播;积极倡导、强化正确的企业价值观和行为取向,是推动企业文化和管理创新,再造辉煌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历史上晋商文化的倡导者和主要代表人物有中国第一票号“日升昌”创始人雷履泰,祁县乔家鼎盛时期的乔致庸,太谷县当时声名显赫的富贾曹凤祥以及后来的祁县民族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渠家的渠本翘等。他们的影响遍及全国,对晋商文化的创建和弘扬功不可没。因此我们应当努力营造有利于企业家成长的良好氛围,加快培养造就一批素质好、懂经营、善管理、能创业的优秀企业家。同时,要能很好地借鉴明清晋商集群发展的经验,学习国内外区域经济建设中的成功经验,建设具有吸引力的区域生态环境(如长江三角洲地区、美国硅谷等),规划晋商集群发展的模式,形成山西省良性运行的企业生态系统,从而逐步形成新晋商协同作战的军团。要注意培育和形成良好的企业整体价值和品牌文化,大力塑造企业形象、产品形象和员工队伍形象,达到凝聚人心、激励员工团结奋斗、努力拼搏的目的,不断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3.3 树立重商兴省的观念,建设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强对政策法规、经营管理、技术体制的全面创新晋商的经验告诉我们,按照山西省情,重商能使经济搞活,资助工商企业发展,兴晋富民。因此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积极扶持工商企业的发展,在政策法规、投资和贷款以及税收等方面采取优惠的条件。同时山西企业家多为创业型的,应积极学习管理子曾称赞他的弟子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这是说,生活的磨难反而有助于坚定意志,完善人格。领导者能有这样的素养,自然就不会与民争利,天下也就太平多了。《云梦秦简·为吏之道》说:临材(财)见利,不取句(苟)富;临难见死,不取句(苟)免。欲富大(太)甚,贫不可得;欲贵大(太)甚,贱不可得。毋喜富,毋恶贫,正行修身,过(祸)去福存。
  这与法家的功利主义思想是相悖的。在法家思想统治之下,人民是没有自由可言的,他们的每一种行动都要被迫表现得积极,而非消极;必须努力耕种以求富有,要奋勇杀敌以求爵禄的赏赐;举国上下都必须表现得有为而进取,耻于为“贫贱”。如何能“毋喜富”、“毋恶贫”呢?所以,在法家功利主义下不可能陶冶出“毋喜富”、“毋恶贫”,正行修身,祸去福存”的品德。因此这段文字所表现的应该是儒家“安贫乐道”的思想。简文中的“欲富太甚,贫不可得;欲贵太甚,贱不可得。毋喜富,毋恶贫,正行修身,祸去福存”与《论语·里仁》篇里所谓的“富舆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舆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的思想内容是一致的。并且其文中的,“临财见利,不取苟富;临难见死,不取苟免”简直就是儒家经典《礼记·曲礼上》“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的翻版。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为吏之道》文中出现了大量儒家所强调的“忠、信、敬、慈、安贫乐道、财聚则民教、财散则民、聚博施济众”等思想。这表明秦朝在治民方面虽然实行严刑峻罚,但是在对官吏的思想道德修养方面,却已重视儒家的内圣之道了。更为重要的一点是:《为吏之道》被墓主喜收藏珍视,死后还置于墓中。这说明,以法家为指导思想的秦朝,并不排斥儒家思想在一部分官吏(特别是原东方六国地区)中有广泛的影响。
  参考文献[1]顾颉刚,刘起金于.尚书校释论[M].北京:中华书局,2005.
  [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3]王肃.孔子家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4]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组.睡虎地秦墓竹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
  [5]杨天宇.礼记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本文来源:http://www.rjdtv.com/guanlixuelunwen/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