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听助教以听促学

更新时间:2019-08-01 来源:物理教学论文 点击:

【www.rjdtv.com--物理教学论文】

   一、倾听学生的思维结晶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仔细倾听每个学生的思维结晶,在此基础上开展教学和指导,远比教师按照自己的想法不停地说教要重要得多.了解学生,知道学生,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倾听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结晶,能够帮助教师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识、理解、思考程度,在此基础上对教学内容、难易程度、思路、环节等做出合理地取舍和调整,让教学活动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显然这两个学生对位移是过程量、速度是状态量没有真正理解,而且不能很好地区分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老师随机对位移和速度的概念组织学生展开进一步的讨论,抛出两个问题:是否物体位移为零,它的速度一定为零?速度是否一定要对应一段时间?
  结合实例讨论后,学生更加直观清晰地认识到:位移是过程量,它一定对应着一段时间,当物体的位移为零时,可能速度为零,也可能运动时间为零,还可能速度方向向反,而本题中物体在零时刻位移为零,就是因为物体的运动时间为零.对于速度而言,有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之分,平均速度对应一段时间或一段位移,而瞬时速度对应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本题中,乙做匀速直线运动,甲在0^-2 s也是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他们在任何时刻的瞬时速度都是相等的,也等于他们的平均速度.通过讨论,原来认为选项D正确的同学理解了题意,而全班同学对位移和速度的概念有了更深的理解.因为教师的认真倾听,学生的错误资源转化成了让学生对知识掌握得更加深刻的助推剂.
  二、倾听学生的求知困惑在教学中,学生面对疑难困惑能够自己提问是值得珍视的好现象.学生求知困惑是他们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开始,也是他们思维走向敏捷、思想走向深刻的过程.教师要善于倾听并筛选出其中有代表性的、能被充分利用的想法,将其整合为独特的教学资源.对学生提出的知识性问题,一般只需进行知识层面的释疑解惑;涉及教学内容理解的问题,就要求我们灵活对待,或适当补充内容,或课内、课外合理迁移,或设置前后关联的系列问题启发.
  案例2学习牛顿第三定律中物体的受力分析时,有学生对人教版《物理》必修1第83页图4. 5-8提出了疑问,认为课本上的受力图画错了.我停下自己的授课,专注倾听学生的观点.这个学生从转动的角度谈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如果按照课本的受力图,这个物体不可能静止在斜面,而是要翻转.此时,其他同学都露出了迷茫而渴望知道真相的眼神.我意识到这个学生应该是自学了力矩和一般物体平衡的条件,而他的这一疑问也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我当机立断,让这个同学上黑板给其他同学补充讲解了力矩和力矩平衡的知识,接着让大家讨论,考虑翻转效应,这张受力图应该怎么修改,才能保证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因为老师倾听了学生的观点,及时了解学生的求知困惑,满足了学生的求知需求,短短几分钟学生就掌握了力矩和力矩平衡的知识(想要学就学得快),并用这一知识纠正了课本的错误(把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点移至与重力作用线的交点处).
  三、倾听学生的情感需求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欲望和需求是通过声音和肢体语言来表达的,一段述说、一个句子、一声叹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有可能渗透着学生的需求.认真倾听、理解、回应这些需求和欲望,是教师倾听的重要任务.善于倾听的教师,能够准确地从学生发出的声音、眼神和肢体动作中获得赞同、不满、厌烦、快乐或喜悦等信息,然后在教学过程中作出适时、适当的反应和调整.有了耐心的倾听,就会让学生感受可贵的心灵满足,它的意义远远超越给学生一个表达的机会.关注与接纳、耐心与等待、倾听与赞赏、循循善诱与因人施教,是激发学生潜能的根本保证.
  我的学生在毕业留言中写到:忘不了许老师关切、理解、赏识的眼神,忘不了老师在我气馁时轻抚后背、轻拍手背、轻轻相拥的情景,用心倾听我诉说的温暖,忘不了老师在我需要鼓励时翘起拇指、相视一笑的默契……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交流的过程,也是心灵沟通的过程,更是生命间互相“倾听成长”的过程.教师对所有的学生都有责任倾听和应答,要倾听孩子们的每一个问题、每一句话语、每一个表情,捕捉他们的思维火花和内心需求.有爱心的教师是用全部的感官潜能去倾听、理解和呼应学生从生命深处发出的所有声音.

本文来源:http://www.rjdtv.com/jiaoyulunwen/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