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军队军事训练转变的历史回顾及思考

更新时间:2019-07-01 来源:军事论文 点击:

【www.rjdtv.com--军事论文】

摘要:军事训练是人民军队建设的重要内容。80多年来,人民军队根据战争形态和作战样式演变,实现了军事训练由步兵为主训练向多兵种协同训练、应急式训练向正规化训练、单一兵种训练向合同训练的转变,合同训练向联合训练的转型,积累了宝贵经验,对积极推进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转变提供了宝贵经验。
  关键词:中国人民解放军史 军事训练转变 历史回顾 思考

  人民军队在长期革命战争和军事斗争准备的伟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军事训练指导经验。认真回顾和总结80多年来人民军队根据战争形态和作战样式演变推进军事训练转变的经验,对于当前积极推进军事训练由机械化条件下向信息化条件下转变,实现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人民军队军事训练转变的历史,实质上就是人民军队根据战争形态和作战样式演变指导军事训练由单一兵种训练到多兵种合同(协同)训练,再到诸军兵种联合训练的发展过程。
  回顾人民军队军事训练的发展历史,经历过4次较大规模的转变。从1927年人民解放军诞生到解放战争,人民军队所从事的战争形态和作战样式,主要表现为游击战和运动战,经历了一个由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游击战到运动战,再到抗日战争时期游击战,后来又到解放战争时期运动战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民军队根据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装备技术的不断进步,积极引导以步兵为主的训练向多兵种协同训练转变。
  红军初创时期,人民军队主要开展的是游击战。因敌强我弱,装备单一,步兵成了作战的主体,机枪成为主要火器。1930年4月,红4军在关于《加强体力与提高射击技术的训令》中明确指出:“锻炼身体增进体力,熟习瞄准增进射击效能,是现在红军军事训练中的第一要着。要特别注意射击教育,加多射击教育的时间,举行射击比赛。”抗日战争后期到解放战争时期,随着战争规模和作战样式向运动战、阵地战的演变,人民军队装备有了发展,不但有炮兵、坦克兵、骑兵、工兵、通信兵,全军各纵队(军)、师(旅)还陆续建立了自己的炮兵团和炮兵营。1945年12月12日中央军委指示各野战军:“必须提高战术,加强相互间、步炮间的协同教育。”
  强调各部队每战过后要进行检查和总结,要把协同训练作为练兵重点。1947年12月下旬,毛泽东提出了着名的“十大军事原则”,不仅为人民军队进行大规模的运动战确立了正确的作战指导思想和方法,也为军事训练向多兵种协同训练发展指明了方向。各部队利用战役、战斗间隙分期分批整训部队,加强兵种间的协同训练,增强官兵素质,提高部队战术技术水平和协同作战能力,促进了以步兵为主训练向多兵种协同训练的转变。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军队面临着应对帝国主义武装挑衅和保卫国家和平建设的使命,战争形态从应急状态下的大规模运动战向正规化条件下的机械化战争形态演变。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军队再坚持“以战教战”的应急式训练,已经不能适应战争形态演变和人民军队正规化建设的需要,迫切要求军事训练向正规化转变。
  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号召全军“开展正规训练”;“军队把国防军练好,成为现代化军队”,迅速提高人民解放军现代作战能力,对付武装到牙齿的帝国主义者。1950年中央军委确定,全军立即展开正规化训练的一系列准备工作。据此,人民军队筹建训练机构,确立训练方针,组织文化学习,举办教学法集训,编译并颁发了条令、条例、大纲、教范等。1953年底至1954年初,中央军委召开全国军事系统党的高级干部会议,强调“部队军事训练工作是全军的工作中心”。此后,总参谋部和各军区、各军兵种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和方法调动广大指战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出现了全军性的训练热潮。通过正规的训练,达到训练内容系统完整、训练方法正规统一、训练制度健全严格的要求,摸索出了宝贵经验。1963年,中央军委为应付复杂的国家安全形势,强调加强以正规化训练为主要内容的战备工作,发布“备战整军,增加全训师,大搞训练”
  的指示。随后,全军普遍兴起了群众性大练兵、大比武热潮。各部队从实战需要出发,狠抓基础训练,特别是技术训练、共同科目训练、小分队战术训练、近战夜战训练,以及在特种地形和复杂气象条件下作战的适应性训练。群众性练兵活动的开展,提高了部队广大官兵作战指挥和战术技术水平,使各种正规化训练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得到贯彻落实,有力地促进了军事训练由应急式训练向正规化训练转变。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国际环境恶化,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中央军委依据战争危险明显增长的判断,提出了军队要从一般条件下的战争准备向“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战争准备转变,并强调应付如此规模的现代化战争,只靠步兵是不行的,必须提高诸军兵种合同作战能力。从此,军事训练便开始了由单一兵种的适应性训练向现代条件下诸军兵种合同训练转变。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到70年代,为着眼应对大规模入侵威胁,中央军委要求全军大办教导队,开展“三打”、“三防”训练和长途野营拉练。全军普遍开展的野营拉练活动,提高了部队走、打、吃、住、藏的综合作战能力,为单一兵种训练向合同训练转变提供了有益的实践探索。毛泽东对此给予了充分肯定,指出“这样训练好”。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邓小平等军委领导针对未来战争的特点,多次强调必须克服“单打一”
  的思想,要求:“将来打仗,只有依靠各军兵种的密切协同,相互依存,扬长避短,才能发挥整体威力,取得胜利。”杨尚昆也指出:“不管步兵也好,炮兵也好,坦克兵也好,打起仗来,要像乐队指挥一样,能捏到一起。”根据中央军委领导指示,1981年9月,北京军区和空军部队在华北地区举行了一次现代条件下的诸军兵种密切协同训练,较好地体现了现代战争合同作战的特点,摸索了现代条件下诸军兵种合同作战和训练的经验,也标志着人民军队军事训练向诸军兵种合同训练转变迈出新的一步。随后,中央军委、总参谋部先后制定颁布《合成军队演习教令》、《关于战役训练的若干规定》等一批合同训练法规。各部队根据中央军委的统一部署,有步骤地进行以合同战术训练为重点的训练改革,特别是师、团级合同战术训练改革,突出战术、战役课题训练,把重点放在军兵种协同作战的组织指挥上。通过几年的探索实践,构建了人民军队逐级训练、逐级合成、逐级形成战斗力的组训模式,使诸军兵种合同训练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20世纪90年代以后,以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为背景的新军事变革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这一深刻变化导致战争形态由机械化转变为信息化。一体化联合作战将逐渐成为在信息化条件下战争的主要作战样式。军事训练必须充分考虑到战争形态和作战样式的变化,加快由机械化条件下合同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联合训练转型。
  1993年,中央军委制定了“把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放在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上”的军事战略方针。要求全军注重学习高新技术知识,提高驾驭联合作战的能力。1996年6月,江泽民又进一步强调,现代战争越来越强调诸军兵种联合作战,这对各级领导机关、领导干部以及各部队的整体意识和团结精神,提出了新的要求。随后,人民军队在东南沿海组织了几次较大规模的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演习,展示了一系列高科技装备的威力,体现了军队在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联合作战能力,探索了军事训练由合同训练向联合训练转型的路子。进入新世纪以来,为适应战争形态的不断变化,中央军委充实完善了新时期战略方针,把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放在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上,进一步明确了联合训练的发展方向。2006年6月,胡锦涛提出了军事训练由机械化条件下向信息化条件下转变的总要求,强调“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是体系与体系的对抗,基本作战形式是一体化联合作战。联战必须联训。要着眼提高诸军兵种一体化联合作战能力,大力加强联合训练”。
  在中央军委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和胡锦涛联战必须联训思想的指引下,人民军队相继颁发《联合战役纲要》和《部队联合训练大纲》等一系列联合训练法规,规范人民军队联合训练的内容、方法和标准,组织一系列战略性和战役级联合演习,探索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生成的特点和规律,使合同训练向联合训练转型的步伐明显加快。

本文来源:http://www.rjdtv.com/junshilunwen/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