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军事预防医学研究生教育的思考与探索

更新时间:2019-07-03 来源:军事论文 点击:

【www.rjdtv.com--军事论文】

摘要: 新军事变革兴起及全军军事斗争准备的新形势,对军事预防医学研究生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结合第三军医大学的教学实践,通过对研究生生源、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教学内容、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提高军事预防医学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几点思考和实践探索。
  关键词: 军事预防医学; 研究生教育; 教育质量

  自 1997 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委将军事预防医学确立为新的二级学科后,我校即在全军各研究生培养单位率先招收培养军事预防医学专业研究生。在近 16 年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改革,到 2012 年止我校共培养军事预防医学及相关专业358 名硕士研究生和 187 名博士研究生,为全军部队输送了高层次的军事医学和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尽管近年来军事预防医学研究生的培养数量上有了长足发展,然而目前全军从事疾病预防与控制的防疫军医具有本专业研究生学历的人数不足 5%。另一方面,在走访各军区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以及全军部分卫生单位时,了解到相对于军事预防医学硕士生或博士生,一些单位更偏向于接受预防专业本科毕业生。“能说能写不能干”、“想得多干得少”成为基层部队对少数预防医学研究生的印象,这也反映了军事预防医学研究生培养质量上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本文针对目前的现状,结合新军事变革以及全军军事斗争准备的新形势,从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培养手段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军事预防医学研究生培养的几点思考和相应对策。
  军事预防医学研究生的生源紧张一直是限制军事预防医学学科发展和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一个瓶颈问题。由于军队院校的特殊性,以及军队编制体制改革等原因,全校每年研究生招生名额与地方高校相比较少,生源主要由军队在职干部、国防生、军校应届本科生、入伍地方生以及非入伍地方生构成; 其中优秀地方生源更为堪忧,军事预防医学专业每年从地方高校( 尤其是“985”或“211”学校) 毕业生中招收的研究生数量极少,比例不足 10%; 另外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考生也普遍存在重临床医学轻预防医学、重基础医学轻军事医学的思想,近年来以第一志愿报考军事预防医学的研究生数量逐年下降,本科阶段所学专业为预防医学的研究生学员不超过一半,因此亟须采取措施提高军事预防医学研究生的招生数量和质量。
  目前我校推行了多项举措以确保军事预防医学研究生的招生。首先,加大推荐免试研究生考核力度,在本校应届预防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中选拔成绩优异、综合素质高的优秀毕业生免试攻读军事预防医学硕士学位。其次,扩大硕博连读培养规模,已考取的包括军事预防医学在内的军事医学硕士研究生,可在完成学位课程学习后直接申请转博。另外还采用多种灵活方式寻求与其他大学或科研院所开展军事预防医学研究生的联合培养,接受其他高校老师或军内外科研机构的高级研究人员申请本院研究生导师资格,鼓励本院研究生导师申请其他高校研究生导师资格,以此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军事预防医学( military preventive medicine) 这门学科的定义是研究军队平、战时影响健康的因素和军事活动条件下损伤与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实施医学防护、卫生保障和卫生评价,以增强军队人员身心健康,维护与提高部队战斗力和工作效能的科学。从该定义可看出军事预防医学与普通预防医学有联系也有区别,它源自于预防医学,但具有明显的军事属性,其针对性和实践性具有明确军事目的。因此军事预防医学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为部队输送具有军事预防医学扎实理论知识、掌握在部队开展卫生防疫工作的基本实验技能和组织管理能力的预防医学高级人才。然而在具体的培养过程中,很多导师往往忽略了军事预防医学的学科特点和培养对象未来实际工作的需求,仍然采用传统的以培养科研、教学能力为主的学术型研究生的教育模式。而部队不仅要有从事某一具体专业研究的科研型、学术型高级人才,而且更为迫切地需要直接参与部队的卫生防病工作、解决部队军事行动中卫勤保障问题的应用型高级人才。因此,“姓军为兵,保障打赢”就是军事预防医学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应始终铭记的一个原则。
  我校自建校以来一直坚持“以特色取胜、以质量取胜”的办学思想,军事医学研究在全军、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在世界范围内也具有一定影响力。近年来在烧伤外科、防原医学、野战外科学三个国家重点学科的牵引下,发展了军事预防医学、高原军事医学、野战内科学、军事检验医学等一批新兴学科组成的军事医学学科群。我校研究生教育也突出军队特色,坚持以军事斗争卫勤准备为龙头,以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医学人才作为目标,切实提升我军卫勤保障能力。
  拓展教学内容随着世界范围内的新军事变革兴起,军事预防医学研究领域不断拓展。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将是未来战争的主要形式,与常规战争相比,其战争形态、作战样式、作战武器、战场环境以及作战强度都将发生巨大变化,军事预防医学也随之出现了新的发展: ①高技术与新概念武器的应用,使未来战争出现激光、微波、声能、粒子束等一系列新的致伤因素,产生一些新的伤型和更复杂的伤情,研究高技术武器伤害及其医学防护也就成为军事预防医学的新领域。②未来战争的作战环境将发生巨大变化,除了普通的自然环境如寒区、热区、高原、海域、天空等环境,作战人员还将处于一些特殊的作战环境如太空、电磁、强辐射等复杂环境,在这些特殊的战场环境里如何保障作战人员的身体、心理及精神健康,也成为军事预防医学中特殊环境医学方向的新课题。③无论使用何种武器、无论在何种环境作战,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还是作战人员的战斗力,提高作战人员在特殊环境、特殊作业下的体能、智能、技能、人 - 机 - 环境效能等,也就是提高军事作业能力( 战斗力) 的关键,而相关的军事作业医学也成为军事预防医学的新学科。
  军事预防医学的研究生教育也需紧跟学科前沿,教学内容上不断充实、更新,在军事预防医学研究生教育的课程设置中应紧密联系新进展、新领域、新学科。我校研究生教育在这方面一直坚持不断探索,如复合伤研究所在特种武器、高技术武器伤害研究方面,军队劳动卫生教研室在新概念武器伤害研究方面分别取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各一项,在研究生课程教育阶段中开设了相关专题讲座和选修课。把最新的研究成果纳入教学实践中,所编写的新教材和专着引用了大量相关研究成果,把放射损伤、复合伤、化学毒剂伤、微波武器伤、激光武器伤等最新研究成果充实到教学之中,大量的战伤模型、实验数据和图像资料,丰富了研究生教学内容,提高了研究生教学质量。军事预防医学是由军队劳动卫生学、军队环境卫生学、军队营养与食品卫生学、防原医学、防化医学、防生物危害医学以及军队流行病学等多学科专业组合而成的学科群。军事预防医学研究生导师往往是某一学科领域的专家或教授,所招收研究生的学习或研究兴趣只局限于该门学科,所以会出现所培养研究生的知识结构“深而不博”,对本专业的基础知识都能扎实掌握,对相关的前沿知识也能深入了解,但对其他学科则是知之甚少,甚至对整个军事预防医学学科架构都不了解。这种“偏科人才”的知识结构不仅无助于培养研究生形成“大卫生、大预防”的观念,更无法保障研究生毕业后在部队开展实际的卫生防疫工作。军队防疫军医的任务就是防病、控病、提高作战能力。部队预防工作头绪多而且复杂多变,尤其在执行作战、抗震救灾、抗洪抢险等战争或非战争军事行动时,完成任务更是需要扎实掌握军事预防医学各门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技能。
  在研究生课程学习阶段要重视军事预防医学概论的学习,对本科阶段为非预防医学专业的研究生更要提高要求。首先要了解军事预防医学的构成、各学科的主要任务; 其次,还要理解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避免在进入专业课学习时,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以便于各门专业课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形成完整、牢固的军事预防医学知识体系。在课题研究中,不仅要注重基因、蛋白等分子水平的基础研究,也要注重人群、现场等宏观水平的应用研究,使培养的研究生既有“精、深”的前沿科学知识,也有“广、博”的专业基础知识。军事预防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部队在平战时执行各种军事行动过程中所面临的“防病、控病”的实际问题。其工作对象就是特定的人群即执行军事任务的部队指战员,工作的场所就是部队军事行动时面临的各种现场如野外战场环境、地震灾区、洪涝灾区等。因此需要军队预防医学工作者具有较强的现场工作能力以及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然而目前在军事医学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研究生考核的主要方式为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所以学校往往只重视研究生的课题研究,导师也只关注研究生实验室工作能力的培养,忽视了一些防疫工作中所需要的实际操作技能和现场工作能力的培养。其次,近年来由于高校科研评价体系主要以 SCI 论文发表为考评指标,导师和研究生本人都偏向于实验室的基础科学研究,以便能发表高影响因子的论文,而不愿问津一些涉及军事领域、部队现场研究和人群研究的课题。由此造成研究生培养中的教学、科研与部队实际工作相脱离的状况( 郎海滨. 论新形势下军事预防医学科技管理工作新思考。
  针对这种现象,我校提出了军事医学科研评价有别于基础医学,基础医学研究追求“世界第一”,军事医学研究追求“实战第一”,不把 SCI 论文作为包括军事预防医学在内的军事医学相关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唯一考核标准。鼓励研究生深入部队实际,选择贴近实战的课题,注重开展能为部队实际应用的科学研究。借鉴我校开展的青年教师暑期下部队代职锻炼的活动,选派军事预防医学研究生利用假期到部队代职防疫军医,实地了解部队卫生工作,培养研究生开展实际卫生工作的综合能力。
  总之,在全球新军事变革的兴起以及我军为“能打仗、打胜仗”的目标做准备的大形势下,军事预防医学研究生教育应紧紧围绕部队需求,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出部队用得上、素质过得硬的高层次军事预防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 程天民. 军事预防医学概论[M].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 5 - 6.
  [2] 王谦. 发展“两个取胜”培养跨世纪的军事医学人才[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7,( 1) : 9 -12.
  [3] 程天民,黎鳌,王正国,等. 创建新型军事医学教育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1,( 3) : 53 -56.
  [4] 曹务春,晁福寰. 我国军事预防医学学科新进展[J].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1,29( 1) : 1 -5.
  [5] 李勇,罗长坤. 新军事变革条件下的军事医学[J]. 创伤外科杂志,2008,10( 1) : 88 -90.
  [6] 程天民. 军事预防医学新学科的创建与八年教学实践[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 8) : 47 -49.

本文来源:http://www.rjdtv.com/junshilunwen/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