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快速通道解决高创新论文发表时滞问题

更新时间:2019-07-14 来源:论文发表 点击:

【www.rjdtv.com--论文发表】

    摘 要 该文针对国内科技期刊目前普遍存在的发表时滞过长问题,探讨了通过建立快速通道将发表时滞减少到最低限度,来实现高创新论文的快速发表。该文首先分析了科技期刊发表时滞过长是一个短时间内难以解决的问题,其次论述了快速发表高创新论文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最后说明了科技期刊快速通道的实现方法和良好效果。
  关键词 快速通道;发表时滞;高创新论文
 1 国内期刊的发表时滞发表时滞,又称出版时滞,由 Garvey 在 1979 年首次提出,表示论文从投稿到发表所用的时间,是评价科技期刊质量,特别是时效性的重要指标。美国《Science》论文发表时滞一般在 3 个月左右。国内科技期刊发表时滞一般在 6 个月以上,有些甚至达到 1 年多。2005 年对中国科学院所属科技期刊的调查统计表明:2004 年中科院 162 种科技期刊平均发表时滞为 8.9 个月,其中约 15%的期刊发表时滞超过 1 年。
  减少科技期刊发表时滞的办法通常包括:缩短期刊出版周期、增加期刊容量、降低稿件录用率、提高审稿速度、优化论文发表流程等。采取这些办法减少发表时滞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但似乎是有一定的限度,到一定程度后就很难再减少了。这是因为科技期刊大多采用批处理的作业方式,而这种集中作业方式无疑制约了发表时滞的进一步降低。从科技期刊供求关系整体上分析,目前国内近5 000 种科技期刊每年发表论文的能力不足 140 万篇,而大约 4 200 万科技人员每年需要发表的论文为 480万篇。科技期刊发表能力和待发论文数量的严重失衡必然导致科技期刊发表时滞过长和减少发表时滞的困难。
  2 高创新论文对发表时滞的要求目前国内科研评价体系的不正确导向和高校过分扩招,造成了学术论文质量的整体下降和学术不端现象的大量出现。作者发表论文目的掺杂了许多功利性因素,如学位申请、职称评定、工作考核等。这在产生大量没有参考价值的低水准论文的同时,也淹没了高水平的高创新论文,阻碍了高创新论文的发表。
  高创新论文具有很高的创造性,蕴含着新的知识和技术,是作者创造性劳动的结晶,也必然凝聚着作者大量的心血和汗水。高创新论文的发表动机更多的表现为:交流科研成果,丰富人类知识,争取首发权。高创新论文对发表速度往往有很高的要求,特别是在某一科技领域存在竞争的时候。在历史上曾发生过着名的牛顿和莱布尼兹在微积分首发权上的争论,贝尔和马戎第在运动和感觉神经功能区别首发权的争论。
  科技论文被引用的高峰期是在发表后的头两年,如果发表时滞过长,甚至超过一年,那么必然会影响高创新论文的被引用和对社会起到的积极作用,使得原本很有价值的工作失去意义。甚至造成由于其他科技期刊的快速发表而使论文作者失去科研成果的首发权。从科技期刊已发表论文的质量上分析,经济学领域有一个“二八定律”,也叫帕雷托(Paredo)定律。
  “二八定律”认为,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 20%,其余 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其实“二八定律”同样体现在科技期刊已发表论文中。对已发表论文被引用情况的统计分析表明,20%的论文带来了 80%的被引用次数。甚至有的编辑学理论认为,期刊上已经发表的论文中,90%为可登可不登。因此,从科技期刊的角度对高创新论文予以各方面支持,特别是在发表速度上,是非常必要和合理的。高创新论文的巨大价值和良好的社会效果,要求将发表时滞降到最低限度,力争在第一时间发表。高创新论文的快速发表对论文作者是一种肯定和激励,对论文读者也会带来很大的启发、指导和帮助,同时对社会相关领域也会带来很大的益处。
  3 建立快速通道实现高创新论文的快速发表在国内科技期刊现行机制和论文发表流程下,针对高创新论文建立快速通道是一个行之有效而又切实可行的好办法。国外早在 10 年前就已经开始这一尝试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997 年,美国着名医学期刊《柳叶刀》率先建立了针对重要论文的快速发表通道。随后 1999年,《美国医学会杂志》和《英国医学杂志》也先后建立了快速通道。国内科技期刊《电池》、《生理学报》在 2002 年也先后建立了快速通道和研究快报,2005 年中华医学会更是要求其下属的中华系列期刊建立快速通道审稿制。《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在 2004 年建立快速通道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两年时间内通过快速通道投稿的 44 篇论文中采用了 11 篇,其中有 4 篇作为封面论文,读者反馈创新性和质量都很高。
  目前,国内科技期刊审稿大多采用“三审制”,即编辑初审、同行外审、主编终审。科技期刊论文从开始投稿到最后发表的流程如图 1 所示,图中标示的时间为采用快速通道所需时间。正常情况下虚线内各步骤,即从投稿到定稿所需时间被定义为定稿时滞,一般占整个发表时滞的30%~45%,是科技期刊减少发表时滞和快速发表高创新论文的关键。论文在定稿到出版所需时间除了排队等待因素,还和出版周期有关。从图 1 可以看出,如果采用网络即时出版,高创新论文通过快速通道发表所需时间为 7~25 天。如果采用纸质出版,则需要的出版时间取决于期刊出版周期和距离出版日期的时间。
  科技期刊通过快速通道实现高创新论文的快速发表关键在于审稿阶段:初审阶段初步判断论文是否具备高创新性,复审阶段要选择合适的审稿人并严格控制审稿时间,终审阶段要决定论文是否通过快速通道出版或转到正常通道出版、或退稿。对于通过快速通道的高创新论文应该采取单个、实时、专人的处理原则,将处理流程中的等待时间减少为零,同时在各个步骤优先处理、快速通过。为了更好地判断论文的创新性和加快审稿时间,可以要求论文作者提供尽量多的材料证明其论文具有高创新性,比如对论文创新性的说明、同行专家的推荐信,同时要求作者推荐相关领域审稿人等。为了控制快速通道投稿的质量和数量,可以采取大幅提高审稿费、同时取消版面费等办法。
   科技期刊论文发表流程及快速通道所需时间4 结束语快速通道的建立不仅可以实现高创新性论文的快速发表,使科研成果尽快服务社会,而且在信息爆炸、注重数量、忽视质量的时代,对于读者快速获取有意义、有价值的信息也是极有帮助的,同时对于科技期刊自身建设,提高科技期刊的时效性和学术水平也是大有裨益的。提高科技期刊专家审稿速度的有效途径审稿,是科技期刊出版工作的核心,对保证期刊质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我国科技期刊一般采用“三审制”,即稿件的取舍必须经过编辑初审、专家复审和主编终审 3 个环节。由于审稿制度严格,环节多,程序复杂,审稿过程中又涉及到编辑、作者、专家、编委等不同群体,因此往往造成稿件处理速度慢,出版周期过长。审稿周期过长会带来很多弊端。
  它使得科技成果不能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公诸与众,影响科技创新信息的交流;会削弱国内期刊与国外期刊的竞争力,一般国外的很多期刊审稿时间短,发表速度快,作者为了论文的快速发表,会舍国内期刊而选国外期刊,久而久之,期刊也就会失去一批优秀作者和优质稿源;再者,作者为了论文尽早发表,还极有可能“一稿多投”,甚而导致“一稿多登”。在审稿流程中,编辑初审和主编终审都是由编辑部内部人员来完成,其可控性比较强;而专家审稿是请编辑部以外的专家对稿件进行审核,在时间的掌控上编辑部就比较被动,而往往这一环节在整个审稿流程中占用的时间最长,因而其速度将直接影响稿件的发表时滞。因此如何有效提高专家审稿的速度对于缩短审稿周期和论文发表时滞,增强期刊的时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1] Garvey E, William D. Communication: the essence ofscience [M]. New York: Pergamon Press, 1979: 69-70[2]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研究小组. 中国科学院科技期刊现状调查与分析[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6,17(3): 373-378[3] 游苏宁, 石朝云.

本文来源:http://www.rjdtv.com/lunwenfabiao/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