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经验及改革建议

更新时间:2019-10-02 来源:工程论文 点击:

【www.rjdtv.com--工程论文】

摘要

  1 调研背景

  水利不兴,农业不稳。 农田水利设施是农村建设的重点任务。 近几年政府加大了农村建设上的投资,但对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等方面是否取得成效,是否存在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为此,笔者选取浙江省龙游县作为调查基地,采用问卷调查及走访等方式,对该县农田水利建设等情况展开调研。

  2 农田水利设施调研情况

  在本次调研中,我们发放了调查问卷 500 份,其中有效调查问卷 486 份。 由于现在许多年轻人都选择城市生活及对农田灌溉了解不深, 在我们调查中主要以在家耕种的农民为主,其调研情况如下:

  2.1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人员方面

  调查显示,55%的村民认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对他们的农田灌溉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有 39%的村民认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对他们比较重要, 另有 6%的村民认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对他们而言重要性仅为一般,认为不重要的村民几乎没有。 但只有 28%的家庭有多余劳力参加家乡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2.2 农田灌溉水资源情况

  调查显示,该县的水源还是比较充足的。 有近一半的农户都认为农田灌溉水源充足,认为常年短缺的占 29%,认为由自然天气决定的仅为 11%。 这主要是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比较好,另外该县地处山区。

  2.3 农田水利投资修建情况

  调查显示, 农田水利建设主要资金来源为政府和农民集资,其中政府投入为 30%,农民集资为 45%,农民们对政府为该县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满意度一般,水利设施陈旧。 说明目前政府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入还是不理想,同时应该颁布更多的政策提高农民对政府的信任和配合程度。

  2.4 农田水利设施使用情况

  调查显示,该县的水利设施利用情况较高,绝大多数的水利设施采取了翻新加固和继续使用的方式,少部分与新建的一起使用,较少部分废弃。 但现行的农田灌溉方式落后,其中 67%的农户使用漫灌方式,有 22%的农户使用畦灌方式,仅有 11%的农户使用喷灌,而使用滴灌这种节水灌溉方式进行灌溉的农户几乎没有被采用。

  2.5 农田水利管理情况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村民对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法律意识并没有较多的了解,60%的人对水利建设法规和知识不了解,且对水利设施的保护和管理意识较低,有 28%的人认为管理非常重要,11%的人对水利建设管理意识不高。

  3 农田水利设施方面取得的经验

  3.1 采取民办公助,保障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资金

  在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项目安排实施过程中坚持“民办公助”的前提,在项目申报时要求出具受益区群众通过“一事一议”等方式筹资投劳证明材料,下达补助资金计划时要求各项目所在地区政府迅速组织受益群众筹资投劳。

  政府大力支持该县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从根本上提高了农业生产条件,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促进了社会和谐与安定,受到了农民群众的欢迎和好评。

  3.2 对农田水利建设严格审批和管理,保证工程质量

  该县水利局、县财政局制订的《龙游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资金管理规定》, 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主要内容、工程标准,包括防洪、灌溉、除涝、节水等在内的效益指标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和要求。 对建设工程编制详细的项目实施方案,并组织专家组进行严格的审批,严格审批、建设、管理程序和制度。

  各项目实施过程中都参照基建程序,实行工程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建设监理制、合同制等“四制”管理。 项目实施前,采取媒体公告或张榜公布等方式,将项目建设的地点、内容、规模、投资、效益等基本情况进行公示,让受益群众和全社会共同关注、监督项目工程的实施。 对大宗材料如水泥、钢材及设备等把好采购关,如实行集中采购,或是在施工合同中约定大宗材料设备必须使用的品牌范围。

  3.3 农民成立用水协会,以安排农田灌溉用水,减少了纠纷

  为解决当地村民争水纠纷,政府召集各镇、乡长成立不以营利为目的民间性水利协会。 协会是典型的农民自治组织,实行民主管理制度,大事召开会议决定,,日常的管理工作由协会成员协商解决。 科学、民主的领导机构产生体制和监督机制,是协会生存的制度保障。

  长期以来许多地方因干旱缺水农民争水斗殴现象时有发生,但该县这样的情况已经非常少见了。 即使出现干旱,农民仍然安居乐业,能自行解决,减少了纠纷。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水利协会的存在并发挥着管理水事、协调用水、养护工程的重要作用。

  4 进一步深化农田水利设施方面改革的建议

  4.1 加强对农村水利技术管理人员培养和引进

  过去,农村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传统的水利建设很好地利用了这个特点。 但是随着经济与技术的进步、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许多劳动力外出务工。 对于水利的建设不能提供有效的劳动力,同时农民的思想不统一,人们投工、投劳的积极性低。

  为惠农强农,应该采取优惠政策吸收更多科学技术人才参加指导和培训,加强培养和引进水利技术管理人员。 吸引当地外出打工的农民, 并鼓励当地农民成立农田水利专业施工队,按市场经济原则,承担当地农田水利施工任务。 用水方面要改变大面积农田使用漫灌方式。

  要加强农村水利法规的宣传。 增强老百姓对国家水利政策的认识,各级政府要对农民加强农村水利法规的宣传,提高他们学习和参加水利建设的积极性。

  4.2 广泛吸收民间资本,发动社会投资和捐款

  从调查情况看, 该地区大多数水利工程修建于 19 世纪 80年代以前,设计标准差,工程建设质量弱,配套设施不完善。 一些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已不能正常运行,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安全隐患,更谈不上发挥综合效益。 农民对水利设施的维护、管理意识薄弱加剧了农田水利设施差的严重性。

  要广泛吸收民间资本,发动社会投资和捐款。 转变长期以来由政府投资为主的模式, 拓宽水利基础设施的投融资渠道,引导企业领导、商人、富裕农民向农田水利设施方面进行投资,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及民营企业参与投资。 通过多渠道的探索来逐步缓解农村水利投资主体缺乏、资金不足的难题。

  4.3 加强对农村农田水利工作的组织领导和考核

  要明确每年的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任务与县政府、各乡镇和行政村目标考核挂钩。 加强对农村水利人员水利方面的知识培训,增强他们对于水利设施的维护、管理意识,建立有纪律和技术的团队,创建长效的农田水利设施保障机制。 鼓励各地组织返乡和当地农民成立农田水利专业管理队,承担当地农田水利管理任务。

  5 结语

  从调研情况分析, 该县取得了成立农民用水协会来调节争水纠纷等经验。 但也面临农田水利建设人力资源短缺、工程年久失修、管理薄弱等问题。 通过加强培养和引进水利技术及管理人员、 加强对农村农田水利工作的各乡镇和行政村组织领导等措施,相信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管理会取得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方忠良.浅谈山区农田水利效益发挥问题 [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0(06).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EB/OL].中国网,2011-02-09.

  [3] 汤钧.农田水利建设机制探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12).

本文来源:http://www.rjdtv.com/gongchenglunwen/1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