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环境水生态转向

更新时间:2019-10-03 来源:工程论文 点击:

【www.rjdtv.com--工程论文】

摘要

  我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农田水利建设为农业的发展保驾护航,只有完善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才能在暴风骤雨的年份里降低农业所受的影响,确保旱涝保收,保证正常粮食的供应。而本文提到的农田水利建设向着环境水生态化的方向转变,正体现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为它不仅有利于农业的发展,而且对环境的改善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农田水利建设的好处

  农田水利建设是为了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而采取的一种灌溉方式。具体包括排水系统、蓄水系统和灌溉系统。它作为农业生产的必要条件,重视农田水利建设能够帮助农民拥有稳定的收入,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益,从而有利于国民经济的进步。但是,在建设农田水利的过程中也不能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略了社会效益。在传统的农田水利建设中,由于没有考虑到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地危及了人们的生活[1].而要想降低这种影响,巨大的费用甚至超过了兴修水利设施的费用,可以说是得不偿失。因此,大家都很希望未来能有这样的一种方法,在不减小水利工程规模的前提下,还能同时降低对环境污染的程度。终于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在人们对水利工程设施建设中进行合理的设计与规划之后,既能够保证农田水利建设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体现出了很强的生态性,维护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降低了水利设施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保证空气、水源不受到破坏,实现双赢,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农业发展模式、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2 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

  2. 1 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环境生态这一系统的建立是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的,这一系统的任何一个环节遭到破坏,整个的系统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并且很难恢复到原有的状态[2].因此呼吁人们在搞经济建设的过程中,也不要忽视对生态系统的保护。而如今,很多的水利工程建设,缺乏对这一情况的考虑,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在制定规划的时候,没有切合实际,忽视了水的承载能力,对水环境造成破坏,使水体能力降低。另外,工程技术人员盲目的进行施工,没有对当地的河流区域水资源分布进行勘查,很可能会导致河道出现淤积、堵塞、改道或者是断流的现象的发生,破坏当地的大环境。

  2. 2 大量征地造成的问题

  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仅对水资源造成一定的影响,对土地资源的的浪费与破坏也很严重。农田水利设施的修建势必会征用大量的土地,使本来人均耕地面积很少的现状更加严重了,再加上工程的规划不得当,缺少科学的施工方式,随之而来的负面影响可想而知[3].水土流失、土壤石化、沙漠化、盐碱化等一系列的问题都将出现,破坏了生态环境,进而影响了农业的生产。

  2. 3 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施工人员的素质问题,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噪声污染,建筑垃圾以及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均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如果在施工前就能做好这一方面的规范计划,采取合理的规避措施,就会降低水利工程建设中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2. 4 水利设施的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水利设施的运行过程中如果事先不严加防范,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在农业发展方面也取得了很好的成就。比如农药和化肥的普遍使用,在农田水利设施运行的过程中,化肥农药等的污染物会随着水利工程的设施排入到外界的水渠道,大大地增加了水体内的氮、磷、钾物质的浓度,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不利于当地农作物的生长和生物的饮用,甚至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用水,对整个流域内的生态系统也造成了不可想象的后果。

  3 推动传统的农田水利建设向环境水生态化转变

  3. 1 灌溉方式上

  合理的农田灌溉方式是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保证,尤其是在降水量比较少的年份里,保证了农作物的正常生长,稳定粮食产量,灌溉成了必要的手段。但是过度的灌溉也是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而且造成了浪费,给环境也带来危害,加重对当地土壤、水源的污染。因此,在设计农田灌溉设施的时候,除考虑到农作物的生长需要,还应该加大对周围环境的勘察,制定出合理、科学的方案,最大限度地降低灌溉设施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成功的实现传统的农业水利建设向环境水生态化的转变。对农田进行适当的灌溉可以加速农作物对土壤中矿质元素的吸收,但是过度的灌溉将会导致土壤中的矿质元素大量的流失,并将水中的盐分引入到土壤当中,造成土壤的盐渍化现象,同时也增加了水体当中的氮、磷、钾等元素的含量,使水富营养化,水体内部的很多微生物大量繁殖,使水质中的含氧量快速下降,最终危及到水生生物的生存,并对水生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所以,建立起新型的水利灌溉设施成为一种必要。在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过程中,采用喷灌、滴灌等灌溉方式,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同时也有效地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达成农业的增产增收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3. 2 排水渠道上

  农田的排水系统在整个的环境水生态化的过程中也是比较重要的环节,其内部生长的水生生物对氮元素能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减轻农田废水对水环境的破坏。所以,在兴建农田水利系统的时候,应当科学的设计排水系统的深度和建设材料,为田间的益虫提供生活的环境; 减少农药的使用,对农业环境和生态环境起到保护作用。

  3. 3 蓄水工程上

  在兴建水利设施的过程当中,蓄水设施的修建能够在农业生产中起到缓冲的作用,对提高农田的防洪抗旱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这种蓄水设施的修建会耗费大量的水资源,一定程度上也不利于生态环境的稳定。如果蓄水设施的设计不科学,甚至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对环境造成难以弥补的破坏。因此,在兴修水利设施的过程中,应该科学的分析,尽量利用现有的湖泊河道,适当地加以改造,这样既节约了施工成本费用,而且安全性也提高了。把农田水利设施和自然环境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了我国农业水利建设向环境水生态化的转变。

  4 结 语

  传统的农田水利建设向环境水生态化的方向上转变,不仅对稳定粮食产量,提高农业用水的利用效率,降低我国农业生产成本,促进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需要,符合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苏亚,钱进,张芝英 . 从传统农田水利建设向环境水利、生态水利转变的探索[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6( 10) : 50 -51.

  [2]王波。 浅析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 35) : 259.

  [3]刘岳,刘燕舞 . 当前农田水利的双重困境[J]. 探索与争鸣,2012( 05) : 42.

本文来源:http://www.rjdtv.com/gongchenglunwen/1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