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歌在越南的接受与传播

更新时间:2019-07-29 来源:工商管理论文 点击:

【www.rjdtv.com--工商管理论文】

   摘要:梳理了 20 世纪以前和 20 世纪至今两个阶段杜诗引进越南院校课堂的历史,探讨越南高等院校在教材、参考资料、课程以及学位论文中所选讲和研究杜诗的情况,分析越南初中、高中学校在教科书和参考资料中所选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秋兴其一》的讲授方式,指出杜诗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崇高地位、杜诗的精神与越南人民生活体验的契合、越南科举制度对诗歌创作的推动,是杜诗在越南影响深远的原因。
  关键词:杜甫诗歌 ; 越南院校 ; 传播 ; 研究
   一、20 世纪以前越南文人对杜诗的接受20 世纪以前,唐诗早已在越南传播,并被选入越南读本。当时越南学者都精通儒家的思想,能按照各种诗律作诗。越南封建科举制度和中国相似,特别重视考诗赋,其中最重要的是按唐诗格律来作诗,而杜甫诗歌被认为是唐代格律诗的典范。在这种教育和科举制度的影响下,儒生在接收杜甫思想的同时还深度地模仿杜诗。
  越南人学习和使用汉语,学习中华文化经典,直接参加唐代进士科举考试。七八世纪之交,冯带智的诗曾受到唐高祖的高度重视。姜公辅是九真县古崄坊 ( 今越南清化省安定县 ) 人,唐德宗时登进士第一,为校书郎,之后拜谏议大夫。姜公复(八世纪)也举进士,官比部郎中。交州人廖有方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考中进士,官校书郎,改名为游卿,和中国着名文人柳宗元颇有交情,并得到柳宗元的赞赏。公元 968 年,越南丁部领趁唐朝末年地方封建势力纷纷割据之机,建立“大翟越国”,史称丁朝,从此越南成为独立的封建国家。然 19 世纪以前,越南是中国的藩属国,推行中华文化制度。越南“李朝”
  时期才独立举办汉语进士科举考试。从 1075 年至1919 年共 844 年间,越南举行了 183 次汉语进士科举考试,共选拔了 2893 人。越南的科举自低到高分为乡、会和停三级。每个级别都要考经义、文书、诗赋、诏、制和表,其中,诗赋占很重要的地位。丁克顺指出“:诗赋每种一首,诗要按照唐诗诗律作,赋要模仿李白写”。越南20 世纪前的大诗人如阮斋、黎圣宗、阮攸、高伯适等主要按唐代律诗作诗。据统计,《黎圣宗的汉字诗》共207首,其中只有3首诗是古体诗,一首是长篇诗,剩下的 203 首都是唐代律诗《阮攸的汉字诗》共249 首,其中按唐代律诗作的就有 209 首,只有 18首是古体诗,22 首是长篇诗《高伯适的汉字诗》(1808 年 ~1855),共 418 首,其中 327 首是唐代律诗,91 首是古体诗。越南文人作诗多学杜诗。阮飞卿(1355~1428)在《奉赓冰壶相公寄赠杜中高韵》诗中说“:独树孤村子美堂”。黎圣宗(1442~1497)《见月遣怀诗》诗“壮年舒卷雄豪气,亹亹平生独五车”134,就借用
  ① 关于喃字何时出现有众多不同的意见。黎余、阮董之认为喃字出现于士燮时期(二世纪);阮文素认为喃字出现于冯兴时期(八世纪);陈文甲认为喃字出现于丁朝代(968-980 年);陈辉伯认为喃字出现于李朝代(1009-1225 年);黎文惯、阮才谨根据韵母和声母来证明喃字出现于中国唐宋时期;陶维英认为喃字出现于越南国争取独立后(938 年后)(参考《越南喃字文学总集》第一集第 5-6 页,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年)。第 3 期 黎文亩 : 杜甫诗歌在越南的接受与传播67杜甫“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修独五车书”越南文人用喃字把唐诗译成喃字诗。陈济昌翻译《唐诗合选五言律解音,有 29 位诗人的 83首诗,其中杜诗被译有《登兖州城楼》、《春日忆李白》、《月》、《初月》、《八月十五夜月》、《十六夜玩月》、《十七夜对月》、《捣衣》、《落日》、《晓望》、《步诸贵公子丈八满携妓纳凉晚衍遇雨》、《野望》、《登岳阳楼》、《秦州杂咏》、《舟中夜雪有怀卢于四侍御弟》、《对雪》、《晚晴》、《春夜喜雨》、《萤火》、《洞房》、《琴台》等21首,数量最多。《唐诗绝句演歌》(东山居士校,译者失名,编写时间不详 ),共收唐代 36 位诗人的55首诗,其中翻译杜诗《赠花卿》《、绝句》2首。在《唐诗合选五言律解音》和《唐诗绝句演歌》中,越南文人用喃字翻译唐代 57 个诗人的 138 首诗歌,其中杜甫的诗有 23 首。
  此外,越南文人还用喃字详解唐诗。如《唐诗合选详解》,山阴刘文蔚豹君注释,根据五云楼本正,编写 1834 年,柳斋堂藏板。《唐诗合选详解》注释和解义 100 多位唐代诗人的 616 首诗,其中杜甫的诗就有 76 首《:望岳》、《后出塞》、《玉华宫》、《姜村》、《石壕吏》、《新婚别》、《成都府》、《佳人》、《梦李白》、《赠卫八处士》、《饮中八仙歌》、《兵车行》、《短歌行》、《赠王郎司直》、《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丹青引》、《渼陂行》、《哀江头》、《武侯庙》、《八阵图》、《绝句其二》、《赠花卿》、《绝句其一》、《登兖州城楼》、《房兵曹胡马》、《春日忆李白》、《夜宴左氏庄》、《月》、《初月》、《八月十五夜月》、《十六夜玩月》、《十七月对月》、《天河》、《捣衣》、《落日》、《旅夜书怀》、《晓望》、《送翰林张司马南海勒碑》、《陪诸贵公子丈》、《野望》、《登岳阳楼》、《秦州杂诗》、《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舟中夜雪有怀卢于四待御弟》、《对雪》、《送远》、《晚晴》、《画鹰》、《春夜喜雨》、《归雁》、《双燕》、《百舌》、《萤火》、《鸂鶒》、《洞房》、《船下夔州郭宿雨湿不得上岸别王十二判官》、《禹庙》、《琴台》、《月夜忆舍弟》、《题张氏隐居》、《九日蓝田崔氏庄》、《城西陂泛舟》、《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宣政殿退朝晚出左掖》、《曲江二首》、《曲江值雨》、《常成》、《登楼》、《秋兴八首》、《咏怀古迹二首》、《诸将二首》、《登高》、《阁夜》、《王阆州筵奉酬十一舅惜别之作》、《春归》。可见,由于科举考试的原因,从“北属时期”至20 世纪初,唐诗尤其是杜诗受到越南文人的推崇和喜爱。
  二、20 世纪以来越南高等院校选讲的杜诗1919 年,越南举行了最后一次汉字科举考试。在法国殖民统治下,越南在意识形态上被迫脱“中”入“西”,使用越南语进行新国文考试。虽然如此,杜诗乃至中国文学仍被越南院校所重视,并被正式列入普通教育计划和高等院校教育计划。在《越南文学史要》中,杨广含被评为“把中国文学输入高中学校的教育计划的第一个人”
。《越南文学史要》是越南法属时期的普通教科书。
  杜甫诗歌虽然不被设成独立专题,但在文学史概括中,杨氏提到杜甫以及越南文学如何接受杜甫诗歌。1954~1975 年,越南社会发生了变化。与法属时期相比较,意识形态的差异并没有影响杜诗在越南院校的传播,相反,杜诗得到了更广泛的介绍。这个时期,越南许多高等院校皆讲授中国文学课,杜诗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越南南方,杜诗被列入教学计划,如西贡文科大学越汉教研室、西贡师范大学文学系、万幸大学文学系等都讲授杜诗。越南北方的河内综合大学语文系、文学院也开始讲授杜诗。从 1965~1968 年,河内综合大学文学院相继设立汉学大学班、汉喃部;1972 年,语文系设立汉喃专业。越南人撰写教科书,如阮献梨撰的《中国文学史大纲》
  用 34 页的篇幅独立介绍杜甫的生平、气质、思想、诗歌,并将杜甫与李白进行比较。该书分别在 1962、1964、1997 年共版三次,在越南有较大的影响。另外,许多高等院校通过中译越的中国文学教程讲授杜诗,据称,黄明德教授已翻译台湾出版的《中国文学教程》作为教学参考资料。
  初中师范学校一年级和三年级的教科书《外国文学》(1970 年)也介绍了杜甫的名望业绩、思想内容、艺术形式,还重点分析了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和《石壕吏》两首代表作。杜诗被正式列入普通教育计划是这个阶段的标志性事件。据妻昫《琵琶歌曲》一书所言,作者已完成中学水平教育计划中的杜甫和白居易汉文诗的翻译和评注工作。1975 年越南统一后,越南大中院校对杜诗的接受更为深广。越南近百所高等院校和越南师范高等院校成立语文、中国语文、汉喃学、东方学、中国学、亚洲学等专业,这些专业都讲授杜诗。越南初、高中68 广 东 农 工 商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第 29 卷教科书虽经过多次改编,但杜诗依然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越南的大学教育中,语文专业一定要有45~75 学时的中国文学课程。据 2012 年针对越南一些高等院校《中国文学模块提纲》的调查显示②杜甫是被重点介绍的唐代诗人之一(见表 1)。越南的外国文学学科硕士学位和中国文学学科博士学位的教学计划都涉及杜诗。例如,外国文学学科硕士学位的教学计划设有亚洲文学综观(60节)、东方文学思想史(45 节)、中国当代文学的若干重要问题(30 节)、中国小说和诗歌进程(60 节)等四个专题③。在四个专题中,除“中国当代文学的若干重要问题”外,课程讲授皆频繁提及、引证杜诗,因为杜诗是在谈到中华文化传统理念、东方文学思想及中国诗歌时不可忽视的环节。在中国文学学科博士学位的教学计划中,若论文内容与杜诗有密切关系就一定要讲授杜诗专题。
  越南高等院校主要使用越南人自编的中国文学教材如下:
  张政、阮克飞主编的《中国文学教程》(共两集)是一本经越南教育部审定委员会推荐为师范大学共用的教材。此书第一集第二章从第 151~189 页共用 40 页的篇幅介绍杜甫其人及作品,内容包括介绍杜甫在安禄山叛乱前后的经历及诗歌业绩,分析杜甫每个时期的一些代表作品。作者认为杜诗无愧于中国古典诗歌史上“现实诗歌集大成”称号,杜诗既有宽度,又有深度,他的每一首诗不仅描述现象,而且还揭露了现象背后的本质和原因。最后,作者还简介了杜甫对越南诗人阮攸诗歌创作的影响。
  黎德念的《唐诗面貌》是一本唐诗专门史。该书第二章 116~164 页共用 48 页的篇幅介绍杜诗。作者结合社会变迁与杜甫的生平,较为全面地介绍杜甫的胸襟,杜诗的题材、体裁、艺术特色以及对越南阮攸、阮劝、胡志明等诗人的影响。
  阮献梨的《中国文学史大纲》第三部分第五章 342~375 页共用 33 页的篇幅介绍杜甫其人及作品。作者将杜甫诗列为社会派,将杜甫与李白诗歌进行比较,在比较中介绍杜甫的生平、思想气质和诗歌。
  梁维次的《中国文学讲课》是给大学生授课的教案。其中第九课从第 116~140 页共用 24 页的篇幅讲授杜甫其人及作品。作者介绍了杜甫的名望、业绩、杜诗的题材、写“实”、再现典型性境遇等艺术特色。陈春题《中国文学史》
  第七章从第 99~120页共用 21 页的篇幅介绍杜甫生平及其作品,认为杜甫是时代的诗人,杜诗的题材、表现方法和创造性运用的多样化。
  越南高等院校翻译的汉语教材主要有三种:
  1《.中国文学史》(共三集),章培恒、骆玉明编,范公达译,妇女出版社,2000 年。
  2《.中国文学史》(共两集),余冠英、钱钟书、范宁编,黎辉哨、梁维次、阮中贤、黎德念和陈清廉等译,教育出版社,1997 年。
  3《.中国文学史概要》(共两集),万云寯、要书宜、马白、马学良等编,裴有洪译,世界出版社,2000年。
  另外,由越南人撰写和从汉文翻译过来文学史和参考文献还有《:中国文学史》(阮克飞、刘德忠、 该学习模块经学校科学委员会审定通过。顺化科学大学调查资料由陈中喜博士和杜秋水硕士提供;顺化师范大学调查资料由阮氏净诗博士提供;范文同大学由黎文亩硕士实地调查。
  ③资料来源:顺化师范大学的外国文学学科硕士学位的教学计划(1999 年 -2001 年)。第 3 期 黎文亩 : 杜甫诗歌在越南的接受与传播69陈黎宝编,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年)、《关于唐诗的诗法》(阮克飞、陈庭史编,岘港出版社,1997 年)、《唐诗的诗法》(阮氏碧海着,顺化出版社,1996 年)、《中国古典诗歌》(梁维次编,年轻出版社,1996 年)、《唐诗—文学评论》(胡士协着,胡志明市文艺出版社,1995 年)、《人生观与中华诗文》(林语堂着,阮献黎翻译,文化出版社,1995 年)、《中华古典诗文——熟悉而陌生之地》(阮克飞着,教育出版社,1998年)。这些教材和参考资料都不同程度地介绍了杜甫 诗歌。
  要之,20 世纪以来越南大中院校讲授杜甫及其诗歌的内容较为丰富,所占课时的比例较重;越南人编写的与越译汉的教程和参考文献互相配合,一方面把中国人和越南人对杜诗的接受引向同声同调,另一方面,由于文化、历史、审美需求等差别使越南人对杜甫及其诗歌的有其独特的接受视野。越南人更强调杜甫忠君爱民、关注民生疾苦的精神和高尚人格,强调杜诗对阮攸、阮劝、胡志明等越南作家的巨大影响。
  三、越南高等院校研究杜甫诗歌的硕士、博士学位论文至 2013 年,越南共有 6 篇研究杜诗的学位论文:
  越南研究杜甫诗歌的学位论文序号 学位论文作者 学位论文题目 教育培训单位 学位 答辩时间1 胡士协 杜甫在各时期内的诗法发展 河内师范大学 博士 1993 年2 黄重权 越南阮攸和中国杜甫—艺术思想的相同与不同 胡志明市师范大学 博士 2004 年3 陈进英 杜甫诗的现实艺术 河内师范大学 硕士 1982 年4 陈青卖 杜甫诗的抒情性质 河内师范大学 硕士 1985 年5 阮氏义 杜甫诗的抒情艺术(近体诗种类) 河内师范大学 硕士 2006 年6 范氏红幸提高奠边省山区高中一年级学生对杜甫《秋兴》其一讲授效果的若干措施河内师范大学 硕士 2010 年据表 2 可知,研究杜甫诗歌的博士学位论文两篇,硕士学位论文四篇,撰写时间从 1982~2010 年。
  据笔者调查,越南高校研究杜诗的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数量多于李白、白居易等其他唐代诗人。研究李白诗歌的论文有两篇《:李白四绝诗—风格与体裁》,《李白诗的诗法》(陈中喜,河内国家大学所属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 年);研究白居易诗歌的论文只有一篇《:白居易讽喻诗的艺术特点》。越南研究杜甫及其诗歌的论文也多于研究其他外国文学作家的论文,这表明越南高等院校对杜甫及其诗歌研究的重视。
  另外,还有一些唐诗的研究论文也间接涉及杜诗的研究:《新诗与唐诗》(黎氏英,河内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年)、《唐诗的诗法——若干主要方面》(阮氏碧海,河内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6 年)、《唐诗的风》(范氏春珠,河内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年)、《唐诗的旅次空间》(范武兰,胡志明市师范大学,2009 年)、《从诗法学角度论普通学校讲授杜甫诗》(潘氏明,胡志明市师范大学,2007 年)。
  四、越南中学教材选录唐诗及其讲授杨广含在编越南文学和法国文学教科书的同时,还拟定了一套从中国古典至现代文学的教学计划。在该教学计划中,杨氏将中国文学贯穿于高中3 年的学习之中。高中一年级教材分 6 篇 19 章,杨氏用了两篇五章讲授中国古典文学对越南文学的影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第十三章《中国和我国的文体·中国的诗法和我国的音律》,分别讲授五、七言唐诗、古风和唐代绝律、诗韵(压韵、独韵、错韵和强压)、对偶、黏和失黏。关于诗法,杨氏认为“我国的诗法就是中国的诗法,我国的诗歌格律也仿照中国的诗歌”。高中二年级教材共分 5 篇 20 章,杨氏用了 3 章谈中国文学,主要集中讲授中国文人对越南文学的影响。杨氏说“我们认为,我国文章,不仅汉文而且还包括越文都深受中国文章的影响”。高中三年级教材设《中国新文学和法国文学对越南人思想和语言的影响》一章,集中介绍康有 本数据截至 2012 年 12 月为止。所有学位论文现藏于越南河内国家大学图书馆、河内师范大学图书馆、胡志明市综合图书馆和胡志明市师范大学图书馆。为和梁启超对越南士人的影响。从该教学计划可看到杨广含已清楚地认识到中国文学对越南文学的深刻影响。虽然该教学计划并无设立杜诗专题,但在“法属”时期杜诗已进入越南高中教材。
  (一)越南初高中语文教科书所选唐诗据现行的教科书计划,越南初高中学校教材共选录唐代七位诗人的十首诗。其中选讲李白诗三首、杜甫诗两首、白居易诗一首、贺知章诗一首,在“参阅部分”选录崔颢、王昌龄、王维诗各一首。根据越南初中语文教科书计划,初中二年级开始讲授唐诗,共选三位唐代诗人的四首诗,每节讲授一首。这四首诗分别是:李白的《静夜思》、《望庐山瀑布》,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现行的越南高中语文教科书计划分标准计划和提高计划,两者都讲授杜诗。高中一年级语文教科书标准计划,讲授的唐诗是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杜甫《秋兴》其一,参阅部分有崔颢《黄鹤楼》、王昌龄《闺怨》和王维《鸟鸣涧》。高中一年级语文教科书提高计划讲授唐诗包括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杜甫《秋兴》其一、白居易《琵琶行》,参阅部分有崔颢《黄鹤楼》、王昌龄《闺怨》、王维《鸟鸣涧》。
  越南初高中语文唐诗选讲开放性参考书可分为深化教学研究和分析评讲两类。深化教学研究类有《:提高奠边省山区高中一年级学生对杜甫《秋兴》其一的讲授效果的若干措施》(范氏红幸,河内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年)、《初中二年级学生的唐诗接受的积极化活动》(杜氏玄,河内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年)、《把唐诗艺术笔法运用于普通学校的唐诗讲学》(黎氏清水,胡志明市师范大学士硕士学位论文,2000 年)、《从诗法学角度论普通学校讲授唐诗》(潘氏明,胡志明市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年)、《按积极性方向在普通学校里讲授唐诗》(黎氏雪贞,胡志明市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年)。分析评讲类有《:越南初高中学校选讲的唐诗作品》(黎春撰主编,胡志明市国家大学出版社,2006 年)《;普通学校里的亚洲文学》(阮氏碧海,教育出版社,2002 年)《;唐诗评讲》(阮国超,教育出版社,2005 年)。
  (二)越南初高中学校对杜诗的编译和讲授由于语言和文化的不同,越南初高中学校选讲唐诗,首先对作品进行编译,接着再讲授,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内容和艺术价值。越南高中语文教科书选讲杜甫《秋兴》其一,用阮公着编译的译本。《秋兴》其一的编译包括三个步骤:汉越音注音—意译—以诗译诗。由于 50%越南语使用汉越音,读音较接近汉语。因此相对于英国、法国、美国、印度、日本等其他外国文学作品,越南对中国诗歌的注音具有优势。但现在的越南学生对汉越音还难以理解,因此要进行意译。意译无法全部揭示原作的意义时,就要使用以诗译诗的形式,以供学生与原作进行对照,帮助他们更深刻、全面接受作品。越南初中语文教科书选讲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因为对象主要是初中学生,他们难以理解汉越音和意译本。教师讲课时要通过汉越音注音和意译本与原作进行对照讲解。
  编译可帮助初高中学生理解作品,但更重要的是要让越南学生理解杜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如教师给初中生讲解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指出“:通过许多表达方式的结合,杜甫已生动地体现自己的痛苦,是因为蓬门荜户被秋风吹倒。更可贵的是,作者已跳越了个人的不幸,表示了崇高的渴望:那就是如何有一座成千上万间的坚固房间能荫庇天下一切人。”
  这样将详细的客观现实描写与细腻的情感抒发相结合,既强调了杜诗所体现的崇高的人道主义价值,又指出了多种表达方式结合的笔法。越南高中教学参考资料将杜甫《秋兴》其一分为两部分:前四句描写景物,景色中蕴含着秋情;后四句抒发诗人秋季客居他乡的感情。教参编者认为:该诗第一句点题:秋—兴。“兴”是指愁闷,通过残破的枫树林来传达。杜甫创造性地用“凋伤”一词描写枫树林景色,传达了诗人的忧郁愁闷。中国词汇常用“凋敝”、“凋零”、“凋落”、“凋残”等词,只有杜甫用“凋伤”一词,而“伤”常用于人。第一、二句,还通过空间意象来说明时间,从“枫树林”、“巫山”、“巫峡”,可以看出“秋季”这一时间。第三、四句,描写广袤的动态的宇宙空间,体现了作者心中的愁闷。第五、六句“丛菊两开他日泪”和“孤舟一系故园心”,“两”和“一”两个数词与“开”和“系”两个动词结合成“两开”和“一系”,用法陌生又巧妙。
  “两”是泛指数目,表示复数,“两开”指反复多次,以前曾开过,现在又开,曾流过泪,现在又流泪。“一系”是系紧,无法解开的意思。最后两句,突然出现中国古代秋季的特别声音,之所以说“突然”是因为前六第 3 期 黎文亩 : 杜甫诗歌在越南的接受与传播71句没有任何声音。诗人的心正沉默着哀思、感怀以前的景色,沉默的景色突然被秋景的特殊声音冲破。秋末,天气开始冷,人们作冬衣抵挡寒风,尤其是作冬衣送给戍卫在遥远边疆的战士。古代中国,作冬衣的布料又厚又硬,浸在水中后,放在大石头上,用棒槌捣(叫捣衣),因此到处都听到捣衣声。那是日常生活的声音,但捣衣声使人想起自己正在去边疆的途中,因为战争还未结束也令人心里不安。因此最后两句打开了苍茫的相思和忧心,成了《秋兴八首》的点睛之笔。越南高中语文教参指出“《秋兴其一》是作者私有的心绪,但也蕴藏着饱满的忧国忧民精神。这里,唐诗艺术已达到了典范程度了。”
  越南接受杜诗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虽然越南社会历经变迁,但割不断越南人民对唐代诗歌的喜爱,尤其是对杜诗的接受日益深化。杜诗在越南被广泛接受主要有方面原因:第一,越南封建时期提倡儒家思想,因而杜甫忠君爱国、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和关心民生疾苦的人文精神使杜诗得以在越南广为接受和传播,特别是经历过长期战争和殖民统治的越南人民更深切理解和接受杜诗所展现的高尚情怀和人文精神,这在越南大中院校里有着不可替代的教化作用;第二,越南古代借鉴中华科举制度以诗赋取士,杜甫的诗歌无论古体还是近体都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典范,因而成为越南文人学习的 榜样。
  参考文献[1] 丁克纯.越南黎朝代通过汉喃文献的儒学教育与科举[M].河内 : 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2] 梅春海 . 黎圣宗的汉字诗 [M]. 河内 : 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3] 黎福 , 张政:阮攸的汉字诗 [M]. 文学出版社,2012.
  [4] 阮明祥.高伯适:河内升龙地名士[M].人民军队出版社,2010:391-421.
  [5] 越南文学院 . 李陈诗文(第三册)[M]. 河内 : 社会科学出版社,1978:431.
  [6] 黎鹊,张正 . 阮攸汉字诗 [M]. 文学出版社,2012:273.
  [7] 唐诗合选五言律解音 [M]. 汉喃研究院图书馆,手写版,共 32 页,代号 AB.194.
  [8] 唐诗绝句演歌 [M]. 汉喃研究院图书馆,手写版,共 26页,代号 AB.2814.
  [9] 唐诗合选详解 [M]. 汉喃研究院图书馆,印版,共 840 页,代号 AC.215/1-2.
  [10] 杨广含 . 越南文学史要 [M]. 同塔综合出版社,1993.

本文来源:http://www.rjdtv.com/guanlixuelunwen/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