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管理工作的价值取向探究

更新时间:2019-06-26 来源:学校管理论文 点击:

【www.rjdtv.com--学校管理论文】

    摘 要 小学教育管理工作关系到小学教育事业能否顺利发展,对其价值取向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目前小学教育管理工作应该遵循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的价值取向,以科学主义为基础,以人本主义为主导,二者互相促进,为我国小学教育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 小学教育管理 价值取向 科学主义 人本主义
 1 小学教育管理工作的价值取向概述教育管理是国家对教育系统进行组织协调控制的一系列活动,是管理者代表国家通过组织协调教育队伍,充分发挥教育人力、财力、物力等信息的作用,利用教育内部各种有利条件,高效率的实现教育管理目标的活动过程。教育管理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的教育管理包括教育行政管理和学校自身的管理工作,狭义的教育管理仅指教育行政管理,即教育行政机关对教育工作的管理,本文从狭义的角度探讨小学教育管理工作的价值取向问题。
  价值既是一个哲学范畴,也是哲学之外的人文学科、社会学科以及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概念。从语义分析的角度来考察价值这一概念,可以发现,价值是一个表征“偏好”的范畴,是用以表示事物所具有的意义,可以满足需要的功能和属性。价值是“值得希求的或美好的事物的概念,或者值得希求的或者美好的事物本身”,因此,对于价值的研究和确立是前提和基础。无论是一个社会的发展,还是一项具体的改革,都需要价值取向的引导,小学教育管理工作是教育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同样需要探究其价值取向。那么,小学教育管理工作到底要秉承什么样的价值取向才能够完成自身的使命,促进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呢?实践证明,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的结合是小学教育管理应遵循的价值取向。
  2 小学教育管理工作的科学主义价值取向小学教育管理工作中的科学主义价值取向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在西方,19 世纪末 20世纪初美国古典管理学家泰勒等人创立了科学管理理论,20 世纪,德国社会学家韦伯提出了科层组织理论,他们都强调有效的组织机构、周密的工作计划、严格的规章制度、明确的职责分工等科学主义精神,为管理工作奠定了科学主义的基础,小学教育管理工作应遵循科学主义的价值取向,这是由小学教育管理工作的本身所决定的。
  首先,科学的管理方式重视科学量化的实证资料,通过量化工作能够更直观的发现问题,为解决问题寻找合理的突破口。我们知道,科学的量化标准在教育管理的实践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科学的教育调查,科学的教育统计,科学的教育测量工作,给管理者提供了重要的实证资料,是管理者制定政策,实施具体的管理工作不可缺少的依据。实证主义的方法是各个学科都十分看重的,是研究确实的知识,利用调查、统计、计算等具体方式,这些方式运用到小学教育管理工作中,是科学主义的体现,是小学教育管理工作的基础。
  其次,在获得量化的实证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具体的管理工作,科学地制定政策,科学地安排工作人员,科学地设定组织和机构,这是德国社会学家韦伯的科层管理理论所提倡的。小学教育管理中的政策制定、工作分工和组织协调工作要以科学主义为基础。例如,小学教育工作中自然班人数的限定,就近入学原则等可以说都遵循一定的科学性。最后,对科学主义的价值追求要正确看待。科学主义要避免管理中的机械化。我们要正确地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不能机械化地运用那些科学方式,否则就会从科学走向“不科学”了。可以说,科学主义的管理方式和人本主义的管理方式有效地结合才是现代小学教育管理工作的正确方向。
  3 小学教育管理工作的人本主义价值取向如上文所述,人本主义的管理理念是现阶段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小学教育管理工作必须以人本主义为价值取向。首先,人本主义并非现代才有,在西方和我国传统中都有悠久的人本主义的历史。在西方,人本主义萌芽于古希腊罗马时代对人的教化,明朗于西方的文艺复兴,从 14 世纪开始,以人为中心,注重人的价值的“人文主义运动”轰轰烈烈的开始并一直贯穿了整个西方的历史。
  ①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的代表孔子提出了“仁”的思想,可以说是人本精神的最充分体现。“仁”的核心就是讲人,讲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也就是人要爱人,要有仁德,同样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思想。进人 20 世纪,“以人为本”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在我国得到了广泛认可,在管理范围内更是成为其内核,同时也必将成为小学教育管理中最为重要的价值取向。
  其次,人本主义思想在当今社会的教育管理工作中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我们知道,学校是以人为核心的组织,对这样的组织进行管理必须要洞悉人的本质,倡导以人为本,克服僵化的管理模式。人本主义在教育实践中具体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教育管理工作者在考量教师的工作能力和业绩的时候,不能用教条的标准,要结合不同教师的特点,认真看待教师的工作。孔子有“因材施教”,管理工作者也可以进行“因材施管”,在不违背基本的教育原则的基础上,对一些可以用特殊教育方式进行有效教育的教师和学校组织以人性化的目光去管理,不能以教条的标准看待短期效果,同时也要支持教师和学校组织进行的人本主义教育方式。目前,小学教育中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在全国许多地方都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例如内蒙古的罕台新教育小学的实验,②笔者认为这种人性化的教育方式是需要当地的教育管理部门在人本主义理念的指导下大力支持才能够取得成功的。
  最后,人本主义的价值追求和科学主义的价值追求一样,也不是孤立存在的。如果在小学教育管理工作中,单纯的追求人本主义,那会使得教育管理工作走向“无标准”的困境,这样的问题是需要科学主义的管理方式作为补充的。有学者把管理工作分为三个阶段,③即经验主义、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虽然这样的划分方式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笔者认为,这三个阶段不是截然分开,彼此孤立的,也就是说,即使是现阶段强调人本主义的管理,也不能忽略经验方法的运用,更不能抛开科学主义的基础,人本主义应该以科学主义为基础,并且把经验方法纳入到科学主义之中,这样才能够使人本主义更加符合教育事业和社会的发展规律。综上所述,小学教育管理工作要以科学主义为基础,以人本主义为主导,追求科学主义价值和人本主义价值的完美结合。
  突出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塑造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这就要求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从学生的主体性发展需求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突出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塑造,切实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制定明确的培养目标和有效的实施方案。通过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的开展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并不断提高自我教育能力。大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的确定,能有效的将外在的教育内容变成内化的教育信息被学生接受。
  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各种方式的渗透性。一是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氛围。通过开展形式丰富多彩、内容积极向上的艺术、体育、科技和学术活动,将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寓教育于校园文化活动之中,发挥校园文化的重要育人功能。二是积极的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调研、政策宣传、教育帮扶、科技创新、公益活动等形式多样社会实践活动,将社会实践于专业学习、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有效的相结合,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三是充分利用网络等新兴媒介等功效,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空间。全面加强网络等新兴媒介的建设,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使新兴媒介成为弘扬社会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四是注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优良的品格。针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制定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计划,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培养大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高校应该肩负起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担,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中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作用,不断的通过自身队伍建设与发展,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式,探索新的教育途径,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到新的台阶。总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参考文献[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R].
  2004.
  [2] 杜玉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世纪桥,2008(8).
  [3] 徐刚, 黄俊鹏. 高职高专 90 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J]. 新西部,2010.10(147).
  [4] 候奉含: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J].教育研究,2008(11):110.
  [5] 李富生. 高校如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J].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7.9.
  [6] 刘纯明,秦琴.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索[J].科学社会主义,2008(1).
  [7] 杨桂华.社会转型期精神迷失现象分析[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

本文来源:http://www.rjdtv.com/jiaoyulunwen/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