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类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与指导策略

更新时间:2019-11-25 来源:毕业论文 点击:

【www.rjdtv.com--毕业论文】

摘要

  每年的毕业论文设计环节是学生学习至关重要的环节,对于工商管理类的学生来说更是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阶段。笔者从事工商管理类教学和指导毕业论文写作多年,非常关注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状况,面对当前论文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笔者对毕业论文指导模式的设计和选择进行了自己的思考。

  1、工商管理类本科毕业论文选题的特点

  (1)选题范围宽泛。选题范围可涉及国内外社会经济发展的诸多方面。既有需要探讨的未来发展趋势问题,又有许多当前急需解决的热点问题;既有需要探讨的理论问题,又有许多急需解决的实践问题。

  (2)选题的务实性。工商管理类学习的知识结构注重实际应用,服务于未来的工作需要。如市场营销、会计、工商管理等专业注重某职能领域特别是某一具体问题的解决,因此工商管理类本科生毕业论文在选题时要注重务实,其研究的对象不是一个空泛的领域,应当是一个具体的现实存在的对象。

  (3)选题的应用性。选题应用性特点是要达到在论文写作过程中通过务实的选题,限定学生在该题目下提出符合应用要求的解决方案,而不是理想性的想象,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观察能力和实证的分析能力,通过毕业论文的写作达到锻炼学生在所学理论的框架和范畴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具体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把结论上升为理论层面。

  2、工商管理类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

  (1)选题空泛。选题空泛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学生原因。学生往往以自己感兴趣的论题或当前经济热点为选题,但学生因为掌握的理论不够深入,难以把握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如“国际化经营”“、企业并购”等选题,超出自己能力可驾驭的范围,或者缺乏搜集资料的渠道和方法,导致无法达到论文写作要求。第二,教师原因。部分教师工作也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教师没有或少有科研或实践经历,这就给帮助学生选题带来困难,特别是教学工龄较短的年轻教师,刚从学校走向学校,自身缺乏社会实践和科研经历,更容易出现选题空泛的问题。

  (2)缺乏实践。实践性是工商管理类的特点,大部分高校都建立了学生实习基地,但很多高校实习基地很少或者是只流于形式,基地只是为了应对上级检查和评估,导致教师和学生都缺乏实践,使得论文选题和写作受到极大的限制,学生感觉所学知识没有用武之地。加之大部分机构对学生实习和调研大多采取婉言拒绝的态度,使学生在选题时更加困难,论文内容理论性强于实践性、操作性,这一现象普遍存在。

  (3)缺乏过程管理。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一般可分为选题、开题报告、资料的搜集与整理、正文的写作、修改等环节。但存在学生在选题后直接进入正文写作环节,甚至忽略了开题报告等重要环节。如一般每年 12 月份选题,部分学生只是集中在 5 月份直接进行正文写作,期间的时间主要是忙于找工作或实习,严重影响了论文的写作质量。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其一是学生方面的原因。学生面临强大的就业压力,把主要精力放在找工作和就业前的实习上,用在毕业论文上的时间少之又少。其二是教师过程管理的严重缺乏。其中原因之一是教师对学生的研究课题的状态认识不足,从而导致控制不当;原因之二是因为教师过程管理方式不当造成的。有些教师完全忽略了毕业论文任务书的任务下达和批阅环节。任务书是毕业论文过程管理的重要工具,一般要求教师每两周至少下达一次任务至少批阅一次,但部分教师没有遵守这一制度,存在论文完成后再一次补写的做法,使得过程管理完全流于形式。

  3、工商管理类本科毕业论文的指导模式探讨

  基于工商管理类本科毕业论文以上基本特点和现实的问题,本人针对工商管理类本科毕业论文的指导提出以下两种可选择模式。

  3.1、联合群体指导模式

  传统的指导模式是由学生个体在教师指定选题范围内完成论文,教师个体指导。这一模式有其优势但存在严重的弊端,其一是学生的知识结构有限,导致论文往往存在分析不够全面或不够深刻,其二是指导教师学科知识有限,导致指导过程力不从心,使学生的积极性受阻,创造性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因此,构建联合群体指导模式显得尤其重要。

  3.1.1、基本思路

  基本思路是两个联合,即联合专业群体和联合厂校群体,避免论文选题空泛,增强论文写作的实践性和过程管理。

  (1)思路 1:联合专业群体,即根据论文所涉及的专业,由不同专业的学生参与同一课题的写作,并选配相关专业的教师成立指导小组对学生进行指导。工商管理类包括多种专业,如我院就包括工商管理专业、市场营销专业、会计专业、物流管理专业,某些选题的分析和研究如果由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和教师组成团队共同参与,可开阔分析思路使研究更深入和全面。如“某企业核心能力的分析”等类似选题的研究,采用此模式效果更加显着。

  (2)思路 2:联合厂校群体,即利用校外资源,让学生直接参与实用性较强的论文写作。可以采用两种形式,一是聘请一些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到学校来,兼任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特别是部分高校有 MBA办学形式,可以利用此资源。我院已经采用了此模式,效果甚好。二是针对已经到就业单位毕业实习或到实习基地实习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在企业管理人员和教师的共同指导下结合实际工作做毕业论文。采用厂校联合方式可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社交能力。

  以我院为例,首先以工商管理系为单位组织不同课程的教师成立毕业论文群体指导小组,共同选题,制定工作计划,确定教师的工作重点。在此基础上,以经济管理学院为单位,打破内部的专业界限,由工商管理专业、市场营销专业、工业工程、会计等专业的学生参与相关论文的写作,在学院范围内选配相关专业的教师成立指导小组对学生进行指导。

  最后,依托我校的校办企业、教学实习基地、MBA资源等优势,实施校内外结合的群体指导模式。近年我院与南昌三鑫公司等部分南昌本地公司已经进行了较好的合作。

  3.1.2、质量保障措施

  (1)明确选题标准,建立选题审查制度

  指导小组必须建立明确的选题标准,选题必须是要与企业实践和教师科研相结合,要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同时要建立严格的审查程序制度。首先由教师、学生提出选题,然后由毕业论文群体指导小组进行讨论、筛选,选题秉承双向选择的原则,对不符合要求的题目补充修改或重新选定,最后报系批准。

  (2)明确校企双方导师职责

  为了更好地发挥校企合作的优势,群体指导小组校企双方导师要有明确的分工。一般来说,企业方须提供实习场所和校外指导老师,负责具体的实践内容和方法把关;校内导师应负责预培训,包括一些注意事项、论文基本要求,负责论文撰写进度安排和格式审查,向校外指导老师提供毕业论文的规范要求和教学进程安排。校内外导师互相协商根据学校要求向学生布置文献检索、外文文献翻译和开题报告等任务,确保论文完整性和规范性。

  (3)加强毕业论文过程监督

  校内导师应经常与企业导师沟通,定期询问和核实考勤情况,了解学生工作情况,同时定期召集学生开会检查各阶段的论文完成情况,尤其要真正发挥论文任务书的作用,校内导师认真布置任务,认真批阅任务书,做到每两周至少下达一次任务至少批阅一次。校外指导教师负责对学生进行考勤,向校内导师反应学生情况,以便校内导师及时了解情况,做出方式和方法的调整。

  (4)落实毕业论文答辩环节

  毕业论文答辩是本科毕业论文指导的收尾性工作,它兼有指导和审查评价的双重功能,答辩是指导学生论文写作的形式,同时答辩也是公开审查论文的重要形式,可以考查论题的认识程度和论证的能力。由于成立了群体指导小组,首先由群体指导小组组成答辩组进行初次答辩,指出问题,学生修改后参加学院答辩。并且可以建立二次答辩制度,设置一定比例论文进入二次答辩,加强答辩环节的审查功能可以增加学生论文写作的投入。我院自 2015 年导入二次答辩机制,论文质量整体水平有明显提高。

  3.2、首席导师负责制模式

  3.2.1、基本思路

  依托各学院已有的科研团队,以课题团队为单位,挑选首席导师作为课题组长,首席导师确定指导小组成员,首席导师确定论文题目并分解为多个子课题,一个子课题由 3~5 个学生组成一个团队,每一个学生有一个指导教师,小组之间定期沟通强调相互协作,指导教师向首席导师汇报进度、听取建议,并向首席导师负责。

  3.2.2、模式实施与质量保障

  (1)导师确定及其责权

  首席导师采取有条件的竞选制,首席导师当期要有正在研究的课题为首要条件,其他条件尽量做到量化,如可依据当年教师科研得分在该科研团队的排名作为重要评选指标。首席导师职责是:提名和确定指导小组成员,确定论文题目,审定任务书及小组内指导教师的分工,提出课题的研究方案,指导本组的指导教师开展工作。

  指导教师由首席导师确定,必须是首席导师所在科研团队的成员。此机制使得教师都积极参与到科研工作中来,满足论文指导的务实性和应用性要求。指导教师职责是:遵照首席导师的部署,负责一个团队一个子课题的指导工作,负责所指导学生毕业论文质量,指导学生开展论文研究工作。

  (2)团队的组建

  团队组建可以采取双向选择机制。学生选择指导教师,可以促使教师提高自己的选题质量及自身的业务素质。教师之间的选择机制也会给教师带来较大压力,一般来说在初期变动较大,但团队日趋成熟后教师团队相对会比较固定,这和他们研究方向和个人特质及爱好有关。我院现有 8 个相对稳定的科研团队,他们会定期做座谈,在课题申报时会做团队内交流,互相帮助,同时会产生大家推崇的领袖人物。

  (3)任务的分解

  任务分解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基础及能力,任务下达之前首席导师应该向学生讲解课题中子任务的知识要求、不同子任务的侧重点、子任务与课题的关系等。指导教师要进一步帮助学生明确任务内容,明确该子任务的重要性。

  (4)过程管理

  指导教师根据首席导师的任务,指导和督促学生根据子任务的需要查阅相关材料,进行相关调查和实践,重点是任务书的有效使用,要求指导教师定期在任务书上布置阶段任务,并批阅任务完成情况,一般要求每两周至少下达一次任务至少批阅一次。

  阶段进度向首席导师汇报,首席导师有权力也有责任作定期巡查。

  (5)考核及成绩评定

  采用多维成绩评定模式。学生毕业论文成绩由平时成绩、团队成绩、交叉评阅成绩及答辩成绩四部分组成,各评分所占比重由首席导师决定,一般可以按 2∶2∶3∶3 比例设定。平时成绩由指导教师根据遵守纪律、团结互助表现、查阅文献和综合运用能力、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给分。团队成绩是在团队学生完成论文后课题组首席导师给予的考核成绩,考核的标准直接体现学生的论文质量。交叉评阅成绩由不同首席导师分别给出,保证评分的公证性。

  答辩成绩由答辩小组根据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相关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评定。采用多种评分维度有利于更加完整反应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更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具体评分要素和标准由首席导师决定。

  4、工商管理类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模式的选择

  以上是笔者对工商管理类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模式的思考,具体选择怎样的模式,主要取决于学校本身特点、师资条件、学生的特点。笔者认为联合群体指导模式适合于具有以下条件的学校:(1)有较多校办企业,且规范经营。(2)已经建立了较多稳定实习基地,且校企有实质的互动。(3)有 MBA 教学资源,有现有的校外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队伍。(4)工商管理类覆盖的专业较多。同样笔者认为首席导师负责制模式适合于具有以下条件的学校:(1)已经形成较稳定的科研团队;(2)教师科研水平相差较大;(3)年轻教师比重较大。

  参考文献
  [1]刘长荣,肖念新,侯桂凤,等“.三位一体”群体毕业设计指导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5,(04):30-31.
  [2]张凤武.企业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3,(02):97-99.
  [3]赫连志巍.经管类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控制点选取与对策[J].教学研究,2007,(02):147-150.
  [4]胡俊超.经济与管理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特点和指导模式创新[J].咸宁学院学报,2011,(09):158-160.

本文来源:http://www.rjdtv.com/biyelunwen/2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