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论文写作的运思之道

更新时间:2020-03-01 来源:教育社会学论文 点击:

【www.rjdtv.com--教育社会学论文】

论文既是写出来的,更是思出来的;因为无识则无文,而识则是思的结果。倘若没有写之前的思,那么不仅论文的写无从谈起,而且即使写了,也会难以为继或不知所云。倘若我们承认教师大多有丰富的知识,也不乏教育教学的经历,且有些教师教得也很有成效、带班管理也很有方法,那么教师论文写作之难就不在于没有东西可写,而在于未能在已知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的见识;不在于教师不愿意写论文或拒斥论文写作,而在于未能把握、洞察论文写作的运思之道。那么,在论文写作中,教师该如何运思?
  
  一、廓清论文写作的语境,明确论文写作的主旨。
  
  在现实生活中,以舌耕为业的教师大多善于口头表达,且讲起话来常常头头是道,也不乏新见解、新观点,但写起论文来却好像换了一个人似的,不是笔重千金、写不下去,就是词不达意、随意涂鸦。
  
  他们为什么说得比写得好,说得明白而写不清楚,难道是口语表达与书面论述的差异造成的?如果真是口语表达与书面论述的差异造成的,那么就用口语表达的方式进行论述不行吗?像柏拉图的《理想国》,就是用日常的对话呈现出精彩的见识。费孝通先生写的《乡土中国》,也是用通俗易懂的口语表达了深刻的道理。实际上,教师之所以说得比写得好、说得明白而论述不清,其根源之一就在于教师在说话交流时,其面前的对象、要表述的内容以及为什么说等语境是清楚的,而在论文写作时,教师却要独自建构出一个对话交流的语境。一般而言,论文写作的语境至少涵括四个要素:为什么写(目的),写什么(内容),如何写(方式)和写给谁看(对象)。倘若教师搞不清楚论文写作的语境,那么教师在论文写作时就会感到无从下手,即使强行写下去,也会写得不清不楚。而教师一旦廓清了论文写作的语境,那么论文写作就无非是把头脑中构思好的内容呈现出来而已。
  
  因此,在论文写作时,为了廓清论文写作的语境,论文的开头通常就回答或隐含了为什么写、写什么、如何写以及写给谁看等问题。比如,《谁的“过程与方法”》,其开头就写道:“对于中小学教师而言,‘过程与方法’似乎人人都懂,但一旦把‘过程与方法’放置于三维目标中,这个‘过程与方法’就变得扑朔迷离、令人费解,不知‘过程与方法’到底是谁的。那么,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到底是谁的?不同的‘过程与方法’意味着什么?如何使不同的‘过程与方法’和谐共振?”[1]在此文中,作者既提示了写给谁看--“中小学教师”,也阐述为什么写--“一旦把‘过程与方法’放置于三维目标中,这个‘过程与方法’就变得扑朔迷离、令人费解”,还预告了写什么--“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到底是谁的?不同的‘过程与方法’意味着什么?如何使不同的‘过程与方法’和谐共振?”同时,“不同的‘过程与方法’意味着什么?如何使不同的‘过程与方法’和谐共振?”就隐含着如何写,即先列举不同的“‘过程与方法’的表述类型”,然后分析不同的“‘过程与方法’的价值蕴意”,最后回答不同的“‘过程与方法’的达成路径”.人们常说“好的开头是论文成功的一半”,但不知好的开头之所以是论文成功的一半就在于其事先预告了为什么写、写什么、如何写以及写给谁看,是整个论文的萌芽或胚胎,隐藏着整篇论文的全部信息。
  
  而要搞清楚为什么写、写什么、如何写以及写给谁看的语境,则须教师明确论文写作的主旨。所谓“论文写作的主旨”,简单地说就是教师对某事物或现象及其隐含问题所持的主要观点。教师只有明确了论文写作的主旨,在写作中才能清楚写什么和写给谁看,才能慢慢澄清为什么写和如何写。同时,明确了论文写作的主旨,各种不同的论点、论据才能为教师的论文写作所用,从而避免被各种观点牵着鼻子走的人云亦云。从性质上看,论文写作的主旨大致有三:一是反论,即认为对某事物或现象及其隐含问题的已有观点存在着问题,自己有某种新看法;二是正论,即虽然基本同意别人对某事物或现象及其隐含问题的观点,但感到仍有不完整、不全面的地方,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借以丰富已有的观点;三是综论,即虽然认为对某事物或现象及其隐含问题的已有观点各有各的道理,但感到这些观点皆是片面之词,须综合、辩证地看待对某事物或现象及其隐含问题的观点,拟在二元对立中进行综合辩证的论述。从形成上看,论文写作的主旨大多要经历三个阶段:其一,情感之见,即某种观点趋同或有违自己惯常的看法,从而激起赞同或拒斥的情感之见。其二,事实之见,即赞同或拒斥某种观点,不再仅仅停留在情感上,而是寻求事实的佐证。其三,事理之见,即赞同或拒斥某种观点不仅有事实的佐证,而且有相关理论的支撑,且从事实中提炼、概括出某种道理来。只有对某事物或现象及其隐含问题所持的观点上升到事理之见时,此种观点才能真正立得起、站得住,才能成为论文要阐述的观点。从来源上看,教师论文写作的主旨既可以通过课例研究从中发现规律来获得,也可以通过教学经验的总结来提炼,抑或通过学术争鸣在多元观点的碰撞中生成。但在论文写作中,无论教师对某事物或现象及其隐含的问题持有何种主旨,这种主旨也许正确,或许错误,皆无关紧要,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主旨。因为错误的主旨在阐述中会因难以自圆其说、自相矛盾而得到自我纠偏或他人指正,而没有自己的主旨,教师的论文写作就会因自己主旨的缺席而失去论文写作的灵魂,就难以成文或不知所云。
  
  二、锁定问题这个不动点,逻辑提问的逻辑回答。
  
  如果说研究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那么论文写作就是一个围绕着问题确定论点、寻找论据与展开论证的过程。可以说,问题既是论文写作的起点,也是贯穿整个论文写作的主线。因此,问题的选择与明晰就直接决定着论文写作的优劣。而有些教师之所以在论文写作时不是感到写的东西无意义或混乱不堪,就是难以下笔或半途而废,其原因之一就是其论文写作要回答的问题本身就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其典型表现主要有五:
  
  一是“不是问题的问题”,即此问题已有明确的答案,只要查阅相关的文献就能解决,或虽是旧问题,但自己没有新观点,而只是重复已有的看法,此种论文写作就丧失了知识创新的价值,就会萌生论文写作的无意义感。二是杂乱无章的问题,即问题有许多,但却缺乏核心问题的统摄,各种问题之间缺乏逻辑。基于此问题的论文写作,就难免结构混乱无逻辑。三是表层问题,即问题只是罗列了一些外在表现,却未能深究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从一定意义上说,表层问题只是一种事实描述,还不是问题本身。倘若论文写作只是回答了表层问题,那么就难以深入、写出新意。四是空洞的问题,即问题只是一个领域或方向,且自己缺乏实际的经验支撑,这样的问题就只能给人一种“老虎吃天、无从下手”之感,写出的论文只能是空话、废话与大话连篇。五是模糊问题,即未通过核心概念的界定澄清问题的内涵、外延,从而使问题呈现为模糊状态,半途而废的论文写作大多源于此。
  
  倘若教师论文写作是对某问题的逻辑回答,那么一旦拟论述的问题清楚了,就要锁定问题这个不动点,通过纵向或横向分解核心问题,然后分别给予回答,即逻辑提问的逻辑回答。从一定意义上说,论文写作之所以不同于口语表达,就在于论文写作是一种直线式呈现,是通过字词句的先后排列来阐述某一道理,而不像口头表达那样,即使话语的前后顺序颠倒了,交谈者也可以理解其意义,且在意义不明时,还可以通过询问进一步求证。而论文写作的直线式呈现,则须提问及其回答符合逻辑,否则就会令读者感到莫名其妙。从主体上看,逻辑提问有两种,一则自我设问,即自问自答;二则他者设问,即设想读者面对某一事物或现象时会问什么问题。从逻辑上讲,逻辑提问也有两种:一是通过追问进行纵向提问,即先问现象或表现,后问本质或真相,再问问题解决的路径,此种纵向提问大多问的是“是什么、为什么与如何做”的问题;二是通过比较横向提问,即按照某标准或原则将核心问题分解为不同方面或维度的问题,再从不同的方面或维度来比较其异同。如果说纵向提问有助于层层深入地探寻现象背后的原因,将论文的分析引向深入,那么横向提问则有利于全面认识某事物或1逻辑回答,这种逻辑回答既可以正面阐述、论证自己的观点,也可以反面辩驳、澄清自己的观点,抑或通过异同比较阐明自己的观点,但不管运用或综合运用哪种(些)方式,皆需“以论为纲”,用中心论点统领全文。一般而言,在回答问题时,先概括,后分析,即段首句提纲挈领,概括分论点,再运用演绎或归纳推理进行详细论证。可以说,好的论证既要有根有据,也要合乎情理,还要具体生动。而论证之思大致遵循着基于事实提炼观点,再用观点解释现象的逻辑循环。
  
  当然,论文写作的文体不同,逻辑提问的逻辑回答也呈现出不同的样态。比如,思辨性论文常常从界定核心概念开始,回答“是什么”的问题,然后揭示原因,回答“为什么”的问题,最后提出建议,回答“如何做”的问题,且“是什么”“为什么”与“如何做”相互对照、内在贯通。[2]
  
  对于思辨性论文,逻辑提问的逻辑回答的关键是要看核心概念界定得是否清晰,论点的论证是否周延,是否具有经验或逻辑的可靠性。叙事性论文常常以教育故事或教学课例为载体,描述和呈现一些具体的教育教学现象或行为,并从中揭示出这些教育教学现象、行为所蕴含的教育意义,通常采用夹叙夹议或先描述后评论的方式。实证性论文一般有固定的论述格式,通常由“问题与假设、过程与方法、结果与结论”构成。[3]
  
  问题与假设即先交代要论述的问题,并针对该问题预先提出假设。接着,呈现研究的过程及运用的方法;如果说方法的运用就是过程的展示,那么过程与方法的描述遵循的就是对某问题怎么做研究,就怎么呈现,清晰地呈现研究的过程及其运用的方法。结果是论文写作的意义所在,要详细、明了地呈现研究的结果;而研究结果呈现得不详细、不明了,读者就会有疑问,论文写作的意义就会大打折扣。最后,通过对所获得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并予以深入、透彻的讨论,而对研究结果的分析及对结论的讨论,最能彰显作者的理论功底与思辨能力,从而让论文写作的意义更加充实与深远。
  
  三、融通义理考据与辞章,精修论文的词句段篇。
  
  古人写论文讲究义理、考据与辞章的统一,三者缺一不可。义理即思想观点,考据即事实材料,而辞章即语言修辞。用现在的话讲,就是论文写作要把新颖的思想观点、确凿的事实材料与精炼的语言表达三者有机统一起来。这种义理、考据与辞章三统一的论文,打个不太贴切的比喻,就犹如一个完整的球,新颖的义理犹如球心居其所,而考据、辞章犹如球体、球面拱之,即确凿的事实材料犹如球体充实着义理、支撑着辞章,而优美的语言则犹如球面提炼着考据、阐释着义理。的确,没有新颖的思想观点,再多的事实材料都难以立起来而只能成为堆积;没有事实材料,再新颖的思想观点也只是一种无根的臆断;而没有精炼的语言表达,即使有新颖的思想观点和确凿的事实材料,也难以让人入耳入心、欣然接受。因此,好的论文写作既要有新颖的思想观点,也要有确凿的事实论证,还要有优美的语言表达,且将三者融会贯通、相得益彰。
  
  不过,写作义理、考据与辞章三统一的论文,说说容易,但真正写起来却异常艰难。因为要想有新颖的思想观点的义理,至少要培育批判性思维、换位思维与类比思维,拥有用不寻常的眼光观看寻常的教育教学之习惯。批判性思维能让教师审慎地看待已有的有关教育教学的思想观点,不盲从、盲信,而且善于追问“已有的思想观点都是正确的吗”
  
  ,即使是正确的,它们又是在何种意义上、在何种条件下才是正确的。换位思维是转换观看教育教学的方位与视角,选择另一个角度、运用另一种方法来求解教育教学问题。类比思维则是通过联想将某教育教学的事实或现象与其他事实或现象的异同进行比较,拓展对教育教学的认识与理解。
  
  古人之所以能做到“一树梅花万首诗”,就是因为他们面对相同的梅花,凭借其各自的独特感受、体验与认知,不因循守旧、拾人牙慧,而是选取不同的视角、进行类比联想创作出不同的诗来,是其运用批判性思维、换位思维与类比思维看到了不同的梅花。同时,在围绕义理选择事实材料时,既要做到所选的事实材料是真实、可靠的,也要注意避免“选择性失明”,即故意过滤或漏掉那些不利于自己观点的反例。其实,越是能主动地考虑到相反的事例,其论述就越有说服力;否则,其论述就难免会浮浅或偏狭。另外,精炼的语言表达也非一日之功,且无捷径可走,只能在常读常写中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因读而获则能促进写,写而疑则能引发读,如此读写不断循环就能慢慢培育出人的语感,增强人的语言敏感性。倘若人的语言运用并不是根据某种抽象的语言规则,而是对阅读范本的模仿与重构,那么人的语言表达与其阅读的书籍或文章就存在着诸多相似之处。当下,有些教师的论文写作之所以不乏新颖的思想观点,但却缺乏系统的论证或论证不充分,就与流行的手机或互联网阅读有关。透过手机或互联网阅读,人们接受、获得的大多是一些猎奇的短语、搞笑的段子或一些机智的跟帖,但这些信息却缺乏系统性与完整性。而系统、完整的思想表达,则须通过经典作品的阅读才能习得。从这个意义上说,要想写出义理、考据与辞章三统一的好文,则须常向经典作品学习,通过阅读这些经典作品来为自己的语言表达确立一个标杆或参照系,且不断地锤炼自己的语言,涵养自己的语言表达风格。
  
  当然,即使是经典作品,其写作的过程也不是倚马可待、一挥而就的,正像古人所言:“文章不厌千回改,精雕细琢始成金”.的确,多数人写的论文初稿大多很粗糙、存在着很多缺陷,只是后来通过一遍一遍地修改、完善,最终才成为佳作。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的论文写作犹如一段艰难的思想之旅,也正因为其艰难,才能让教师真切地感受到痛且快乐的思考、体味到思想之力量。因此,论文初稿写完之后,教师可以先从整篇着眼,追问论文写作的初衷,且反思自问:论文的观点是否明确、新颖,思路是否清晰、有逻辑,论证是否充分、恰当,预想的表达效果是否达成等。观点是否明确、新颖,就是要看自己提出的观点是否形成了明确的判断,此判断与已有的观点相比是否有新意。思路是否清晰、有逻辑,就是要看论文的题目、各级标题、段落之间是否逻辑一致、彼此衔接与前后贯通。一般而言,题目要总括全文,标题要统领各段落,各段落要紧扣标题。论证是否充分、恰当,就是要看论文的事实材料或理论依据是否真实、可靠,是否存在着反例、反论;而不能证而不辨、辨而不析或析而不合逻辑。而要想达成预期的表达效果,则要心中有读者,设想一下读者阅读后会有什么感受,还会存在哪些疑问。诚然,上述的论文观点、思路、论证与效果都离不开语言表达,而语言表达的完善则须从词句段入手。从词句段来看,论文语言表达的完善要从选词是否准确、炼句是否精彩与论段是否流畅着眼。古人曾言“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就既表明了古人选词的用心,也说明选词的重要,尤其是论文的题目与标题,其选词是非常讲究的,有时候,选择一个恰当的词,就能起到“画龙点睛”之效。句子至少要通顺、明了,在此基础上追求言简意赅、富有文采;而段落则要有层次、富有结构,读起来意义清晰、深刻与透彻。如果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那么论文写作要做到义理、考据与辞章的三统一,就须从观点、思路到论证、效果再到词句段乃至标点符号进行精心雕琢、倾心修改,直到不能再修改为止,从而使论文写作初稿的“丑小鸭”变成论文写作定稿的“白天鹅”.
  
  参考文献:
  
  [1] 李润洲。谁的“过程与方法”[J].课程·教材·教法,2016(11):33-38.  
  [2] 李润洲。问题逻辑:把脉教师的教育写作[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7):24-28.  
  [3] 刘庆昌。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稿件质量的判断[J].编辑之友,2015(5):75-80.

本文来源:http://www.rjdtv.com/jiaoyulunwen/3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