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民间舞蹈的文化传承

更新时间:2019-06-17 来源:舞蹈论文 点击:

【www.rjdtv.com--舞蹈论文】

    内容提要:中国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其实质是中国文化精神与民族审美心理的传承;是通过“群众间的直接传承”、“民间舞教学的传承”、“舞台艺术创作的传承”三个层次进行的。三者传承的方式不同,艺术实践与理论研究方面各有所长,近年多有精辟的论述发表,本文侧重于民间舞蹈文化传承规律的探索,旨在和同行们研讨如何运用其规律,共同使中国民间舞蹈的文化精粹得到继承,并在各自的艺术实践中使之发扬光大。
  关键词:民间舞蹈文化传承非语言文字文化语法规律教学规范
        一、民间舞蹈概念的研讨舞蹈专业名称的使用与本学科研究有着密切的关系,确定民间舞蹈的概念、明确其文化传承的规律,是中国民间舞蹈文化研究的核心问题。
  一个名词的出现与使用,是和一个民族的文化源流有关,又带有约定俗成的成分,词义形成后,随着事物的发展其内涵与外延又会不断扩展,并显示出其文化背景。专业名词中的舞、舞蹈、民间舞蹈等词汇是先后出现的,逐渐丰富了词义的内涵。
  古文字中“巫”与“舞”同义,说明当时巫是以跳舞事神为专业的人;“舞”字出现后,说明舞者不一定是巫,也不专门事神,扩展了舞蹈文化的内涵。从《通典·乐序》:“舞也者,咏歌不足,故手舞之,足蹈之,动其容,象其事,而谓之为乐。”的记述来看,中国古代“舞”与“蹈”可以分述,“舞蹈”是结合两者形成的词汇,而且把歌、舞、乐三者合称为“乐”。延续下来,把宫廷的舞蹈称作“雅乐”,把民间的各种技艺称作“俗乐”,乐舞或用于祭祀礼仪、宫廷宴乐,或用于各种民俗活动,舞蹈的功能也是多种多样的。
  古代还把民间摊祭“驱鬼逐疫”的技艺表演称作“乡摊”,《论语·乡党》:“乡人摊,朝服而立于昨阶”的记述,发展到宋代,乡摊已成为悦神娱人迎神赛会的民俗活动,如陆游《岁暮》诗:“太息儿童痴过我,乡摊虽陋亦争看”阎即当时的记述。直至清末、民初的县志与寺庙的碑文中,仍有称作乡摊遗风的记载。如辽宁迷镇山娘娘庙遗存的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碑文中,就有:“兹有周铁沟花儿山集合乡摊,每年四月十八日朝顶进香,庆贺圣诞,名为天吉盛会,历年已久,应亦再举,莫废之。期盼乡摊的各种盛会流传下来。
  秦、汉时期的乐舞,把内地的、外来的歌舞、杂技与幻术,泛称为“百戏”;唐代把来自周边国家与民间的乐舞泛称“伎乐”,“胡舞,’;或直接称作“踏歌”、“胡旋”、“拓枝”等名目。宋、明两代的民间歌舞飞跃发展,形式多样,泛称为“社火”或“出会,’;清代又有“走会,’.“秧歌”“艺阵”等泛称,或以该舞的形式作为名称。时至今日,一些习惯的名称在民间仍有使用。至于“民间舞蹈”一词,古代文献资料与有关记述中从未见到。
  中国古代虽无“民间舞蹈”一词,但官方一直把乐舞作为教育民众,诱导人们趋向美善的最佳形式。所以自古以来就有:“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孝经·广要道)))困;“故乐行而志清,礼修而形成;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美善相乐。”(《荀子·乐论》)等诸多记述。至于“民间舞蹈”作为歌舞的术语,首见于近代民间文化学科研究的论述,把它作为舞蹈学科进行系统的研究则始于现代。从古至今,舞、舞蹈、民间舞蹈等名词的使用与演变,反映出中国舞蹈艺术发展的脉络,并说明中国舞蹈文化研究是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的。
  民间舞蹈的概念及其释意,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由于不同学科或研究者所研究的对象与研究的目的之不同,所以各国、不同学者多是根据本学科研究的需要,制定各自的简明定义与详细的论述,这样更显示出本学科的特色。不同学科虽不必强求释意的绝对一致,但释意必须与本学科研究相适应。年中美合编的《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把“民间舞蹈”归于“民间艺术”中,释义简明:“民间舞蹈有各种不同的定义:由于它从日常活动演化而来,可以视作传统的舞蹈;由于它具有巫术或经济的功能,可以视作土着的舞蹈;也可以定义为非专业演出的舞蹈。民间舞蹈通常不包括原始舞蹈、戏剧舞蹈、古典舞蹈和各种流行的舞蹈形式。乡村的民间舞蹈通常显示出古代的仪式渊源,并具有娱乐的目的;而城市的民间舞蹈,则可能为晚近的产物。20世纪上半叶大多数欧洲国家所记载和描述的民间舞蹈可分为,两大类:①礼仪的,②社交的。前一类主要由男子表演,后一类是男女双人舞。在各国传统的社交舞蹈中,已有许多成为世界性的舞厅舞蹈,如奥地利的华尔兹、捷克的波尔卡和阿根廷的探戈。
  舞台的舞蹈,包括古典芭蕾在内,经常借助民间舞蹈以加丰富其内容与技巧。”图该书的释义、术语,言简意赅可作为我们的参考,其中虽融汇了中西学者的观点,但列举的主要是西方的民间舞蹈,可以明显地看到东西方舞蹈文化观之不同。中国民间舞蹈文化学科,根据中国文化源流与文化精神;根据中国多民族、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等特点,对民间舞蹈的“概念”、“特性”、“文化特征”、“文化传承”以及有关名词,制定了如下的简要释义。民间舞蹈的概念民间舞蹈属于民间文化的研究范畴。是一个民族在他们的历史进程中,由民众自行创作,又在群众中直接传承的、最为朴拙、最富生命力的舞蹈形式。它和人们的劳动生活、传统观念、民俗活动紧密结合,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域色彩,既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经济文化背景与审美情趣,又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注人新的内涵与艺术成分。
  其内容与技艺,也常被其他艺术形式吸收或直接运用,成为“宫廷舞蹈”、“宗教舞蹈”以及各种舞台艺术形式。民间舞蹈的特性与文化特征民间舞蹈具有继承性、群众性、自娱性、即兴性、适应性与地域、民族性等六种特性;具有“以人体动态保存文化与表现文化”、“在群众之间直接进行传承”、“在一定环境中进行传承”、“随着社会生活改变而发展”、“由民间向舞台艺术升华”等五大文化特征。其中,前三者是民间舞蹈特有的,后二者则是民间文艺的普遍规试论中国民间舞蹈的文化传承律。民间舞蹈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其内涵与形式虽会带有旧时代的局限性,但由于它特有的即兴性与适应性,得以广泛吸收其他民间艺术之优长,并因参加者融人时代精神与新的创作而充满生命力。
  民间舞蹈与民间舞“舞蹈”与“舞”一般是通用的,作为专业名词时,既通用,也可以分别使用,根据需要从名词上区分两者时,用“舞蹈”指大的类型,“舞”指某种类型中的不同形式,以便研究它们之间的源流关系。例如:器乐舞蹈中,有“芦笙舞”、“长鼓舞”,“钱舞,’;道具舞蹈中,有“扇舞”、“板凳舞”、“烟盒舞”等。若泛称某种形式时,“器乐舞”、“道具舞”等,也是常用的名词,只是在同一处使用两者时,不应混淆其含义。民族舞蹈与民间舞蹈两者概念不同,分别指各自成为研究系统的舞蹈类型,民族舞蹈一词,包括中国56个民族的各种类型的舞蹈;民间舞蹈一词,则指各民族的各种民间舞蹈,使用时,应冠以族称以示区别。中国是多民族的国家,极为重视少数民族的事务管理与研究工作,专门设有各级的“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族研究所”、“民族文化基金会”等政府或群众机构,习惯上“民族”一词多指少数民族。使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一词,可理解为专指中国56个民族的民间舞蹈”。
  中国民间舞蹈文化学科关于“民族舞蹈”、“民间舞蹈”、“地区舞蹈”等词汇都有明确的含义。例如:新疆舞蹈一词,或指新疆地区各民族的舞蹈;或指新疆地区各民族的民间舞蹈;或泛指新疆其他的各种舞蹈,因此,使用此类名词时,应冠以明确的指示词,说明是指哪个民族、哪一种类型,以便于研究其内涵与外延。又如:人们常把维吾尔族舞蹈称作“新疆舞”,这种习惯的称谓虽由来已久,但按学术研究的严格要求,这种叫法是不确切的,因为新疆除了维吾尔族外还有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乌孜别克、锡伯等诸多民族,他们的民间舞蹈也是极其丰富的,都属于新疆舞蹈。民间舞蹈与民俗舞蹈两者关系密切,一般也常通用。作为专业名词,它是不同学科或研究者对民间舞蹈的不同用语。使用民间舞蹈一词,是为了强调系统地研究其舞蹈文化的特殊性;使用民俗舞蹈一词,是从民俗文化的角度,研究民间舞蹈的民俗特征以及它在民俗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民俗学学者们认为:“民间风俗为舞蹈艺术提供了内容、气氛和表现环境,而舞蹈又是民俗文化整体中有形传承的重要表现。特别是民间舞蹈,往往与民间风俗互相渗透、结为一体。”回民俗研究者在民俗学中着重于舞蹈的民俗方面,对民间舞蹈文化不可能作系统的研究;民间舞蹈属于民间文化的研究范畴,民间舞蹈文化的研究中,民俗只是多种文化因素之一,同样不可能深人研究。因此,两学科应交叉研究,互取对方之长,尤其是民间舞蹈学科,应充分运用文化人类学、民俗学的方法论进行舞蹈文化的探索,借助他们的研究成果论证民间舞蹈的文化内涵,同时把本学科的研究成果丰富民俗学的理论研究。民间舞蹈概念的研讨可以开拓我们的思路,有助于民间舞蹈文化传承规律的探索。
  二、舞蹈文化传承规律的探索舞蹈是以人体为表演中介的动态艺术,在人类发展过程中,各个历史阶段的文化特征会在舞蹈中留下痕迹,成为生理的、心理的文化因素,并在一定环境中通过舞蹈者的表演展示出来,从而起到传承民族舞蹈文化的作用。这种动态文化即“非语言文字文化”,它和音乐、美术、杂技、体育等此类文化形成体系进行文化传承。语言文字和非语言文字是人类文化传承的两种不同类型,民间舞蹈的非语言文字文化特征更具有广泛性与深远性,可以弥补舞蹈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以犯年第1期文化研究中有关文字记载之不足。
  民间舞蹈是在一定“动态时空”(活动时间与环境)中,通过舞蹈者当时的神情动态进行传承的,具有动态性文化与综合性文化的特征,难于辩明它深邃的文化内涵,这就给探索其文化传承规律增添了困难,只有借助出土文物、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美术以及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的方法论进行文化探索。民间舞蹈具有语言一样的交际功能,其文化传承方式与民间文学的传承也有近似之处,流传于民间的传说、故事,讲述者常增添一些新的内容;文人可以用文字记录,作家也可以重新润色成故事新编。原生态民间舞蹈犹如口头文学,参加者可以自由发挥、即兴创作;教师可以按教学规律加工整理成规范的教材;编导可以通过个人的意匠,把原始素材升华为各种舞蹈节目,而原生态的民间舞蹈与口头文学一样,仍以原有的方式在民间流传。
  语言是形成一个民族实体的重要因素之一,各民族的语言(包括方言)都有各自的系统与规律,舞蹈属于非语言文字文化类型,具有不受语言局限的交际功能,但是也具有舞蹈“语法”特有的“语言规律”,民间舞蹈正是以这种近似语言的“语言规律”,传承民族文化精神与民族审美心理的。语言由语音、词汇、语法三大要素组成。民间舞蹈的“语言规律”,似可作如下比拟:
  民间舞蹈的韵律、韵味,有如“语音,’;动作、姿态、技巧,有如“词汇,’;动作、技巧、姿态等节奏性的衔接规律与组合方法,有如“语法”。语言中语法的变化是极其缓慢的,民间舞蹈的“语法”也是如此。民间舞蹈的精华与糟粕并存,那些不健康的、不适用的部分,可以说它们是不好的“词汇”、不美的“语音”,即便扬弃也不会影响“语法”;恰当的吸收与运用外来的“词汇”,也不会改变“语法”,这正是民间舞蹈的“语言规律”。不规律的“语法”必然导致“语言”的混乱,无法传承该民族的优秀文化,准确表达他们的现代思想感情。例如“东北秧歌教材”,是在“辽南高跷”与“二人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踩跷的动律、动态形成它的基本韵律,“手巾花”、“扇花”、“翻身”等是基本技巧,在相应的哎呐曲牌和鼓点节奏的配合下的表演,融汇成为东北秧歌的“语法规律”。教师或编导掌握此规律,就可以自由地编排各种训练性、表演性的组合,塑造人物形象、创作舞台节目。各民族、各地区以及各种民间舞蹈的“语法规律”是不尽相同的,整理教材时必须逐一研究其规律,尤其是文化历史悠久的民族,对他们多种多样的舞蹈形式,还必须从民族史、宗教史、艺术史等诸多方面进行研究。
  维吾尔族民间舞蹈中,它既有汉唐以来古西域乐舞文化的遗存,又有南疆、北疆、东疆等地域特点,还有近现代文化交流中的演变,从而形成独特的“语言规律”。例如:全疆流传最广的“赛乃姆”形式中,有:《十二木卡姆》中的《赛乃姆》、《喀什赛乃姆》与“多朗舞”中的“赛乃姆”,三者虽然都是4/4拍,但是由于旋律、节奏、手鼓敲击的强弱以及表演方式组成的“语法”之不同,才显示出它们的产生的时代、形成的地区与审美情趣的不同。其中的“多朗舞”是自娱性民间舞蹈;《喀什赛乃姆》是编创的舞台节目;《十二木卡姆》则是宫廷乐舞的遗存。因此,可以说这种特殊的“语法规律”,是开启民间舞蹈文化宝库的金钥匙,是研究其文化传承规律的重要组成部分。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们对舞蹈非语言文字文化特征的研究逐渐深入,并在民间舞蹈采风学习与教学研究经验的基础上,逐渐探明中国民间舞蹈文化传承的规律;明确其传承的方式可分为:群众之间的直接传承、民间舞教学的传承、舞台艺术升华等三个层次。其中,在群罗雄岩试论中国民间舞蹈的文化传承一众中直接进行传承的原生态民间舞蹈,是全面展示民族文化的根本方式,是传承舞蹈文化的基础。民间舞教学的文化传承,是以原生态民间舞蹈为研究对象,精选其中的优秀部分,经过加工整理使之成为规范化的教材,通过教学培养专业舞蹈人才,为创作新型民间舞蹈、为向舞台艺术过渡作准备。舞台艺术升华的文化传承,是充分运用民间舞蹈素材,塑造多彩的人物形象反映时代生活,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精神文化的需求。原生态民间舞蹈、民间舞教学与民间舞蹈创作,三者在传承环境、传承方式、参加者等虽各有不同,但促进民间舞蹈的发展,提高人们的鉴赏水平,弘扬民族文化精神是传承的共同目的,从而形成相互依存、互为影响的民间舞蹈文化传承规律。中国民间舞蹈文化传承的实质,是通过民族色彩浓郁的各种民间舞蹈,传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中国文化精神;传承中国风格和各民族审美情趣的舞蹈形式。我们研究与运用文化传承的规律,是为了提高民间舞蹈整体的发展水平,发挥它培养人们新风貌与新风尚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群众间直接的文化传承是基础研究群众之间的直接传承,是探索民间舞蹈传承规律的开端,是传承民族文化的基础,而且需要通过典型环境中的舞蹈活动进行研究。这是因为原生态民间舞蹈的各种文化因素,蕴藏在舞蹈的动态形象、表演程式、服饰、道具以及场地设置中,而且只有在一定环境中、在群众之间、通过舞蹈者的表演,这些文化因素及其生命力才能充分地展示出来,使所有参加者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文化的浸润,增强民族凝聚力与村落间的友好团结。所以作为专业舞蹈者深人民间采风学舞时,只有倾情投人这种群众性舞蹈活动中,才能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实质,理解民族文化精神与审美心理的传承规律。
  我们采风学舞过程中,由于专业不同常会以个人爱好各取所需,忽略倾情投人和全面考察,所以得到的文化信息自然不多,甚至是片面的,也就难于达到文化传承的目的。另一方面,采风学舞中所得到的各种文化信息只是重要线索,还需要对他们居住的自然环境、社会生活诸多方面进行考察;需要结合有关文献资料、流传的口碑进行比较研究后,才能“破译”各种“舞蹈语言”、“文化信息”的内涵,探究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规律。
  民间舞蹈的文化传承中,民间艺人与舞蹈能手既是主要的保存者与传承者,也是给该形式注人生命力的创作者,他们的文化素质、艺术修养、个人爱好等都会直接影响到文化信息的传递与舞蹈文化的传承,因此,访问、调查民间艺人的有关资料,是研究民间舞蹈文化、舞蹈教学、舞蹈创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艺人的“艺诀”不仅重要,就是他们的“绰号”也应予以关注。着名的艺人因受当地群众的爱戴,群众会给他们起了形象的“绰号”,听起来虽有些粗俗、不雅,但有些绰号却反映出该舞蹈形式的特点,反映出当时人们的审美心理。例如:辽南高跷着名的艺人中,有“齐大辫”(齐怀学)、“夏大辫”(夏春阁)等亲昵的绰号,“大辫”的绰号却反映出20世纪50年代以前,东北农村姑娘以长辫为美的习俗;反映出人们喜欢他们塑造的梳着长辫、性格各异的东北农村姑娘的形象。他们提高了辽南高跷的艺术水平,为我们搬上舞台、发展为今日的“东北秧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民间艺人多有各自的“艺诀”,这些艺术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艺诀”,多是该形式的表演规律或动律特征。例如:山东胶州秧歌着名艺人姜景山的表演口诀:“抬重、落轻、走飘,一34一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加2年第1期活动起来扭断腰”;形容小鳗(小姑娘)动态的“前哈(腰)、后张(两手)、两边威(身体)”等,形象地总结出胶州秧歌的动律与动态形象的特征,为我们编写教材、进行教学以及创作节目,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与朴素的理论依据。
  进人21世纪的今天,民间舞蹈虽受到西方现代娱乐的冲击,许多活动形式表演也渲染了商业文化的色彩,然而传统民间舞蹈活动中,依然展示出诸多新的文化信息,让我们感受到时代精神与潜在的生命力,巫待我们研究与运用于艺术实践之中。例如:盛行“鼓子秧歌”的山东商河县,他们和济南市联合于2以犯年2月25日(正月十四)在本县举办了“第22届鼓子秧歌汇演”。这次汇演在政府与企业的关注与支持下,各乡镇都组成了表演队精心编排节目参加竞演,各村民众倾城出动为本村镇声援,偌大的场地不分男女老幼层层围观,挤得水泄不通,说明人们对民间舞蹈的热爱。在持续近两个小时的竞演中,参赛的“鼓子秧歌”、“高跷”等节目各有所长,高潮迭起,欢腾热闹。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则是百集乡“回族小学少年鼓子秧歌队”的演出,人们为他们精彩的表演而欢呼,为鼓子秧歌后继有人而增强了信心。
  这支少年鼓子秧歌队由40名回族小学生组成,组织排练者们在充分保存鼓子秧歌传统的动作、技巧与“阵图”(队形变化)的基础上,协调地融合了伊斯兰文化的色彩,在服饰、道具的设计与制作上,以象征洁净、生机的白色与绿色作为色彩的基调。40名小演员中,8名舞伞者头戴白色回族小帽,身着白色服装外加深绛色背心;32名鼓手身着绿色服装,头扎绿色英雄巾,额前饰有小镜,令人耳目一新。他们在鼓乐声中倾情地舞动鼓、伞,质朴与稚嫩中还带有回族武术的动态,又不乏齐鲁豪杰的气慨,这种融回、汉文化于一体具有时代气息的儿童表演,展示出民间舞蹈的多种功能与生命力。
  “少年鼓子秧歌队”演出的成功,是和当地领导与众多单位的支持与赞助是分不开的,并且是在专业者的指导下才取得如此精彩的演出效果。但其他参赛的表演节目则出现了许多商业化的倾向,鼓子秧歌队演员身着精致的传统服饰却戴着墨镜,有的在传统服装外,斜披着标有某某公司的红色或黄色的缓带,说明该公司给予了赞助。高跷表演中,虽然仍保存有二层或三层“叠罗汉”以及“过障碍”等高难技艺,让人感到惊险、快慰,但是扮演各色传统人物中还穿插有当代人的衣着、饰物,却是那样的不协调,也许是以此简单的方式说明他们已进人现代化的生活。群众性民间舞蹈是继承与发展民间舞蹈文化的基础,需要有关领导与专业舞蹈者给予足够的关注。目前,全国各地的经济发展与群众生活的水平极不平衡,民间舞蹈中既有原始文化因素与传统的技艺,又有舞蹈者的时代精神,而且又和商业化交织在一起,这种文化现象正是考验我们专业舞蹈者如何应对的问题,也是责无旁贷的研究课题。
  四、教学规范与创作的文化传承民间舞蹈文化传承中原生态民间舞蹈是基础,教学规范与舞蹈创作,是把民间舞蹈中训练性、表演性强的部分,经过整理研究形成规范的教材进行教学;舞蹈创作,是以它为素材经过别具匠心的再创作向舞台艺术升华。因此,如果不能从原生态民间舞蹈动态形象中,发现它所展示的民族文化精神与审美心理的各种文化因素(物质的、精神的),并且体现在教学规范与创作实践中,那么该民族或该地区舞蹈文化的传承也就受到影响。
  民间舞教学传承介于民间与舞台之间的过渡阶段,所谓过渡,指既有原生态民间舞蹈的罗雄岩试论中国民间舞蹈的文化传承风格韵律,又要合乎教学规范与舞台艺术的审美要求;既要把教室和民间广阔的天地相衔接,又要考虑到舞台空间与观众的角度,这种传承方式必然给舞蹈教师带来一定的局限,同时也提供了创意的余地。
  民间舞教学规范是通过教材整理与课堂教学实施的,教材的来源是原生态的民间舞蹈,经过加工整理必然减弱了原有的生活气息,而且传承的环境是教室,审美需求主要是观赏,必然增添了文化传承的困难,所以教师虽然多方启发学生,但学生们仍然难于进人倾情忘我境地。如果教师对教材的文化背景、专业要求理解上有局限,就容易形成单纯的技艺传承,而忽略该民族特有的文化精神与审美心理的传承。要解决这难题,只有从教材整理、教学方法人手;提高师资的文化素养与专业能力中改进,通过深人生活,即倾情投人原生态舞蹈的活动之中,直接体验群众的心神动态作为民间舞教学的起点。即便是舞蹈演员、舞蹈编导,深人生活体验原生态民间舞蹈的文化特征,感受民间舞蹈潜在的生命力,也是他们不可或缺的“功课”。
  艺术是现实生活的升华,民间舞蹈是通过群众性的活动、教学过程、舞台演出的艺术升华中展现时代精神的。艺术强调个性,没有个性就没有特色,原生态民间舞蹈是舞者在典型环境中以观众为契机,进入忘我境界中油然而生的即兴创作,是潜移默化的个性升华。舞台演出是编导把群众性民间舞蹈中闪光的部分,更集中、更典型地用于改编或创作,通过演员“二度创作”展现在舞台上,这是编导者别具匠心的个性升华。例如:把原有形式加工后搬上舞台的《花鼓灯》、《跑驴》;运用民间舞蹈素材创作的《残春》、《一个扭秧歌的人》;或展示一个主题,创作《爱的足迹》、《黄河儿女情》、《献给俺爹俺娘》、《跳云南》等。民间舞教学是教学相长的个性升华,由于教材规范只能使学生达到共同的标准,所以教师还应发挥个人才智,根据学生的形体素质、性格爱好、理解能力等方面的特点,因材施教从动律、节奏、神态等方面,诱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从而跳出激情,通过教学培养他们以后在舞台上表演时,能够把所学运用自如,体现编导的创作意图并在塑造舞蹈形象中融人个性的升华。
  原生态民间舞蹈的直接传承中,舞蹈者既体现传统文化又展示时代精神,并在参加者的互为激励下,即兴创作出许多闪光的动态性文化信息,但这种一瞬即逝的文化信息学习者不易分辨,难于捕捉,直接影响到文化传承的效果。民间舞教学是在课堂上进行的,不可能形成典型环境的气氛,也就难于产生与直接传承同样的效果。舞蹈创作是编导者选用民间舞素材,经过意匠展现在舞台上的节目,创作既便于发挥他们的畅想与才华,同时也容易体现出个人的局限,难于保存民间舞蹈的精华。这正是民间舞蹈由自娱性、自发性的表演,经教学规范向舞台艺术过渡的文化传承规律。各学科专业者怎样发挥各自之长弥补不足,既需要本学科的自行探讨解决,更需要综合性的协同研究。
  中国民间舞蹈文化传承是一个大的课题,民间舞教学、民间舞创作、民间舞蹈文化研究三学科,近年都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的经验,掌握了本专业舞蹈文化传承的规律,如果对三者进行有计划的协作互补研究,必然促进民间舞蹈“语言规律”的探索。中国民间舞蹈是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多元的舞蹈文化,它们既有中国的共同风格,又自成体系互为影响,成为绚丽多彩有待开发的文化宝库,这是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有着明显的差异,因此,在借鉴西方的方法论及其研究成果、吸收与运用外来的舞蹈素材时,一定要考虑中国文化的特殊性;研究怎样与民族的“语言规律”相适应。
  不言而喻,教材与教学方法的多样化、舞蹈创作手法与节目类型的多样性,(下转第50页)一50一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X祀年第1期4、反向寻觅:大多数人的思维呈顺向,是按常轨常理进行的,其思维基础是经验。而有创造性的思想家、政治家、企业家以及艺术家,却常常反其道而行之。当街上流行红裙子时,定会有不愿循规踏矩者要穿绿裙子。当晚会流行此种风格时,有创造性的艺术家就要从反方向去想辙,才能突破成规。创意,既然是一种高级思维活动,就不是一跳而就的事。需要付出艰苦的思维劳动,要有百折不挠、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2(XX)年6月29日北京召开首次“世纪策划大会”,会上表彰了10大策划人和10大策划案例。会议结束发表的“策划家宣言”耐人寻味:策划家宣言一百个美梦破灭只要一个能捧出旭日一千个希望流产只要一个能卓越超群一万个理想遗憾只要一个能蟾宫折桂一亿个追求徒劳只要一个能扭转乾冲创意既是一种高思维,它的价值就越来越得到社会的承认。在知本经济到来之际,创意价值的升值,也引至创意的被抄袭与被侵犯。人们在各种创意的侵害与保护实例中,也更加认识到这种知识产权的真正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美〕吉瑞·纽伦堡着苑牧台译《创意IQ》第17页台北丝路出版社1期年版2、见陈放谢宏着《文化策划学》第425一426页时事出版社2以X)年版(上接第35页)是开拓民间舞蹈文化领域的重要措施,只是应把最具中国风格与民族文化色彩的教材与创作作为主流。不能只看重城市文化、商业文化的需求,应面向近13亿的广大人民群众,更应当看到经济文化尚不够发达地区的劳动者,关注他们对先进的、民族化的群众性舞蹈与舞台节目的渴求。

本文来源:http://www.rjdtv.com/yishulunwen/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