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志愿军兵站体制建设述论

更新时间:2019-07-29 来源:军事论文 点击:

【www.rjdtv.com--军事论文】

   摘 要: 志愿军兵站体制是后勤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革命战争时期人民军队兵站体制的继承和发展。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志愿军作战物资主要从祖国大后方运来,后勤工作异常繁重,而其中的运输工作又是重中之重。为适应战场情况的变化,确保运输的畅通,志愿军后勤部门不断调整和完善兵站体制: 在兵站领导体制上逐步建立战略、战役、战术三级体制; 在兵站勤务体制上逐步由兵站线发展到兵站网。合理、完善的兵站体制,确保了志愿军运输工作的顺利进行,也为现代战争条件下的人民军队兵站体制建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关键词: 中国人民志愿军 兵站 领导体制 勤务体制
   一、兵站领导体制建设革命战争时期,人民军队在后勤保障上采取建制保障方式,因此,兵站也采取建制兵站制( 或称部队兵站制) ,即部队及其相应的后方( 军区) 建立专门的兵站系统,负责该部队的后勤保障任务。抗美援朝战争中,由于志愿军多军兵种参战,后勤保障日益复杂,于是逐步采取了分区保障与建制保障相结合的后勤保障方式,兵站也相应地采取了区域兵站与建制兵站相结合的体制。兵站领导体制由前期的军区、军二级领导体制过渡到军区、志愿军、军三级领导体制。
  志愿军的兵站领导体制是革命战争时期人民军队兵站领导体制的继承和发展。解放战争时期,在一个战略区域内,兵站领导体制或实行军区一级领导体制,或实行军区、野战军两级兵站领导体制。前者为野战军后勤体制不健全的地区,如华北、中原解放区,后者为野战军后勤体制健全地区,如西北、东北、华东解放区。抗美援朝战争初期,志愿军没有成立后勤领导机构,其后勤事务由东北军区后勤部( 简称东后) 负责,兵站系统也由军区后勤部负责建立和领导。志愿军后方勤务司令部( 简称志后) 成立后,兵站领导体制由军区、军二级分为军区、志愿军、军三级,军区后勤部负责战略兵站领导,志愿军后方勤务司令部负责战役兵站领导,军后勤部门负责战术兵站领导。
  中国人民志愿军兵站体制建设述论( 一) 军区、军二级兵站领导体制建设在出兵朝鲜前夕,中央军委经反复研究决定,东北边防军不组织后勤领导机构,其后勤保障由东北军区后勤部负责。1950 年 8 月,东北军区后勤部成立,部长李聚奎( 1951 年 2 月改为第一政治委员) 、政治委员张明远( 兼,张时任中共中央东北局秘书长) ,下设后勤本部、政治部、财务部、军械部、运输部、卫生部和营房部,所属单位有安东( 今丹东) 、辑安( 今集安) 办事处和兵站、医院、仓库、修理厂以及汽车、辎重等部队。10 月上旬,中共中央政治局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重大战略决策,决定组织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8 日,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发布命令,在后勤保障上规定: “中国人民志愿军以东北行政区为总后方基地,所有一切后方工作供应事宜以及有关援助朝鲜同志的事务,统由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高岗为调度指挥并负责保证之”。
  根据解放战争时期后勤保障经验,东北军区后勤部以设分部和后勤前线指挥所( 部) 的方式具体领导兵站工作。
  1. 战略、战役后方设置分部,负责领导战略、战役兵站工作。后勤分部是解放战争时期东北军区后勤部创设的后勤机构。东北军区后勤部和野战军后勤部下设若干分部,每一分部辖若干大站,负责某一方向作战部队的后勤保障。在志愿军入朝参战前,东北军区后勤部便积极组建分部。初期计划抽调各大军区后勤力量组建 3 个分部: 由东北军区自行组织 1 个分部,由中南军区和华北军区各组织 1 个分部。1950 年 10 月中下旬,3 个分部基本组建完毕并开始工作。志愿军入朝参战后,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和参战部队的增多,后勤分部的数量也逐步增加、各分部力量也逐步充实。
  至第五次战役时,志愿军有后勤分部6 个,下属大站31 个,汽车团11 个、人力运输团8 个又8 个营,另有口岸办事处 2 个。 建立后勤前线指挥所( 部) ,具体协调和指挥前线兵站事宜。为统一指挥前方后勤分部的工作并指导部队后勤工作,东北军区后勤部借鉴解放战争时期华北军区于野战军部队成立前方后勤指挥部的经验,于 1950 年 10 月 23 日成立前方后勤指挥所( 简称前勤) ,随志愿军领导机关入朝。
  在第二次战役中,为适应军事上东西两线作战的需要,东北军区后勤部组织了两个前方后勤指挥所,其中西线指挥所为第一次战役中的前勤,指挥第 3、第 1 分部,负责保障西线部队; 东线指挥所在第 9 兵团后勤部的基础上建立,指挥第 2、第 4 分部,负责保障东线部队。
  第三次战役后,为加强前方后勤工作的组织领导,又将东西两个后勤指挥所合并为前方后勤指挥部( 仍简称前勤) 。为加强与后方军区后勤部的联系,增设了通信科和两个通信连,增配 2 部电台。东北军区后勤部在工作分工上: 周纯全部长、张明远( 原中南军区后勤部军械部部长,与上文提到的张明远政委不是同一人) 副部长、杜者蘅副政委驻前方,李聚奎政委、周玉成副部长驻后方,张明远政委往来于前后方,负责联络。
  逐步建立战术兵站领导体制。抗美援朝战争中,一般使用一个或数个兵团进行一场战役,因此,兵团后方为战役后方,而军后方则为战术后方。战争准备阶段,东北边防军各军、师相继恢复与健全了后勤部( 处) ,增编了兵站( 供应站) ,医院( 医疗所) 及运输、装卸等勤务分队。只是由于军、师等各级后勤力量十分薄弱,战术兵站体制极不健全。同时,由于撤销了兵团后勤,在前三次战役中,东北军区后勤部门不得不实行跟进保障,直接将物资送至军、师,甚至前沿阵地。第三次战役后,为了解决后方运输线过长、后勤分部运力不足的矛盾,同时也为了进一步挖掘军以下后勤潜力,志愿军第一届后勤会议作出开设供应站、变跟进保障为定点供应的决定。这样,后勤分部只进行战役兵站工作,战术层次的兵站工作由军、师、团各级后勤自行组织。战术兵站体制由军、师、团各级后勤负责建立,接受军以下各级后勤的领导。为此,军以下后勤工作特别是运输工作得到了加强。
  为弥补各军运输力量的不足,前勤决定从汽车第 3 团调出汽车 70 辆,分别拨给第 42 军 25 辆,第 66军 20 辆,第 39 军 15 辆,第 40 军 10 辆。同时规定,供应站以南的桥梁、道路,由各军负责整修。
  此后,军以下战术兵站领导体制逐步完善起来。如 1951 年第五次战役中,第 27 军后勤部成立了兵站运输处,下设 3 个兵站、3 个汽车连。同时,为了战时统一指挥,军、师、团三级后勤皆统一组织了战勤指挥所,直接指挥前后梯队。
  ( 二) 军区、志愿军、军三级兵站领导体制建设进入阵地战阶段后,志愿军后勤保障工作面临重大转折: 一是志愿军后勤由开始时的单一陆军后勤转变为各军兵种合成军队后勤。二是战线逐渐稳定在三八线附近,志愿军战役、战术后较为稳定,方可以进行系统的后勤建设。三是双方实力相当,战争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结束。鉴于以上情况,志愿军后勤保障方式也发生转变,即由运动战阶段的建制保障逐步过渡到分区保障和建制保障相结合。后勤建设上重要内容是建立了志愿军后方勤务司令部,后勤领导体制由军区、军二级变为军区、志愿军、军三级。
  1. 志愿军后方勤务司令部的建立,战略战役兵站领导体制重新调整。1951 年 6 月,志愿军后方勤务司令部成立。东后和志后分工为: 东后负责中国东北境内的战略后勤工作,志后负责朝鲜境内的战役、战术后勤工作,但军以下战术后勤由军后勤具体负责组织和领导。这样,兵站领导体制也转变为军区、志愿军、军三级领导体制。原东后所属的 6 个分部、2 个口岸办事处、31 个大站和其他后勤单位重新划分领导关系: 东后领导位于中国东北境内的辑安、安东两个办事处和第 1、第 2、第 3 直属大站; 志后负责领导朝鲜境内的第 1、第 2、第 3、第 4、第 5、第 7 分部( 后第 7 分部改为第 6分部) 、28 个大站和其他后勤单位。9 月,志后统一大站番号,将 28 个大站改称第 1-第 28 大站,每个分部下辖若干大站,即第1 分部辖第1-5 大站; 第2 分部辖第6-11 大站; 第3 分部辖第12-15 大站; 第 4 分部辖第 16-19 大站; 第 5 分部辖第 20-24 大站; 第 6 分部辖第 25-28 大站。89大站是后勤系统中最基层的指挥机关,并具体执行着各项后勤工作。
  2. 进一步完善战术兵站领导体制。志愿军后方勤务司令部成立后,虽在全局上领导整个志愿军后勤工作,但战术兵站的领导仍由军以下各级后勤负责。进入阵地战阶段后,志愿军军、师两级普遍设置后勤指挥所,团以下也酌情组织后勤指挥所,战术兵站工作由各级后勤指挥所领导。如在1953 年夏季作战中,第 24 军设置后勤前进指挥所,统一领导战时全军后勤工作,“同时在某地区内,一切由后勤派出的机构( 如车辆指挥站、兵站、伤员后送办公室等) 及前伸加强力量( 如车辆、担架等) ,由前指统一调度指挥。”
  在 1953 年夏季反击战中,第 67 军第 200 师建立了两套战勤组织,除师后勤外,以师后勤副处长( 团后勤副主任或较强的股长) 为领导,带领运输、军实、军械干部、保管人员( 师 1 名、团 2 名) 组织前进指挥所。战斗发起后,随部队逐渐延伸,承担设置补给站、前线运输及与后方后勤指挥机构的联络等任务。在1952 年上甘岭战役中,第27 军72 师214 团建立了后勤指挥所,以团军实股长、卫生干部、统计员、军务参谋各 1 人组成战勤办公室,在团首长直接领导下,及时掌握战斗消耗、运输补给、抢救转运等情况。在 1953 年夏季反击战中,第 214团由团政治处副主任、后勤主任成立战勤办公室,领导所有团属兵站。兵站向战勤办公室报告一切情况和执行主任的运输指示。
  二、兵站勤务体制建设兵站勤务体制包括各类兵站、连接兵站的道路以及相关规章制度等,是一个完整的兵站勤务、郜耿豪/中国人民志愿军兵站体制建设述论保障体系。运动战阶段,志愿军兵站借鉴革命战争时期经验,实行建制兵站制,建立数条兵站线,实施跟进保障。进入阵地战阶段后,随着后方的逐步稳定,志愿军逐步实行分区保障与建制保障相结合的后勤保障方式,兵站也相应地实行区域兵站与建制兵站相结合的体制,兵站线由若干互不相连的线路逐步形成纵横交错的兵站网。
  ( 一) 运动战阶段的兵站线建设抗美援朝战争运动战阶段,志愿军借鉴革命战争时期经验,以后勤分部负责保障特定的部队,分部下设若干兵站大站、分站等,并将这些站点连接起来,组成连接前方部队的兵站线。
  1. 战略、战役兵站线的初步建立。早在志愿军入朝参战前,东北军区后勤部便积极开辟入朝兵站线,向朝鲜北部运送和囤积作战物资。1950 年 10 月上旬,确定建立由辑安到江界的兵站线,由第1 分部负责建立。10 月15 日,根据毛泽东关于志愿军出国后,先在平壤、元山铁路线以北,德川、宁远公路以南地区构筑防御阵地,在阵地前分割歼灭敌人的指示,东后令第 1 分部分安东、辑安两个方向部署兵站线: 安东方向,以 2 个分站在灌水和永甸河口,1 个分站在安东负责接收物资,以 2个分站进到新义州以南的马山布设供应站; 辑安方向,以 1 个大站到武坪里布设供应站,分部机关驻辑安。10 月 18 日,在首批作战部队即将从安东、长甸河口、辑安过江入朝,第 2、第 3 分部即将组成之际,东后确定在朝鲜境内部署 3 条兵站线: 第 1 条为长甸河口、新仓、北镇线,由第 3 分部负责。
  1 个大站驻长甸河口,1 个大站随分部机关驻新仓、北镇一线,另派 1 个大站在安东、龟城间设辅助兵站线。第二条为辑安、别河里、武坪里线,由第 1 分部负责。1 个大站驻辑安,分部机关带 2 个大站驻别河里、武坪里一线。第3 条为临江、周波、长津线,由第2 分部负责。1 个大站驻临江,分部机关带 2 个大站驻周波、长津一线。在物资供应上作三线纵深梯次布置: 第一线布置在龟城、新仓、别河里及长津一线; 第二线布置在长甸河口、辑安及临江一线; 第三线布置在凤城、灌水、宽甸及通化一线。其中,第一线兵站供应线由后勤分部负责,第二线供应站由后勤派出的兵站负责,地方政府大力协助,第三线的兵站则主要由当地政府组织。这样,就把中国东北和朝鲜前线通过兵站线连接起来。
  2. 实行跟进保障,随部队前进不断延伸兵站线。在前三次战役中,志愿军实行跟进保障,随着战线前移不断延伸兵站线。志愿军入朝后,根据敌情的变化,由原来预定的组织防御改为在运动中歼敌的方针,部队迅速推进,在后勤保障上由分部派出兵站,组织兵站线,实行跟进保障。如第一次战役中,第 3 分部机关驻朔州,所辖第 2 大站进至新仓,并在温井、青山场市各设 1 个分站。担负对第 39、第 40 军的保障任务,第 7 大站驻白马、安东,负责对第 66 军的后勤保障。第 1 分部机关先后驻江界和前川,以 1 个分站驻楚山,负责由楚山向温井方向运粮,另以 1 个兵站驻古仁洞,担负对第38 军和第 42 军第 125 师的保障任务。第 2 分部机关、所属第 5 大站驻临江,第 4 大站驻三浦里,担负对第 42 军的保障。
  在前三次战役中,随着部队的迅速推进,兵站线也迅速南伸。至第三次战役后期,第 1 分部前指推进至铁原,前沿兵站伸到汉城东北的抱川、加平; 第 3 分部前指进至物开里; 第 2 分部进至咸兴; 第 4 分部进至宁远。通常情况下,分部经过前沿大站跟进到军,将物资送到军后勤兵站仓库,军以下后勤按建制逐级跟进。特殊情况下分部直供到师,军直供到团,甚至直接送到一线阵地。这在当时美军飞机轰炸破坏严重、部队推进迅速、后勤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对保障作战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
  3. 变跟进保障为定点供应,加强兵站线,开设供应站。第三次战役后,东北军区召开第一届后勤工作会议,要求采取一切措施加强兵站线建设。一是加强后勤分部和大站建设。前三次战役中,东北军区后勤部: 《关于后勤兵站供应线的部署计划报告( 1950 年 10 月 18 日、20 日) 》,《抗美援朝战争后勤工作重要文献汇编》材料之 96,军事科学院图书馆藏,编号: 5060402-0181。志愿军后勤分部有 4 个,兵站大站只有11 个。至第五次战役时,志愿军后勤辖有分部6 个,下属31个大站。在兵站线建设上,确定建立 3 条固定的兵站线,后勤部队沿兵站线作纵深、梯次配置。
  后勤分部按一、二线梯次配置。以第 1、第 2、第 3 分部为一线分部,对一线作战部队实施直接保障;第 4、第 5、第 7 分部作为二线分部,其任务为接收和储存物资,支援一线分部和供应二线部队。各分部设置固定的兵站线,并沿兵站线梯次配置兵站。如一线分部的兵站自前线至后方通常按照前沿兵站、中途兵站、后方兵站或基地兵站的顺序配置。兵站之间距离一般为 50-100 千米。二线分部按照一定距离配置兵站,实施接力运输。同时,东后在安东和辑安的办事处也展开兵站,负责对二线分部实施支援。此后,入朝分部又逐步调整为第 1-5 分部,其第 1-3 分部分前沿分部,第 4、第5 分部为后方分部。
  为解决跟进保障中出现的问题,又建立了供应站制度,实施定点保障。规定各前线分部于1951 年 3 月 12 日夜后,只将物资送到所属之供应站,各军再到指定之供应站领取。供应站具体设置情况为: 第 1 分部在西坡设供应站,供应第 38 军。第 2 分部在杨口设供应站,供应第 39 军; 在仁岚里设供应站,供应第 40 军; 在春川设供应站,供应第 66、第 42 军。第 3 分部在富谷里设供应站,供应第 26 军; 在汶川设供应站,供应第 50 军; 在莲塘洞、南川、平山设供应站,分别供应第 19 兵团各军。各军的伤员、用领取物资的空车送到供应站,再由供应站沿兵站线后转。交通运输线在供应站以南的桥梁、道路,由各军负责修整,桥梁中断时,分部物资送到断桥与军后勤交接。实行供应站制度,虽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建制保障的方式,但进一步明确了分部与军后勤的任务分工,缓解了分部跟进保障的巨大压力,有利于发挥军以下后勤的作用。兵站线建设方面,也进一步明确了责任,即分部负责战役后方兵站线建设,军以下部队负责战术后方兵站线建设,使各方面的后勤潜力和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
   在战术后方实施建制保障,设置机动兵站线。志愿军战术后方仍实行建制兵站制,军、师各级后勤部门灵活机动地设置兵站线。军后勤下属若干兵站; 师建立若干分站,或建立若干粮弹囤积点。如第64 军的军属兵站由军后勤负责干部2 人亲自掌握: 1 个兵站为前沿站,负责前线补给及伤员转运工作。一般的距师兵站为 20-30 千米,与师兵站发生关系。以 1 个站在后边,带电台,归本部掌握,与战役后方的第 3 分部取得密切联系。另外 1 个站保持机动,随时前伸,轮番前进,保证及时供应。
  第五次战役中,第 27 军在第一阶段奉命在西线作战,军后勤指挥所第一步设榆谷里,第二步设沙金鹤; 前线兵站第一步设马谷,第二步设沙金鹤。所属第 80 师后勤指挥所及粮弹囤积点,第一步设沙金鹤,第二步设松洞里。所属第 81 师后勤指挥所及粮弹囤积点,第一步设锄业酒幕,第二步设店村,伤员收容所第一步设锄业里,第二步设垈洞。战斗继续发展,兵站也随之跟进。
  第二阶段战役开始后,该军奉命转至东线作战,在兵站布置上,军所属第 3 兵站进驻九云里接收粮弹,第 2 兵站将沙金鹤弹药转运 15 万斤,待命前伸,第 2 兵站随兵站处跟进,准备机动。作战中,“兵站步步前伸,力争供应,及接收战缴物资”。
  ( 二) 阵地战阶段的兵站网建设在运动战阶段,后勤采取建制保障方式,虽然基本完成了保障任务,但由于部队实施快速机动作战,后勤机构往往跟不上作战部队,因而经常发生保障不到位甚至脱节现象。进入阵地战阶段后,在战线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志愿军采取了分区供应与建制供应相结合的后勤保障方式。将整个战区划分为战役后方和战术后方,前者为从鸭绿江以南至一线各军后勤之间的区域,为志愿军后方地域; 后者为军后勤至前沿阵地之间的区域,为部队后方地域。在战役后方划分若干供应区,每个供应区设 1 个分部,负责对本区域正面战线及本区内的部队实施供应。至 1952 年初,志愿军战役后方的正面和侧翼共划分了 5 个供应区: 沿作战正面按东、中、西三个作战方向划分为 3 个供应区,分别由第 2、第 1、第 3 分部负责,为一线分部,供应正面作战部队及本区内的部队。在侧后东西两—37—郜耿豪/中国人民志愿军兵站体制建设述论翼划分2 个供应区,分别由第4、第5 分部负责,为二线分部。其任务是一方面负责与中国境内的战略后方相衔接,支援正面 3 个分部,一方面负责东西海岸反登陆作战的后勤准备及供应本区内的部队。在战役后方实施分区供应的情况下,原来为实施跟进保障而建立的若干条纵向和互不相连的兵站线已不能适应保障方式的变化。志愿军后勤通过纵深梯次配置兵站,大规模修建纵、横向道路,形成了纵横交错的兵站运输网。
  纵深梯次配置兵站。在战役后方,根据兵站运输网的建设要求和作战需要,对兵站进行纵深梯次的网状部署。各兵站按照位置和职能,为前沿兵站、中间兵站、基地兵站和后沿兵站 4 类。前沿兵站是分部汽车运输终点和军、师汽车运输起点,是分部物资向军、师分发与接收军、师伤病员向后转运的联络点; 中间兵站的主要任务是辅助前沿兵站,是分部运输中途转接点,分担前沿物资的储囤,便于伤员中途休息,同时可与其他分部相互支援; 基地兵站是铁路运输终点、汽车运输起点,是大量物资囤积基地。其作用是,一方面预防铁路中断,不影响铁路供应; 另一方面准备前方有特殊紧急需要,不必临时自国内起运。后沿兵站分设在分部基地后方铁路沿线,其任务是以保证铁路运输不中断,临时抢卸囤积物资,及供应附近部队为重点。
  以上这些兵站虽在地理位置、职能上有所不同,但都是以大站为骨干建立起来的。如东线的第2 分部供应区有 2 条运输干线,前线通常有 4-5 个军作战,所以在分部供应区的前沿部署 2 个大站( 前沿兵站) ,又以阳德为中心,梯次配置 3-4 个大站( 中间兵站) 。中线的第 1 分部供应区有 1 条运输干线,前方通常有 2-3 个军作战,所以在分部供应区的前沿部署 1 个大站( 前沿兵站) ,又以三登为中心,梯次部署 5 个大站( 中间兵站) 。西线第 3 分部供应区也是 1 条运输干线,前方通常有 2-3 个军作战,分部供应区前沿部署 1 个前沿大站,又以新幕为中心,梯次部署 3 个中间大站。后方第 4、第 5 分部的任务主要是接收、囤积、转运物资,分别梯次部署 4-5 个大站( 基地兵站) 。同时,在兵站线上相应设立加油站和供应站,以确保物资、油料的及时供应。这样,各供应区的兵站就自然形成了前沿、中途、基地兵站的区分,构成了前后左右、纵深梯次配置的兵站网点,成为整个后方兵站运输网的枢纽部和支撑点。
  在战术兵站的配制上,军、师、团各级也采取纵深梯次配置的方式。如在上甘岭战役中,第 15军不但设基地兵站,还设有机动的前进兵站来掌握弹药适时分发与调整。在金城以南反击战中,第 68 军第 204 师进行了周密的兵站部署: 师前沿兵站设置在外烟霞洞及岩( 注: 地名) 二处,负责囤积大量主副食。师后方兵站设在新阳洞。战前主要供给弹药,并往军一供区交涉弹药,部队全部前进后,该站即为全师中心站。216 团在上甘岭战役中,后勤各业务部门除留 1 ~2 名业务工作的核心干部外,其他人员共同组成了 4 个兵站,每个兵站都架设了电话。在前沿主要方向,以 1 个担架运输连( 后增加到 2 个) 及卫生队副队长、财务审计、干事、工作员、军实员等组成前伸兵站于菊亭,负责不间断地直接对前沿阵地进行补给和抢救。
  修建道路,丰富兵站网。朝鲜半岛多为南北纵向山脉,东西横向道路少,交通不便。当某一线或某一段遭敌机破坏或严重封锁时,车辆便无法迂回绕行,各条兵站线之间也难以相互支援,这就造成整个战役后方不能形成有机的整体,发挥不了整体的保障功能。因此,修建道路就成为建立兵站网的前提和基础。1951 年秋和 1952 年夏,在朝鲜军民协助下,志愿军用 394 万人工日进行了两次大规模修筑道路工作,在普遍整修原有道路的同时,重点进行东西方向的横贯道路的修筑。在南北方向上,开辟了熙川至生泉线,沟通了熙川至阳德的南北干线公路。在东西方向上,抢修了洗浦至明德里线、松亭至城坪、马转里至新高山、长安里经五老所至石门、栗里经新坪至法洞等横贯道路。同时,各供应区及军、师后勤根据各自的需要,还修建了许多支线和迂回道路。各供应区一般有 1-3 条干线,各军、师有 1-2 条干线,团至前沿也有 2-3 条运输便道。为了保证运输道路畅通,各级部队必须做到自觉地修补公路,遵守交通规则。如第 64 军驻区的道路,均进行了加快、加固,开辟了通往前线的三级公路及大车路数条。并按部队的位置,分段负责护养。
  第 15 军在上甘岭战役中,开辟了新的道路,使连接前后方的道路由 1 条增加到 4 条,明确规定哪些部队走哪条道路,供给哪个阵地,并依距离和地形条件设置若干站( 一般每站相距 4-5 里) ,站上设置接转组和救护所,专负交接和伤员救护之责,这样就避免了交通堵塞,提高了运输效率。据统计,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志愿军以工程兵为骨干,加宽公路 8100 多千米,新建公路 2500 千米( 包括库区道路) ,修复桥梁 1197 座次,累积长达 7. 18 万米。修复路基路面 641 千米,修涵洞 1489 个,填弹坑土石方44. 98 万立方米。
  基本建成了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道路网。此外,还由志愿军后方工程部队负责经常性的道路维修工作。如战役后方道路,派志后的 2 个警卫团、6 个辎重营、2 个工兵团又 6个工兵连的力量负责维护。战术后方道路,由第 20 兵团抽调 6 个步兵团、10 个工程兵连的力量担任维护。合理配置各类勤务组织。志愿军后勤在兵站线上进行了永久性地下仓库建设、地下医院建设和通信建设。在地下仓库建设上,第 5 次战役后,志后即着手部署工兵部队协同各分部的施工力量进行仓库建设。至 1952 年 6 月底,新建了能容 1217 节车皮物资的石洞仓库,和能容 793 节车皮物资的土洞库,并修补了能容 637 节车皮物资的原有各类仓库。新建的仓库位置隐蔽,交通方便,基本上达到了防空、防雨、防洪的要求。在地下医院建设上,至 1951 年 11 月底,于三登、阳德、宁远、安州附近,共修建病房 870 间,可容伤员 7000 人,并修建了医务、化验室等 997 间。
  同时,在各交通线上建立了交通指挥站、汽车加油站、车辆检修站、医疗救护站、茶水站和食宿站等服务性组织,形成了一个设施完备的兵站交通运输网。抗美援朝战争志愿军的兵站体制建设,为现代战争条件下的人民军队兵站体制建设奠定了基础,并为信息化战争条件人民军队兵站体制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现代战争条件下,后勤保障方式一般会采取分区保障和建制保障相结合的形式。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后勤保障方式经历了这一变化,这是人民军队后勤保障方式的一次深刻变革。志愿军兵站体制也相应地进行了调整,即由建制兵站制过渡到区域兵站制和建制兵站制相结合。在兵站领导体制上,成立了志愿军后方勤务司令部,加强了战役后方的兵站领导,同时,给军以下后勤部门一定的权力,使其可以灵活机动地组织和领导战术后方的兵站工作。在兵站勤务体制上,从兵站线发展到兵站网,适应了现代战争的需要,也是人民军队兵站勤务体制建设的一大飞跃。
  参考文献:
  [1]周中. 抗美援朝战争后勤史简编本[M]. 北京: 金盾出版社,1993.[2]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后勤部司令部. 后勤历史资料汇编. 第二集: 抗美援朝时期[G]. 北京: 北京军区后勤部司令部印,1959.[3]总后勤部交通运输部.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交通史( 1927-1987) [M].

本文来源:http://www.rjdtv.com/junshilunwen/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