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问题的成因及改革构想

更新时间:2020-01-23 来源:英语教学论文 点击:

【www.rjdtv.com--英语教学论文】

英语应用能力是指能够熟练应用英语在听、说、读、写、译等方面就日常交际活动和职业活动中涉外业务等进行实际交际、学习和工作的能力。高职英语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还要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职业技能,提高他们的综合文化素养,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使其成为高素质劳动者和高级专门人才。然而,越来越多的调查显示,高职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并不理想,难以满足学生未来继续学习英语和在职场环境中应用英语进行有效交际的需求[1].      1 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现状。      为了切实了解当前高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现状,笔者于 2015 年 6 月至 12 月对我院及我省其他9所高职院校2050名高职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当前高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状况不容乐观。在对高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 9 个项目的调查中,认为较好和很好的总和比例均达不到 30%;尤其是英语口语和书面交际能力更差,认为很好的分别只占到 0.49%和0.98%,而认为较差的却分别高达 46.34%和40.98%.同样,在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各项目的调查中,认为一般和较差的比例总和也高达 70%左右。这说明《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所规定的“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交际能力打好基础”的培养目标根本没有实现。      2 英语应用能力问题的成因。      其调查结果显示,导致高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及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目标没有实现的主要原因有:1.学校(英语教师)对英语教学目标定位不科学。在英语教学的“英语知识学习及听、说、读、写、译技能”的培养目标体系中,只实现其中一个目标的占 69%,其中还有 28%的是注重对英语基础知识的教学;而注重对英语听、说、读、写、译技能培养的只占到 5%左右。2. 英语课程设置不合理。高职院校英语课时一般或偏少的占76%,只开设基础英语或职业英语的占66%.3. 英语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方法与手段单一,评价机制滞后。调查显示,英语课堂教学中使用单一一种教学方法的占 72%;只使用一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的占 75%,其中使用“黑板+教材+教师主讲”的教学模式和手段的占 49%;没有开展任何英语课外活动的占 47.5%;只注重结果考核的占95%.      3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构想。      3.1 科学定位英语教学目标。      高职英语教学应该把英语学科知识和技能与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相结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等应用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探索与创新、理性与严谨、求真与实践”等的科学精神和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的人文精神[2].这样的英语教学才不是单一的学科教学,也不是简单的职业技能培训,而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      3.2 完善英语课程设置。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要求,高职英语课程应该开设 180-220 学时,但是调查显示,按照要求学时开课的院校只有 24%,有 57%的高职院校只开设基础英语。人本教育理念要求高职英语课程应该坚持基础英语+职业英语和必修课+选修课的课程配置模式。同时英语课程应该开设两学年为宜,第一年重在英语基础知识、岗位英语知识及英语交际技能的学习和培养,第二年注重英语交际策略、综合职业能力以及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升。这样的课程设置才能满足“培养既具有较强英语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又具备较高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的高等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3.3 灵活选用教学方法和手段。      基于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的教育目标要求高职英语教学应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而不是黑板+教材+教师主讲或其他固化了的单一模式。在教学方法上应该将英语教学中的听说法、交际法、情景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等与职业教育的案例法、行动导向法、任务驱动法等先进方法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在教学手段上利用教材、报刊、黑板、多媒体、网络资源等为学生提供最前沿、最实用和最有趣的学习资源,通过组织英语角、各类英语竞赛及自主学习活动等为学生营造全方位的英语学习氛围。      3.4 科学进行考核评价。      调查显示,当前高职英语教学主要采用笔试考试(考级)的评价模式。其实要全面考核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综合职业能力和人文素养,应该采用形成性评价(平时对学生的考勤、课程教学参与、作业完成、参加英语课外活动以及自主学习英语情况与质量的考查)与终结性评价(各类考试)相结合的模式。这样的考核评价机制既有利于加强对学生学习英语过程的管理,又能真实反映学生英语知识、交际能力、综合职业能力以及人文素养进步的过程、质和量,从而更加有利于提升高职英语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姜大源。 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4), 25.     [2]陈晓芸,张健,曾妍。 人本教育视角下高职英语课程设置的思考[J]. 高教论坛,2013(02):46.

本文来源:http://www.rjdtv.com/yingyulunwen/2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