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戏曲教育现状与改革发展研究论纲

更新时间:2019-06-16 来源:戏曲论文 点击:

【www.rjdtv.com--戏曲论文】

    摘 要: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必要手段,也是人类文化、艺术不断发展、更新和繁荣的最重要的手段,而戏曲教育则是戏曲艺术传承、繁荣和发展的根本。中国戏曲教育历史悠久,遗产丰富,在千余年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确立了现代戏曲教育体系,培养了一大批戏曲艺术人才,推动戏曲艺术不断发展。
  关键词:戏曲教育 科班 现代戏曲教育体系 
        戏曲人才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必要手段,也是人类文化、艺术不断发展、更新和繁荣的最重要的手段,而戏曲教育则是戏曲艺术传承、繁荣和发展的根本。中国戏曲教育历史悠久,遗产丰富,在千余年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推动戏曲艺术不断发展。传统戏曲教育的经验和教训,是当代戏曲教育发展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戏曲教育的悠久历史戏曲教育是以戏曲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专业教育,是训练和培养戏曲艺术人员人才的主要手段和方式,也是戏曲艺术得以发展和赓续的根本。中国戏曲教育的发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公元8世纪初的唐朝玄宗时期,政府就设置了教坊,专管俗乐的教习、排练和演出事务。这是政府最早设立的集教学和演出于一体的演唱艺术机构。这种习俗沿袭至清,是政府开展戏曲教育一个主要形式。随着戏曲艺术的繁荣和发展,戏曲演出场所的重心逐渐由宫廷向民间转移,戏曲教育的重心也相应转向民间。
  戏曲演员在勾栏、瓦舍等戏曲演出场所进行技艺交流和师徒传承,主要采取师徒相传或者“艺学家传”的个体培训方式,使用口传心授的传授方法。这种俗称“手把徒弟”式的师承关系,是戏曲教育的最为重要方式的之一,并一直延续到现代。到了明代,因市民社会的发展和个性解放思潮的涌现,出现了以盈利和自娱为主要目的家乐戏班。家班主人聘请教师,专门教授家中蓄养的童伶,采取精雕细琢的训练方式,在表演艺术上精益求精,丰富了声腔的演唱技巧,提高了声腔的美学韵味,促进了演员表演技艺的提高,对戏曲的发展和继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家班这种戏曲教育的方式不仅规模较小,而且沾染了鲜明的文人士大夫的审美趣味,过于青睐以生旦悲欢离合为主线的唱工戏,对净丑行当重视不够,做工戏、武打戏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戏曲表演体系的完善起到了制约的作用。这不利于培养成龙配套的全堂角色,又很难随时付诸于实践,难以适应普通观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于是,科班教育就应运而生。
  科班采取学习戏曲艺术和演出实践相结合的传授方式,是传统中国戏曲培养后继人才的最主要的教育形式,戏曲教育发展到科班教育阶段是一个极大的进步。科班虽然还有明显的师徒相传的性质,但科班一般采取同行介绍或面向大众考试的招生方式,大大拓宽了戏曲人才的来源,有利于尖子生的涌现。很多科班都聘请着名的演员或舞台经验丰富的戏曲从业人员担当授课和管理学员的任务,根据科班演出的需要,采取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和近乎残酷的训练手段,有利于学生技艺的提高和成才。科班重视学员的基本功训练,以剧目教学为主要手段,学员除主修本行当的剧目之外,还要学习其他行当的剧目,有利于学生触类旁通和掌握多种演出技能。科班教育还有一个最值得借鉴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就是学员参与大量的实践演出,学员在艺成出科的时候,积累了丰富的舞台实践经验,完全可以胜任各种形式的演出需要,甚至有很多学员在科班的时候就已经成为了名演基金项目:本文为北京市教委2007年度教研教改重点项目《当代戏曲教育与改革发展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戏曲艺术》2009年5月富的舞台实践经验,完全可以胜任各种形式的演出需要,甚至有很多学员在科班的时候就已经成为了名演员(“科里红”)。科班为中国戏曲培养了一大批着名的演员,甚至很多人后来还都自立门户,开创了表演流派。如着名的喜(富)连成科班,在四十多年的时间里,为中国京剧培养了700多名艺术人才,侯喜瑞、雷喜福、马连良、于连泉、谭富英、茹富兰、裘盛戎、叶盛章、叶盛兰、高盛麟、袁世海、李世芳、谭元寿……可为其中的代表,梅兰芳、周信芳等表演艺术家也曾在此搭班学艺,在中国戏曲教育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章。科班中的师傅和学员之间的关系虽然还带有人身依附的痕迹,但已经具有了现代教师和学生关系的一些特点,可以看作传统戏曲教育向现代戏曲教育的转型之物。
  进入现代社会以后,戏曲和戏曲从业人员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知识分子注意到了戏曲高台教化的功利价值,迫切需要戏曲承担启蒙民众的社会责任,这不但对戏曲从业人员的舞台技艺提出了新要求,也对他们的文化素质提出了要求,因此,以学校教育为主的现代戏曲教育应运而生。现代戏曲教育不再以培养名角供一般民众消遣娱乐为宗旨,而成为救亡图存、开启民智甚至是宣传革命的一种手段。如1912年成立的易俗社以“编演各种戏曲,补助社会教育,移风易俗为宗旨”,设立了教务处开展教学管理工作,把戏曲训练、培养戏曲艺术人才、文化教育和演出实践结合起来,在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改革,制定了《管理学生规则》,对学生进行规范、科学的管理。易俗社编演了很多时事新戏,与社会大潮同呼吸,共命运,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历尽百年而弥坚,培养了近千名秦腔艺术人才。易俗社的戏曲教育改革,值得今天的戏曲教育工作者借鉴和总结。成立于1919年由欧阳予倩主持校务的南通伶工学社,是一所以现代的科学方法培养戏曲人才的教育机构。学校聘请行当齐备的名家承担剧目教学工作,开设了中外戏剧史、音乐、美工、舞蹈、中外国文、科学社会常识等文化课程,重视学生文化水平和文化素养的教育,废除了教学时体罚学生的科班恶习,短短几年就培养一批比较优秀的学生。建国前值得一提的戏曲学校是中华戏曲专科学校(1930—1941)。中华戏校建立健全了一套完整的教学和管理制度,首创戏曲教育男女生合校的先例,废除了科班中签订的具有卖身性质的契约。学校聘请了马连良、鲍吉祥、高庆奎、杨宝忠、王瑶卿、程砚秋、吴富琴、时青山、张春芳、孙盛文、陆喜才等戏曲名家教授剧目课,邀请着名学者担任语文、中国戏曲史、戏曲常识、西洋音乐原理、法语、英语、日语、历史、地理、算术等文化课程,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学校还经常组织学生观摩话剧、排演话剧,使学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颇具现代气息,不同于科班的老气横秋。中华戏校在短短11年的时间内,培养了300多名京剧演员,着名的有傅德威、宋德珠、李德彬、李和曾、王金璐、李金鸿、储金鹏、李玉茹、金玉书等人。中华戏校打破常规,首创男女生合校制度,在教学理念上既重视戏曲特别是京剧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和训练,又重视文化课的开设,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形成了一套完整、科学的教学方法,为建国后的戏曲教育提供了非常好的经验借鉴。
  总体来看,传统戏曲教育(家班、科班、手把徒弟和建国前的戏曲学校)重视学生基本技能的严格训练,利用口传心授式的经验体悟的教学方法,在剧目模仿中实现育人目的和戏曲艺术的传承。传统戏曲教育中学生所学的戏很多,大部分学生都是能戏很多,甚至很多人都能做到“文武昆乱不挡”。这些戏曲全才更能发扬光大戏曲艺术。传统戏曲教学主要以舞台实践演出为载体,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实践机会,一年三百六五天除了练功学习就是在舞台上摸爬滚打,扮演各种角色,积累了丰富的舞台经验,业务和艺术水平自然很高。中国戏曲从唐代的参军戏到元杂剧和明清传奇,再到清代地方戏和京剧的繁荣,千余年的戏曲实践和发展证明了这种教育手段是行之有效的,也是当代戏曲教育可资借鉴的宝贵财富。但传统戏曲教育也有其弊端,如多数老师忽视对戏曲基本知识和文化课的系统传授,缺乏戏情戏理的讲解和饰演角色的分析,更多的是在重视戏曲的传承,忽视了对学生创造性的艺术思维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对音乐、舞蹈、话剧等艺术门类进行横向借鉴,更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另外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传统戏曲教育大多是由戏班或私人出资来承担的,他们考虑更多的还是现实的利益,不能站在宏观的角度来对整个戏曲教育进行科学、系统地规划,致使各剧种不能均衡发展,专业的高等戏曲教育也是无从谈起,加之很多科班、戏曲教育机构因资金等问题存活时间较短,不利于办学传统、办学特色以及教学经验和方法的总结,影响和制约了戏曲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最后就是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拜师风气、门户之见和行帮习气等不良传统都是古代戏曲教育中制约戏曲发展的障碍。培养专业技能、文化修养、政治素质和人格独立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戏曲艺术人才的任务,只能留给建国后的戏曲教育来完成了。
  二、现代戏曲教育体系的确立新中国建立以后,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教育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戏曲教育受到了党和政府前所未有的重视,进入到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在“改人、改戏、改制”思想的指导下,戏曲从业人员第一次真正获得了平等的社会地位,一些着名的戏曲演员杜长胜 张文振:当代戏曲教育现状与改革发展研究论纲还成为了政协委员,社会地位的改变从根本上调动了从业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废除了戏班中诸如旧徒弟制、养女制、“经励科”制度等不合理的习俗,建立新型的剧团体制,使过去主要以民间私营形式的存在的戏班改制为国家支付工资、国家管理的编制剧团,剧团建设被纳入到了国家宏观调控的建设之中,成为一个结构和布局比较合理的组织体系。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戏曲教育遵循“正规化、专业化”的指导思想,各地纷纷成立了正规的戏曲学校,这些学校以中国戏曲学校、北京市戏曲学校、上海市戏曲学校、天津市戏曲学校等戏校为代表。因大学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到50年代中期,基本确立了以中专教育为主体、各种形式的培训班和团带班为补充的戏曲教育结构。这些新型的戏曲学校在教学内容上继承了重视基本功训练和剧目教学、课堂教学和舞台实践相结合的科班教育经验,增开了政治、历史、文化常识等文化课和政治课。培养目标由过去的能够挣钱的“角儿”转变成为各戏曲团体培养有一定文化、素养和技能的戏曲工作者和艺术人才。这种正规化、专业化的指导思想和发展趋势一直延续至今。
  1950年1月,新中国建立了第一所自己的现代戏曲学校———文化部戏曲改进局实验学校,学制六年,设有京剧表演和京剧音乐伴奏两个专业,学制六年,校长由戏曲改进局局长田汉兼任。田汉延聘了萧长华、王瑶卿、王凤卿、尚和玉、谭小培、张德俊、金仲仁、鲍吉祥、刘喜奎、马德成等梨园名宿前来执教,这就是中国戏曲学校历史上着名的“十大教授”。之后,学校又陆续聘请了郝寿臣、李桂春、侯喜瑞、雷喜福、姜妙香、贯大元、于连泉、茹富兰、白登云等戏曲名家。1951年4月,由王瑶卿接任校长,学校更名为中国戏曲学校。1955年,东北戏曲学校正式迁到北京并入中国戏曲学校。至此,学校开设了京剧表演、河北梆子(1962年撤销)、评剧(1960年移交北京市戏曲学校)、京剧音乐伴奏、舞台美术等专业,学校初具规模。
  中国戏曲学校废除了传统戏曲教育中的打骂习气,严明“不打、不骂、不损、不罚”的纪律,废除了有损学生身体健康的训练功法,确立了严格的招生制度,实行了传统戏曲中从未有过的分班教学制度,用新型的师生关系代替传统的师徒关系。在专业教学上重视“四功五法”等基本功的训练,在重视传统戏曲教育规范的基础上重视向姊妹艺术学习借鉴,坚持剧目教学和艺术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传统。中国戏曲学校的办学思路、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都是极富科学性的,因此成了其他各地戏曲学校建校的榜样,具有开创意义。
  这之后,北京、四川、湖北、江西、湖南、上海、河北、浙江、安徽、广东等地也相继成立了戏校。据文化部《全国文化事业统计资料》的统计,“一九五七年全国只有中等戏曲专业学校11所,在校生1440人。一九五八年学校竟增至21所,在校生2570人。一九五九年又增至32所,在校生5920人。一九六2年,学校数虽下降为23所,在校生却猛增到14709人。一九六一年学校数又猛增至58所。”①迅猛的发展速度虽然有冒进的因素,但却反映了戏曲教育在新中国的长足发展。这些戏校既有部属学校,也有省和直辖市管理的学校,更有市和地区管辖的学校,确立了国家、部委省市和地方政府三级共管的管理体制,政府为学校的发展投入了大量资金、人力和物力,培养了大批戏曲艺术人才,这在旧社会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到六十年代初,已经有近40个剧种的表演和音乐专业进入戏曲学校的专业教学中,整理、发掘了一批即将失传的剧目,为一些濒临灭绝的剧种培养了合格的后继人才,戏曲教育呈现了多剧种教学、共同发展的大好局面。
  中国戏曲学校虽然为其他戏校的教学和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经验,但戏曲学校的快速发展还是带来了很多问题:在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戏曲教育的改革和成就如何评价?与过去科班培养的人才相比,在艺术水平上,戏校培养的学生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在教学中,如何根据学校、剧种的特点选择教学剧目?如何恰当地处理专业教学和政治文化理论教学之间的关系?面对种种问题,在1963年,文化部教育司邀请了曾在“喜(富)连成”科班任教或学艺,且目前仍在从事教学工作的老艺术家如萧长华、雷喜福、王连平、刘连荣、茹富兰等人参加了座谈会。大家一致认为,戏校培养的旦角水平比过去要高;武生的技能要比过去全面,唱、念、坐、打、翻,都比较出色;虽然戏校单纯是用于专业学习的时间不如科班多,但因为科班班主培养学员是为了赚钱,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都用于上台演戏,按部就班的基础训练时间反而比戏校少。科班学的戏是多一些,但很多戏都是为了应付演出,无暇进行精雕细刻,除几个尖子外,出科后要重新拜师学艺,否则就无法立足。还有就是科班不能人尽其才而是任人唯亲,不注意培养学生的感悟力和创新能力,对新戏不能尽快上手。可见,建国后十几年戏曲教育的成就是值得肯定的。至于教学中的具体问题,戏曲教育工作者普遍认为在继承科班优秀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戏曲教学贯彻了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相结合、口传心授与启发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舞台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培养了一批在思想上、文化上、艺术水平上过硬的人才。理论课是专业技能课和独立创作提高的前提和基础,使学生逐步掌握了戏曲创作的方法,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各种教学问题的解决,对新中国的戏曲教育的稳步提高是具有指导意义的。

本文来源:http://www.rjdtv.com/yishulunwen/174.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