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类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低的原因与提升路径

更新时间:2019-11-26 来源:毕业论文 点击:

【www.rjdtv.com--毕业论文】

摘要

  建构主义理论(Construetivism)最早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一Piaget)提出,该理论认为,学习者了解世界是通过他们的亲身经历和对这些经历进行反思、探索以及对所学知识进行学习效果评估实现的。由此他鼓励学习者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地参与实践,并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同化”和‘顺应”两种通路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使新知识的学习不断得到攀升,达到新的“平衡司。科恩伯格在皮亚杰“认知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科恩伯格和斯滕伯格等人的研究使建构主义理论得到丰富和完善。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主要观点包括:学习是一个知识建构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接受外界信息,而是主动的对知识进行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主动建构。建构主义学习的四大要素是“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意义建构”是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完成的,亦即学习是借助他人的帮助来实现的。学习者要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不是机械的被灌输书本上的知识,而是要到真实或者类似环境中去感受和体验,将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知识。

  其实,教育就是学生经验的生成和组织,学生在经验中发现问题,问题又促使他们去探索,产生一系列新概念。因而,建构主义理论有助于教师改变教学观念,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建构主义不仅在理论课程的教学中具有指导意义,在本科生毕业论文教学环节的作用同样显着。经管类专业本科生在课堂上已经学习了一定数量的理论课程,对经济与管理的相关理论也有较多的了解,而实践常常与理论存在一定的差别,理论掌握的程度并不等同于认识现实问题的能力。因而,在毕业论文教学中就必须从实际的经济与管理实践中寻找课题。

  1、经管类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不高的原因

  我国的高等教育由开始的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之后,教学质量下滑便成了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教学质量的下滑不仅发生在理论课程教学上,也包括了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水平。本科生毕业论文,特别是经管类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下滑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1、学生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不够

  毕业论文从选题、开题到完成,需要投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不是几天,甚至也不是1一2个月就能完成的。写作之前,学生需要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需要在实践中进行广泛的调研;然后,还需要对各种资料进行归类整理。这就要求学生能沉下心来心无旁鹜地认真工作,从这一点来看,完全等同于教师的科研活动。

  然而,从我国高等教育于1999年扩招开始,毕业生不再由国家分配工作,改为学生自主择业。在大多数本科院校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都是把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安排在第八学期,学生的毕业实习实际上就变成了寻找工作,他们在毕业论文写作之中安排的时间就被大量的压缩了。学生的时间和精力被寻找工作挤占,毕业论文就不得不草草收兵,论文质量就可想而知。

  1.2、论文指导教师数量与水平存在欠缺

  本科教育大幅度扩招之后,高等学校教师的数量变得相对有限。在扩招之前,我国的高等学校学生人数比较少,教职工数量普遍只有学生的两倍左右。在那种情况下,一名教师指导学生也就2一3个,教师的时间和精力也比较充裕。随着高等学校的规模扩张,再加上源于1990年代末期的综合型发展导向,导致几乎所有高校都开设了经济与管理类专业,学校为了稳定生源,经济与管理类专业招收数量几乎是任意扩大。如果经济与管理类教师的数量也能随之增加,也就不存在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由于教育部规定高校的师生比必须控制在1:15一1:18之间,使得学校进人受限。

  上述原因,就产生了两种必然的结果:一是专业教师数量严重不够;二是学校为了缓解教师结构问题,动员一批其它数量过剩的教师转向。转向的教师尽管经过自学或培训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但整体来看是不尽人意。更为甚者,不少高校教师(特别是专业转向教师)本身就从不搞科研,自己也不发表科研论文,现在要他们指导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其水平可想而知。

  1.3、论文选题不当

  本科毕业生论文选题不同于研究生,也不同于教师的科研。研究生论文字数一般要求是硕士生40000以上,博士生80000字以上,而本科生10000左右即可。字数要求不同,很显然需要研究的内容及深度也就存在区别,这就需要在课题名称上体现出来。如果把研究生的论文题目给本科生作为论文选题,就像小马拉大车不伦不类。教师的科研论文尽管字数一般都在10000以内,但是论文不仅要求具有原创性,还需要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实践价值。很明显,本科生的毕业论文选题要结合本科生的特点。从理论水平上看,明显比不上研究生,更加低于教师的水准,因而,课题就不能高大上。当然,与研究生论文和教师的科研课题一样,本科生毕业论文选题也要结合实践,从经济与管理实践中寻找课题。

  论文选题是毕业论文写作的第一步,走好这一步需要指导教师严格把关。由于部分教师不重视毕业论文,或者责任心不够,投人精力有限,也不注重题目更新,在提供的论文题目上表现为部分题目不是假大空,就是缺乏新颖性。不是直接把教师的科研课题给学生,就是没有紧扣时代的脉搏。许多学生由于平时对一些问题缺乏思考、钻研,没有自己感兴趣或有一定资料积累的课题,面临着老师给定的论文题目,常常是不知所措,匆匆随意选一些题目。这样的结果就是有的题目范围太宽,学生仅是泛泛而论;有的范围太窄,写不了多少就结束了;而有的题目既缺乏创新性,又缺乏理论和实践价值。有些学生则将选题的任务直接交给指导教师,由指导教师“拉郎配”。由于上述原因,大部分学生在论文选题时,由于缺乏平时的积累,加上指导教师的责任心不够,在选题上就出现了偏差,最后的论文质量就可想而知。

  2、基于建构主义思路,提高经管类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途径

  前文所言,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者了解世界是通过他们的亲身经历和对这些经历进行反思、探索以及对所学知识进行学习效果评估实现的。该理论鼓励学习者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地参与实践,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同化”和‘顺应”两种通路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根据建构主义理论,经济与管理类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质量下滑可以得到部分的缓解。

  2.1、毕业论文布置、选题和指导分阶段进行

  由于经济与管理的实践内容十分丰富,特别是国家的经济形势变化很快,不同时间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需要研究的内容可谓汗牛充栋。本科毕业生的论文虽然无需很高的质量,但也要能反映出应有的水平。这就要求学生的毕业论文从经济与管理实践中寻找课题,找到学生有兴趣、有能力解决的课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寻找课题,不像考试作答,今天布置下来,今天就能完成的。需要学生多年的感知实践,需要学生多年的思考,需要学生多年的积累。要学生真正把毕业论文写好,就要调整当前普遍的做法。大学二年级时就下达毕业论文的任务,也就是提前一年半左右的时间通知学生,告知他们自己在大四的第一学期之前拟好题,选择好指导教师。下达任务时,也要告诉他们怎样查找文献,怎样阅读文献,怎样拟题。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能提前很长时间让学生用所学理论知识去感知社会,在感知社会中发现问题,甚至能激励他们带着问题去寻求理论知识。这样,学生毕业论文的课题就能贴近实际,写出来的论文也就有血有肉。

  2.2、降低毕业论文字数要求

  一般本科院校毕业生论文的字数要求都是10000以上,为了达到字数要求,学生不得不东拼西凑。教师的科研论文字数一般也就在8000字左右,超过10000字的论文只在少数。8000字左右的论文就能把一般性的学术问题讨论透彻;本科毕业生的理论水平肯定远远低于一般教师,他们能完成的论文不论是从理论深度还是应用价值都不大可能和教师同日而语。他们能够研究的也只能是一些比较简单的课题,根本就不需要10000字的篇幅;如果硬性规定10000的字数,学生就不得不东拼西凑了。从这个层面来说,论文质量不高,其实也与字数要求有关。可能有人会认为,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的字数规定一般分别是40000和80000以上;博士水平可能比较高,硕士的水平一般还是明显低于教师的平均水准的,那硕士论文字数是不是也要降低标准呢?回答是否定的,研究生,不论是硕士生还是博士生,他们在学习阶段不仅要学习新的理论,还需要能研究问题,他们在整个学习阶段都有导师,导师不仅要教授他们新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引导他们怎样研究学术问题。本科生则不同,本科生在校期间是学习基础理论,也没有专门的导师,他们学习的目的与研究生就存在差别;一名只掌握了一些基础理论的本科生,根本就没有能力研究比较深的课题,10000字的论文实际上超越了他们的能力。很明显,字数少一些,能把问题讨论清楚,总比为了凑字数而画蛇添足的论文质量要高。

本文来源:http://www.rjdtv.com/biyelunwen/2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