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虾混养技术在水产无公害养殖

更新时间:2019-08-02 来源:工商管理论文 点击:

【www.rjdtv.com--工商管理论文】

   摘 要:运用鱼虾混养技术,在提高水产品产量的同时,更能用生物防控的原理杜绝利用药物防病,这将对水产的无公害养殖带来重大变革,更能在全社会十分重视食品安全的今天起到重要作用。该文以平岗农场鱼虾混养技术为范例,探讨生物防控在水产无公害养殖乃至食品安全方面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鱼虾混养;水产业;无公害养殖;推广应用
   一、平岗农场鱼虾混养技术的实践过程平岗农场位于广东省阳江市高新区平冈镇,濒临南海,是隶属广东省农垦总局阳江农垦局的国有企业,农场现有土地总面积 46000 多亩。农场生产经营水产养殖和水产种苗,水产养殖面积达 23000多亩,水产品年总量在 15000 吨左右。养殖品种有南美白对虾、斑节对虾、锯缘青蟹、日本鳗鲡和其它高档鱼贝类等三大类共 16 个品种,是广东省最大的连片水产养殖基地 , 养殖面积和产量均位居广东农垦首位。近年来,平岗农场改变了过去药物防控鱼虾发病的做法,逐渐摸索出一套鱼虾混养的生物防控方法,产量大幅度提升,质量明显优于其他养殖企业,产品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2010 年,农场生产的水产品直接供应香港市场。
  (一)鱼虾混养技术在平岗农场的推广应用1. 实验过程2010 年 6 月至 9 月,我们在平岗农场东片标准化示范区谭照远养殖户处做了鱼虾混养技术与传统单一的对虾养殖方式进行对比试验。根据生产记录表显示,谭照远承包池塘 4 口共 30 亩,每口池塘大小均为 7.5 亩 (0.5 公顷 ) 的土质池,每口池塘养殖设施齐全。试验分两组进行,第一组塘 2 口 15 亩采用鱼虾混养;第二组也是 2 口 15 亩,沿用传统的养殖方式单一的南美白对虾养殖。
  2. 试验结果表 1 的 1 号塘、2 号塘,放养密度每亩 4 万尾,放养规格每尾 5 厘米 , 草鱼每亩 50 尾 , 放养规格每尾 1.5 千克 , 在养殖的三个月中两口池塘都没有发生虾病 , 鱼虾生长正常 , 养殖三个月后捕捞,计数和称重全部南美白对虾和草鱼 , 并据此计算对虾的每千克条数、每尾草鱼的重量、毛产量和成活率。亩产在 500—533 千克之间,产值达到在 11—12 万元 ,效果很好。
  显示的两口池塘是沿用传统的单一的南美鱼虾混养技术在水产无公害养殖方面的推广应用——以平岗农场鱼虾混养技术实践为例7表 1 利用鱼虾混养技术第一组 2 口塘的收获记录池塘放养规格 放养密度饲养天数收获规格 毛产量 成活率产值(元)对虾厘米 / 尾草鱼( 克 )/ 尾对虾 ( 尾 ) 草鱼 ( 尾 )对虾尾 / 千克草鱼克 / 尾对虾千克 / 亩草鱼千克 / 亩对虾 草鱼1(7.5 亩) 5 1500 40000 50 90 60 3000 500 150 75 100 1138502(7.5 亩) 5 1500 40000 50 90 60 3000 533.3 142.5 80 95 121282.5表 2 利用传统单一对虾养殖方式的第二组 2 口塘的收获记录池塘号 放养规格 (cm) 放养密度尾 饲养天数收获规格尾/ 千克毛产量 ( 千克 ) 成活率 % 产值 ( 元 )1(7.5 亩) 5 40000 45 0 0 0 02(7.5 亩) 5 40000 90 60 1750 35 52500南美白对虾养殖方式,其中一口池塘养殖 45 天后对虾发病 , 用药后也没能解决问题,最后排塘;另一口池塘在养殖 60 天后出现偷死,90 天后捕捞经计数和称重全部南美白对虾产量每亩只有 233.3 千克,经统计成活率只有 35%, 投资回报率低。
  (二)鱼虾混养中鱼类的选择试验研究在鱼虾混养中,鱼类的选择至关重要。2010 年11 月 16 日,经广东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在平岗农场对中山大学完成的《对虾病害生物防控技术》试验示范进行了现场验收。平岗农场的水产养殖场分淡水养殖与引入海水养殖两部分,经过长时间的研究,我们认为淡水养殖区草鱼、罗非鱼、鲤鱼、胡子鲶等多种鱼类对南美白对虾摄食习性和对虾病害的生物防控能力更强,它们中的一种与对虾混养效果较好;引入海水养殖,则选用黄鳍鲷、金鼓鲷、石斑鱼等,但效果不理想,有待进一步探索、研究。以草鱼与南美白对虾混养方式为例,在对虾的体长长至 4-6 cm 时,投放体重 1kg-2kg 草鱼,鱼虾比例在每亩 1:1000—1600 效果最佳。
  二、生物防控技术比药物防控更具优势通过多年的试验总结,我们发现,鱼虾混养技术无论在养殖成功率、产量、食品安全、经济效益都比沿用传统的单一的南美白对虾养殖方式要优越得多,是水产养殖尤其是对虾养殖值得推广的生物防控新技术。
  (一)提高养殖成功率,高产稳产得到保证未采用混养技术之前 , 农场大多数养殖池都是土池,养殖方法沿用的是传统的单一的南美白对虾养殖方式,并经多年养殖,池塘中微生物丰富,在养殖过程中对虾容易生病。在单一的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近年来虾苗的退化日益,抗病能力降低,发病越来越多,一旦发病将不可救治,养殖户往往只有排塘了事。也有养成功的,但对虾的成活率、产量都不高,成活率约为 30-70 %,年亩产量 400-800 公斤左右。而采用混养技术后,鱼虾等成活率均大幅提高,成功率均达 85-95 % 以上,年亩产量较原来提高了 80—100 公斤,每亩的产值也较原来提高了3000 多元。
  (二)杜绝药物残留,食品安全得到保证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民众越来越关注的问题,减少或杜绝食品中的药物残留是增强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在传统的水产养殖模式中,药物防控是减少水产品发病、提高产量的主要手段,但药残留问题或减少残留却是个棘手问题。鱼虾混养技术就成功地破解了这一难题。首先,增加了一种水产品,池塘中的生物变得多样性,增加了水的活性,改善了水环境,减少了鱼虾发病的几率;其次,若对虾发病,鱼类以死虾为食,无需使用药物防治。
  (三)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出口外销得到保证自加入 WTO 以来,我国的水产品出口量虽然8 广 东 农 工 商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第 29 卷有较大幅度的提升,但却一直受困于进口国严格的药残检查,一些水产品被退货的情况时有发生。而采用混养技术后的水产品,杜绝了药物的使用,也就谈不上药物残留问题。在加上我们建立健全了水产品溯源管理体系,确保了水产品的安全卫生质量及其可追溯性。2010 年来,农场销往香港、欧美、日本等国家的水产品,未出现因质量问题退货的情况。
  三、鱼虾混养技术需要继续研究探讨的问题(一)鱼虾混养品种及搭配比例不当的问题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因养殖户角色众多,在实际养殖时,时常会出现鱼虾混养品种及搭配比例不当的现象,例如有的养殖户没有按明确的鱼虾比例投苗 , 随意加大或减少每亩的草鱼投放量 , 有的养殖户用罗非鱼或鲻鱼与对虾混养,当出现虾病时,鱼未能把病死虾吃掉,不能消除传染源,虾病得不到较好的控制,给养殖户带来损失。例如2011年6月,我们从平岗农场东片养殖区养殖户黄纪的生产记录表了解到,他承包的两口共 20 亩池塘,3 月份每口池塘投放南美虾苗 40 万尾、罗非鱼 2000 尾和鲻鱼3000 尾。5 月份虾塘开始发病,对虾死亡,鱼没有起到应有作用。
  (二)鱼虾混养技术在海水养殖推广应用上的问题平岗农场有三个水产养殖区,东、中片养殖区是淡水养殖,其中西片养殖区是引入海水进行养殖的。淡水的鱼虾混养技术中的草鱼是淡水鱼类,虽然对虾有一定的攻击性,也只吃一些病死虾,对活虾影响不大,适应性好。但在海水养殖中,有的养殖户也试用鱼虾混养,由于草鱼等淡水鱼类放不了 , 他们就在池塘中混养黄鳍鲷、金鼓鲷、石斑鱼等,因这些鱼类对虾有很强的攻击性,往往是把活虾吃掉,到捕捞时对虾的产量就非常低,未能达到预期的养殖效果,因此我们认为在海水养殖中暂不适合搞鱼虾混养的,有待进一步探索研究。
  (三)饲料的搭配及投喂量的控制问题一是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对饲料的投喂搭配不合理。一般对饲料的投喂搭配是选用对虾的饲料与草鱼的饲料 , 根据鱼虾的不同生长期选用不同型号的饲料来投喂。但是有的养殖户为了减少成本支出,直接用罗非鱼料或鸭料与对虾饲料混合投喂,或直接用罗非鱼料或鸭料投喂,对虾得不到应有的营养成分,生长缓慢,养殖时间长,增加了养殖风险。
  二是养殖户不能按每口池塘的鱼虾数量配置计算出不同养殖时期鱼虾所需要的饲料量。在对虾的精养塘中 , 日投喂量是根据对虾的体长、体重的关系来确定日投喂量的,由于有鱼混合在一起养殖,那么投喂量应适当增加,但有部分养殖户未能按此进行。
  三是当出现虾病时有的养殖户没及时地减少投喂或停料,没有饥饿感的草鱼未能及时吃掉病死虾,不能消除传染源,不能切断传播途径,病毒病得到不到控制。因此,一旦出现虾病时要及时地减少投喂或停料。
  (四)捕捞过程中对草鱼保护措施不够的问题在调查研究中,我们了解到,养殖户捕捞完对虾后 1-2 天会出现草鱼死亡的现象,产量和效益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失。经研究,我们发现,养殖户在捕捞对虾时 , 都采用带电的电网捕获对虾 , 并且是在池塘中反复来回拉网直到捕捞干净为止,这样一来就对草鱼造成很大伤害。因为经过三个多月的养殖,草鱼已长到 3-4 千克 , 个头较大,由于是土塘,经反复来回拉网捕捞塘水就变得浑浊、缺氧、鱼也被网拉扯受伤。因此会出现草鱼死亡的现象。
  四、提升鱼虾混养技术在水产无公害养殖中的巨大潜力首先,加大对养殖户的培训力度。通过培训学习,提高养殖户水产品无公害养殖的意识,进而提高他们对鱼虾混养技术的认识,了解鱼虾混养的搭配比例,在投苗时严格按照南美白对虾与草鱼搭配在淡水中的养殖模式。其次,海水养殖是否适合鱼虾混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选用海水的鱼类黄鳍鲷、金鼓鲷、石斑鱼等来进行试验,发现这类鱼对虾第 3 期 敖志军 等:鱼虾混养技术在水产无公害养殖方面的推广应用——以平岗农场鱼虾混养技术实践为例9有很强的攻击性,虽然也吃一些病死虾,但更喜欢攻击健康的活虾,到捕捞时对虾的产量非常低,未能达到预期的养殖效果,黄鳍鲷、金鼓鲷、石斑鱼等这一类鱼养殖周期长,一般要养殖一年半或两年,不利于池塘动作,喜温怕冷过冬难。农场有一养殖户在 12 亩的池塘混养石斑鱼与南美白对虾,对虾年产量只有 300 公斤,石斑鱼养到年底也只有 400-500 克,准备过年后养到 750-800 克捕捞,但在过冬时全部冻死。因此我们认为在海水养殖中暂不适合搞鱼虾混养的,并且有待进一步探索研究。
  再次,准确把握鱼虾混养中对饲料的搭配及投喂量的控制。要坚持使用对虾饲料与草鱼饲料的搭配,要认真计算好对虾的成活率及对虾生长不同时期的投喂量。最后,正确进行捕捞。在捕捞对虾时如何避免伤害草鱼,我们认为,一是在池塘一角放置抽水机抽水,利用鱼的逆水回游特性使之聚在一起,并用鱼网间开,在池塘的另一侧捕虾;二是鱼与对虾同时捕捞上市。实践证明鱼虾混养技术无论在养殖成功率、产量、经济效益上都比沿用传统的单一的南美白对虾养殖方式要优越得多,使水产无公害养殖走向高产稳产,实现了职工增收、企业增效的目的,更增强了水产养殖企业的市场竟争力。鱼虾混养技术经过几年的推广应用 , 已经有许多养殖户触类旁通,在中华鳖和巴西龟的养殖塘中投放量适量的对虾,也收到了显着成效。因此,我们认为,鱼虾混养技术的推广应用是水产品无公害养殖的必由之路,这一技术的成熟运用,必将对阳江农垦、广东农垦乃至全国水产养殖行业无公害健康养殖带来新的革命性意义。
  参考文献[1] 广东省平岗农场科技生产科 . 对虾健康养殖手册 [Z].2008.
  [2] 李卓佳,冷加华,杨铿 . 轻轻松松学养对虾 [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3]  国家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虾产业经济研究课题组 . 中国虾产业经济年报 [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本文来源:http://www.rjdtv.com/guanlixuelunwen/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