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护理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现状

更新时间:2019-06-13 来源:硕士论文 点击:

【www.rjdtv.com--硕士论文】

   【摘要】 根据我国医学事业发展对护理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201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7次会议审议通过增设护理硕士专业学位(MNS),并在审议通过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中明确MNS的总体培养目标。针对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强的护理学,以专科护理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硕士教育,是当前培养高级护理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本文将主要介绍国内外

   【关键词】 护理学; 教育,护理,研究生;
        1 国外MNS的培养现状1.1 学位教育开展情况在美国护理研究生阶段,学位培养包括专业学位和科学学位,侧重点不同,硕士阶段专业学位占多数,博士阶段更注重科学学位的培养。 美国很多行业将专业学位硕士作为进入行业及个人发展提升的重要依据,尤其在教育、护理、工商等领域;英国等欧洲国家和韩国亦按科研型和专业型两个导向来培养研究生。 根据英国教育统计机构的统计数据,2003~2008年,英国每年授予的专业学位数占授予研究生学位总数的75%左右。
  1.2 入学条件美国护理硕士入学选拔有较大的灵活性,各学校自主招生。 美国护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注重职业化和角色化培养。 大部分学校要求申请者提供大学各科考试及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成绩、推荐信、个人申请书。 学校审阅相关材料后,导师面试,由学校综合权衡,确定录取名单,一般不需进行入学考试。 也有学校对录取的研究生进行一次能力考试,以决定培养方式。 招收对象有3种, 包括具有护理学士学位的注册护士、具有其他专业学士学位的学生、具有护理大专学历的注册护士。 学制一般1.5~2年,部分学校要求具有护理实践经验。
  1.3 相关能力要求美国的MNS是培养拥有专家才能、在某专科或专病方面具有较高理论和实践水平的高级实践护士(APN)。 为了使MNS能够为将来成为APN做好充分的准备,学生在校期间,一般会学习APN课程,倾向于APN的能力要求。 美国护理学院联合会(AACN)提出,APN须具备6种核心能力,即临床护理实践能力,建立和维持专业关系能力,承担教育或辅导能力,促进专业发展能力, 管理与协调医疗健康服务机构能力,监督及保证专业服务质量能力。随着美国社会的发展,APN逐渐发展成5种角色,即临床护理专家(CNS)、开业护士(NP)、认定的助产士(CNM)、认定的注册麻醉护士(CRNA)、高级个案管理实践护士(APNCM)。
  结合目前我国APN发展现状,多数专家认为,硕士阶段培养APN中的CNS更具有其必要性,所以在此主要介绍美国现阶段CNS核心能力的主要研究结果。 2010年美国27名专家代表制订了CNS核心能力执行文件,该文件提出CNS的核心能力包括直接护理能力、咨询能力、系统领导能力、合作能力、辅导能力、研究能力、伦理决策能力。 上述能力的提出是综合美国3种主要CNS实践模式包括,美国CNS协会(NACNS)定义的CNS实践3个影响范畴,即患者、护理与护理实践、组织与系统,APN的7种能力,包括直接的护理实践能力、专家层次的指导和培训能力、提供咨询的能力、研究的能力、临床和专业领导能力、合作的能力、伦理决策能力,AACN协同模式所承认的8种护理特性,即临床判断、知识的简易化、变化多样的反应、临床问诊、系统思考、合作、支持、护理实践。
  1.4 培养目标国外护理硕士教育主要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目标是培养学生较强的评判性思维和决策能力; 能够对服务对象(个体 , 家庭 , 社区 ) 的健康和疾病状况进行准确的评估 、 计划、干预和评价;有效沟通、口头表达及书写能力;分析、综合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如美国华盛顿大学护理学院MNS的培养目标为:①护理实践中,能够对护理学科、相关领域的潜在知识做充分评估评价;②能够恰当处理特定人群或保健系统的健康问题,评价护理实践的有效性;③能够在不同种族间利用知识和技能进行专业实践;④在改善卫生保健方面具备领导策略;⑤在护理实践中能够将伦理道德与职业责任相结合。
  1.5 课程设置AACN提出的《培养APN的护理研究生教育概要》中提到,护理硕士生教育的课程设置主要由三部分组成:①基础核心课程,是所有想取得护理硕士学位的学生的基础课程,包括研究卫生保健的政策、组织、财务管理,伦理学,专业角色发展,护理实践的理论基础,种族多元化和社会问题,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②高级实践护理课程,是为患者提供直接的高级护理服务的必要课程,包括高级健康与体格评估,高级生理性和病理生理学,高级药理学;③专业课程,是经专业护理组织鉴定认可的临床和教学的知识和经验。
  2 国内MNS培养现状2.1 专业学位教育开展情况我国首次招生的专业学位是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99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同意首次在我国设置和试办;医学中首次招收专业学位的是临床医学硕士学位。 截止2010年,我国专业学位硕士共有39种,其中医学类共6种,即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护理、药学、中药学。 至2011年,国内有北京大学等28所院校招收MNS, 同时MNS教育指导委员会在北京宣告成立。
  2.2 入学条件目前我国招收MNS要参加全国硕士统一考试,一般设3门考试科目,政治和外语为全国统考,护理综合科目有统一大纲。 由招生学校自主命题并设置录取条件,一般考生达到该校录取分数线后要参加复试。 最终录取依据统考(笔试)和复试(笔试和面试)成绩的综合结果。 招生对象为具有学士学位或同等学力者,并已通过注册护士资格考试。 学制为2.5~3年。 有个别院校要求具有工作经验, 如北京大学医学部要求入学者具有2年以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
  2.3 相关能力要求国内MNS的培养尚处于探索阶段,具体培养过程仍存在许多问题需继续研究,其中明确MNS培养的相关能力是目前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尽管MNS培养刚刚起步,但国内已进行多项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核心能力、专业能力等方面。针对上述相关研究,各专家学者有各自见解,也存在一定共性,如普遍重视临床实践能力,对MNS培养目标要求水平更高、内涵更广,区别对待专业学位和科学学位的培养等,所提出的MNS核心能力与NACNS提出的CNS核心能力相比,国内尚缺乏对伦理、决策能力、人文方面的重视。
  2.4 培养目标我国MNS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具有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独立解决本学科领域内的常见护理问题,并具有较强的研究、教学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专科型护理专门人才。
  2.5 课程设置现试行的MNS指导性培养方案中提出了MNS的课程设置,包括:①公共课(政治理论、外语等);②专业基础课(高级健康评估、药物治疗学、病理生理学、循证护理、医学统计学或临床流行病学);③专业课(高级护理实践能力培养);④学术活动。 与国外相比,我国MNS的课程设置尚未形成科学体系和自身特色,且有待于细化,加强可操作性。
  3 我国培养MNS存在的问题3.1 MNS临床实践能力的内涵不明确临床实践是培养MNS的关键环节。 傅维利对实践能力的含义、结构及培养对策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将实践能力划分为4个基本构成要素即实践动机、一般实践能力因素、专项实践能力因素和情境实践能力因素。 谭静等的研究结果显示,临床实践能力在MNS核心能力中的平均期望值和权重值最高,是MNS应具备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核心能力。 尽管专家已认识到MNS临床实践能力的重要性,但临床实践能力内涵尚未明确。 只有明确其含义,进一步构建能力框架,才能明确MNS临床实践过程的具体要求 ,从而为制订MNS临床实践培养目标和大纲奠定基础。
  3.2 MNS的培养尚不能达到高级护理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伴随护理专业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临床护理专科化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护理专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研究生教育培养的人才需在某个专业领域有发展。 目前美国在护理硕士阶段主要培养的是APN,具有较为系统和完善的CNS等APN角色的核心课程。 而国内MNS的培养刚起步,尚未形成科表1 有关MNS相关能力的主要研究谭静MNS核心能力临床实践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专业发展能力临床科研能力教育能力护理管理能力--单伟颖等MNS培养能力专业基础知识临床知识社会适应能力管理能力科研能力教学能力社区护理能力其他能力侯铭等MNS临床实践能力临床管理能力临床处置能力护理沟通能力职业心理素质健康教育能力社区护理能力临床教学能力临床科研能力刘东玲等MNS 核心能力临床实践能力教育咨询能力临床研究能力协调管理能力沟通协作能力专业发展能力位次学的培养模式,尤其是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尚不能充分体现培养高级护理专门人才的价值取向。 MNS的培养能够为高级护理实践奠定基础,为将来培养CNS提供条件。我国护理研究生具备发展成CNS的潜力, 如何构建与CNS接轨的硕士培养模式是护理教育和临床护理面临的重大课题。
  3.3 MNS的相关研究较为局限目前,国内MNS的研究主要集中在:①调查护理工作者对开设MNS的看法,指导教师的生源,培养能力;②论述增设MNS的必要性;③调查MNS的设置目的、招生要求和方式 、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等。总之,多数研究是调查设置MNS的必要性和如何构建培养模式等。 2010年国家学位委员会委托北京大学护理学院进行调查,根据全国专家函询结果 ,制订了《MNS的指导性培养方案》,为其培养MNS提供了培养依据。 但尚需制订具体的培养标准,以此达到MNS的科学和规范化培养。开展MNS的培养是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的一大突破,进而与国外缩短了距离,同时也为培养高级护理专门人才奠定了基础。 本文对目前国内外MNS的培养现状进行了综述,为将来制订MNS临床实践能力框架, 探讨和发展MNS规范化培养模式和具体实践提供依据。
  参 考 文 献[1] 39种硕士专业学位概览-护理硕士[EB/OL].[2010-10-13].http://www.cdgdc.
  edu.cn.
  [2] Burn PG,Nishikawa HA,Weather FF,et al. Mater' degree nursing educa-tion:state of the art[J]. J PROF NURS,1993,9(5):267-268.
  [3] 袁长蓉, 王志红, 陈国良. 美国护理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状与发展[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20(5):42-44.
  [4] 加大力度,调整硕士研究生教育结构国务院学位办主任 、中科院院士杨玉良答记者问[EB/OL].[2009-03-03]. http://www.edu.cn/gao_jiao_news_367/20090303/t20090303_362401.sht ml.
  [5] 李春玉 .中韩护理学研究生教育比较 .中华护理杂志 [J],2010,45 (7):
  638-640.
  [6] Allnursingschools.Nursing Career Guides[EB/OL].[2012-03]. http://www.
  allnursingschools.com.
  [7] 邵欣,李峥.美国护理专业化发展现状对我国护理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启示[J]. 护理管理杂志,2008,8(10):30-32.
  [8] 汪健,李峥.英美国家护理专业研究生教育发展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 [J].
  中华护理教育,2009,6(6):272-274.
  [9] 李亚洁.护理研究生教育[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11.
  [10] The Essentials of Doctoral Education for Advanced Nursing Practice[EB/OL].[2006-10-12].
  [11] 姜安丽.高级护理实践和高级实践护士的现状及展望 [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19(4):1-3.
  [12] 徐娟,商临萍,王斌全,等. 构建与CNS接轨的护理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探讨[J].护理研究,2009,23(4):1103-1105.
  [13] National CNS Ccompetency Task Force [EB/OL].[2010-07-01]. http://www.aacn.org/DM/Main-Pages/News.aspxmenu=Publications.
  [14] 黄金月.高级护理实践导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2.
  [15]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olleges of Nursing,The Essentials of Master'sEducation for Advanced practice Nursing [EB/OL].[2011-05-13].http://www.aacn.nche. edu/education/pdf/Essentials.
  [16] 袁长蓉,王志红,陈国良.中美护理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比较研究[J].
  中华医学写作杂志,2004,11(17):1444-1447.
  [17] MN Degree Requirements,Goals of the Master of Nursing Program[EB/OL].[2011-11-01]. http://nursing.uw.edu/node/922.
  [18] 北京大学医学部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EB/OL].[2010-9-13].
  http://www.medkaoyan.net/.
  [19] 谭静,朱京慈.构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指标体系的研究[J].护理研究,2011,25(12A):3196-3199.
  [20] 单伟颖 ,安文忠 ,刘亚莉 ,等.我国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能力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4):4-6.
  [21] 侯铭,李萍. 应用Delphi法对护理学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的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0,25(2):5.
  [22] 刘东玲,杨培常.护理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现象学研究 [J].
  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4):2245-2247.
  [23] 刘磊,傅维利.实践能力 :含义 、结构及培养对策 [J].教育科学 ,2005,21(2):1-5.
  [24] 郭爱敏.我国护理实践的专业化进展及面临的问题 [J].中国护理管理 ,2006,6(12):5-7.
  [25] 李峰 ,韩杰.临床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思考 [J].护理研究 ,2010,24(1):266-267.
  [26] 彭易,程云,钟亚萍. 护理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就读体验与应对的质性研究[J]. 中华护理教育,2011,8(8):339-342.
  [27] 尤黎明.对中国模式的护理专科化发展之路的探讨 [J].中国护理管理 ,2007,7(8):21-23.
  [28] 张慧,牟绍玉. 我国专业型护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探讨[J].激光杂志,2011,32(5):94-95.
  [29] 谭静,朱京慈,鲁芳. 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建设的思考[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4):110-111.
  [30] 李峰 ,韩杰 ,郑延玲 ,等. 在职护理人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思考[J]. 医学教育探索,2010,9(12):1613-1614.
  [31] 刘东玲,张振香,杨培常,等.护理硕士科学学位与专业学位培养模式比较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8):48-50.
  [32] 孙宏玉,王文焕.增设护理学硕士专业学位的调查研究 [J].中华护理教育,2011,8(3):99-101.

本文来源:http://www.rjdtv.com/shuoshilunwen/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