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隔肿瘤经传统开胸与胸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比较

更新时间:2019-12-26 来源:临床医学论文 点击:

【www.rjdtv.com--临床医学论文】

摘要

  纵隔肿瘤作为临床上一类发病率较高的胸外科疾病,即使是良性肿瘤或者囊肿在发生期间无明显的症状,但若能采取及时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也会导致肿瘤不断生长,对周围的比邻器官进行压迫,甚至发生恶化或合并其他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较大的影响[1]。目前针对纵隔肿瘤的治疗多以手术作为首选,但传统的开胸手术方法可能对周围组织造成较大的影响,为此,我院开始将胸腔镜手术应用于纵隔肿瘤的临床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纵隔肿瘤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开胸组与胸腔镜组,各45例。开胸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19~65岁,平均年龄(40.2±2.4)岁;前纵隔29例,中纵隔11例,后纵隔5例。胸腔镜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18~66岁,平均年龄(41.3±2.6)岁;前纵隔27例,中纵隔12例,后纵隔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1.2.1、开胸组

  根据肿瘤的部位选择后外侧切口、前外侧切口或胸正中切口,进入到胸腔内,切口的长度控制在15~20 cm,采用肋骨牵开器将肋骨牵开,并在胸腔内于直视条件下将肿瘤切割,后给予常规结扎与缝合[2]。

  1.2.2、胸腔镜组

  帮助患者摆放标准侧卧位,对胸部皮肤进行常规消毒,给予静吸复合麻醉,做3~4个长约1.5 cm的切口,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根据个体情况对肿瘤位置进行评估,分别在腋前线、腋中线及腋后线的第6、7肋间置入胸腔镜,将肿瘤切除后常规止血。待创面止血后,常规放置引流管,使用维生素抗感染等[3]。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 果

  2.1、两组围术期指标对比

  胸腔镜组与开胸组相比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减少、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缩短、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时间缩短、术后住院时间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围术期指标对比(x±s)
表1 两组围术期指标对比(x±s)

  2.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胸腔镜组相比于开胸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n(%)]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n(%)]

  3、讨 论

  纵隔肿瘤临床上可表现为不同程度及类型的呼吸系统及周围组织器官受压等症状,较为常见的包括胸闷、咳嗽、可痰、上腔静脉综合征等,随着肿瘤的不断生长,可对肿瘤周围的脏器及组织造成不良影响,不仅为诊断治疗带来困难,同时威胁到了患者正常生活质量[4]。大量资料显示,由于纵隔肿瘤的位置较为特殊,周围结构较为复杂,采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虽可取得一定疗效,但需将胸骨或肋骨切开以充分暴露手术部位,对周围组织造成了较大的创伤,出血量也较多,手术过后部分患者的心肺功能也受到了不良的影响于刺激[5]。为此,近年来,我们将胸腔镜手术应用于纵隔肿瘤的治疗过程中,发现胸腔镜手术的切口更小,住院周期短,术后康复速度较快,同时也符合了患者对切口美观的要求,部位较为隐蔽,易于被患者接受认可。在手术操作期间,为了充分提供操作视野,我们给予通气后,对胸腔内肿瘤位置及其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给予仔细的探查,术后尽可能的将胸腔内的气体排除体外,从而有效促进脏层及壁层胸膜早期恢复粘连,从而获得良好的治疗并改善预后[6]。另外,在胸腔镜手术治疗纵隔肿瘤期间术中需避免将对患者的颈部血管造成损伤,在使用电凝操作时注意位置不易过深,避免对喉返神经造成损伤等。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胸腔镜组与开胸组相比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减少、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缩短、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时间缩短、术后住院时间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胸腔镜手术相比于开胸手术治疗纵隔肿瘤的临床效果突出,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虽然胸腔镜手术更具临床优势,当仍不能完全取代开胸手术治疗,对于胸腔内存在广泛粘连、肿瘤体积较大不符合胸腔镜治疗适应症者,仍需根据具体操作情况给予开胸手术治疗。对比二者安全性时可见,胸腔镜组相比于开胸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胸腔镜对周围组织损伤较小,不易损伤肿瘤周围组织及器官,减少了不必要的暴露,为一种先进微创的治疗方法,符合李剑姜的研究结果[7]。

  综上所述,胸腔镜手术相比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纵隔肿瘤的手术时间较短,出血量小,术后恢复速度快,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由于本次试验样本量有限,且未能进行长期随访,仅针对近期临床指标进行探究,可通过进一步研究以获得精确结论。

  参考文献
  [1] 柳常青,徐美清,郭明发,等.电视胸腔镜下纵隔肿瘤手术 54例报告[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3,13(8):683-684.
  [2] 曹 强,王启许,瑞 彬,等.电视胸腔镜手术在纵隔肿瘤切除中的应用[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3,13(9):814-815.
  [3] 王会志,于翠娟,刘贵祥,等.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62 例临床研究[J].现代肿瘤医学,2012,20(9):1836-1837.
  [4] 李璟波,李英杰.原发性纵隔肿瘤的诊疗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3,18(4):700-701.
  [5] 史长任,张海平,朱 辉,等.电视胸腔镜手术与开胸手术在纵隔肿瘤治疗中的应用[J].医学综述,2014,20(12):2241-2242.
  [6] 朱 江,李 强,何金涛,等.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老年肺癌15例临床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2012,20(2):314-315.
  [7] 李剑姜,应梅梁,梁贵友,等.胸腔镜下双孔法治疗后纵隔肿瘤20例[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3,13(5):450-451.

本文来源:http://www.rjdtv.com/yixuelunwen/2487.html